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捲起來的朱棣

亞洲自古以來是文明發達的地區。

十四世紀時期,中國率先從黑暗時期脫離而出,開始了大生產和文明建設,中亞和西亞地區也分崩離析,淪入混亂狀態。

原波斯帝國的土地上,分別有四個王朝,並且也在盡力恢復,帖木兒入侵之前,當地的三王皆嗜文學,尤以沙叔札為甚,曾經鼓勵一種文藝復興。

不同於中國,明朝經歷了將近三百年的恢復,雖然最後又重歸黑暗時期,但留下了火種,而中亞地區的文明恢復只是曇花一現,隨著帖木兒的入侵,文明剛誕生的火花又被徹底熄滅。

撒馬爾罕。

也就是後世的烏茲別克,如今是帖木兒帝國的首都,洪武二十一年時,帖木兒在此接見過大明的使者。

陳誠受朱高熾旨意前來安撫帖木兒帝國,抵達了此城,前方的帖木兒得知後,讓人護送陳誠到西亞。

此時。

帖木兒的功績即將達到巔峰。

從西察合臺汗國起家,先後征服波斯地區諸王國,然後用了五年時間打敗了花刺子模,又擊敗了印度邊境的黑衣部,速來忽蠻的阿富汗部。

大肆屠城和姦掠,例如在底裡附近屠殺十萬人。

在朱棣征服東察合臺汗國的時候,帖木兒與西亞最大的霸主,也就是小亞細亞半島的奧斯曼帝國交戰中,所以當陳誠抵達時,這裡已經遍佈戰火,到處是殘垣斷壁。

“上朝為何要攻打東察合臺汗國?”

為了迎接大明的使者,帖木兒召集了當地所有有頭有臉的人物。

陳誠的位置在帖木兒的身旁,顯示出大明的地位。

到了帖木兒今日的地位和實力,當然不願意再向大明稱臣,不過這麼多年過去了,帖木兒內心猶豫,要不要和大明翻臉。

陳誠是歷史上著名的外交家,一眼就看出了帖木兒的野心。

“大明天國代表了文明,任何破壞地區穩定和秩序的破壞者,必將受到大明天國的懲治,徵滅一切不恭者,乃正義之師.”

使團的通譯翻譯道。

殿內。

各色各樣的人好奇的看著陳誠,竟然有人敢在帖木兒面前如此狂妄。

帖木兒怔了怔,臉上也變了色。

一會紅一會白。

年輕的那會,帖木兒在西察合臺汗國起家的時候,還稍微講究一些,比起當初蒙古的征服,殺戮和破壞並沒有那麼嚴重。

當他邁入中年的時候,打敗了阿富汗和印度黑衣部,埋藏的野蠻終於表露了出來。

從中亞屠戮到西亞。

歷史上面對朱棣的使者,帖木兒扣留了,想要逼降對方,以昭顯他的威名,順便結束對大明的稱臣關係。

可是使者傅安在宮廷上的義正言辭,以及顯示的民族氣節,讓帖木兒的目的落空,氣急敗壞的他,終歸不敢殺害明朝使者,扣押了十二年。

一直到帖木兒病逝後,他的繼承者不願意和明朝結怨,派出使團和貢品,繼續稱臣,並護送大明的使臣回國,恢復了中斷的朝貢關係,一直保持到萬曆時期。

帖木兒一身的殺氣。

陳誠面色不變,已經做好了赴死的準備。

在中亞和西亞各國面前,視死如歸的表象,讓所有人大為震撼。

士兵們握緊了武器,就等著帖木兒一聲令下。

忽然。

帖木兒笑了起來。

“你們大明的勢力延伸到了俺的幹,與我的都城可就不遠了,以後說不得要經常打交道.”

陳誠不客氣的盯著帖木兒。

“帖木兒大汗想要解除和我大明的藩屬關係嗎?”

帖木兒沒想到眼前的明人如此沒有眼力界,面色重新變冷。

各國的使臣,有的以前在撒馬爾罕與大明的使臣打過交道,有的第一次接觸大明的使臣,天下竟然還有敢威逼帖木兒大汗的國家,不少人內心動容。

帖木兒向大明稱臣,早期是人盡皆知的事,隨著帖木兒的勢力越來越大,他就不再對外透漏了,西亞許多的國王並不清楚。

陳誠打定了主意,要在眾人面前揭露事實。

帖木兒沉思了片刻。

他的大軍還在西亞,戰爭並未完全勝利,目前還不是和大明翻臉的好時機,可是讓他當著新徵服的王國們面前,繼續承認自己向大明稱臣,他又不願意。

人的思維,隨著立場的變化而變化。

他現在可是中亞與西亞最大的霸主,如何還願意稱臣於大明。

“哈哈哈.”

“明朝使者累了,送他們去歇息.”

