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這就是小王爺說的大勢啊

陝西地區總負責人之一,負責人才儲備,中華重工人文推動等職能的李伯升。

在西安城的一處宅院。

這裡是中華重工租的房子,成為辦公場所。

李伯升看著從北平來的技術報,還有生活報,以及他們部門收到的文書。

“關於中華重工各部發揮主動性的要求!”

李伯升仔細的看著手裡的新文書。

他知道小王爺剛去了大寧,但是沒想到小王爺會這麼快放權。

作為當年在文書房的文書,李伯升了解小王爺,對文書上的資訊,有更高的敏感度。

他看到了手中這份文書的意義。

中華重工的自我成長能力,不但是小王爺允許,也是中華重工向外開拓的局面下必然的過程。

新戲在陝西的發展,就是李伯升的嘗試。

他當年編劇過新戲,還在北平大火,改變了社會風氣,所以在陝西推廣新戲是他拿手本事。

好幾場新戲,經過他組辦的戲劇院,在陝西引起了很大的成功。

軍中將領子弟,舍人身份,在中華重工樞紐文書房工作鍛鍊,下放到部門,然後又外放。

李伯升對中華重工的發展歷程,有高度的認知,屬於戰略性人才,是朱高熾的定義。

看完這份文書後,他和陝西的其餘負責人,齊聚西安城開了一個閉門會議。

“我想要在陝西,成立軍戶經濟合作社!”

李伯升的提議,引起了其餘負責人的顧慮。

“中華重工在外省的行事,已經引起了許多的不滿,而軍戶經濟合作社的影響力,恐怕會引起忌憚,最終適得其反.”

有人提出了反對。

李伯升沒有急躁,而是耐心解釋。

“陝西和山西是不同的,山西是湧入北平人口最多的省份,所以官府有怨言,晉王也有顧慮,但是陝西不同.”

隨著北平的工業化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人口,以及北平官府有了餘力,加上先進的生產力,北平新一屆的布政司主導的大開荒。

還有化肥,農具等提高田畝產量,和提升勞動效率。

北平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都開始了大踏步的發展,人均收入永久提升。

形成了漩渦,吸引周邊的人口湧入北平。

山東和山西,是湧入北平的人口大省,其次是河南。

“陝西因為當年的政治環境,導致秦王府和陝西官府兩敗俱傷,兩者都傷了元氣.”

“藉助這個形勢,我們成為了陝西布政司和現在的秦王府,兩者之間的中間人.”

“誠然,如果我們在陝西籌辦軍戶合作社,必然會有些阻礙和衝突,但是遇到了問題就解決問題,不能因為會有阻力,就因此放棄.”

李伯升說話的調子很高。

但其餘的人也不是吃素的,並不會被李伯升的話為難住。

“在陝西籌辦軍戶經濟合作社,這個計劃太危險,太容易受阻,更重要的是,這份計劃如果失敗,會引起高度的反彈,對中華重工現在在陝西的發展,是有很大威脅性的.”

“說句嚴重的後果,可能這兩年中華重工在陝西的努力,一招化為灰燼.”

這位負責人的想法,獲得了更多人的贊同。

怕的不是阻力,而是後果太嚴重,嚴重到中華重工在陝西的存在與否。

李伯升堅持自己的意見。

因為他了解小王爺。

小王爺不是聖人。

他不留餘力的支援中華重工在陝西和山西發展,就是為了擴大自身的勢力。

這才是中華重工的目的。

如果不以這個目的為主,小王爺根本不會推動向外開拓計劃,而是集中資源發展北平。

“向小王爺請示吧.”

有人提議道。

“沒必要!”

李伯升堅定的說道。

許多話小王爺不方便說,他來說。

“小王爺放權各部,就是要各部用於承擔責任,做出更大的貢獻,而不是按部就班,等著坐享其成.”

“秦王府現在沒有權利,薛藩臺是個持重,不願意惹麻煩的人,在我看來都是可以解決的問題.”

“現在我以陝西第一負責人的身份,要求籌辦軍戶經濟合作社,諸位可以向總部投訴,但是在總部意見未到之前,各部全力以赴,支援籌辦軍戶經濟合作社.”

