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朱高熾的無奈

大明浙江行省總人口達到兩千六百餘萬,如果應天府除去京城人口的話,那麼浙江行省的總人口是大明的第一省份。

兩千六百萬的人口,代表了這片地區巨大的消費市場。

高度的農業和經濟環境,已經與歷史上的發展一樣,仍然是大明的賦稅重地,超過了許多省份的之和,整個西部七省的稅賦,也不如五分之一個浙江行省。

猶如巨大的無底洞,在朝廷努力把人口外遷的同時,浙江行省又在無止境的吸入周邊人口,與之相對的是江西行省,數十年來,人口從九百萬只增長到了一千二百多萬。

隨著朱瞻基巡視的人員來自於很多的部門,其中也有調研司。

“工業化的環境,工作時常的變化,對已婚的婦女其實非常的不利,一方面是家庭孩子的增加,一方面是家庭經濟的壓力,迫使許多的孩子無法順利的讀書,很早就加入了工廠.”

“雖然太子殿下很早就制定了許多的方案,但是目前看起來並無法兼顧全面,隨著大明工局進入發展瓶頸,與之相對的民間商行發展迅速,最窮的家庭喜歡把孩子送去外面工作,已經是大多數人的選擇.”

“最小年齡孩子的出生,意味著大孩子必須出去工作,即使收入很高的家庭也渴望讓孩子出去工作,煤礦行業沒有歸入大明工局,而礦工行業的工錢高,礦工家庭的孩子們可以在礦上掙很多的錢.”

“根據調研,當地礦區的採煤工每月可以掙一元八角錢,而他十二歲的兒子,去礦場當拖煤工,每月可以掙差不多一元三角錢,兩父子都在本地的礦場工作,母親在家裡照顧四個更小的弟弟妹妹.”

“當地官府並不能阻止,因為不用他們的孩子,礦場主手下的礦工們會非常的不滿,非常的生氣,會認為礦場主不講情面,所以為了安撫手下的礦工們,礦場主也需要更多的人力,所以礦區有許多十幾歲的少年,主要來自礦工家庭.”

“甚至有十歲以下的兒童,為了順利加入工廠,他們的父母為讓他們說謊誇大自己的年齡,礦場主和當地的官府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阻礙孩子們加入工作和掙錢,在當地的社會輿論與當事人的心裡是不道德的.”

寧波府。

鄞縣。

萬通製衣廠。

工人們把裁剪好的布片擺好,然後左手轉著手柄,右手固定兩片布料,裁衣機器的針頭上下工作,新工藝的製作方法,對工人們的要求不低。

他們要懂得如何操作機器,以及更多的手法,但是製衣廠的工錢不低,為了彌補技術工人的欠缺,製衣廠招收大量的學徒。

合格的裁衣工人每個月高達一元七角錢,學徒每個月一元錢。

每戶不到十畝的傳統農業環境,低廉的糧食價格,讓農民們無法靠著農業的產能追趕上經濟發展水平,而小作坊的破產,最終讓當地大量的人口加入了工廠。

許多的地主階級搖身一變,開辦起了工廠。

人們都知道開辦工廠的好處,可是開辦工廠的資金對於普通百姓而言,是永遠也達不到的地步,只有靠著膽大和機運才有可能,更多的人只能埋頭苦幹。

只高昂的人工就是一筆不菲的資金,更不提機器和工廠的成本。

一名四十餘歲的漢子,領著自己的兒子來到工頭面前,笑呵呵的求情,工頭打量了十來歲的少年幾眼,少年在家裡已經被父親耳提面命非常的老實。

工頭沒有多言,給了漢子幾分薄面,非常痛快的讓少年成為了學徒。

漢子是搬運工,與兒子分別前,要求兒子聽話勤快,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憂慮,以及往日對工廠的幻想,讓少年緊張的盯著父親。

少年最後跟隨班頭離開,這就是大人幹活的地方,以後自己也是大人了。

班頭隨意的找到一個工人,把少年交給對方,說是誰誰誰的娃,以後跟他打下手,那人打量了少年幾眼,同樣沒有太多的話語。

工廠每日都會有新人,多半是工人們的子弟,大家習以為常。

工民聯合部已經是大明最出名的部門,從朝廷到地方都有公衙,加上稅課司,巡檢司,屬於工廠們頭上的“三座大山”。

哪怕是民間商行的工廠,他們也不敢違背底線。

雖然在午休和吃飯時間上“偷工減料”,總體上仍然遵守了制度。

中午跟隨師傅去食堂吃了飯,十六歲的趙長赫時不時的四處張望,結果並沒有看到父親,等吃完後,隨著師傅回去車間幹活,一直幹到傍晚才結束。

從第一天的新奇和憧憬,才一個月就變得麻木起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趙長赫當了一年的學徒,按照工廠的習俗,要到兩年後轉正,學徒期是三年,他的運氣來了,太孫巡視到浙江行省,也帶來了許多新的規定。

