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新時代的大幕

“咱讀書的時候,經常看到有的帝王啊,好大喜功,他的志向是廣大的,可是卻忽視了當下,這是很危險的苗頭.”

朱元璋教導的說道。

他要把自己的人生智慧,教給自己的下一代。

“咱這輩子並不比誰聰明,可是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做好了當下,才能圖謀未來,很多帝王因為驕傲,看不到地面,他們的眼裡只有天.”

朱元璋說到了楊廣。

“這個人很聰明,比大多數人都聰明,而且很驕傲和自負.”

“可是這麼聰明和驕傲的一個人,卻把好好的一個國家敗壞了,因為他只看到了天,卻不願意看眼地下的道路.”

朱元璋很擔心眼前的孫兒。

這位年輕人很聰明,懂得許多道理,做出對於民族千秋萬代的規劃和佈局,有自己和他老子的看顧,可謂是一帆風順,從來沒有遇到過坎坷,朱元璋很憂慮。

物極必反。

自己死後,老四死後,眼前的孫兒還能保持睿智嗎。

“請皇爺爺放心.”

朱高熾自信的說道,“無論孫兒內心的規劃如何遠大,必然以當下百姓的願望為重,告訴他們道理,耐心的引導他們,而不是不顧百姓們的希望,強迫他們遵從自己的意願.”

朱元璋連連點頭,不住的叫好。

“對,就是要這樣.”

“你的敵人,永遠是你自己,剋制住自己的貪婪和傲慢,永遠保持一顆求道的心.”

朱元璋很高興。

他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可以掛念的了。

大明很好。

大明的百姓也很好。

未來。

大概也會很好。

交趾。

交州。

大明平復交趾。

受朱棣的旨意,寮國宣慰司、車裡宣慰司、八百大甸宣慰司、木邦宣慰司、緬甸宣慰司、孟養宣慰司、麗川平緬宣慰司、乃至新任命的底馬撒宣慰司、大吉刺宣慰司、底兀宣慰司、大古刺宣慰司。

十一宣慰司的宣慰使,或親來,例如寮國宣慰司的刀線歹,或者派遣使者,例如緬甸宣慰司。

合計大小數千名使團抵達了交州,拜見大明太子朱棣殿下。

這就是收復安南的威力。

也是朱棣歷史上為何要收復安南,配合七下西洋的佈局之因,只是可惜因為安南的長期叛亂,並沒有達成朱棣的目標,如今今非昔比。

“遵守大明的禮法,建立道學,子弟們都要讀聖賢之道.”

朱棣再次重申了要求。

至於承襲的事情,已經是舊例,朱棣同樣提醒了一遍。

刀線歹和車裡宣慰使有矛盾。

兩人吹鬍子瞪眼,可見到朱棣的時候,皆老老實實的跪在下方,沒有人敢冒頭。

安南可是東南亞一霸。

數百年來,安南欺負別人的多,被別人欺負的少,如今在大明手裡,不到兩年就徹底歸服,誰也不敢嘗試大明的兵戈。

更有云南各地土兵在安南的戰事。

經過一起作戰,人心變得更齊不提,對於新軍的戰鬥力,人人都看在眼裡。

大明雲南南部的土司,領地並不清晰,與南部各宣慰司都有過爭奪,雙方知根知底。

打勝仗是根本。

大明在安南的勝利,勝得如此乾淨利落,就是最大的底氣。

“我等必然在領地內建立道學,子弟人人讀書.”

刀線歹恭敬的說道:“只是我們寮國宣慰司讀書人少,還請朝廷派遣讀書人來.”

朱棣笑道:“教書的先生,大明會派來的.”

不等宣慰使們答話,朱棣臉色一沉,“你們受封我大明,由我大明委任為宣慰使,對你們有大好處,你們內部充滿了敵對部落和勢力,仗著我大明的旗號,可以說是為非作歹.”

“從今日起,各宣慰使不得興兵戈,如有內部部落叛亂,也必須稟明朝廷,獲得朝廷同意,才能興兵平叛.”

