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金州危

太原城。

一日克下。

“此次首功是中華重工的工作人員,我一定會記入功勞簿中,不讓你們的功勞被忽視.”

金忠哈哈大笑。

太原城可不是空城啊。

是山西最宏偉和兵力最集中的首府。

閃電戰是根基。

但是眼前這些中華重工的工作人員,同樣是居功至偉的,整個太原的各處情報,讓新軍直接打在了太原各處的七寸。

就像一名強大的壯漢,被牢牢捏住了蛋蛋。

否則就算新軍靠著閃電戰,打了太原城一個措手不及,也不可能有如此低的傷亡。

無論是太原軍方面,還是新軍方面,雙方的傷亡率都很低。

更多的軍隊,不少軍官都還在衛司衙門裡,根本就沒有防備會有大軍突然出現在城中。

加上長驅直入率先拿下晉王府,以晉王府和燕王府聯合名義下命,許多軍隊甚至不敢抵抗。

反倒是那些日常嚴厲的軍隊倒是造成了不小的戰損。

例如太原中護衛。

此處新軍偷襲失敗,天津新軍六營和對方打了一場硬仗,導致天津新軍六營是傷亡率最高的部營,太原中護衛更是傷亡慘重。

畢竟被人關門打狗,用大炮圍著轟,任什麼精兵也承受不住,營房又不是天險之地。

“這是我等的本分,軍民一心,都是為了保衛百姓生命安全和財產,許多工人盼著新軍來.”

出面的說話的管事水平很高,一套一套的。

軍工聯合辦的工作人員也在。

還有當地軍戶經濟合作社,煤炭行業協會,蜂窩煤商會,山西開發建設集團等。

為了此次的行動,不光是軍隊,包括朱高熾在山西發展多年的力量都在發力。

太原拿下的第一天。

山西焦炭煉製廠的工人們也沒有閒著,工廠保衛隊在北平管事為主,山西優秀工人為輔的領導下,率先發起了反攻。

山西焦炭煉製廠光復。

保衛隊擴充到五百人,並且下發通知,焦炭煉製廠全面復產復工。

各處的煤場也在復工。

山西鐵廠,山西工程隊,山西鐵道工程隊……

“此次新軍接管太原,是為了我們的財產,工廠屬於我們工廠,誰也拿不走!”

“工廠是我們的根基,保衛工廠利益就是保衛我們自己的利益.”

“我們要吃飯.”

“我們要養家.”

“我們要開工!”

眾多的組織下,北平的民間資本同樣在發力。

文武並重。

在軍隊拿下太原的時候,金忠等官員和中華重工的管理人員也沒有閒著。

這些工人力量的管理層人員,被召集起來開會,統一每個人的想法。

“如果需要的話,山西鐵道工程隊可以組織起兩萬鐵道工人,協助軍隊作戰.”

“工程部可以拉起六千人.”

“焦炭煉製廠雖然有九千多名的工人,但還有一半以上的本地工人沒敢來複工.”

山西鐵道工程隊是首先發展軍籍工人的地方,分散在各處施工,所以比起焦炭煉製廠更要有底氣些。

“打仗的事情讓軍隊去做,正如小王爺所言,專業的事情專業的人去做.”

“但是也離不開你們,北平方面需要大量的軍隊維持北平安全,保衛北平工業成果.”

“所以現階段只派了不到三萬兵來山西,雖然目前很順利,但是地方上的穩定卻需要你們的力量.”

“你們各廠各組織的核心任務,是讓地方上不亂,保持正常的生產秩序.”

金忠和掌櫃管事們交流著。

同時。

山西布政司,山西按察使司的公文下達周邊各縣。

壽陽縣、陽曲縣、榆次縣、清源縣、太谷縣、徐溝縣、靜樂縣、孟縣……

“此次因為晉王肆無忌憚欺凌百姓,傷害百姓利益和生命,燕王府奉旨糾正晉王府惡行.”

“地方保持穩定秩序,不得引起騷亂,一切照舊,如有管理不利引起騷動,朝廷必將嚴懲不貸.”

陽曲縣。

和大興縣一樣,屬於省府的附屬縣。

縣令盯著手裡的公文,臉上滿是古怪,這恐怕是把他們當傻子一樣的哄吧。

還有太原到底是怎麼回事?

要說北平軍隊打進了太原,縣令是無法相信的,一日可太原,怎麼想也不可能。

但是手裡的公文又太奇怪了,怎麼也解釋不通。

上面二司的印章又是明明白白做不得假。

“咱們怎麼辦?”

“照舊!”

