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朱高熾要去應天府,天下驚

北平府。

香河縣。

軍工廠區。

“這是新式蒸汽機磨錘.”

一名商人帶著幾名技術人員,在他獲得軍工聯合辦的扶持下,新開辦的鍛造廠,熱情的向軍工聯合辦的工作人員介紹。

不知不覺間。

軍工聯合辦真正的走在了前頭。

“上個月的商業大會上,已經著重指出,未來會大力扶持高新技術工廠.”

軍工聯合辦的管事笑著說道,“我們軍工聯合辦走在了前頭.”

聽到軍工聯合辦的話,商人露出了笑容。

像他們這種商人,在軍工聯合辦扶持下成長的軍工企業,已經知道他們明年會有更多的扶持。

馬王宣踩著木託。

這位缺少右腿的軍戶,已經是北平權力最大的一批人之一,雖然他沒有官身。

文書房出身,軍工聯合辦實際的推動人,小王爺提拔起來的人物。

馬王宣盯著飛速轉動的摩擦輪。

在蒸汽機的帶動下,摩擦輪的轉動,會把夾緊的鍛錘引向上方,當摩擦輪與錘杆鬆開時,另一端的錘頭會重重的落下。

錘頭敲擊的速度非常之快,敲打的力量也不是人力可以相提並論。

此技術比傳統的人力,在鋼錠開胚上,百倍的效率提升,形成了整個軍工產業鏈重要的一環。

突破了軍工廠在大型鋼錠開胚生產環節上的瓶頸,為上下生產鏈企業提供了豐富的材料。

眾人等著馬王宣的吩咐。

馬王宣點點頭。

“當年在文書房時,小王爺講了許多的道理,機器代替人力,當工廠遇到生產瓶頸時,讓工匠們集思廣益,發明出更多的機器.”

眾人都知道馬王宣出自文書房。

市面上人們驚歎馬王宣的好機緣,但是隻有軍工聯合辦的人們才知道,馬王宣的才能有多強。

軍工聯合辦的負責人陳亨,常務主任金忠,副主任朱能都不負責軍工聯合辦的日常事務。

真正的核心是馬王宣。

在馬王宣的推動下,才有瞭如今的軍工產業鏈,延伸出來的數百家工廠和礦工商行。

軍工聯合辦。

已經走向了官督商辦的道路。

雖然最開始有許多屬於中華重工的軍工廠,但是隨著軍工廠區的發展,開辦了更多的民間商行。

因此馬王宣的威望很高。

同樣在軍工單位,還有軍工商人們的推動下,馬王宣的影響力非常的大。

馬王宣突然巡視軍工企業,引起了不少人的關注。

“軍工聯合辦始終在這個方向推動,才有了今日的各個高新技術工廠.”

“上個月的全體商業大會,你們商人都已經知道了,多的話我不多說,未來軍工聯合辦,同樣會扶持更多高新技術的工廠,你們要在現有的生產效率上,對於新技術的研發要加大投入,接連不斷的讓生產效率遞升.”

其餘行業的軍工商人們,臉上露出了笑容。

笨鳥先飛。

何況他們不是笨鳥。

在諸多軍工廠使用高新技術的情況下,他們無疑能最快獲得各家糧票銀行的貸款。

有了貸款就能擴大生產線,擴大了生產線,使用新的技術,就能增加生產。

“只是亦力把裡的事情,至今還沒有正式的決策,二十萬新軍的換裝,以如今軍工工行的生產效率是維持不了幾年的.”

“如果再進行擴產,恐怕到時候軍工工廠的產能會積壓庫存,面臨沒有訂單的局面.”

一名商人擔憂的說道。

他的擔憂引起了眾人的附和。

馬王宣忍不住笑了笑,小王爺果然深知人心,人的貪婪永遠沒有止境。

二十萬新軍的換裝,還有日後王爺父子入主京城,隨之全國新軍的整編。

軍工商人們並不缺訂單。

但是他們不滿足現在的利益,靠著現有的高新技術,他們能從糧票銀行獲得貸款,就能開辦更多的工廠。

工廠可以無限的擴產。

只要有市場。

數萬裡的鐵道修建計劃,每裡都是海量的資金,讓煤礦,鐵礦等礦產商人們的資本成倍的變化。

軍工工廠主們,他們同樣希望一年一變。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

還有什麼能比戰爭,更可以刺激軍工工廠呢。

“現階段.”

馬王宣收斂了笑容,嚴肅的看向眾人,氣氛變得濃重起來,人們安靜的看著馬王宣。

“一切以小王爺順利入京為重.”

馬王宣宣佈道。

眾人安靜了片刻,隨後發出了巨大的轟動。

終於。

人們得知了確切的訊息。

小王爺即將入京,那麼聖人有易儲之心的輿論,再也不是輿論,而是真的要發生的事情。

“在小王爺順利入京的局勢下,無數人的在關注,也是北平最定格的紅線.”

“任何團體和個人,都要服從這個大方向.”