帖木兒下令。

見狀,陳誠已然明白,並不再雞蛋碰石頭,被侍衛們“護送”下去。

殿內安靜了下來。

帖木兒內心忍不住氣惱。

本想借著明朝使臣立威,提高自己的威名,為即將到來的決戰打下士氣,沒想到明朝使臣的腦袋這麼硬,竟然一點也不怕死。

不論如何。

洪武三十五年。

安西兒城東北赤不哈吧,小亞細亞軍隊與帖木兒大軍,雙方合計百萬兵力在此決戰。

小亞細亞軍隊的右翼是斡禿蠻軍,左翼是塞兒必軍。

帖木兒大軍中有蒙古人,也有小亞細亞的軍隊,並從印度收服的三十二頭戰象於陣前。

這就是後世鼎鼎大名指環王影片中巨象的原型。

中國自古有與象兵作戰的記錄,基本上沒有敗績,例如沐英在雲南經常與象兵作戰,一戰而勝之,而象兵在西方人眼中猶如神話兵種。

同樣。

中國周邊失敗後的遊牧勢力,常常去西方作威作福,稱王稱霸。

相反,從來沒有從西方來的遊牧勢力可以踏足東方。

此番西亞著名的戰事,西方人記載的史料,專門寫了這三十二頭戰象,而帖木兒的確把象兵當做攻克敵軍的必勝法寶。

無論史料如何記載,西方後世影視技術如何發達,現實就是現實。

象兵立了大功。

大戰從早晨開始,半夜止歇。

所謂鼎鼎大名的斡禿蠻軍,作戰中打了一半,見對方厲害,竟然戰場上投降了,無論史料如何稱讚以前多麼厲害,實際上就是作戰軍紀差的表現。

別說唐軍,就是宋軍都不如。

不要扯什麼波斯軍能和唐軍如何如何扳手腕,都是後世有心人的扯淡。

斡禿蠻軍的表現,導致小亞細亞軍隊的潰敗,帖木兒大獲全勝。

不但全滅了小亞細亞的軍隊,並俘獲了國王巴牙即。

大勝後,就是帖木兒軍隊的狂歡盛宴。

各地城池先是被劫掠,過程中充滿了罪惡,然後是屠戮一空,而帖木兒的威名傳到了歐洲,包括埃及的君主,也派遣使者來覲見帖木兒,承認為帖木兒汗國的藩國。

東羅馬皇帝約翰七世,愛丁、撒魯罕等地的君主,都奉命認主其國。

這一年。

帖木兒的勢力達到了頂峰。

李暹終於從金帳汗國歸來,但是陳誠至今沒有音訊。

洪武三十五年。

大明人口達到八千五百二十餘萬,只包括在籍人口,算上安南和占城,以及東察合臺都司,塞南行省,塞北地區,奴兒干都司等地。

在境人口約九千一百七十餘萬,包括高麗女傭,倭國女傭,倭國閹工等。

朱棣整編六十萬大軍,其中陸軍五十萬,海軍十萬。

高麗李成桂終於病逝了。

李成桂病逝不久後,朱高熾派遣使者弔喪,並與李芳果、李芳幹、李芳遠先後簽訂協議,高麗一分為三。

李芳果為高麗王,李芳幹為左軍將軍,李芳遠為右軍將軍。

李芳果為了立自己的庶子為世子,解決兩個手握兵權的弟弟的威脅,選擇徹底倒向大明。

藉此機會,丘福被授予大明侯爵,領高麗大都督一職,率三千精兵駐守高麗漢城,併成立明麗聯合水師,由明軍負責指揮權,分割濟州島為明麗聯合水師的駐地,由明軍管理。

“佈局的好啊.”

朱元璋大喜。

老四朱棣善於兵事,孫兒善於佈局。

偌大的一個高麗,竟然被孫兒玩弄於鼓掌之間,不費吹灰之力就被大明實際控制,如此的佈局手段,朱元璋甘拜下風。

朱棣也很震驚。

自己的兒子自己知道,什麼時候有如此的本事了。

朱高熾一臉的低調。

這是知道歷史的好處,自己不過是借勢而已,算不得自己的真實才幹,笑道:“李芳乾和李芳遠內心必然不服氣,只不過礙於現狀,兩人誰也不敢率先翻臉.”

“他們既然不敢現在翻臉,幾年下來形成了事實,就由不得他們了.”

朱元璋無所謂的說道。

他當初建立大明,有多少土司真心歸附呢?可只要他們選擇一時的低頭,形成了習慣,時間往後推移的越久,慣性也就會越大。

大明各地的土司,十成裡也只有不到一成最後造反,而九成之多的土司不願意跟著造反,反而成為大明的助力,這就是現實。

他當初不徵朝鮮,實際上是因為朝鮮太遠,與中華並不齊心,只靠征服的手腕,恐怕會耗費很大的物力民力,而當時的大明,連內地都缺乏人口,更不提遼東。

“聽說帖木兒成為了中亞西亞的霸主,恐怕不會乖乖臣服我們,陳誠至今是死是活也不知道.”

朱高熾倒沒有被一時的勝利衝昏頭腦。

朱高熾看向了朱棣。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自己回到京城不到一年,難道又要出去帶兵打仗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新長生殿之康熙與孝懿皇后

佟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