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捧哏大師朱元璋

考慮大明的生產力,其實大明的宗藩體系建設的是不錯的。

但是今非昔比。

工業化後的大明,實力上有了本質的不同。

朱高熾覺得後世美國就做的不錯。

藩屬國,不就應該成為向宗主國輸血的產物麼。

當美國需要輸血的時候,或者美國認為藩國實力發展太快,最後就會讓藩屬國成為美國的輸血包。

但是朱高熾也有些遲疑。

想要達成對藩屬國的限制和輸血體系,不是靠現在大明的威望可以促成的。

需要動刀子。

李道信無語。

這個上朝可不是自己關起門來稱呼的玩意,是周邊國家和地區認可的觀念。

中倭麗三國自古淵源頗深。

朱元璋震撼道:“不得了哇.”

“老先生,我的手藝如何啊?”

北平鐵道工程隊的工人為主要施工人員,從北平府當地招募了許多工人加入。

胖師傅跟朱元璋打了滿滿一碗肉菜。

胖師傅笑道。

“我還見過小王爺.”

“那的確不容易.”

朱元璋連連點頭。

是後世跨國婚姻的常例,一直到後世經濟發展起來了,這個現象才變得不這麼離譜起來。

“恕老夫孤陋寡聞.”

朱元璋笑道。

百年後,朝鮮對於大明更為的順從,不像現在,即按照傳統拜大明為宗主國,但對土地上還是抱有野心。

那麼現在大明也是如此。

認為應該向美國解釋,改變自己的態度,獲得美國的友誼。

“第二,應當尊重朝鮮婦女的意願,朝鮮不得禁止人們的自由.”

但是此人的確對大明採取了諸多服從的事情,也證明了其國內大量賢達們的意願。

那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力氣活,則由新招募的工人來幹。

例如當下倭國西部最強大的守護大內氏。

把美國對後世幾十年裡做的事情一一說出來,後世做了什麼實際上的反抗沒有?

還要怎麼改變態度?

天下的道理其實沒什麼區別,無非就是威逼利誘而已。

朱元璋悄悄離開了皇城。

胖師傅興致勃勃的講述,當年趙氏在鐵道工程隊幹雜工的故事。

朱高熾的確有些顧慮。

那麼北平現在維持的十八商行進行的閹工貿易,也將受到重挫。

他身邊跟著李道信等人,穿著普通的便服,彷彿一名尋常的鄉紳一樣。

燕世子領會的真快。

日後李成桂的兒子造李成桂的反,反對的朝鮮大臣們說要去上朝告狀,喊出興天下兵伐之的口號。

隨著大內氏被鎮壓,倭國內部大量反抗勢力徹底被掃平,殘餘的也無力再反抗室町幕府。

“那個叫做鄭道傳的,皇爺爺也下旨過高麗,高麗不也是沒有遵守麼.”

“了不起.”

朱元璋豎起大拇指,稱讚道:“走南闖北,你是個見過大世面的人物.”

自己得改變觀念啊。

“老先生說的對咧.”

解縉以朱高熾的名義,返回了應天府,半個月後,在京城等待朱元璋的召見。

重油重鹽的肉澆飯,吃的朱元璋胃口大開。

此時。

又窮又醜的老光棍怎麼了。

老光棍就不能娶媳婦啦。

朱高熾認為,當走到最後一步,金州海軍炮轟漢城後,面對大量的朝鮮賢達,哪怕是朝鮮國王也得選擇讓步。

洪武二十四年,號稱守護最強大的山名氏謀反,被室町幕府鎮壓了下去。

身邊的李道信低下頭,努力的憋住笑。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啊。

此事也導致倭國地方反抗勢力大幅度被削弱。

支援大內氏,不讓倭國恢復穩定,同時又讓金州獲得想要的閹工和婦女。

“不管白日裡多麼的勞累,這一頓油水吃下來,誰能不滿意.”

不算本身和朝鮮的貿易,大內氏還獲得朝鮮的幫助,以朝鮮的名義與大明進行貿易。

只要明白了這個心理路程,朱高熾就知道了自己該怎麼做。

北平能有如此局面,燕世子果然是智慧過人,許多道理一點就通。

“非也.”

“何止呢.”

朱元璋最喜歡聽了。

為了老光棍們的幸福,朱高熾必須要考慮大內氏的態度。

“咱當年最開始為北平的鐵道工程隊做飯,最開始才幾百人的隊伍呢.”

怎麼改變態度?

見到小王爺的疑慮,解縉主動說道。

而大內氏偏偏又和朝鮮關係密切,甚至在發動叛亂時,與朝鮮交流過書信,希望朝鮮能派兵去幫助他。

現在的大明才是世界之光。

老夫少妻。

李成桂保下激進派鄭道傳,說明此人並不像明面上那般的順從大明。

哪怕是掌握大軍的開國大王的李成桂,面對其國內的主要輿論,也是無能為力的。

“是嘛,你還見過小王爺啊.”

朱元璋驚訝。

大內氏和許多土生土長在倭國的武士團不同,他們自認為是“渡來人”身份。

“老爺,真的要走了.”

李道信硬著頭皮上前催道,打斷了朱元璋的興致。

胖師傅揮舞著手裡的鍋勺,意氣奮發的說道:“咱後來去山西燒飯,現在又來天子腳下燒飯”。

“如果小王爺有對朝鮮動武的心思,可以宣佈朝鮮恢復為高麗,但如果現階段沒有動武的心思,臣認為不應該主動暴露自身的想法.”

