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微妙的北平

朱高熾去大寧,是去接寧王一家的。

“寧王叔既然沒有出事,對我們而言是萬幸之事,那麼善後就很重要.”

晚上。

朱高熾向葛誠和金忠二人交代。

先生餘逢辰已經被關了起來。

既為了避免此人阻礙自己,也不想此人像歷史上一樣自殺明志,太過打擊北平現在計程車氣。

北平如今的氣氛有些微妙,能少一事總歸是好些的。

“東三所靠近家廟的一處宮殿已經騰了出來,會專門用來供寧王一家人居住.”

葛誠說道。

“除了限制自由,在飲食生活上要保障寧王叔一家,不能慢待他們,這些都需要留心.”

社會輿論非常的重要。

正是因為朱允炆的削藩之策,讓他的王叔自焚而亡,社會輿論逼得朱允炆要求前線軍隊勿傷朱棣。

可以說是朱允炆婦人之仁,但也可以看到輿論的厲害。

不顧社會輿論的上位者,那麼社會風氣必然下滑。

社會道德的滑坡。

是國家發展最大的危害。

好事能變成壞事,壞事變成慘事,任何尋常事物都會變得讓人無法直視。

正如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國家也如如此。

一個無法聚攏民心的國家,哪怕發展再富裕,也只會是一灘散沙,根本提升不了國力。

第二天上午。

朱高熾帶著朱高煦,先去了北平武官軍事學堂。

學堂裡的朱能,還有部分武官,以及大寧幾十位武官,紛紛拜見了朱高熾。

北平武官軍事學堂。

有三間教室,一間輿圖室,一間武器展覽室,一間會議室,一間報紙室。

因為建立的匆忙,是中華重工騰出來的場地。

還有許多設施正在修建中。

未來的規劃,以後北平所有的軍官都會再次集訓,統一軍官素質,讓新軍形成標準化。

跟後世連鎖店培訓一個道理。

不要求上限,要求下限。

無論是哪處的加盟店,口味都是一致的,這就是標準。

軍隊也是如此。

“有些人可能會想,是不是王府出於奪權的心思,所以把大家召集起來.”

“這種想法是很淺薄的.”

“在座的將領,多少是王府的親信.”

“徐理不也是在麼.”

朱高熾指了指其中一名軍官。

營州中護衛指揮僉事。

掌控寧王護衛的這名將領,雖然不是燕山系將領出身,但卻是北平系將領出身。

圈子大了,派系必然複雜。

燕山系是北平系,但是北平系不只是燕山系。

中層將領裡,朱能是燕山系的代表人物,徐理則是北平系的代表人物。

高層將領。

北平都司陳亨屬於燕山系,北平行都司房寬則屬於北平系。

這些年裡。

朱高熾透過獲得大權,也逐漸認清了各人,以及各人的跟腳。

這是很重要的政治認知。

如果連這些都不清楚,那等於兩眼一抹黑,摸不清楚方向。

只有瞭解了這些,才能做出更正確的安排。

可以形容為出閣太子和未出閣太子最大的實力區別。

“我等深信王府.”

“小王爺沒必要解釋.”

……

一些將領忠心耿耿的說道,彷彿從來沒有胡思亂想過。

朱高熾暗中看了眼劉真。

劉真這個人。

除去還是不除去。

朱高熾最終選擇了不除去。

一方面是愛惜此人的才能,此人的確是位勇將,如果就這麼輕易的殺死了,於國頗為可惜。

另一方面則是出於拉攏人心。

殺劉真容易,可人心怎麼辦。

北平的確是燕山系和北平系將領為主,但是在大寧,開平,還有一半以上的非北平系將領。

軍官是寶貴的人才。

經歷過戰火,靠著功績走上來的軍官,更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只有拉攏了這些人才,朱高熾的實力才能有擴大的根基。

相比較普通人。

這些軍官只需要經過培訓,他們指揮新軍的能力,總體上要遠遠超過普通人。

是朱高熾構建六萬職業兵,十四萬後備軍,用來打敗朝廷軍的底氣。

那麼劉真此人就殺不得。

因為此人早已向王府低頭,名氣又大,殺了他,那些非北平系的將領如何想。

“劉真,徐理.”

朱高熾點了幾個名字,說道:“你們跟我一同出發.”

相比較那些不夠了解的北平系將領,朱高熾最終選擇繼續給劉真機會。

把他放在開平北部,既穩定了非北平系將領的軍心,又杜絕了他背叛的機會。

像徐理這些在大寧掌握兵權多年的中層軍官,朱高熾更是要大用的,以徹底掌握大寧軍權。

“結束下個月就要培訓,留下的人要好好學習,未來可是要透過考核成績來升職的.”