哪怕是寮國。

境內也不止有刀線歹一部。

只是刀線歹的實力最大,而且早早的派遣使者向大明稱臣,因此給予回報,封他為寮國宣慰司。

和琉球王國是一樣的道理。

琉球王國不提小的勢力,主要有三大勢力,分別是山北、中山、山南。

早在洪武五年,中山王最先入貢,向大明稱臣,因此被封為琉球國王,獲得了最大的好處。

洪武六年。

山北王和山南王一同進貢。

此時山南王和中山王聯合與勢力最大的山北王爭鬥,互相攻伐,朱元璋派了太監去琉球王國,下令三王不得再生兵戈,一同入貢,然後才賜予了山南王、北山王的封號。

這就是大琉球國和小琉球國的來歷。

大明認定了琉球國三王,周邊的小部落紛紛歸順三王,例如宮古島酋長與那霸勢頭豐歸順中山,不久,八重山酋長也前來拜見中山王,奠定了中山王的勢力範圍。

東南亞也是如此。

因為明朝的冊封,獲得了最大金主的支援,給了各宣慰使大忙。

當然了。

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守得住。

例如西北的哈密王安克帖木兒,完全屬於自己無能,竟然被瓦剌分裂出來的首領鬼力赤汗下毒毒殺,不但害了自己,也讓哈密失去了穩定,戰事激烈,當地百姓民不聊生。

大明的朝貢宗藩體系,以及內附土司的政策,屬於雙方都享受好處,雙贏的方式。

哪怕大明國力陷入衰敗。

朵甘都司和烏斯藏都司,乃至其餘的都司等,仍然堅守大明的旗號,保持了兩百餘年的穩定。

後世不少有心人的帶動下,許多人嘲諷大明的冊封是個笑話,屬於大明自賣自誇而已,實際上大明的冊封是很值錢,意義非常大,否則也不會當大明都亡國了,不少的土司,竟仍然儲存大明的冊封,一直儲存到了後世。

大明亡國了,還儲存幾百年,完好無損,可不是輕鬆的事。

因此朱棣的強硬,雖然讓很多宣慰司內心不爽,可也沒有人捨棄。

這些宣慰使是比以往軍閥性子更強的存在。

他們有自己的軍隊,更重要的是部族,他們有自己的部族,這一點超過了普通的軍閥,所以不能輕易的對待。

“可是我們與朝廷的距離太遠,一來一回只怕誤了事情.”

緬甸宣慰使的使者帶頭說道。

所有的宣慰司中,緬甸是勢力最大的一支。

東南亞東邊的小霸王是安南,那麼西邊的小霸王就是緬甸。

至於後世的泰國,現在還沒有成型,剛剛興起的暹羅,也是大明朱元璋所封的國號,要到十八世紀,祖籍廣東的鄭信,統一暹羅,打敗緬甸入侵,南征北戰,奠定了後世泰國的疆土。

朱棣盯著緬甸宣慰司的使者。

那使者不敢再狡辯,眾目睽睽之下低下了頭。

和朱元璋不同,朱棣一直在打仗,更喜歡用軍事手段,而不是緩慢的政治手段。

洪武二十五年前。

主要功績收復東北。

洪武二十五年後。

收復塞南和塞北,在哈密和亦力把裡打敗瓦剌的入侵,施行三司制度,滅東察合臺汗國,收復交趾。

這位雄主的面前,哪怕是緬甸宣慰司的使者也不敢抵抗。

太嚇人了。

“朵甘都司,烏斯藏都司各地,響應朝廷的號召,自發修建驛站道路,保持各地的交通,爾等也當如此,一年之內,各宣慰司的驛站道路要修建起來.”

朱棣說著舊事。

朱元璋的功勞。

當初朵甘都司和烏斯藏建立,各法王和土司向大明稱臣納稅,就開始修通驛站,保持雙方的交流。

一年的時間。

眾人面面相覷。

“回稟太子殿下,一年的時間,是不是太短了.”

刀線歹硬著頭皮說道,他好不容易平定了竄入寮國境內的交趾叛軍,可謂是元氣大傷。

歷史上是明軍入寮國平定的。

如今朱棣只讓刀線歹自己負責。

“用一年的時間,只組織起驛站而已,算什麼難事?還是你們各司承擔不了責任?”

朱棣強硬無比。

“如果覺得自己不行的,現在答覆孤,孤派人去為你們修.”

請神容易送神難。

如此強勢的大明,眾宣慰使和使者都不敢拒絕,更不敢試試太子所言他派人來修之事。

“以往各宣慰司自己經常動兵戈,甚至與雲南土司發生兵戈的事情,前事不追究,以後各地再有私自興兵者,朝廷必然重處,勿謂言之不預也.”

大明的勢力延伸到了東南亞,這就是朱棣的底氣。

要不了幾年,當交趾能為大軍提供物資後,所有的宣慰司更加的不敢跳腳。

這次的召見。

許多宣慰司苦不堪言,並不是想象中的美好。

“朝廷對我們的態度,變得嚴格了起來,不再向以往般的放任.”

回去後的刀線歹,向自己的弟弟抱怨道。

“今時不同往日.”

刀圖裡帶著五百土兵,協助大明打過仗,深知局勢變了。

“以前朝廷離我們遠,當然是天高皇帝遠了,如今就在我們隔壁.”

“以後怎麼辦才好.”

“自然是心向中華.”

刀線歹看著自己的弟弟刀圖裡,這位老弟呆在交州像變了個人,開始下力氣學中國話,寫中國字。

連安南都被平了,西邊的緬甸都老實起來,他們小小的寮國,還是不要出頭的好。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唐兵馬大元帥,打造最強盛世

大唐鎮國將軍

三國從黃巾小兵開始

溫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