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驚呆了的客兵

河南幾萬將士被北平的“奢侈”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頓頓敞開了吃。

“這麼吃下去,就不怕把北平的糧食吃光嗎?”

“人家敢這麼供應,說明人家不缺糧.”

“北平何時這麼富.”

在北平檢閱後,河南三萬將士就分別開拔大寧和開平,以及密雲地區,補充北平的軍力。

其實現在的北平根本不缺兵。

但是朱元璋擔心朱棣帶北平軍隊去別的省份巡邊時,導致北平軍力空虛,雖然可能性很小,不過朱元璋做事講究萬全之策。

所以下令讓河南衛所分駐北平邊地,以堵住這個極小機率的威脅。

這三萬河南兵,朱高熾打算一口吃下。

因為太多有利因素了。

周王和別的藩王不一樣,周世子也和別的世子不一樣。

這件事在秦王身上絕對不可能發生。

哪怕秦世子,也就是現在的第二代秦王,同樣對於軍權很看重,不過因為諸多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制約,限制了第二代秦王。

就連晉王這種才能不足的人,山西的軍隊也不可能被朱高熾抓在手裡,至少在晉王死之之前是不可能的。

但是河南還真有可能性。

現在河南的三萬將士調駐北平,哪怕後面撤了回去,但也給了朱高熾機會。

能拉攏多少人就拉攏多少,藉助這個時機,以後這些人都是歸順的苗子。

所以朱高熾非常看重此次的計劃。

……

開平前屯衛。

清朝時改名正藍旗,後世為內蒙古正藍旗,縣級地區。

明初。

名字帶有屯字,所以這裡已經出現了田畝,從遊牧生產方式改為耕種生產方式。

洪武二十九年,朱元璋先後發動四次大規模軍事行動。

先後降服納哈出、乃兒不花等人,並深入漠北,俘獲元主脫古思帖木兒。

明朝的北部防線向北推進,今內蒙古一帶的廣大地區重新為明朝所控制。

遂開始在今內蒙古中東部一帶設定軍事衛所,實行駐兵屯田防守。

開平衛和大寧衛一樣,皆是在草原上的軍事地區。

隨著日後明朝勢微,這裡又滑為遊牧生產方式,一直到新中國,才又有了耕種生產方式。

糧食產量和馬鈴薯產量的增加,有力支撐了正藍旗縣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發展。

經濟發展水平對比隔壁遊牧為主生產方式的蒙古國,有了天壤之別。

後世此地只農作物播種面積就高達兩百萬餘畝。

現在開平前屯衛的中屯所,此地才幾百軍戶,田地數千畝,離不開內地的供應。

北平內地的民田開墾是官府的地盤。

但是在開平,中華重工可以甩開膀子大幹特幹。

由軍戶經濟合作社開平分設牽頭,成立了農墾開拓團,招募百姓加入。

軍戶經濟合作社出資負責開墾,與開平前屯衛軍戶合股,吸收其他地區百姓一起發展。

以衛所名義,百姓得七分,軍戶經濟合作社得三分的分配模式。

中華重工已經深入到北平衛所之中。

開平前屯衛名義上還是衛所組織,實際各方面已經被中華重工接管,也正是朱高熾對中華重工定下的目標。

全面接管衛所後勤。

這裡屬於草原南部,有豐富的河流。

軍戶經濟合作社承辦的農墾開拓團,得到財大氣粗的中華重工全力支援。

開荒前提的投入,全部由中華重工支出。

工程部派出了精幹的工程隊伍,在開平各屯衛展開開挖溝渠,興修水利的農業工程。

上千名工人進駐到開平前屯所,計劃用半年的工期,夯實此地的農業設施。

這項巨大的投資大,回報低,甚至無利可圖的工程,只有社會資源分配模式才可以辦成。

按照市場投資行為,是沒有資本願意投入的。

正如後世有言論,提出國外的人素質高,他們在地鐵從來不看手機,因為他們愛讀書。

所以國外地鐵上都是看報紙看書的人,很少有看手機的人。

隨著資訊傳播發展迅速,更多的人們才得知,是因為人家地鐵沒有訊號。

後來又有新的言論。

說倫敦市民反對在地鐵內覆蓋訊號,因為倫敦市民不願意有人在地鐵打電話,打電話會影響他們的安靜。

當然了。

許多平臺,例如小某書,其中仍然有人堅持英國人素質高,讀書是他們的選擇,不像我們如何如何。

這些人忘記了一個事實。

在智慧手機未興起,訊號未覆蓋的時候,國內各大車站客車站的內部都有許多的書攤和報攤。

簡而言之。

中華重工應朱高熾的要求,投資農業設施是中華重工諸多不以盈利為目標的投資之一。

中華重工雖然沒有盈利,但是提高了社會生產力,增加了社會經濟財富。

這個迴圈鏈體系內,對國家發展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目前靠近水源的土地開墾第一期工程已經總體結束,第二期引入水源土地開墾第二期工程全面啟動。