馬王宣重重的說道。

在前番晚會後,馬王宣被金忠叫了過去,嚴肅批評了軍工聯合辦沒有顧全大局。

結合當下的形勢,馬王宣已經知道自己犯了錯。

犯了錯不怕。

只要能立馬改正。

因此馬王宣巡視了軍工廠區,並且透出了風聲,敲打軍火商人們。

軍火商人們不但沒有生氣和忐忑,反而各個欣喜若狂。

小王爺是工業的奠基人。

他是真正支援工業化發展的代表。

靠著工業化社會發展,實力如吹氣球一般急速擴張起來的商人們,要比老百姓們更希望小王爺獲得更大的權勢。

他們深信。

小王爺獲得更高權勢後,他們的機遇也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後整個大明都是他們的地盤。

“亦力把裡的事情,比起小王爺去京城,絕對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商人堅定的說道。

“為了小王爺順利的去京城,我們一定服從大局.”

……

軍火商人們一個個的保證道。

不日。

世子府傳出了大喜訊。

世子妃誕下一子,小王爺有後。

喜報傳遍了北平,也快馬加鞭送去了京城,向聖人,以及在京城呆了一年半的燕王報喜。

此時。

朱高熾離開了北平,開始巡視各軍,以及在天津巡閱天津海軍以及金州海軍。

“威!”

碼頭的閱兵臺上。

一艘艘的戰船,穿著統一棉式軍服,用武裝帶束身,取消盔甲的海軍士兵們,身後挎著自生火銃。

一排排的站立在甲板上,對著閱兵臺的方向行軍禮。

四艘蒸汽戰艦,十六艘風帆福式戰船,三十二艘護衛戰船,合計五十二艘。

碼頭外,整個海面鋪的滿滿當當。

這是當今世界,海面上最強大的勢力,哪怕面對未來的永樂艦隊也不虛。

檢閱完後,朱高熾在鄧興等海軍將領的陪同下,登上了虎式一號蒸汽機戰艦。

也是世界上第一艘蒸汽機戰艦。

“這是旱羅盤,這是水羅盤.”

戰艦上。

海軍將領向朱高熾介紹各色先進的部件。

朱高熾看著精美的部件,知道這是大海上必須的物品。

水羅盤在歷史上有大量的記載,所以人們都知道是宋朝結合先民的指南技術發展出來的。

唯獨旱羅盤,後世有些居心叵測的人提出是歐洲發明的。

其實只要留心。

可以發現有大量專門抹黑古代言論的文章和自媒體,常年累月的打擊漢文化,其目的不言而喻。

水羅盤在宋代開往阿拉伯的商船中,被阿拉伯人學會了,又傳入了歐洲。

這個時期的歐洲人採用的是中國水羅盤技術,製作方法一模一樣。

但是隨著宋朝的消亡,許多的技術和記載也逐漸的消失,導致有人提出歐洲人後來自己研究,發展出了旱羅盤。

幸運的事情,後世出土的實物,又證明了早在十二世紀,我們的先民就已經制作了旱羅盤。

也證明了歐洲人的旱羅盤,同樣是宋朝流傳過去的技術。

“這是測程儀.”

“這是牽星術使用的工具.”

……

古代對於經緯是有認知的,只不過不是這麼形容而已。

從秦漢先民利用北斗七星辨別,到宋朝時,漢人工匠已經發明出了各色各樣作用的海上技術工具。

“用牽星板觀測北極星.”

已經海軍技術武官做起了示範,左手拿木板一端的中心,手臂伸直,眼看天空。

“木板的上邊緣是北極星,下邊緣是水平線.”

“這樣就可以測出所在地的北極星距水平的高度.”

“高度高低不同,可以用十二塊木板,和象牙塊四缺刻替換調整使用.”

海軍軍官解釋道。

求得北極星高度後,就可以計算出所在地的地理緯度。

朱高熾滿意的點點頭。

西方最早提出的經緯度,並不是一開始就達到了後世人們熟知的經緯度概念。

是工業發展後的西方,生產力不停地前進,一代人結合上一代人的成就,最終進入後世,有了後世更科學的經緯度。

所以發展才是硬道理。

其實朱高熾看來,落後都不怕,怕的是不發展。

從清朝禁錮中華文明的時候起,就註定了清朝的落後。

在十九世紀世界各國和地區,包括非洲東南亞,對英戰爭中,清朝屬於戰果最墊底的存在,連土著對英國的戰績都不如,不只是落後西方,是落後世界。

如此令世界震撼的戰績,直到天平天國發生後,掃除了南方的滿城,才讓漢人得到了解放,鄉紳們開始恢復傳統,興辦起社學,恢復了識字率,靠著漢文化的復甦,才挽救了中華。

中國古代社會當然有很多落後的思想,但是西方同樣是有的,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西方思想進步發展的時候,中國古代的思想也在進步。

從明朝恢復唐宋文明的時候,到了萬曆時期,就有了比西方更激進的思想。

不但抨擊皇帝,還有指孔指孟,大罵儒道的思想家,並且有大量代表小市民階層思想的書籍問世。

如果認為中國古代社會是不能發展的。

那麼現實唐宋的高度文明又是從何而來呢,難道是天上掉下來的不成。

朱高熾不怕有人反皇帝。

因為他深知這是歷史的發展,而且哪怕在後世其他國度,也有不少的皇帝存在,英國的皇室不是一直存在麼。

只要自己能帶領大明強盛下去,以人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結合東方的文化,他自信自己的結局,將會是史無前例的存在。

因此在天津。

朱高熾第一次發表了去京城的講話。

燕世子要南下京城,震驚了天下,緩和的朝堂局勢一下子緊張到極致。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鉅貪縣令,震驚朱重

墨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