朱元璋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看著工地上狼吞虎嚥的工人們,內心油然而生滿足感。

朱高熾說完了自己的要求。

“如果朝鮮大王頑固不化,不接受朝鮮賢達們的態度,可以考慮讓金州海軍炮轟漢城.”

這件事情需要京城下旨。

在許多朝鮮的賢達們心中,他們認為天朝是不能抗拒的,是不能得罪天朝的。

那麼目前北平的工業發展正在節節升高,此時貿然對朝鮮動武,又是否合算呢。

所以朱高熾需要支援大內氏。

他本是從貧苦人家出生的,深知底層的艱難。

“高麗國內有鄭道傳這樣不尊教化的人,也有心向利益文明的賢達人士.”

“但是趙氏長得好啊,有人貪婪趙氏的美色,沒想到趙氏也是個狠角色,直接跑去找小王爺告狀.”

“哦豁.”

“解縉,此事交給你去辦,但我有三個要求.”

胖師傅感慨了起來。

“哈哈.”

胖師傅眉開眼笑。

大內氏將會發動歷史上的應永之亂,此亂是室町幕府時代前期最後一次大的叛亂。

幾人陪著朱元璋真的留在了工程隊的工地上吃了頓晚飯。

太過害怕,導致他們對事實猶如鴕鳥一般的視而不見——所有的對抗都是美國發起的。

現在是大明。

老者太懂事了,胖師傅訴說的慾望壓不住,滔滔不絕的說道:“北平最有名的名角,你知道是誰吧?”

“賢達.”

朱高熾唸叨著解縉的話語,突然間懂了。

“說起來這趙氏也是苦命人,自家男人死得早,一個婦道人家要拉扯兩個半大小子.”

倭國則一直到七十年後發生的應仁之亂,才會再拉開倭國的戰國時代。

“如果不採取武力,可以上書聖人,請聖人下旨捯飭高麗,讓高麗收斂態度.”

甚至大內氏的發展,也離不開朝鮮的幫助。

“誒,和你說話不知不覺就過了這麼久,咱都差點忘記幹活了,如果老先生不嫌棄,留下了吃頓飯?嚐嚐我的手藝.”

解縉笑道。

其實很簡單的道理,美國太強大了,許多人害怕。

如今倭國當權的是室町幕府。

“難道任由高麗方面傷害我金州的利益嗎.”

朱高熾沉吟道。

至少跨國婚姻的年齡差距被縮小了。

解縉拱手。

總之。

“好吃,好吃.”

朱元璋大嘆:“咱要是年輕個幾十歲,絕對一口氣吃個五六碗不在話下.”

“老百姓們能頓頓能吃這麼好的飯,真是好日子啊.”

寡婦帶孩子,那更是難上加難。

“那是.”

“趙氏啊.”

還有貿然動朝鮮,也會驚動日本。

美國太強大了。

聽著聽著,解縉的嘴角忍不住露出笑容。

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鄭道傳此人不懂禮儀,卻身居高位,大明將會制裁此人,所有與此人合作的兩班人士,都會被大明制裁,宣佈為不懂禮儀之人.”

“第一,朝鮮商人與大明的商貿,不應該遭受野蠻的對待.”

有技術含量的工程,則由北平資深工人做。

“許多人說七妹最有名,其實最早出名的是趙氏.”

“請世子明示.”

“當年鄭道傳提議要攻打奴兒干,就遭到高麗賢達們的反對,左政丞趙浚曾經極力反對過.”

自此室町幕府將會進入穩定期。

中華有大量的人口流入倭國,高麗同樣有許多的人口流入日本。

要是玩起權謀來,文官們很有興致。

其祖先為百濟聖明王的三皇子聖琳親王。

聖琳親王不知道什麼原因,跑去了倭國,在周防國的多多良濱上岸,就在此地繁衍生息了下來,後代便自稱“多多良氏”。

而大內氏又是地方反對室町幕府重要力量。

一個胖子,一個老者,聊著北平的八卦,彷彿是往年交一樣。

“民以食為天.”

“那感情好.”

朱元璋滿口答應。

是的。

朱高熾搖了搖頭。

什麼意思呢,上朝。

現在的朝鮮,和百年後的朝鮮是不同的。

未來兩年。

哪怕美國早就提出威脅說,做出了種種針對和打壓的手段,仍然有人說後世是自己做的不好,所以得罪了美國。

“老爺,天色不早了.”

後世不也有很多年輕的婦女,嫁給國外又老又醜的光棍麼。

李道信不得不上前。

“讓朝鮮懂禮的賢達們知道我朝的不滿的想法.”

解縉怕燕世子年輕不懂,跟著又說了句。

這特麼有什麼不懂的。

應天府在修建鐵道。

“六年下來,咱們鐵道工程隊合記有幾十萬鐵道工人.”

朱元璋沒有再讓李道信為難,掏出了幾兩銀子要送給胖師傅,胖師傅不但沒有接受,還生氣起來。

朱元璋竟然主動道歉了。

望著幾人離開的背影,胖師傅只當今天碰到了個接地氣的鄉紳。

“想不到還有鄉紳懂我們老百姓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美夢不成真

月亮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