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兵戈與家庭

邊疆發現敵蹤,必定會大力探查。

而每年會趁著這種機會,派出大軍去巡閱邊地,既是威懾,也是練兵。

朱棣派朱高熾來的目的,並沒有真的準備朱高熾帶領大軍打仗,不過是為了鍛鍊朱高熾而已。

不過朱高熾很嚴格。

因為他知道這次的敵蹤,的確不是普通的事件,而是修生養息後的殘元勢力在蠢蠢欲動。

他要借這件事情,達成自己許多的目的。

放出中華重工的力量,也要藉助這個機會,中華重工利用輿論,逼的一省按察使狼狽去職,鬧得這麼大,朱高熾是放任的。

至於引發的後果,剛好可以藉助此次的機會來解決。

“把你們兩個帶出來,是我向父王提議的,你們長大了,不再是孩子,應該做出自己的事業.”

寧城。

朱高熾教訓兩位弟弟。

朱高煦和朱高燧,老老實實的低著頭,對待大哥猶如對待父親一樣的尊敬。

至少神情上是如此。

“把你們送到丘將軍身邊,是讓你們好好吃苦學本事,而不是去耍威風的.”

“你們兩個做得好,下次就讓你們帶兵,做的不好,就沒有以後了,給你們的機會,你們要學會珍惜.”

“大哥,我們在丘將軍身邊,不敢惹一件事,都是丘將軍吩咐我們做什麼,我們就做什麼.”

朱高燧極力解釋。

“這就夠了?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的事.”

“你們在營中向同袍賣弄身份,耍威風,擺架子,要騎在別人頭上,好大的本事.”

朱高熾冷冷說道。

朱高燧目瞪口呆,沒想到大哥連私底下的事都知道。

朱高煦則一言不發。

“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無論是父王,還是你們的大哥我,都希望你們兩個能成才.”

“老二.”

“大哥.”

聽到大哥叫自己,朱高煦連忙抬起頭。

“你從小力氣比別人大,在校場學本事,所以人們經常誇你,可這就夠了嗎?難道你只想當個衝陣的將領?”

朱高煦委屈的說道:“大哥,我知道你是為了我們好,我們以後不敢了,絕對會改正,如果大哥再聽到此類事,不用大哥罰我們,我們自個懲罰自個.”

“還有你.”

朱高熾又瞪向老三。

“這些事裡頭,多半是你做的,你從小頑皮,長大了也不改,我身為你的大哥可不會慣著你.”

“大哥,我真的不敢了.”

朱高燧小聲道。

朱元璋總結歷史經驗,得出宗室薄弱的朝代都是短命王朝,只有宗室不弱的朝代,才是穩定且長久的王朝。

這個經驗固然有些偏頗,但也是些實際的道理。

朱高熾是無所謂的。

但是如果能改變歷史,以自己現在的威望,他不擔憂老二老三會造他們的反。

歷史中的朱高煦,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弱於朱高熾,甚至比朱高熾更有功勞。

但那是還未發生的事。

現在的朱高熾,敢把朱高煦派到丘福,這位歷史中,支援朱高煦的核心力量大佬身邊,就證明了朱高熾現在的底氣。

朱棣,朱高煦,加上朱高燧,猶如三角形。

畢竟朱棣活的時間還長。

自己當太子監國的時間也長著。

而朱高熾圖謀的東西也很多,如果有這個三角形的存在,許多隱患會被壓下來。

朱棣可以去北方打仗,也可以派去南方打仗。

這麼有才能的人,不能輕易放棄了,朱高熾已經為朱棣父子三人的未來,做了許多的規劃。

他們要做的事會很多很多,不比後世在工廠扭螺絲來的輕鬆。

正好朱棣是個能吃苦的人,耐得住寂寞。

如此考慮,所以才把朱高煦兩兄弟派到了新軍中,鍛鍊他們的才能,早日發揮大用。

都是“嚴父”的愛,希望兩兄弟不要辜負了自己的期望吧。

朱高熾耳提面命了一番,最後才揮了揮手,放了兩兄弟如釋重負的離去。

兩兄弟逃一樣的離開院子,往大營的方向走去。

“二哥.”

“什麼事?”

騎在馬上的朱高煦,鬱悶的回應。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我怕大哥甚至超過了怕父王,你有沒有如此感覺?”

“大哥為了我們好.”

朱高煦有氣無力的說道。

“唉.”

