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意外的產物

倒黴的時候,可能會更倒黴,走運的時候,經常會好事連連。

軍商聯合辦與軍工聯合辦,督促商人們從湖南開設燧石礦的時候,天津化工廠的大煙囪“叢林”,濃濃的黑煙滾滾升起。

自從密雲分割槽設立了自己的技術部門,對自己行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朱高熾的肯定後,大廠區就開始興起了這種模式。

作為化工產業區,天津化工廠區自然也成立了自己的技術部門。

隔海相望的金州,大夫們組織了一場長期的交流會,北平更有大名鼎鼎的科技大會。

天津也不甘落後,不過化工廠畢竟是後起步的,技術人員們聚在了一起實在沒事幹。

有個人提出了個想法,把現有的東西全部命名出來,和金州要編練的醫學大全寶典一樣,他們也搞個元素大全。

“我也不指望真的能出什麼成果,不過這個提議很好,人家有的東西,我們不說超過別人,至少我們也得有.”

化工廠區的負責人支援的說道。

這就是為了政績鬧出的臉面工程,本來只是想推出一部寶典,對標金州的醫學寶典。

但科學的進步,總是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意外。

例如鐵道的發明。

只不過是煤老闆們物盡其用而已。

例如運客用的蒸汽機火車。

只不過是商人為了掙錢,修建了圓圈的鐵道讓人們乘坐,最開始不過是用了娛樂。

近代以前。

許多這樣的案例,很多重大發明不是後世定義的科學家長年累月研究出來的。

更多的是普通人福至心靈誕生的一個想法,但是對科技的進步卻有歷史性的突破,同時也說明了技術上的難度並不高深。

正如人們剛開始乘坐運客火車當做娛樂的時候,誰也沒有想到這個發明的意義有多麼的重大。

在公元前四百年前的古希臘,哲學家提出了水,土,火,氣。

被西方學者稱為是古希臘已經有了元素的概念。

如果可以這樣定論的話,那麼中國西周時期,比古希臘更早就有了金木水火土的五大元素概念。

其實都是為祖上貼金的行為。

但正如有句俗語。

幼兒的面子靠父親,老人的面子靠孩子。

後來西方發展突飛猛進,而中國卻在倒退,最後被人家半殖民,為了追趕,唯有全面學習西方大發展後的知識體系。

西方祖上的東西被西方後代發展了起來,中國祖上的東西被中國後代耽誤了發展,永遠停留在了古代的水平。

中國後代學習西方後代發展起來的西方知識體系,這就是根本的原因而已。

有人說的中國自古就落後,等於是把自己的原因推給了先民。

事物本身就不是靜態的。

事物是變化的。

發展還是倒退,需要的是每代人的努力,只有不停的進步,才能有不斷的發展。

總而言之。

破壞文明比建造文明容易一萬倍。

明朝恢復文明的過程中,近百年的斷層,許多知識和社會風氣都已經灰飛煙滅。

例如宋朝的推鐮車等技術在明朝都沒有光復出來,其實這個時期,底蘊已經不如西方了。

畢竟西歐沒有被全面征服,自身的文化並沒有斷層。

如今不同了。

朱高熾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過程中,加上大力恢復中華文明。

長達六年的培育下來,許多的技術突然到得了問世。

化工廠區的技術人員們,他們拿著硬筆,在紙張上寫著自己能想到的東西。

安靜的會議桌上,只有沙沙的筆聲。

這些生活待遇優良,時間又寬鬆的技術人員們,誰也沒有想到他們自己做的事情有多偉大。

他們有些人還想著,早點交完差,以便早點回家,時間已經不早了,擔心耽誤了下班。

“鐵.”

“銅.”

“金.”

“銀.”

“砂.”

“麟角.”

“水銀.”

“丹.”

“黃色.”

“水硫.”

……

技術人員們還分了類,搞了個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按照各大類排表。

搶在金州醫學寶典問世前,先發表在了技術報上。

技術報報社。

透過北平新驛站的驛員,收到了天津化工廠區名義投刊的名為《五行元素總表》的文章。

“這是什麼東西?”

年輕的小編看不懂,又覺得很高大上,懷疑是自己水平有限,連忙去請教了主編。

辦公室,主編好奇的拿起,只看了眼就忍不住笑出了聲。

“這玩意是他們弄出來臉上貼金的.”

“為什麼?”小編莫名其妙。

“別人都在發表各項成果,那些沒有動靜的大廠區當然就坐立難安了.”

“這不是浪費時間嗎.”

小編氣憤的說道:“這篇稿子斃掉算了.”

主編搖了搖頭。

“畢竟是大廠區的東西,給人家一個面子,發在下期吧,找個小角落.”

