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方孝孺的好徒弟

調查部。

一名漢子被綁在固定在地面的椅子上,,三名穿著新工服的工作人員平靜的看著他。

“他和你說了些什麼,你和他又說了些什麼,把你知道和他聯絡過的人說出來.”

“我是從伱們口中才知道這件事.”

那漢子有些生氣。

“我是通州衛的千戶,你們無權審我,更無權抓我,我見過小王爺,我要向小王爺控告.”

昏暗的房間裡,只有高處的一孔小視窗,厚實的牆壁和木門,讓裡面的人有些喘不過氣來。

如果有幽閉恐懼症的人,恐怕會忍不住發狂。

“還有你們說的串聯,更是不可能之事,誠然衛所裡頭,同僚們有些不滿的言論,但是日子的確過的好起來.”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大家是忠誠小王爺的,當然,不否認有些人會抱有不滿,但你們有什麼權利這麼做呢,應該由都司衙門來管.”

漢子說話有條有理,看得出是名有口才的千戶。

透過冷靜的表現,可以判斷出,這位千戶是有些能力的。

“我們不光是調查部的工作人員,另外一層身份在斷事司,有權利審問軍務.”

斷事司是都司三大職能部門,漢子打量幾人身上的工服,心中有些明瞭。

“你是個聰明人,那些試探來試探去的話,沒必要浪費大家的時間,既然我們找到了你,肯定是有證據的.”

“你可能守口如瓶,相信你也相信別的人也會守口如瓶,但是你覺得,有沒有人也會戴罪立功呢.”

“我們找到了你,有沒有可能是別人招供的你呢.”

“小王爺對這些事情並不在意,對於如何處罰你們,並不會一定要嚴懲.”

“如果你主動告知,並且招供出你知道的人,那麼對於你的處罰,會有較大的幫助.”

三名工作人員的平靜,給了漢子很大的壓力。

“你的孩子還小,本來可以繼承舍人的身份,獲得優待待遇,在學校裡會重點培養.”

“當他畢業後,將會是北平的儲備幹部,可能和你一樣,成為軍隊的核心武官,也可能去其他的部門,總之有大好的前程.”

“你的岳家,目前還什麼都不知道,你的連襟在新軍中任職,如果他們得知後,會有多痛恨你呢.”

工作人員一句一句的說道。

“你是否堅持你剛才說的話,如果堅持,那麼審問立馬結束.”

工作人員向漢子確認道。

房間裡安靜了下來。

漢子的猶豫,已經證明了一些事情。

三名工作人員眼神深處暗喜。

“我的家人會不會被牽連.”

“不會.”

“你們不會騙我嗎.”

“不會.”

漢子喃喃道,雖然心中還在懷疑,但是堅持已無意義,正如工作人員們所言,他們準確的找到自己,必定是有人招供了自己。

漢子低下頭。

“那人找到我,我的確抱怨了許多,但是那人說要把我們串聯起來反抗小王爺,我立馬拒絕了.”

漢子抬起頭,立起胸膛,身體前傾,為了證明自己大聲道:“我真的拒絕了.”

工作人員平靜的記著筆錄。

漢子洩氣了。

“但是我的確沒有揭露他,因為對於小王爺的軍事改制,我也有些不滿.”

“我不知道為何串聯名單中有我的名字,不過我也沒有揭露此人,你們因此定罪於我,我沒有怨言,但是我的家人是無辜的,請不要牽連他們.”

“就這些?”工作人員不爽。

名單的人員,到底有多少,他們並不知道,總之順著這條線索一直抓下去。

如今到了這名漢子身上,如果他真不知道名單,竟然斷掉了。

“我真的不知道名單,更沒有和旁的人有過接觸,不知道有哪些人.”

漢子主動說道:“但是我知道這回事,所以你們找上了我,我才放棄抵抗的.”

“我的家人不會受到牽連吧?”

“你交代的太少了.”

“你們說了不騙我的.”

“但是我們無法知道你有沒有騙我們,而且你說的太少了.”

工作人員冷冷道,想要逼出更多的東西。

漢子一臉的絕望。

……

朱高熾的辦公地點,已經從中華重工總部搬遷回到世子府。

除了政務上的考慮,還有安全上的考慮。

“根據下面收到的訊息,有人在北平串聯過衛所的軍官,透過審問後得知,來人叫做廖鏞,是勳貴之後,目前已經不在北平.”

調查部負責人廖榮,還有朱高熾的三弟朱高燧,兩人神情嚴肅。

宋晟,房寬,陳亨,朱能,郭銘,周興,趙安等。

北平,大寧,開平,山西,陝西,遼東各地的將領也在場。

對於衛所軍官串聯的事情,沒有敢不重視,不知道小王爺會如何處理。

每個人的神情嚴重,心中各有想法。

“廖鏞?”

朱高熾沒想起來,大明的開國勳貴凋零的只剩下兩位,一位在京城負責禁軍,一位被派去了雲南。

大量二代的勳貴,主要留在京城,只有被委任差事的時候,才會去外地公幹。

一直到靖難後,京城遷都到北平,大明有了兩個京城,朱元璋一代的勳貴之後多數留在南京,靖難之役起來的勳貴,大多留在了北京。

現在的北平沒有勳貴,前幾年是有的,例如潁國公傅友德,當年來過北平帶過兵。

歷史上未來也會有,等朱允炆登基後,往北平也派過勳貴來抓兵權。

包括辦藍玉的前一年,不少的勳貴派出去各地練兵,這些勳貴會在公事結束後返回京城,或者調任其他的地方。

“廖鏞因為其母的原因,導致他沒有繼承到家中爵位,只是一名舍人,但是早年拜了方孝孺為師.”

