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蒸汽機火車頭

新的蒸汽機。

同樣的體積,是原來蒸汽機效率的六倍!

增加六倍效率的基礎上,所需要的燃料,節省了整整三倍!

兩者雖然都叫做蒸汽機,可功率和消耗上,已經有了劃時代的區別,本質的不同。

按照英國人的說法。

這臺蒸汽機的技術成熟,可以讓煤區外的地區,具備了使用蒸汽機的條件。

按照西方其餘國家模仿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從失敗到成功的說法。

新的蒸汽機技術上的突破,讓不產煤地區,可以使用蒸汽機,所以他們成功了。

整個工業化的發展離不開蒸汽機。

北平的工業化發展,從發明抽水用蒸汽機開始。

蒸汽機的重要性,大明有好幾千萬人並不知道,他們甚至不知道北平發生的變化。

但是在北平,有許多的人知道蒸汽機的重要性。

技術報為蒸汽機劃時代的突破,專門加刊,單獨報告蒸汽機的作用,以及喜人的成果,和對未來的期盼。

中華重工總部,各個行業的工廠,都派了人來關注,並且瞭解最新的蒸汽機。

密雲分割槽由大掌櫃帶隊,組團來總部參觀新蒸汽機。

在大寧的朱高熾,得知這個訊息後,忍不住放聲大笑,興奮的神色止不住。

火車。

終於要出現了。

隨著鐵道的發展,原來促進社會生產力的鐵道馬車,已經成為了運輸的阻礙。

不但讓鐵道執行速度受限,為了供養鐵道馬車需要的馬匹,以及維護開支,是鐵道系統最大的支出專案。

更重要的是,養這麼多馬匹,不但佔據了軍事資源,也大大消耗了糧食。

當三省鐵道順利開通時,所需要的馬匹,更是要翻好幾番,所需要的支出,會讓鐵道運輸系統立刻大幅虧本。

“祝賀技術司的勝利,這次的成果,毫無疑問是當下最優秀,最耀眼的!”

“新的蒸汽機,不但是中華重工之幸,我願稱之為,乃全中華民族的驕傲!”

“所有研發人員,你們的功績,必定會牢牢被歷史銘記,被百姓銘記!”

“號召所有人學習技術司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披荊斬棘,永不止步,大步前進!”

“對技術司的支援,中華重工以及中華重工體系,乃至全社會,都將堅定不移的繼續下去!”

朱高熾五句毫不保留的態度,被一字不改的發表在技術報和生活報上。

整個北平相關人員為之側目,哪怕原本不在意什麼新蒸汽機的人,也忍不住好奇了起來。

甚至土地上的百姓們,這段時間也經常聽到這些訊息,好奇這是什麼東西。

朱高熾職責所在,無法離開大寧。

但是他讓周世豐,小九,包括韓有昌等技術人員,以最快的速度來到大寧。

舊的技術,中華重工還在使用,甚至許多技術才剛開始運用,並沒有回本。

例如建設水箱使用的蒸汽機。

“對各廠區使用新蒸汽機,還是繼續保留舊蒸汽機,不做硬性規定,但是保持能換則換的原則!”

朱高熾指示道。

密雲分割槽和總部廠區,加上各地工廠,雖然沒有統計,但保守估計也有數千臺。

新的蒸汽機部件增加,成本也增加了。

如果全部更換,耗費的資金按照市場價,以數十萬兩銀子計算。

還不算各煤礦區使用的蒸汽機。

中華重工不以盈利為目的,發展的過程中,藉助的是社會資源分配模式。

一套完整的體系鏈迴圈。

整個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以及外部上下游生產鏈,價值體系是無量的,無法用金銀來換算。

數十萬兩白銀,對比中華重工所創造的社會資源不值一提,但是單獨拿出來就不一樣了。

換句話說。

流水額與現金的區別。

不過也不是真金白銀的拿出幾十萬兩銀子,使用的是糧票,只要保持這個體系正常運作,糧票超發的不過分,並不觸動大的後果。

周世豐附和道:“有了小王爺的支援,屬下沒有了顧慮.”

到了周世豐這個位置,哪怕不參與政治,也已經避不開了,說話需要三思。

“淘換新的蒸汽機,雖然會讓當下的支出增加,可從長遠來看,反而節省了資源浪費.”

“例如密雲分割槽的刀具生產工廠,用更高效率的技術,節省了生產成本,提高了產量.”

“不但讓原本保持虧損狀態的生產情況,還轉變成略有盈餘,所以小王爺的提議是正確的.”

朱高熾對周世豐的表態很滿意。

中華重工的大掌櫃,朱高熾需要周世豐這樣的人來擔任,不但保證中華重工體系的舒暢,又能全力落實自己的計劃。

“新的蒸汽機,要儘快投入生產,各種型號的改進,要投入更多的資源.”