第一期土地開墾一萬兩千餘畝。

第二期土地開墾計劃是三萬畝。

還有第三期。

整個開平農墾計劃下來,最終要開墾出五十萬畝良田,需要農業勞動力一萬戶以上。

開平六衛一獨立所,總共才三萬餘戶人家。

按照中華重工在開平北部的礦業發展計劃,和南部的農業開拓計劃,最終主要人口和流動人口,會達到三十萬人。

在後世,這個地區的流動人口不算,主要人口接近一百二十萬。

如何發展到三十萬人口。

除了各商行引入的工業人口,以及從北平吸收的農業人口,和自身生育人口外,還需要加大從南方移民的措施。

江西布政司才十五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籍人口就高達九百萬人,浙江布政司才九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籍人口就高達一千零四百萬人。

這麼多人擠在小小的地區,社會壓力該有多大。

來開平多好。

還有河南的三萬兵,如何把這些軍戶留下來就顯得很重要。

逃戶是要追責的。

但是地方保護就不同了。

派來駐守的河南士兵們,看著一片片的新田流口水。

“只要敢帶著家人來,保證要多少田給多少田,只有一個條件,不能荒地.”

軍戶經濟合作社向軍隊送溫暖,又一次送來了豬羊鴨鵝。

短短的時日內。

物資的“轟炸”下,雙方的感情迅速升溫。

至於周世子。

這位年輕人留在了北平,每日泡在北平大劇院,聽說親自參與編制一場新戲。

在許多人眼裡很不上進。

別說外面的人看不過眼,連周世子的弟弟都不服氣,未來屢次陷害周世子,認為自己才應該繼承王位。

所以河南將士在北平屬於放養狀態,周世子不怎麼搭理,一股腦丟給了北平王府。

心思非常的單純,一心撲在劇本上。

畢竟是“法制”社會,他的確沒有太多的壓力,要不然他弟弟如何陷害他,最後都沒有成功呢。

幾名河南來計程車兵,有些害怕。

“如果逃離衛所萬一被抓回去,會受到處罰的.”

“想逃離一個地方還不容易?只要逃到落腳的地方不追究,誰來抓你不成.”

明朝戶籍雖嚴,但實際上很鬆。

明朝兩三百年,戶籍人口就沒有什麼波動過,可見地方上的散漫之風。

如果按照西方的說法,不就是開明麼。

“給你三十畝地,你要不要?”

“太多了,種不完.”

河南士兵腦袋搖成了撥浪鼓。

“那就二十畝.”

“聽說你家裡人多啊,三十畝種的下吧?”

“能種.”

另外一名河南士兵點點頭。

幾句話下來,河南士兵差點都以為這些地是自己的了,隨後才醒悟,八竿子沒有一撇的事。

“嘩啦啦.”

渠道的盡頭,抽水站把平地河裡的水抽到修建好的高堤上。

高堤上挖的溝渠,水浪順著遠處快速的翻滾,濺起的水花比人還高,看得那些聞風而來的河南士兵目瞪口呆。

至於敵人。

只聽到敵人的名字,好像叫做哈刺兀海,可只聞其名不知其人,連此人的手下都沒聽過。

戰事的緊張絲毫不顯。

有好吃的,有好玩的,隔三差五還有戲可看,還有那麼多田畝誘惑,河南士兵們差點以為自己來到了世外桃源。

“咱們老家要是有這玩意,多少的荒地能變成良田啊.”

一名小旗喃喃道。

“光這傢伙什可不行,你看著這條溝渠,耗費的財力一般人如何承擔的起.”

另外一名同僚指了指弧形消失在天際線盡頭,灌溉了兩邊無數田畝的溝渠。

“十年前來過一回北平,那時候到處無人煙,想碰到一戶百姓都難,真沒想到北平變化這麼快.”

“北平的人多了我沒有意外,但是這個變化令我沒想到.”

明朝幾十年的移民之策,讓北方人口迅速恢復,那名總旗才如此說道。

“你們聽說過一個笑話嗎?”

“前幾個月,有兩家商行為了爭搶工人,竟然花錢請兩個部落打仗.”

“嘶.”

幾名軍官咋舌。

“北平變化大動靜也大啊,江淮那邊商人只是養打手,這邊倒好,直接養部落了.”

“燕王府心也夠大的,這都不管.”

“別說不管,聽說北邊許多草原人在礦上打工.”

“這變化讓人看不懂啊.”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屯兵百萬,女帝帶娃找上門

皖南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