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誰能經得住這種誘惑

朱棣回到了北平。

原來隨周世子北上三萬餘的軍士,絕大多數選擇了留下,因為當初的旨意是:發河南都指揮使司屬衛馬步官軍三萬四千餘人,往塞北築城屯田。

現在城不用築了,但是這些士兵加入了屯田。

地方上的人說,衛所現在不用承擔苦役。

以往衛所還需要組織人力做許多事,例如修修補補軍備,當年河南又一次採買了十幾萬斤的鐵料,下發各衛製作兵器。

更大的誘惑是,那些人說他們的家屬來到北平後,可以分到田畝,申請多少就有多少,只有兩個條件,不能荒田不能轉賣。

只要不違背以上兩點,田畝可以傳給下一代,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在第一年。

地方上還會提供糧種,提供耕牛農具等,三年還清即可,就算遇到意外也不會催逼。

這麼大的誘惑,河南軍士們實在是經受不住。

這不是天上掉餡餅嗎。

絕大多數人沒有準備回去了。

這餅太大太實在,他們回不去了。

沒有人不喜歡畫大餅。

只要這個大餅是真的。

北平的社會人文提升的這麼快,除了優秀的核心,就是人們信任希望,知道他們的未來不是虛假的。

什麼都能假,唯獨老百姓的臉色不能作假。

明中期被西方稱為街道乾淨,人們注重吃喝,各種節日,富庶先進的理想國。

清中期被西方稱為街道髒亂,人們瘦骨嶙嶙,麻木不仁,貧窮落後的愚昧國。

所以老百姓的臉色做不得假。

周世子有些捨不得離開北平城。

除了大劇院,還有北平街道的繁華,以及遇到的人們臉上的笑容,民間社會風氣的優良。

不過周世子終於還是離開了。

“我回去後,就把父王研究百草的筆記讓人仿寫,然後送來北平.”

朱高熾奉朱棣之命,送周世子二十里路。

聽到周世子的話,朱高熾笑著說道:“五叔研究百草,對百姓有大利,功在千秋.”

周世子很高興。

“父王聽到你的評價,一定會高興的.”

周世子又擔憂的說道:“那件事鬧得很厲害,你要小心啊.”

“沒事,天塌下來有高個子扛著.”

朱高熾不以為意。

朱元璋不會對朱棣下手。

親情是一方面,社稷更是一方面。

現在大明的開國功勳凋零,藩王本來是接替功勳的力量,但目前只有朱棣扛起大旗。

年長的藩王沒有如朱元璋意的,年少的藩王們還需要成長時間。

作為成熟的君王,朱元璋不會動朱棣。

這件官司還在打。

後世打官司都耗時耗力,何況今日大明的交通情況,由朱棣扛著,朱元璋不會輕易下決定的。

時間也不夠這件官司打完。

說不定還在半路上,二十一個月的時間就耗完了。

風險肯定是有的,但是風險的機率不大。

周世子終於回去了河南。

他很快就讓人送來了周王帶團隊多年研究的百草成果,各種植物的功效作用等。

朱高熾叫來了研發司。

“成立一家醫藥研發司.”

“恐怕很難哦.”

小九直言相告。

大夫的問題。

後世的醫生都少,需要省略各種醫療空間來接待更多的患者,何況是古代。

大夫們平日就忙,哪裡顧得上來研發司。

一句話。

社會離不開醫生,大明更離不開數量稀少的大夫。

“成立醫藥研發司,現階段的目的,主要還是以追蹤為主.”

“追蹤?”

小九好奇的問道。

“民間的方子太多了,濫竽充數的不少,新成立的醫藥研發司不需要有經驗的大夫.”

“這些人專門去民間走訪追蹤那些被治療的人,吃的什麼方子,效果怎麼樣.”

“例如風寒,吃的方子感覺有沒有變好,多久才徹底根治等等,各方面的資料都記錄下來.”

朱高熾詳細的向小九介紹,如何引導現階段的醫藥研發司。

聞言,小九想了想,覺得這是個漫長而又費力費財的過程,提醒說:“短時間內很難出結果,而且對中華重工帶來不了利益.”

小九怕朱高熾誤會,連忙解釋說:“並不是說這件事不好,但是根據辦廠宗旨,除非在重要事項上,否則以盈利為標準.”