其中工廠的學徒期上限為一年,由工民聯合部保障權益。

雖然沒有禁止工廠使用童工,可是提高了使用童工的門檻,而且也保障了童工的權益和收益,趙長赫得知後,他們的家人就很支援。

更幸運的是,萬通製衣廠成為了太孫巡視的工廠名單。

因此工廠主第一時間按照新規定執行。

幾名工作人員很快記錄了下來。

“根據在萬通製衣廠的調研,那裡有五百個孩子,他們來自窮人家庭,主要是周邊的村鎮,這些孩子的年齡從七八歲到十幾歲不等.”

“那裡的工作時間,認真算起來有六個時辰,包括吃飯時間,一個時辰用來吃飯.這些孩子的手普遍是變形的,他們發育遲緩,儘管按照原來的計劃,每天晚上安排有最好的老師給這些孩子授課,但總的來說這些孩子的進步遲緩.”

“萬通製衣廠是一家總體上具備道德的工廠,還有更多的黑廠,招募了許多黑童工,來自於藩屬國,以及國內高麗等傭工的孩子們.”

“為了不被發現,工廠不允許那些孩童離開工廠,甚至用鎖鏈鎖起來,除了女孩子稍微鬆一些,但如果認為女孩子有逃跑的嫌疑,工廠主也會將她們的腳踝鎖住,再用一根長長的鐵鏈鎖住臀部,無論是吃飯還是喝水,或者去茅房,都會有人牽著鎖鏈.”

“非人的環境,她們的父母並不反對,反而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來工廠,因為只有這些違法的工廠,才能收留她們的孩子,讓她們的孩子有一份廉價的報酬.”

“根據調研的總結,懲治違反用工制度和工民保障權益制度等法律最大的難處,並不在於工廠主們,反而是民間百姓們主要的訴求.”

“包括多數黑心工廠的存在,也是受到高麗女傭等外籍工人的歡迎的,取締這些工廠,對於當地官府沒有好處,反而會被老百姓們認為不道德.”

“綜合下來,當地的官府們大多數選擇無視,不光獲得了當地輿論的認可,又讓工廠主們滿意,也讓百姓們滿意,所以朝廷如果要強硬的取締這些工廠,反而會引起老百姓們的厭惡.”

朱瞻基翻閱著報告,這幾個月來的出行,從剛開始的激動變得越來越沉穩,不禁長嘆一聲:“治理國家真不容易啊!”

楊溥聽到太孫的感嘆,露出欣慰的笑容。

太孫殿下能有今日的感悟,說明現在的太孫殿下,學到了比離開京城之前更多的知識,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對於國家是好事。

“治理國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都需要去考量,而且還要面對各種複雜的利益關係和矛盾衝突,太孫能有今日的感悟,已經屬實難得.”

楊溥笑道。

朱瞻基聽到師傅的教誨,忍不住說道:“這國家大事,真是一言難盡.”

朱瞻基想到了前段時間的見聞。

父親用工民聯合部保障工人們的權益,以及禁止工廠使用外籍工人等措施,都是為了老百姓,結果實際上呢,地方上卻存在大量違背法律的現象,而且朝廷還不好插手。

光從上,朱瞻基認為自己是萬萬不能理解的,只有看到了發生的現象,才能理解描述的言語。

一個浙江行省的局勢都這麼的複雜,那以大明當下的形勢呢,朱瞻基再也不像當初在京城的時候,輕易的認為只需要按照上的道理就能做好。

也理解了在自己眼裡無所不能的父親,卻經常感嘆治理國家是一門大學問,讓人究其一生也難以學全的學問。

不過年輕的朱瞻基有信心。

他認為自己很年輕,只要自己盡力不出錯,就能不辜負皇爺爺和父親的期望,大明的江山萬里,他一定不會比父親做得差。

正如工人們的子弟希望超過父輩一樣,年輕的朱瞻基也希望能超過父親。

——

當年。

有位商人叫做張琪,用挑動地方戰爭的手段,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成為了西域最大的棉花商人,這位當地的富甲一方的大富商,同樣因為資本的靈敏性,被浙江地區所吸引。

高麗的股行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商人們的資本成倍的增加,與之相對,合眾商行提出了萬金帳模式,吸引了很多的商人。

