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星光照耀大明

“十年之約.”

“十年的時間,大明天下的百姓們,將徹底解決溫飽問題,人人都能吃飽肚子.”

各大報社的頭條,刊登了朱高熾的發言。

河南,山東,山西,陝西各地的官員,紛紛乘坐火車到北平,拜見朱高熾成為了當下的現象。

“人人都想有份從龍之功啊.”

大嘴巴陳亨嘲笑道。

金忠無語。

陳亨什麼都好。

對王府忠心耿耿,對衛所管理也是井井有條,軍中還就喜歡陳亨這樣直爽的主官。

唯獨一樣。

從旁的角度來看,陳亨的嘴巴太大。

明明是一件大好事,經過他的嘴,意味就變了,讓所有人面上都不好看。

金忠沒有理會陳亨,去見了郭銘。

“不久後,北平行省當地的軍力會比較空虛,遼東方面有沒有問題?”

郭銘肯定的說道:“遼東方面不會有問題,遼東上下鼎力支援小王爺南下.”

金忠點了點頭。

開平行省和北平行省實為一體,大寧行省也與北平行省關係非同,三個地區可以說是最穩定的。

遼東卻不同。

遼東好幾萬軍戶絕對不能出問題,只要遼東穩,北平的後方就穩,北平的後方穩,北平就穩。

北平行省穩,山西,河南,山東也會跟著穩。

“倒是西域行省.”

郭銘露出了擔憂。

“西域行省的哈密和亦力把裡,最近不能出問題,否則北平可無力支援.”

郭銘提醒道。

金忠一臉平靜。

“西域行省已經提前派了大軍過去,又有朱能在當地維持,如果仍然出現問題也只能如此.”

“那到時?”郭銘遲疑的問道。

“西域行省嘉峪關以內的地區是不容有失的,其餘地區就算有問題,等小王爺入京後,局勢穩定了再來處理.”

金忠露出了決然。

“到時候是誰讓西域變得不安寧,就讓誰不得安寧.”

郭銘明白了。

接下來很長的時間,他需要與金忠二人配合坐守北平,大方面上還是要採納金忠的戰略。

郭銘與金忠分別後,去了王府拜見了世子妃。

郭彩蓮讓人抱著朱高熾的兒子出來給郭銘看,郭銘抱了抱自己的外孫,臉上激動不已。

這可是未來大明的皇帝。

此時。

朱高熾正在王妃處。

“兒子離開北平後,長史府由金忠監管,郭銘與陳亨一同負責都司衙門,但是還需要母妃的看顧.”

朱高熾又看了看袁容。

“姐夫,我和父王都不在北平,你要輔佐朱高燧.”

“小王爺放心.”

袁容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作用。

既要幫助朱高燧,又要盯著朱高燧,以及各藩王在北平的動靜。

“你真的不放藩王們南下?”

徐氏擔憂道。

“你皇爺爺的旨意,你多次違逆.”

朱高熾堅定的搖了搖頭。

他可不是方孝孺和黃子澄。

如果兩人歷史上把他們三兄弟囚禁起來,未來也就沒有朱棣的什麼事情了。

“這些人都是人質.”

朱高熾沒有隱瞞。

徐氏到底不是小門小戶出身,對於權利有清楚的認知,並沒有露出反感。

朱高熾想了想,還是說道:“如果京城有變,就讓二弟從山東回來,負責北平吧.”

徐氏忍不住摸了摸朱高熾。

“去趟京城,被你搞得生死離別似的.”

“做好一切準備總是沒錯的.”

朱高熾笑道。

如果在京城順利,朱棣成為了太子,他們一家子都要搬去京城,入住太子府。

“郭銘值不值得信任?”

徐氏不放心的問道。

“郭銘是個明白人.”

朱高熾說道。

郭銘來到了北平,並沒有仗著他是自己的老丈人,就與金忠爭權奪利。

無論在北平的根基和信任程度,金忠絕對是超過郭銘的。

郭銘是保障自己在北平地位的核心人物。

但郭銘絕對不是北平的核心人物。

徐氏看出了這點,所以有些擔心,遍觀歷史,像郭銘這等身份的人,大多都不老實。

徐氏最擔心等長子離開北平後,郭銘不懂顧全大局,仗著自己的身份要爭權奪利。

郭銘有世子妃的支援,金忠很難對抗,唯獨獲得自己的支援。

可這樣會破壞北平現在團結的局面。

不但婆媳關係惡化,外部的穩定也會破壞。

“有姐夫聽母妃的,還有三弟在呢.”

