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完蛋了

金州。

楊文看著金州的城牆。

“真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啊.”

“金州屬於遼東半島,三面環海,只有東部與大陸相連,可謂是戰略寶地.”

五萬大軍兵臨城下。

和別處不同,當北平動了大寧的時候,楊文就已經開始為戰鬥做準備。

這位朱元璋親自任命的遼東總兵,輕易的掌控了遼東兵權,唯獨金州。

金州本應該屬於遼東,共同歸制於山東。

他帶著朝廷的旨意。

金州重歸於山東。

這是皇太孫一系的手腳,楊文知道金州不會輕易的放開城門,所以直接帶領大軍前來。

金州聽取朝廷旨意,那麼一切都好說。

金州違背朝廷旨意,那麼楊文就要平叛了,這也是朝廷給他的旨意。

這個旨意無論是出自聖人還是文華殿,楊文只按照旨意辦事。

“金州衛指揮使孫巖,速速出城拜見遼東總兵!”

小兵騎著馬在城門緊閉的金州城下高聲大喊,他的緊張,讓身下的馬兒也不住的揚馬蹄。

金州城上。

懸掛了許多的旗幟,有金州衛的旗幟,還有需要燕字旗。

“金州歸制於燕王,沒有燕王的命令,金州誰也不拜見,請遼東總兵見諒.”

不久。

城牆上有人喊道。

孫巖,王真等人,在城頭冷冷的看著城外。

“他們會退嗎?”

“這麼大的陣勢,豈會輕易而退,等待對方攻城吧.”

孫巖平靜的說道。

整個燕山系中。

可能有不少人會因為朱棣造反而憂慮,但唯獨孫巖不會。

小王爺代表燕王。

這些年來,北平已經達成了共識。

對小王爺的效忠,也是對王爺的效忠。

“挺好.”

王真笑了。

多年磨劍至今,他已經急不可耐,這位親手打造金州的奠基將領,終於調離了林場。

金州新軍大將。

“只可惜城下的兒郎們.”

孫巖有些惋惜。

真奇怪。

城外有五萬大軍,城內只有八千兵,孫巖竟然為城外的五萬大軍擔憂。

“戰爭嘛.”

“既然開始了,誰都要做好戰死沙場的覺悟.”

王真成長的很快。

這位未來的靖難名將,可以說是朱高熾親手培養出來的全面型人才,眼光之高遠和個人素質的提升,已非一般將領可比。

金州是北平的“蒸汽機”。

金州是北平唯二的新式軍隊培育基地之一。

新式裝備和新式戰術,首先在金州營和石匣營推廣。

什麼一營二營。

金州營是新軍之母!

“令!”

“各部準備戰鬥.”

獲得孫巖的同意,王真堅定的下令,傳令兵們把作戰命令送去各營各部。

“可惜了.”

孫巖忍不住嘆道。

“金州軍的光芒,首先綻放在自己軍隊身上.”

一門門的城防炮開始裝填。

一聲令下立刻發射。

無數的防禦工事早已準備完善,金州軍士兵們,沉默的望著城外的軍隊。

肅殺之氣油然而生。

金州的天空安靜了下來。

從山白山脈休生養息的鳥蟲走獸感覺到了危險,這些敏感的生物率先離開了這片土地。

吳高忍不住開口,“將軍,打不打?”

“哈哈哈.”

楊文突然大笑。

“打個屁啊,多少兒郎的性命才能拿下此城.”

吳高驚訝的合不攏嘴。

不光是他,周邊的將領也呆住了。

不打那他們來幹嘛。

如此興師動眾。

“撤吧.”

“派人告訴朝廷,金州城高兵壯,我遼東一地力有未逮,無法拿下金州.”

“還有山海關本部也觀望過,同樣拿不下,遼東之兵拼死牽制山海關之兵和金州之兵,不讓兩地精兵入關.”

“如果聖人決意要求我部攻殲兩地,請告訴聖人,我部必然與金州和山海關同歸於盡,戰至最後一人!”

眾人驚呆了。

遼東總兵的脾性,沒有摸得透。

要說遼東總兵怕死,也沒人相信。

這位可是憑戰功升上來的,他手裡的戰績拿出來,在場無人能不服氣。

“他們怎麼回事?”

孫巖也呆住了。

“撤了?”

王真傻眼。

他可是做好了準備的,用最狠的姿態,狠狠打擊遼東軍,這才是最能減少遼東軍傷亡的方法。

可自己做了這麼多的準備,結果對方卻突然撤了,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

“厲害啊.”

“怎麼說?”

“他不攻,現在變成我們被動了,山海關和我們金州的精兵都被他牽制.”

“他不怕朝廷的怪罪?”

“你小瞧了聖人,聖人可不會亂來的,聖人非常善於聽取前線將領的意見.”

王真沒有和朱元璋接觸過,更沒有追隨朱元璋打過仗。

孫巖不同。

這位老將當年還是小兵。

“告訴小王爺,如果需要金州軍和山海軍入關,必須先消滅遼東總兵,讓北平重新做戰略計劃.”

孫巖皺起了眉頭。

不打也是一種打法,不戰而屈人之兵,這位遼東總兵實在是不可小覷。

有眼力、有擔當、有氣魄。

孫巖無法不憂慮。

就算金州軍主動去攻打遼東總兵,哪怕有軍備優勢,也很難短時間內擊敗對方。

那遼東總兵滑不留手,透過這次的舉動,可以發現此人不會打“死”仗,明知道金州軍的優勢,還與金州軍硬碰硬。

“遼東.”