小九說的盈利意義和字面盈利不同。

中華重工和中華重工體系,上下游產業鏈的企業,猶如打造的一個內迴圈。

但企業也是要盈利的。

這個盈利要求,保障了杜絕盲目生產和資源浪費等隱患。

不能盈利的工廠,需要詳細的說明書。

例如農具一廠。

生產的商品銷售出去,這個過程會帶來盈利。

但是如果沒有盈利的時候,就要了解原因,是市場問題,還是管理問題,或者內部分配問題,更或者其他問題。

市場問題,屬於中華重工要開發的。

現階段,農具行業市場沒有問題,隨著北平經濟的提升,和田畝的增加,人工的高漲,對農具有大量的需求。

“醫藥研究當下階段,的確看不到實際的利益,但是工業化社會不同,人在生產的過程中,就是一種盈利的方式.”

“別的不提,孩童們的夭折率太高了,這都是浪費了資源.”

朱高熾說的很殘酷。

其實心意是好的,但他要把道理講透徹。

“一個孩子從出生到童年,屬於耗費資源的階段,等加入社會生產,就到了社會收回成本,隨著生產的時間越久,社會的盈利越高.”

“而且在耗費資源的階段,又促進了市場需求,擴大了市場規模.”

“哪怕把夭折率降低一兩成,對於工業化社會都會帶來大利,現階段的投入與之相比不算什麼.”

其實工業化社會與農業化社會,本質就是工業化上限高。

農業化社會最有效利用的只有農業資源。

而工業化社會對土地資源的利用無所不包,是農業資源的千倍萬倍不止。

小九聽明白了十之七八,回頭劃分了部分沾點邊的人手籌辦了醫藥研發司。

醫藥研發司的工作人員,目前的工作很簡單。

首先從周王的百草記錄開始入手,和民間患者問診治療方面著手。

他們去醫館,去藥鋪。

每天就是詢問的過程。

把這些調查的記錄,詳細的統計起來,一本本的冊子開始堆滿了一個房間,然後又是新的房間。

……

開平新軍營。

伍長李堅和一批輪休假的軍士一同離開軍營,他們在開平鐵道站購買火車票。

李堅買了一張快票,使用軍牌只需要半價。

一年十八兩銀子的軍餉。

在軍隊沒有什麼花銷,吃有食堂,穿有軍服,除了自己購買一些日常用品,他基本花不到什麼錢。

幾個月下來,李堅就像變了個人。

大哥二哥一家在工廠上班,並不知道老三今日回家。

“我有六天假,後天再去看大哥二哥.”

李堅說道。

老漢這才打消了去城裡喊老大老二回家的想法。

晚飯。

李堅發現父親沒有吃幾口飯,好奇的問了句,旁邊的婦人抱怨道,“你爹牙痛的厲害,已經好幾日了.”

“怎麼不去找大夫看看.”

李堅不滿的問道。

“你爹是頭倔驢.”

“牙疼而已,死不了人,忍忍就好了.”

老漢酒也喝不下了,悶悶不樂的說道。

到了第二天一早。

李堅笑著對父親說道:“爹,要麼你跟我一起去城裡看看大夫,順便去看看大哥二哥,要麼我自己去城裡請大夫來.”

請大夫到鄉下,這筆費用老漢不敢想象,氣的老漢要打李堅。

李堅讓父親打了幾下,然後才跑到院子外。

“那我去城裡請大夫了?”

老漢無可奈何,只能跟著么兒去了城中。

既然還要去看大哥二哥,最後一家人出門,從菜園子裡挖了兩袋子的蔬菜。

進入城中後,在一處醫館門口,婦人在門外看著兩袋子的蔬菜,李堅領著老漢進去。

不久。

大夫開了一個方子,竹葉椒根用水煎糊膏狀塗抹。

“這藥怎麼這麼貴.”

一行人去了藥鋪抓藥,聽到價格後,老漢叫了起來,嚷嚷著不買了。

藥鋪的學徒笑著解釋:“這方子的效果好,不但能治蟲牙痛,客官你嘴中有毒氣,能一併消了.”

“不過其中用的藥咱們北平沒有,需要從山東去採購,而且山東也少,南方種植的才多.”

“如此下來,這藥如何不貴呢.”

“就沒便宜點的.”

“爹,別說了,是我讓大夫用最好最快的藥.”

李堅阻止了父親,掏出糧票。

糧票已經是北平的通行貨幣,學徒抓了藥包好,囑咐一番讓老漢如何敷藥。

剛出門口遇到了兩個奇怪的人。

他們拿著紙筆客氣的問他們是不是看病的人,有什麼病,抓了什麼藥,住在哪裡等。

李堅看兩人穿著工衣,如實告知。

聽到李堅一家不住在城裡,兩人露出失望的眼神,笑著告辭離去。

“天下之大無奇不有,真是奇了怪,竟然還有專門統計這個的,人吃飽了閒得慌.”

老漢心中無法理解。

李堅倒是有些明白,並支援這種行為。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崇禎:開局繫結神豪兌換系統

浮夜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