朱高熾直白的說道。

升官。

必須是要升的。

至於朝廷允不允許,手段正不正規,朱高熾已經徹底不在意了。

就是要趁著朝廷反應的時間,把北平和大寧牢牢的掌握在手中,不給朝廷任何分化的機會。

軍官們沒有猶豫。

他們沒有拒絕的資格。

藍玉犯案。

他的親信、嫡系、老部下們全部跟著受了牽連。

同樣的道理。

他們身家性命,早就綁在了王府身上。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政治圈更是如此,一條道走到黑,是許多人唯一的選擇。

兩百名王府侍衛拱衛朱高熾。

帶著十幾名軍官,一行人透過火車抵達大寧。

北平最南到大寧最北,長達兩千餘里。

在大明公文往來以月為單位的速度下,北平是以日為單位,這是兩者無形的差距。

丘福帶領一小營士兵,在大寧火車站等候朱高熾。

幾百名荷槍實彈的精兵,把整個火車站佈防的絲毫無縫。

後續趕來的數千名後備軍,牢牢的駐守大寧境內大小十一個火車站。

大寧城。

施行戒嚴制度,每天白天開放三個時辰,其餘時間街道上不得有閒雜人員行走。

重要的街道上,設有關卡。

多的地方數十名,少的地方十幾名士兵警戒。

朱高熾先去了都司衙門。

都司衙門房寬頻著官員們拜見了朱高熾。

“大寧目前的情況怎麼樣?”雖然看過了情報,但是朱高熾還是想要從房寬口中得到肯定。

“大寧十幾衛皆響應王府號召,北平行都司的政令在各衛暢通無阻,並無任何違背的地方.”

“小王爺請看.”

房寬指了指大廳上懸掛的大寧輿圖。

“從興州五衛屯,新城衛,富裕衛,會州衛數衛衛兵中,招募了三千精兵,組建成大寧新軍三營.”

“從營州前、後、左、中、右五屯衛招募了三千精兵,組建成大寧新軍二營.”

“從營州三護衛,大寧前衛,大寧後衛的衛所兵中,招募了三千精兵,組建成大寧新軍一營.”

“目前三營的兵源已經到位,分別駐地為寬河所,大寧城,興州,但是新式裝備還沒有到位.”

“考慮全寧衛的重要性,此地並沒有動,仍然保留有五千六百名精銳衛所兵.”

大明衛所服役制。

衛所的正丁並不是在當地服兵役,而是根據都司需求去外地服兵役。

全寧為作為大寧北部橋頭堡,自然是大寧集結正兵的地區,所以有滿編的衛所精兵服役。

這五千六百精兵,並不是來自全寧衛,而是來自大寧諸衛。

朱高熾知道厲害,關心問道:“全寧衛怎麼樣?”

“張信已經接管了全寧衛.”

“好.”

朱高熾雙手一拍,心裡大大的鬆了口氣。

靖難之役中,大寧外系軍隊可是和朱棣狠狠的打了一場仗。

朱棣贏得很艱難。

如果不是朱棣在地方根深蒂固,而外系軍隊內部並沒有像朱棣這樣的核心。

所以給了朱棣分化和用計的機會,否則朱棣還不一定能贏。

能順利接管大寧。

是朱高熾佈局幾年,最後採用偷襲之計,靠著鐵道讓大寧方面完全措手不及的情況下,才造成了碾壓的態勢。

沒有造成大的流血傷亡,對於朱高熾而言,讓他日後順利掌管大寧軍隊有很大的幫助,也最大化避免了消弱大寧實力。

房寬和張信都是靖難功臣,朱高熾這些年也瞭解過二人,是可以深信的人。

而且沒有這些人的支援,朱高熾也控制不了大寧局面。

“我來大寧之前,已經專門召開了會議,軍工聯合辦會全力督導各家軍工廠.”

“我相信要不了幾個月,全軍都會裝備上新軍備.”

“但是這段時間也不能忽略新式軍隊的操練,不能出現軍備等人的現象.”

“軍備到位的那天,新軍就要形成戰鬥力.”

“諾.”

眾人拱手應道。

在朱高熾巡視大寧的時候,中華重工和各組織也沒有閒著。

軍戶經濟合作社所有工作人員下鄉。

除了增加軍戶們的訂單之外,還需要向地方軍戶們宣講,形成統一的共識。

因為會議的原因,朱高熾第一天沒有去見寧王。

晚上。

朱高熾休息在都司衙門。

有人送來了緊急訊息。

“布政司布政使顏鈍逃了.”

“逃了?”

朱高熾擦了擦迷糊的眼睛,沒有反應過來。

“他的官印也不見了.”

“有人說昨天白天還見過此人,因此大概是昨晚離開的北平.”

“已經派了人去追.”

“算了吧.”

朱高熾搖了搖手。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如果是昨晚走的,現在都不在北平境內了,去哪裡追回來.”

北平的交通快。

別人逃得自然也快。

“看來我要早點返回北平.”

朱高熾失去了睡意。

披著披風起身,然後推開窗戶。

寒風很快吹了進來,讓屋子裡的溫度陡然下降,朱高熾也立馬清醒。

望著天上的月亮。

朱高熾低頭沉思。

顏鈍在北平的威望是很高的,這位帶領老百姓們開墾田畝的官員,不顯山不露水,但是陡然間朱高熾清醒了。

此人的重要性。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鐵血戰士

饒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