收到金州的訊息,朱高熾有些失神。

多年的佈局,因為郭家導致失敗,看來聯姻也不是萬能的。

開平,大寧,遼東。

屬於北平的後方。

開平最先拿回手中,大寧是最後,反觀遼東,不但沒有順利掌控,還成為了一根“刺”。

誠如孫巖所言,北平的戰略的確受到了影響。

遼東之兵不但無法利用,反而需要留下大量精兵防備。

在最初的計劃中,遼東軍隊透過郭家,加上山海關和金州兩地新軍,會形成和大寧一樣的態勢。

最後從遼東軍隊中同樣整編出三營新軍,這個目標落空了。

“密雲新軍九營,通州新軍十營,房山新軍十一營,紫荊新軍十二營,四營新軍戰鬥力形成完善否?”

“新式戰術方面,還有武器適應方面,恐怕還達不到新軍制定的標準.”

“金州營,山海關新軍五營,兩軍無法動.”

“石匣營駐守北平,涿州新軍三營駐守北平南部,大寧新軍三營駐守大寧,如今局面還是需要抽調衛所兵.”

朱高熾皺眉,忍不住走過去,盯著牆壁上的遼東輿圖,看著遼東灣。

“本來是為應天府準備的殺手鐧,看來需要提前露出來了.”

“計劃不如變化快,天下就沒有不變的計劃,根據不斷變化的形勢,調整我軍的方略,並不算失敗.”

房寬等老將滿不在乎的說道。

“小王爺什麼都好,唯獨一方面不好.”

朱高熾沒有生氣,虛心接受房寬的批評,好奇的望了過去。

房寬不客氣的指責。

“小王爺太過追求完美,天下哪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太過在乎自己的瓶瓶罐罐,生怕打碎一二,只會越發的束手束腳,最終得不償失.”

朱高熾明白了房寬的意思。

在造反方面自己的確膽子很大,沒有敬畏心,但是在軍事細節上,朱高熾在乎的太多。

虛心接受。

“讓金州水師出動,炮轟廣寧城,給予遼東軍重擊,摧毀他們在廣寧的儲備.”

遼東什麼都好,就是不夠注重海軍建設。

當然。

奴兒干是有水師的,並且有吉林船廠,只是這些內河的船隻和水師,主要發揮遼東往奴兒干運送物資的作用。

廣寧大淩河的倉庫,是全遼東的物資聚集地區。

如果說明末的時候。

後金靠拿下瀋陽和遼陽,讓大明在遼東多年的積蓄和裝備落入後金手中,徹底失去了野戰能力。

那麼現在的廣寧就是遼東的中心。

只要軍艦大炮摧毀了廣寧城,讓廣寧城的物資灰飛煙滅,那麼遼東數十萬人就失去了積蓄。

只要北平堅守山海關,靠著天津水師和金州水師控制遼東灣,不出一個月遼東就要投降。

朱高熾委實有些捨不得那海量的物資。

因為朱元璋的原因,下旨以遼東民力不足為由。

遼王雖然洪武二十六年就已經就藩,可遼王宮一直為重新復工,仍然是荒地。

遼王一家住的可不是王宮,而是大淩河畔以樹柵為營,建造一個簡易的宮室供遼王居住。

金州旅順口。

巨大的蒸汽機輪船戰艦“突突”的冒出白煙,在悠揚的汽笛聲中駛離了碼頭。

金州水師。

一艘蒸汽機戰艦,以每小時十四里的航速,十幾艘大型戰船的跟隨下浩浩蕩蕩的出發。

近百門船炮,艦炮齊開火,整個碼頭陷入了地獄。

數千名金州水兵燒燬了無數的糧食和物資,隨後揚長而去。

山海關閉關。

天津水師和金州水師封堵渤海。

遼王一家運氣好,沒有發生傷亡,輪到去金州“耀武揚威”一回,又空手返回北鎮的遼東總兵楊文傻眼。

這位在西南打了半輩子仗,前年才接觸海運為遼東送過糧食,第一次見到新式戰艦在大海的作戰方式。

艦載火炮在近海的威力,超過了他的想象。

遼東的碼頭,面對金州的水師和戰艦,毫無還手之力,盡數沉入大海,堵塞了碼頭。

供應各地軍隊的物資,毀於一旦。

“還能這樣啊.”

“完蛋了呀.”

楊文搞清楚損失後,望著輿圖半天,最後只這麼感嘆了一句。

吳高驚訝的合不攏嘴。

“總兵,咱們這下怎麼辦?”

北鎮雖然有儲備,可也只夠一個月之用。

“去看看遼王有沒有受傷.”

楊文竟然更關心這個。

如此的海戰是誰也沒有料到的。

只是有心人能明白。

那些海盜們乖乖的在黃海遵守金州的制度。

不是因為他們突然懂事了,收斂了無法無天的德性,而是這些靠海為生的人們,知道金州水師的厲害,不敢試其鋒芒。

如今金州水師隱藏多年的光芒,終於被朱高熾釋放了出來。

一戰定乾坤。

第四百零七章和第四百零九章被封了,申請解封中。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秦國龍起

三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