兩兄弟無精打采,回到了營中,再也沒了往日的張狂,異常的低調,反而讓丘福驚訝一番。

小王爺真是好本事。

有言治國先治家,丘福對小王爺的表現,充滿了佩服,當然了,他也沒有放過培養兩位公子。

大小事都讓二人去做,讓二人苦不堪言。

的確學習了很多知識,可真的很苦啊。

在草原上打探情報,中華重工有中華重工的優勢,因為中華重工代表了生產資料。

不是說探子們不專業,而是他們掌握的資源,無法與中華重工相提並論。

軍商聯合辦,調研司,乃至軍隊,三方一體合作,收集了諸多的資料,也確認了是誰悄然抵達大寧。

為了這次的合作,軍商聯合辦派出了精幹人員,其中有一人深入過大漠,並取得了不少的成績。

因為這份經歷,此人也被調去了大寧。

北平城。

賀寬才二十四五歲,七妹比賀寬大三歲,還是名寡婦,前些日子的事鬧得轟轟烈烈。

所以賀寬的家人反對這門婚事。

賀寬與農民不一樣。

農民的田畝是生活來源。

田畝在家長手中。

從經濟角度上,晚輩無法反對家長,除非在西方。

西方沒有道德約束,成年的兒子,可以靠武力搶過家產,然後驅逐父輩。

例如童年三部曲中,舊時代的西方社會場景。

三個成年兒子為了家裡的家產大打出手,最後瓜分了家產,老父親和老母親沒有人奉養,自己又沒有了生活來源,以至於晚安淒涼。

這種現象是不可能發生在和平時期的中國古代的。

但是現在的北平不同了。

賀寬離開了土地,在工廠有自己的收入,簡而言之,賀寬具備了經濟獨立的基礎。

所以哪怕是家人反對,只要他認定了七妹,外部的阻力,並無法讓他改變主意。

七妹很乖。

賀寬和家人的抗爭中,七妹一言不發。

賀寬疲憊的從工廠回來,七妹準備了飯菜,倒上了洗腳水,卻沒有過問賀寬家裡的事。

她已經打包好了包袱。

如果哪天賀寬開口,她就會輕易的離開,她決定離開北平,雖然不知道離開了北平,她還能做什麼。

天下。

不是所有地方都像北平一樣,能提供大量的工作崗位。

不過七妹畢竟是七妹。

她在北平大劇院接收到的資訊,雖然時間不長,但已經超過了絕大部分普通百姓一輩子能接收到的資訊量。

南方有很多靠著針線活,和為別人洗衣服就能養活自己的婦人,可以租一處屋子,然後靠為主家做針線活洗衣服來養活自己。

不過這種日子很苦,也看不到未來。

但是七妹已經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本來她是能熬下去的,結果賀寬出現了。

如果賀寬也不要她,她覺得繼續呆在大劇院,她會傷心死的。

“我們成親吧.”

賀寬拉住要去倒洗腳水的七妹,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

七妹傻傻的看著賀寬。

“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準備請關係好的工友們來家中吃一頓飯,就算我們成親了.”

“我這些年攢了些錢,只是都交給了家人,我也不準備要回來,是我應該孝敬父母的,不過你不用擔心,我有許多的好朋友,找他們借些錢買套團建房.”

說道這裡,賀寬遲疑了起來。

七妹的臉色,跟著緊張,緊緊的咬著嘴唇,不敢發出聲音。

“可能要苦了你,我算過了,靠我現在的工錢,要好幾年才能還清借款.”

七妹突然跑到床頭,從床頭上的箱子中翻出所有的被褥衣裳,然後拿出了一疊糧票。

她拿著這些糧票,小心翼翼的捧到賀寬面前,猶如受驚的兔子,怯弱的不敢說一句話。

賀寬把七妹拉入自己的懷中。

他心疼眼前心愛的姑娘。

老天給了她太多的痛苦,好好的人變得這麼憔悴。

“這些錢我不會用的,你保管好.”

賀寬阻止了懷中掙扎的七妹,溫和的說道。

“我知道你的心意,你不要多想,我知道你能明白我的意思.”

七妹軟了下來。

她的眼淚一顆一顆的往下掉,滑過白皙的臉龐,不願意讓賀寬看到增加他的負擔,把頭埋入賀寬的懷抱。

賀寬原本是中華重工的一名普工,經過管事推薦調動去了調研司,所有人對賀寬的印象,都說此人是個穩重的,可以相信的人。

在調研司,賀寬又讓人們驚訝了。

賀寬不但有穩重的一面,也有敢於冒險的一面,獨自深入大漠去調研。

然後此人成為了調研司的一名管事。

在這個過程中,結交了許多的人。

他邀請工友們去慶祝他和七妹的親事,許多人痛快的答應,並祝福了賀寬。

而賀寬定下日子的前幾日。

調研司的領導找到了賀寬,露出了歉意。

“如果是普通的差事,調研司絕對不會想到你,可國家大事不容馬虎,你是最合適的人.”

賀寬思考了許久,然後抬起頭。

“事關國家兵戈大事,我同意”賀寬沉重的回道。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為改變歷史,快把人累吐了

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