“並且加入到更多的行業中,例如鐵道運輸行業,同樣可以用蒸汽機當做動力,讓鐵道馬車淘換成火車!”

小九眼睛一亮。

這就是他為什麼喜歡和小王爺呆在一起的原因。

小王爺總會有些天馬行空的想法讓人震驚。

小九腦子飛快的運轉,思考把蒸汽機運用到鐵道上的可能性,比較新式蒸汽機的效率和實用性,彷彿不難啊!

隨著中華重工的快速發展,許多的技術人員並沒有當面見過朱高熾。

韓有昌等技術人員,早就聽說過小王爺在工匠一道上的天賦,如今見面果然如此。

用蒸汽機當做動力,運用到鐵道上,有人提出來過,可原來的蒸汽機達不到效果。

所以這個念頭,早就沒人提了。

乃至出現了新的蒸汽機,還沒有人往這方面想過,沒想到被小王爺第一個提了出來。

……

原來的蒸汽機效率不如新蒸汽機,但發展出來各式運用各廠的思路和生產鏈是沒有問題的。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技術司和各工廠工作人員,全力以赴的改進新蒸汽機。

在此技術上,小九和韓有昌等技術人員,開始研究如何把蒸汽機運用在鐵道上。

傳動部件技術,乃至車廂技術都有儲備,去掉馬力,改成蒸汽機而已。

最先解決的,是工廠大量運用的曲柄連桿機構,被挑選了出來,運用到了火車輪上。

然後是傳動裝置。

各種實驗後,第一臺單一汽缸和大飛輪的蒸汽機車,牽引五輛車廂,在北平鐵道站進行實驗。

朱棣受中華重工邀請,親自來站臺觀看。

中華重工受寵若驚。

周世豐,徐寧,乃至密雲分割槽總負責人嚴中正等,中華重工頭面人物都趕來捧場。

“這新式蒸汽機,老大在技術報和生活報上的評價,孤都看過了,第一次看到老大這麼激動.”

朱棣說話很和氣。

周圍的人恭敬的低著頭。

朱棣來了,北平的首腦人物自然也要來。

布政司的左右布政使,還有都司官員,按察使司前按察使和中華重工有衝突,但下面的官員還是來了,以及北平的部分將領。

第一輛火車的試行,已經不再是普通的行動,對許多人造成了很大的壓力,生怕出了意外。

“不需要人力就能自傳的機器,自古有許多,但是像蒸汽機這種,不靠自然之力就能自行轉動的機器,的確是新事物.”

顏鈍前年組織北平大開荒工程,使用了許多的抽水蒸汽機,對此物已經接受。

他站在朱棣身旁,陪笑說:“雖然已經習慣了,不過到了能拉動車廂的地步,實在是讓人難以想象啊.”

“開始吧.”

朱棣笑著說道。

隨著朱棣的吩咐,許多人都為此忙碌。

第一輛蒸汽機火車頭,很簡陋很原始,看上去沒有什麼美感,像個鐵架子。

第一位火車司機,緊張大於辛苦,滿頭是汗的把煤塊鏟入鍋爐中,開始燒鍋爐。

當蒸汽機開始運轉後,他和同事合力踩下手剎。

“咔……擦.”

火車動了,但是很慢,比鐵道馬車起步要慢許多,讓人忍不住懷疑,這火車能不能跑起來。

看臺上的人們,紛紛盯著鐵道上的火車。

五輛車廂裝滿了煤礦,是鐵道上運載量最重的一次,超過了以往鐵道馬車運輸煤礦的三倍。

火車頭冒著白色的蒸汽,猶如機器的怪物。

它越來越快,發出的聲音越來越大。

它的速度從每小時五公里,逐漸到每個小時八公里,開始超過十公里。

普通的馬,正常情況下的時速是二十公里,重要的是不能長久的跑動。

世界上第一輛火車的時速是八公里。

但兩者出現前的重視性和投入性,以及具備的資源,和儲備的技術不可同日而語。

最後。

北平第一輛火車,時速定格在三十里。

短距離騎馬可以追上火車。

但是這其中的意味,在場的人都露出了驚呼,哪怕是朱棣,臉上一臉的動容。

他終於明白自己的長子,為何這麼看重新蒸汽機了。

大寧到北平舉例為近千里。

那麼使用鐵道馬車,不需要更換馬匹,不需要保持體力,一個日夜可以達到七百二十里。

早上從北平出發,第二日中午就抵達大寧。

日行千里啊。

真正的日行千里,並且是常態化。

朱棣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蒸汽機火車頭,近代時期,一般時速為一百二十里每小時。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招募歷史人物,我制霸了萬族戰爭

老賊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