“既然要發,卻發在小角落,會不會事情做了,還讓別人心生不滿?”小編還是懂人情世故的。

“發在小角落,不引人矚目,他們才更高興.”

主編到底是主編。

小編只看到了第一層,而主編已經看到了第二層。

小編滿臉佩服。

就這樣,化工廠區的面子工程,《五行元素總表》發表在了技術報的小角落。

每期的報紙送入世子府。

朱高熾早上起床,穿戴整齊洗漱完後,與大著肚子的郭彩蓮一起用餐。

早餐很豐盛。

雞蛋一碟,北平週記醬菜一碟,牛肉醬一碟,青菜一盤,小米粥一碗,甜豆腐腦一碗。

報紙已經被整齊的放在桌面上,技術報放在最上面。

朱高熾坐下後,首先拿起了技術報,粗略的掃了眼,正準備看看社會報,要放下的時候,突然停住了。

技術報重新拿起,朱高熾看著《五行元素總表》。

金屬他知道。

金銀銅鐵這些一看就明,水銀也知道,就是汞嘛。

但是砂是什麼東西?

朱高熾詳細的看著說明,越看越像鋅。

還有麟角。

原來就是硒。

唐朝的硒叫做麟角。

丹就是鉛,因為煉丹的原因,所以被稱為丹。

黃色是指硫。

水硫是指矽。

朱高熾一個個辨認過去,有些辨認的出來,有些辨認不出來。

“看得這麼入迷.”

郭彩蓮見朱高熾一直看報紙,沒有動筷子,好奇的問道。

“倒也不算什麼,雖然是化工廠區的面子工程,卻是誤打誤撞,搞出了大玩意.”

朱高熾笑道。

他當然看出了這篇文章的用意。

他更知道化工廠區並沒有真的形成後世元素的概念,但是事物本身就是發展的。

只要不停的發展,那麼許多的東西就會自然而然的被運用起來,最終達到後世的地步。

就像磷的發明。

中國古代的煉丹士們,想著煉出長生的丹藥,結果練出了各種的物質。

西方也是如此。

鍊金士們想要煉出黃金。

十七八世紀德國的一名破產商人,自學了號稱可以煉出黃金的鍊金術,想要以此煉出黃金拯救破產的自己,結果用各種材料練來練去的,最後什麼也沒有練出來。

已經走投無路的破產商人異想天開,黃金是黃色的,尿液也是黃色的,於是他用尿液來當做材料。

實際上是他沒錢買其他材料了,只能用不要錢的尿液。

最後黃金沒有練出來,卻煉出了散發著藍光的東西,

鍊金術其實很簡單。

就是熬。

把東西一直加熱熬,熬到最後剩下的物質。

商人靠著這神奇的物資去到處賣錢,貴族們當做稀罕的玩意,也願意花錢購買。

同樣是鍊金士的人,看到了破產商人的東西,眼紅他的掙錢,得知此人是靠著尿液,於是也嘗試鍊金。

不就是“熬湯”麼,所以他也很快煉出了這種物質。

後世的化學家們。

把這些前人用尿液“熬湯”出來的物質,稱作為磷,並給予了相應的化學式,(4napo3+2sio2+10c→2na2sio3+10co+p4),這個方法取名尿液提取磷法。

但這與最初的事物有什麼關係呢。

就像朱高熾手裡的技術報,當下的化工廠區技術人員們,並沒有形成元素的概念。

但是隻要發展下去,繼承先人文明財富,後人自然也會為他們戴上科學的皇冠。

包括秦漢唐宋的發明家們。

耬車,壓水井,風箱,九章算術,割圓術……

同樣會出現在教科書上,並且其餘國家的教科書上,成為別人崇拜的物件。

就像張衡一樣。

渾天說的代表人物,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

在北宋時期,被追封為西鄂伯。

因為北宋時,這個時期的先民們,認為他們的先民們的成果很偉大,敬佩張衡取得的偉大成就,因此追封為西鄂伯。

受到化工廠區的惡意追趕,金州方面的醫學寶典也提前問世了。

吸入式的麻藥。

牛痘技術。

痢疾的有效藥。

各類的縫合技術。

……

金州的醫藥寶典很快受到了熱銷,連應天府的大夫們都開始大量的採購,基本上人手一本。

隨後。

塞南行省的軍戶經濟合作社,發表了《牲畜養殖寶典》。

《礦業識別寶典》。

《蒸餾法寶典》。

……

一時之間,這類百科全書型的行業書籍,成為了技術報最火熱的潮流。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召喚烽火狼煙

咕嚕嚕的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