第548章廣東的興起

內閣閣員,六部尚書,全員支援。

“交趾離開中原已有四百餘年,燕趙之地同樣離開中原四百餘年,今日天下一統,正是我大明文昌武功之盛況.”

解縉激動地說道。

“聖人統一南北,收復東北與西南,再有設立烏斯藏與朵甘,後有穩定大漠,恢復西北,今日更光復交趾.”

禮部尚書呂震滿臉的振奮。

聽得臺上的朱元璋老臉笑開了花。

統一南北,收復東北和西南,設立烏斯藏與朵甘,穩定大漠,這些功績朱元璋就笑納了。

至於恢復西北,光復交趾,是自己兒子的功勞,如何不能笑納?

朱元璋大大方方的接受。

見到第一次笑的這麼開心的聖人,大臣們更加的歡悅。

大臣們的樣子,讓朱元璋露出好笑的眼神看向朱高熾,朱高熾聳了聳肩。

朱高熾明白朱元璋在笑話自己。

只能說自己忽視了當下人們的心情。

交趾肯定是要收復的。

歷史上,明初的安南,對於大明官員們來說,同樣是神聖不可分割的地區,上下對於收復安南達到了高度的一致,可謂是空前絕後的團結。

當下的安南,與後世的越南是不一樣的。

後世提起越南,人們嘴上說一句,這是以前中國的地區,實際上心裡已經接受了現狀。

越南華族都變成少數民族,文化也與中華文明脫離了大半,還指望個啥。

那麼如今的安南。

在大明人的心中,這裡是故土,是與燕趙之地一樣收復的地區。

所以朱棣在安南施行的是郡縣制,而不是流官與土官並行的兩制,更不是自治區。

只有清楚的瞭解社會風氣,才能明白自己忽視了哪裡。

正如忽視了傳統的思想,人們對生育後代,多子多福的刻在基因裡的慣性。

後世求著生都不生,與當下是完全不一樣的。

不生就會被人看不起,不中用。

男的不行,男的不敢出門。

女的不行,女的同樣不敢出門。

弄明白了問題在哪裡,事情就可以解決,事情也已經做了一半,朱高熾立刻順應民心,加快穩定交趾的腳步。

經過一致的協商,解縉負責此事。

“交趾現階段要分清楚內外,心向中華的人是誰,隱藏的敵人又是誰.”

“我把交趾分為兩個階段.”

朱高熾指點道。

“目前的階段,是因為土地兼併,民不聊生,百姓們揭竿而起,所以需要治理地方,儘快恢復百姓的生活.”

“下一個階段,就是大肆土地兼併的交趾鄉紳,交趾鄉紳兼併土地之廣,遠遠超過大明.”

“這是很大的隱患,必須透過各種手段,壓下這股現象,而又考慮交趾新歸,則必須先安撫住對方.”

聽著皇太孫殿下的話語,殿內有些人臉色不好看。

大片井制度正在討論用女傭增加軍戶耕作面積的政策。

正為佃戶大量流失,而土地不可荒廢的政策下,大戶們剛以為自己有了自救方法的時候。

朱高熾直接強調道,女傭模式哪怕最後討論透過,也只允許使用在大片井區,一棍子把大戶們剛升起的希望給澆滅了。

“所以暫時先不動交趾大戶們的利益,利用大明工業化的力量,在交趾開荒出更多的田畝,用來安置無地百姓,配合以工業吸收人口.”

解縉聽到這裡,提出了憂慮。

“交趾鄉紳控制了大量的人口,恐怕他們不會放人,強行推動,會引起他們的抵抗.”

“先易後難.”

朱高熾笑道:“先安撫住流民,恢復民生,儘快自給自足,達成與內地經濟互補的環境,失去了百姓們的支援,大戶們就算反抗,也猶如無根之萍.”

大明收復安南失敗,就是因為國力不足,無法改變安南民生破產的形勢。

讓安南大戶與百姓結合,最後無力平復,經不住長期的輸血,導致了失敗。

簡而言之。

正如朱高熾所提的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問題沒有解決好,第二個階段的問題又爆發,也就是問題堆積到了一起,事情就難辦了。

見孫兒和大臣們達成了一致,朱元璋沒有繼續插手政事的想法。

兒子在外忙碌不停,國事交給孫兒。

朱元璋也不會添亂。

退休就是退休了。

聖人離開的身影,大臣們紛紛看在眼裡,如此的祖孫三代之治,前所未有之,開了歷史的先河。

解縉、黃淮、胡廣等人,和各部尚書分頭商議。

吏員、官員、士兵等的調動,還有與交趾周邊各藩國的交道,乃至周邊宣慰司的治理,形成一套完整的佈局。

這些細節上的事情,由專業的人去做,朱高熾只提出大方向。

看到文華殿熱烈的氣氛,朱高熾笑道:“當交趾穩定的那天,就是大明直接治理藩國的時候.”