合眾商行採取了合記商行的模式,多年來吸收人們投資,在大明的城市建造了一家又一家的綜合商樓,每年豐富的流水額,巨大的現金流,成為了舉足輕重的大商團。

在大明律日益健全的過程中,合眾商行這些商團規模越來越大。

年邁的張琪親自來到了浙江,看到了浙江的經濟水平,忍不住的感慨,哪怕西域行省發展的很快,可是比起浙江行省而言仍然被甩的很遠。

合眾商行提出要在大明所有的城市買地開辦商樓,建立遍佈天下的商業體系,成為最大的貿易終端,一舉超過大明工局的終端貿易體系。

如果是一般的商行,商人們並不會如此的激動,可是合眾商行多年來的成功,已經證明了合眾商行的口號並不是虛假的。

商人們對大東家王仁提出的商業思路,給予了極高的贊成,所以人們對於加入萬金帳非常的有興趣。

“萬金帳模式並不是本人初創,是有成功的先例的.”

商人交流會上,王仁當眾說道,人們都在聽他的演講。

大廈的高樓。

整層鋪設的新地毯,精美的裝飾,顯得富麗堂皇,每個參加的人都有一定的資本,在這裡的場合下,顯得溫和有禮,謙謙君子一般。

工作人員們熟練的使用蒸汽機上下梯,為商人們送來豐盛的食物和昂貴的酒水。

“最初太祖皇帝創辦的開中法,內地商人們往陝西等邊地運輸糧食,他們在當地招募人種地,以減輕朝廷的負擔,自己也能獲得利潤,並提出了萬金帳模式,大家一起合力做事,賺的錢透過股份來分潤.”

“如今合記商行也將如此,從當初小範圍的招股變為公開招股,任何有興趣的同志都可加入合眾,同志們齊心協力把合眾做大做強,最後得到自己想要的利潤.”

“而且高麗的股行,證明了這個模式的成功性和優勢的所在,本人深信,未來的合眾商行,必定透過萬金賬模式,成為大明首屈一指的商團.”

王仁差點要說出超過合記。

王仁承認大明工局的體量優勢,可是大明工局有侷限性,他的定位已經不再是大明工局,而是超過合記商行,這個多年來最強勁的對手。

不過他忍住了,他可不想在這麼重要的場合,自己費盡了關係組織起來的超規格的商會里為合記揚名。

合眾商行是商人們認可的肥羊。

萬金帳不是沒有根基的,近年又有高麗股行的成功經驗,商人們認可王仁的能力,於是紛紛拿出了資金加入合眾商行的萬金賬。

他們享受分紅權,不參與管理權。

一夜之間,合眾吸納了幾百萬元的資金,實打實的現金。

天下再也沒有比這賺錢速度更快的了。

受到合眾的鼓動,合記不會讓合眾超過自己,很快張薄也模仿了萬金帳,同樣大獲成功,一夜之間獲得了六百多萬的資金。

大明多年來透過生產力發展起來的財富,正式在商圈大流通了起來,其規模令人咋舌。

大明工局是巨大的。

但是煤礦業拆分了出去,鐵道也拆分了出去,拆分的越來越多,求穩是大明工局的核心,關乎數百萬工人的生計,沒有人敢輕易的創新。

在合眾與合記兩大領頭羊的互相競爭下,激烈的發展態勢,名氣反而超過了大明工局許多的行業。

紡織業、成衣行業、織造業等等,民間商行的發展比大明工局更快,許多傳統大明工局的工廠已經拿不到訂單,只能靠著內部的訂單勉強維持。

大明工局大掌櫃高珍正式向朝廷提出要在高麗開辦紡織廠,織造廠,製衣廠等一系列的工廠,想要藉助高麗低廉的勞動力,恢復大明工局在這些行業的競爭力。

調研司的多份報告也擺上了朱高熾的檯面。

根據詳細的資料,朱高熾忍不住的感嘆,這就是後世近代西方的社會學家為什麼要先承認資本的優勢,後提出資本導致的利己主義對社會帶來危害的原因。

怎麼老盯著國內呢。

朱高熾忍不住皺起眉頭。

國內的百姓越來越不願意離開家鄉,資本也開始不斷的回流。

大明越富裕,越是讓人不願意離開。

比起葡萄牙西班牙這些國家,大明人的腳步仍然停留在南洋,看來指望民間資本是不行了,資本是逐利的,肯定是哪裡富裕往哪裡去。

到底還是需要行政手段,這樣的話,朱高熾其實不太願意,因為民間的抱怨會更多。

朱高熾盯上了內閣。

皇室不能成為矛盾的焦點。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人物錄

傳承紅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