軍戶經濟合作社。

和軍戶達成養殖協議,由軍戶經濟合作社統購統銷,提升軍戶的經濟水平。

在北平能順勢施行,因為有燕王府的原因。

燕王節制北平兵權,控制都司,威望深入人心,所以直接從上而下一番順利。

但是在陝西想要籌辦軍戶經濟合作社,那麼需要一個地方一個地方的跑。

要和許多的衛所打交道,還有都司衙門。

至於秦王府。

老秦王死了,被聖人痛斥,身後名臭不可聞,而二代秦王雖然承襲王爵,但是沒有兵權,只有城中王府護衛而已。

這個計劃想要落成,不光是都司不反對,還要各衛主動接受,願意讓軍戶經濟合作社主導。

困難之大,超乎人們的想象,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辦成的事情。

李伯升作為軍中將領子弟,瞭解衛所風氣。

他親自帶隊,拜訪一家家的衛所。

那酒喝的是吐了又吐,每日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整個人快廢了。

他請動了建設商團中的幾名本地大商人。

這些本地大商人在地方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網,希望這些人利用自己的關係,說服都司衙門。

事情的進展,非常的緩慢,沒有達到李伯升的目的。

不過呢。

因為中華重工的影響力,利用自身資源的遊說,讓軍戶經濟合作社的事情,並沒有被明文禁止。

這叫做資本的力量。

秦王府長史府老官員顧應時,讓人去打聽最近軍戶經濟合作社的事宜。

新秦王朱尚炳,除了在祭祀的節日,會出現在政治場合中,平日裡沒有聲音。

秦王府長史府。

可以說已經是現大明藩王長史府中,從權勢最巔峰到權勢最墊底的存在。

秦王府已經成為了陝西政治道路上的一路人。

朱尚炳很低調。

他的生母是被皇爺爺賜死的。

他的生父被皇爺爺定了最惡劣的諡號。

這名十六歲的少年,心中憤恨朱元璋,但是他從來不敢表現出來絲毫。

在一年的時間裡,陝西的百姓們,彷彿忘記了秦王府的存在。

顧應時教導著朱尚炳。

“一切不要著急,慢慢的來,你還年輕,等得起時間.”

如果歷史沒有改變。

從高調轉為低調的秦王府,的確在逐步恢復權力,甚至到了具備了一定兵權的地步。

“連四叔都要來踩一腳,想要伸手圖謀我的兵權,師傅,繼續等下去,恐怕什麼都沒有了.”

朱尚炳憤怒的眼神,可以看出此人並不是甘於失去權力,呆在王府閉門不出的少年。

對他幸運的是,秦王長史府作為最早的長史府,有許多老臣。

顧應時安撫住了朱尚炳,沒有讓朱尚炳輕舉妄動。

但是顧應時約見了李伯升。

老者身上的慈祥,讓李伯升對此人的印象大好。

“軍戶經濟合作社,老夫瞭解過,對軍戶的確是好事,不應該阻礙的.”

聽到顧應時的話,李伯升非常高興。

雖然秦王府沒什麼權利了,但畢竟是王府,如果秦王府出聲支援自己,那麼軍戶經濟合作社的阻力會小很多。

“軍戶經濟合作社在北平的成果,證明了這個模式是成功的,這是許多人不理解,所以抗拒這個模式.”

李伯升極力爭取對方的支援。

顧應時沒什麼架子,猶如寬厚的老者,非常有耐心,聽著晚輩的描述。

“都說老人固執,其實年輕人固執起來,要比老人固執的多.”

顧應時點頭說道。

“不過王府支援是沒用的,如今長史府的情形,老夫不怕人笑,你也是看得見的.”

“秦王府是大明第一王府,遲早都會重新起來的.”

李伯升安慰道。

顧應時搖了搖手,顯得並不在意。

他笑道:“老夫聽說,中華重工利用輿論,竟然可以逼走了一省按察使司,可有此事?”

“沒有的事,老先生別聽信謠言.”

李伯升斷然否定。

“有時候啊,想要做一件事,手段要強硬些,顧忌這個顧忌哪個,最後什麼事也做不成.”

顧應時指點了李伯升一番。

最後,李伯升親自送走了顧應時,臉色陰晴不定。

這老傢伙小看了自己,把自己當做一般的年輕人對待了,如果真要是信了他,被賣了還在為此人數錢。

但是透過此人的行為,李伯升可以看出,秦王府長史府對中華重工是不滿的。

也就是現在長史府沒什麼權利,否則早就出手,用不著絞盡心思為自己挖坑。

李伯升皺起眉頭。

看來軍戶經濟合作社的事情困難太大了,可能辦不成!

到底不是自己的地盤,想要做一件事不容易,想要做成一件事更不容易。

直到。

有一天。

燕王巡視各邊,旨意傳達到了陝西。

“哈哈哈,原來這就是小王爺說的大勢啊.”

李伯升仰天大笑,多日的苦悶盡去。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閻王小正太,從復活扶蘇開始的上下兩千年

一更獸也有觸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