以後的大明,可是與東南亞各國成為接壤的鄰國,或者近距離隔海相望的鄰居。

這就是交趾的地理重要性。

廣西境內鐵道難修,靠著幾十萬的修建鐵道工人,愚公移山的精神,鐵道工程部也只敢制定桂林府到柳州府的鐵道修建,不敢提出全廣西的鐵道修建計劃,一步步的來。

從廣東海運到廣西航海線,養活了大量的貨船。

交趾的開中法。

運送物資抵達交趾的商人們,除了獲得運費之外,還可以在當地自由貿易。

交趾大開發的專案啟動,對大明工業能力有信心的商人們,大量的湧入廣西。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大商人做大生意,小商人做小買賣,大商人們搶佔了國內大量的商機,競爭不過的商行,與有野心的小商行紛紛開始出海。

廣東的民間造船業,幾年的時間下來,從一家蒸汽機船廠變為了五家。

雖然如此,五家蒸汽機船廠的訂單供不應求,訂單量甚至排了五年後。

福建和廣東都靠海。

可是福建地少山多,自身生產力不足,不具備廣東的優勢,廣東不但與江淮地區距離***原面積佔比近百分之十七。

有了穩定的糧食,才會有發達的商品。

因此廣東的發展比隔壁的廣西快很多,特別是大明對海外藩國的加強治理。

番禺。

朱允炆的藩王府仍然沒有修建好,住在臨時的營地中,幾年的時間,竟然只修建了一處院落。

幾名宮人採購回來物資,門口的兵丁嚴格檢查後,才放行讓他們進去。

朱允炆在讀書。

他的身前有幾名讀書人。

“你們走吧.”

“留在我這裡,不光是荒廢了你們的大好前程.”

朱允炆苦笑道。

從剛開始的希望,到逐漸的麻木。

現在的朱允炆已經死心。

“一日為主,終身為主,皇太孫殿下無論在哪裡,我等都不會棄離的.”

“慎言.”

“皇太孫在京城,我不過是個自身難保的越王罷了.”

朱允炆連忙說道。

離開京城的時候,身邊還有大量的人追隨,一副跟到底的模樣,幾年下來,身邊只剩下了五六人。

朝堂上對前皇太孫一系的打壓,早就已經分崩離析,沒有誰還會下注。

“皇太孫殿下不要氣餒.”

“廣東是寶地.”

“這些年來的廣東,發展之快可謂是非同尋常,光蒸汽機船廠就有了五家.”

“福建有朝廷的樂山船廠,可我們廣東的船廠並不比福建差,只是規模上不足.”

“我們腳踏實地,發展好廣東,以廣東為根基,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聽到讀書人的大計,朱允炆內心苦笑。

真正的人才,早就離開了自己。

留在身邊的人,皆不堪大用,離開了越王府,他們恐怕連吃飯的地方都找不到。

廣東發展雖好,關自己屁事。

朱允炆一臉的無奈。

不過總是還有幾個人,聽著他們的恭維,哪怕是幻想,也讓人沉醉啊。

朱允炆到底沒有捨得驅逐幾名無用的庸人。

於後世的廣州不一樣。

廣州府的府治在番禺,從秦朝設南海郡,番禺就是南海郡縣首,番禺有三司衙門。

如今歷史的變化,多了一個越王府。

和廣西不一樣,廣東的鐵道修建的更早,因為在鐵道工程部計劃之外,當地的三司衙門極力支援鐵道的修建。

顏鈍、練子寧、李學顏這些前太子一系的官員,當初前往過北平,深知北平工業化的威力。

“越王府還是要儘早修建好,不能再拖了.”

練子寧再一次找到了顏鈍。

顏鈍是前北平布政司左布政使,現廣東布政司左布政使,並不是直接前太子一系。

“你啊.”

顏鈍苦笑,“你心太軟了.”

“畢竟是太子的後人,我當年也承受過太子的恩惠.”

練子寧毫不猶豫的說道。

廣東是個怪胎。

皇太孫貶為了越王,來到了番禺。

還有練子寧、李學顏等大量前太子一系的大臣和讀書人,被聖人安排來了廣東。

顏鈍甚至猜測。

這是聖人佈下的後手,用他們這些知道北平威力的官員,在廣東發展工業。

聖人的能力,誰敢小覷,誰就是傻子。

顏鈍絕對不相信,聖人會因為北平的強大就會投降,這不是聖人的性格,哪怕是輸也不會投降。

只不過燕王到底是聖人的兒子。

這才是根本。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在異獸世界!修仙

掙夠一個達不劉

劉協的人生模擬器

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