朱高熾笑道。

……

月色下,萬物寂靜。

新城區。

二層的樓房,只有二樓的一間窗戶發出亮光。

周圍的樓房已經熄燈。

左鄰右舍們習慣,知道這是鼎鼎大名的劉通先生又在他的書房裡創作。

像劉通這樣的人越來越多。

他們靠著出版自己的文章養活自己,成為了讓人尊敬的文學家。

劉通的大書桌上很簡潔。

只有文書四寶,以及一杯濃茶。

想起昨日在世子府的情景,劉通回來後一直無法寧靜。

讀書人最喜歡思考。

有了穩定生活環境的人們,總喜歡想象各種“亂七八糟”的事物,而為生活奔波的人們,他們的精神世界停留在生活上。

劉通享受北平的人才津貼,獲得過文學大獎,是一筆豐厚的獎金,從報社能獲得穩定的稿酬。

他還是社會理論研究室下,工農人口分配專案組的組員,又獲得了一份收入。

物質上的富足,讓劉通在精神上的探索有了充足的環境。

“北平模式.”

劉通滿心的歡喜,想要寫些什麼,可一時間不知道如何下筆,寫了幾張草稿都柔成了一團。

他煩躁的離開書桌,在窗邊望著月光下新城區的輪廓。

不知不覺間。

彷彿就在昨日,這裡還是一片窪地,從什麼時候起,變成了這幅模樣呢。

新城區主要的人口是工人,然後是小商人階級,以及在城市工作的人們,還有那些手藝人。

“月亮出來了,亮彎彎.”

劉通心情澎湃。

北平模式就是未來,是大明的未來。

他堅信著。

最終提起筆。

“散發著星光的光芒,必定照耀整個大明,介時,戴上文明皇冠的大明,乘坐火車搖下車窗,看著星辰與大海,原來是全世界在為大明歌唱.”

……

《星光照耀大明》。

劉通的短篇文章,登上了社會報的頭條。

這篇短短的文章,從精湛的文字中,能看出北平的百姓與工人們是如何工作和勞作。

他們為什麼會覺得幸福。

因為北平模式的以人為本。

在聖人支援地方百姓把貪汙的官員親自扭送到京城的時候,北平已經有了從下自上的監理體系。

而任何體系最後還是要靠人來施行。

沒有反抗精神的人們,哪怕給了他們最好的制度,最後也只能成為空洞虛設。

因此北平的精神文明建設,讓人們明白什麼叫自己的權利,而北平從來不歌頌那些麻木者。

值得人們歡呼的,永遠是奮進者。

劉通的《星光照耀大明》,每個字都是對北平模式的歌頌,字裡行間都是沉醉。

“咔嚓咔嚓.”

火車發出的響聲,不但沒有讓人覺得吵鬧,反而節奏的聲音,讓人感到了安寧。

朱高熾乘坐在火車上。

北平為朱高熾的南下,提供了三列蒸汽機火車,朱高熾坐在中間的一列。

每列列車相隔一個時辰。

朱高熾坐在窗邊,桌面上鋪設了桌墊,有果盤和點心,還有茶盤上的茶水。

朱高熾手裡正看著社會報。

幾名軍官坐在朱高熾身後,還有王府衛隊的侍衛們,哪怕在行駛的火車上也不敢放鬆。

三千餘嚴格挑選的新軍士兵和王府衛隊,親自護送朱高熾,還有提前出發的新軍。

朱高熾放下了手裡的社會報,剛剛看完的《星光照耀大明》,讓朱高熾內心感慨。

解縉見小王爺放下了報紙,他也同樣放下了手裡的報紙。

是人才就會發光。

解縉深厚的學識,能回答朱高熾許多問題,他獨特的想法,有時常常給朱高熾另外角度的思考。

“解縉.”

“在.”

“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看史書嗎.”

“回小王爺,屬下不知.”

解縉一臉的平靜。

在大事面前,有的人沉不住氣,有的人能沉得住氣。

誰都知道小王爺入京的意義。

像陳亨這樣沉不住氣的人非常多。

不能責怪他們。

因為這也是人之常情。

但也有部分人,能像金忠一樣沉下心來,例如眼前的解縉。

“你覺得喜歡讀史書的人,他們喜歡從史書中得到什麼感覺呢?”朱高熾問道。

解縉想了想,給出了一個讓朱高熾大笑的答案。

“喜歡感受金戈鐵馬的快感吧.”

“哈哈哈.”

朱高熾無奈的指了指解縉,他知道解縉不會這麼膚淺,但是聰明人不必多言。

朱高熾不在考校解縉。

他收回了看向窗外的視線。

“喜歡讀史書的人,並不是因為喜歡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而是因為對民族的熱愛啊.”

解縉愣住了。

他沒想到小王爺會說出如此的話語。

朱高熾指了指報紙裡的文章。

《星光照耀大明》。

“我們民族的歷史太悠久,一步步走到今日,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遇到的挑戰會越來越多,甚至經歷過黑暗的沉淪期.”

“星光照耀大明.”

“多麼美好的祝願.”

朱高熾堅定起來。

“對此次的入京,我再也沒有疑慮,後面必然還有很多的挑戰,但沒有人可以阻擋我的腳步.”

“因為星光照耀大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鐵血戰士

饒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