縣令嘆了口氣。

打消了從地方鄉間招募民兵來縣城的想法。

現在形勢不明,他也不知道何去何從,說對方是造反吧,可他又不敢肯定。

有藉口,總比沒借口強。

後金高舉為崇禎報仇的名義,各地官府又失去中樞指揮,皆無力抵抗。

在後金大軍沒有抵達的時候,能做的就是當鴕鳥。

這是地方分權,和訊息傳播效率低下導致的。

北平燕世子,那還是老朱家的人呢。

但也不是所有的地區都保持觀望。

反應過來的葦澤關和固關等軍事地區,集結了數千兵馬反攻平定州。

早有準備的朱能,指揮一萬餘兵馬堅守工事。

在炮火的轟擊下。

反攻大軍不到半個時辰,已經出現了潰散之態勢,朱能果斷的命令騎兵出擊。

一個時辰結束了戰鬥。

至此。

太原府境內,東部地區和中部地區,再也沒有了成建制的軍隊。

新軍合計傷四百三十餘人,亡兩百八十餘人。

平定守禦軍,太原五衛精兵,太原左中右三護衛,合計傷一千七百餘人,亡一千一百餘人。

逼降,欺騙,控制合計五萬兩千餘人。

整個太原府境內,大部分兵力控制在了北平新軍手中,只剩下太原西北部的鎮西軍,北部的振武軍,以及南部的直隸州汾州守禦軍。

平陽府。

有太原府的官吏逃離,跑到了平陽府。

“有軍隊作亂.”

“假的吧?”聽到訊息的官員不敢相信。

“是北平的軍隊,燕王造反了.”

“燕王不是在應天府嗎,他逃回北平了?不對啊,沒有收到朝廷的訊息.”

各種各樣的小道訊息,平陽府至今還沒有弄清楚,不過平陽軍已經集結了起來。

蒲州守禦軍也收到平陽府的通傳,讓蒲州守禦軍做好防備。

隨著山西布政司和按察使司下發的公文,越來越多的訊息傳開各地。

人們終於確定了一件事。

太原城變天了。

“北平軍隊飛過來的嗎?”

鎮西軍指揮使,看著手裡的公文,不可思議的說道。

“北平來了多少軍隊?”

“不知道啊,有說一兩萬的,也有說十萬大軍的,到底是多少,眾說紛紜.”

“別說十萬了,就算有二十萬大軍圍攻太原,也不可能輕易拿下,太原那麼多軍隊是幹什麼吃的?”

山西的將領們無法接受,他們更想不明白到底是怎麼回事。

“鐵道!”

“肯定是因為鐵道!”

有人隱隱猜測。

“不論是藉助什麼,太原城竟然一日而下,這算什麼?我們算什麼?”

鎮西軍未動,因為沒有上級的命令,他們不知道改怎麼辦。

難道平叛?

那北平新軍到底算不算造反。

晉王府和都司的公文,要求他們歸順北平新軍,多數人置之不理,等待朝廷的旨意。

各地緊急派人快馬加鞭前往京城。

而唐雲朱能等匯合,忙著整編太原軍隊,並把軍情傳遞迴北平。

透過鐵道。

在拿下太原的第三天上午,朱高熾已經受到了戰報。

世子府。

官員們急匆匆的來來往往,每個人都忙的馬不停蹄,還有大量的中華重工管理人員。

“已經整編了兩萬後備軍,下午出發去山西.”

“遼東方向沒有動靜.”

“山東方向沒有動靜.”

“河南方向沒有動靜.”

……

各地的輿圖懸掛,到處是軍官們商議。

“南下.”

“北上.”

房寬和陳亨發生了爭吵。

“就算無法控制山西行都司全境,但是必須拿下山西行都司衙門,不讓山西行都司形成合力.”

陳亨堅持北上。

房寬反對,認真說道:“山西行都司必然有了防備,不可能像太原那樣輕易.”

“目前山西群龍無首,各地無法形成合力,如此大好局面不可錯過,必須最快的時間接管山西各軍.”

“平陽軍、蒲州守禦軍、潞州中護軍、寧山軍、汾州守禦軍、沁州守禦軍、寧化守禦軍、鎮西軍、振武軍.”

房寬一個個指著輿圖上的紅圈圈,“如果朝廷旨意下來,這些軍隊合起來,至少近十萬的兵力,如果與陝西行都司形成南北夾擊的戰略態勢,恐怕唐雲無法兼顧.”

“那五萬管制的太原軍,能不能吸收過來?”聽著二人的爭議,朱高熾盼望的問道。

姚廣孝回來了,帶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

遼東的郭家不可信任。

自己希望透過聯姻達成的目標落空,那麼山海關需要加強兵力,防備遼東的兵力。

金州新軍也不能動了,有金州新軍在金州,遼東方面不敢大舉出兵北平。

還有河南方向,山東方向都需要派兵。

如果不是前番擊潰了草原方向,說不得還要在北邊駐守兵力,也幸虧提前拿下了大寧。

新軍雖然厲害,可畢竟以北平一地對抗大明全國。

壓力還是很大的。

“恐怕短時間內無法信任,還需要謹慎使用.”

房寬和陳亨在這方面統一了意見。

“加快整合山西,不能成為無底洞.”

仗打贏了只是開端。

如何收尾也是至關重要的。

“先南下.”

房寬大聲的說道。

“山西行都司被隔絕,與朝廷的聯絡不如山西南部快捷,必須要把山西軍力控制在手中.”

“報.”

“金州來報,遼東總兵突領大軍威逼金州.”

一名軍官跑了進來,氣喘吁吁的說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秦,美夢不成真

月亮的餘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