“是他呀.”

朱高熾想起來了。

聽到對抗自己的是方孝孺師徒,朱高熾反而心裡鬆了口氣。

方孝孺有才。

的確有才。

但是人無完人,方孝孺不適合獨當一面。

他帶出來的徒弟廖鏞,透過其歷史的表現,更可以看出政治覺悟之低。

方孝孺被朱棣殺了。

誰都可以去收屍,都有可能不會被處罰,畢竟方孝孺的名聲在那裡,唯獨勳貴不能去。

當時的廖鏞已經深得朱允炆信任,短短几年一路提拔為都督,接觸到了軍權。

你一個掌握過軍權的勳貴,去跟大名鼎鼎的方孝孺收屍,哪個上位者敢睡得安心?

結果自然也是被殺了。

但是反過來看,兩師徒何嘗又不是堅韌之人呢,一條道走到黑,信念之強。

所以也不得不防,朱高熾很快有了判斷。

“此人來了一趟北平,看來聯絡了不少人,此人離開後我們才收到訊息,的確有很多人對我不滿啊.”

朱高熾感懷道。

“他們敢!”朱高燧大聲說道,“誰要是敢對大哥不滿,咱第一個不放過他.”

獲得大哥支援的朱高燧,開始在外面做起了事情來,做起事就掌握了權利。

現在的朱高燧,心裡很佩服大哥。

“你還能看透人心不成,人家心裡不滿,難道你看得出來,這件事啊,沒有對錯,只有利益.”

“小王爺請放心,屬下以人頭擔保,軍隊絕對忠誠於小王爺.”

朱能堅定的說道。

許多人都出聲證明。

朱高熾卻感嘆了起來:“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多麼至上的道理.”

“廖榮,你知道我為何看重你.”

“屬下不知.”

“你乾淨啊.”

乾淨?

聽到小王爺的話,眾人面露沉思。

什麼叫分配社會資源?

社會資源分配自古就有,分配資源多的人,就會高興,分配資源少的人,就會不滿。

自古以來,老百姓分配的資源少,而老百姓付出的又是最多的。

中國模式本就是一條打破傳統模式的道路,朱高熾從打定主意走上這條道路,就知道會誕生不少的問題。

不過朱高熾並不擔憂。

靠著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以及自己自身的優勢,他鍛造了一批真正的隊伍。

工農兵階級的隊伍。

廖榮就是從工人階級提拔起來的。

這就是權利的削弱。

從封建貴族到世家閥門,從世家閥門到鄉紳地主。

“如果仍然用傳統的衛所制度,那新軍的建設從何而來,既然要建設新軍,就必然要打破傳統衛所制度.”

“軍戶施行片井制度,並不是代表衛所制度消亡了,但是傳統衛所軍官的權利定然是要被削減的.”

“我也給了很多人機會.”

“提拔了大量人才加入了新軍,建設了武官軍事學堂,不但培養大量基層軍官,也培養大量衛所軍官,這既是增加新軍的武官素質,也是給傳統衛所將領的補償方式.”

“但是改革不可能照顧到所有人,總有原來利益階層的人的利益受到影響.”

“我不能因為這少部分人的利益,就放棄對新軍的建設,放棄改善衛所軍戶們的生活待遇吧?”

朱高熾向眾人解釋道。

這些人都是參與到新軍建設的紅利中,不但保證了自己的權利,並且還有所增強。

更有不少人出自北平系將領,在王府上有更大的前景,他們是王府的鐵桿。

“小王爺說的沒錯,新軍的戰鬥力是有目共睹的,新軍的建設,絕對不會因為極小部分人而動搖.”

房寬理直氣壯的說道。

“對於這夥人,我認為應該給予重懲.”

“大罪開革,小罪輕判,不許發生牽連,更不允許牽連到在軍武官,事情就這樣吧.”

朱高熾笑道:“總不能朝廷來個人說幾句話,我們這邊就大動干戈吧,恐怕方孝孺會樂的手舞足蹈.”

眾人驚歎,小王爺的胸懷非凡。

“大哥,就這麼算了?”

“跳出來不挺好麼,正好把隊伍清理乾淨.”

方孝孺等人,實在是有點天真。

總以為玩政治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更有崇禎時期,官員以為靠著自己的政治手段,就能讓十萬蒙古兵為自己所用。

後世教科書上,政權的穩固必定要抓緊槍桿子。

讓所有人都知道了這個道理。

可是這個大道理,在古代並不是人人都能明白的。

朱高熾的核心力量。

哪裡是部分武官。

整個衛所的軍戶,才是朱高熾最信任的力量,任部分不滿的武官,就是喊破了天,也沒有一個軍戶會聽他們的。

只要朱高熾在報紙上說一句話,軍戶們會自發的把武官綁送到他的身前。

但是沒必要。

殺雞焉用牛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後,我竟在異世界一統櫻花國

SAK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