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

淮西官員幾次舉薦,洪武大帝最終答應,讓胡凃進入禮部擔任主事。

歷朝歷代,丞相之子想要為官都不是難事。

更何況朱元璋巴不得胡凃這樣的人進入官場,這無疑會暴露淮西一脈的軟肋。

曾經的君臣相知,變成互相算計,是天意也是必然。

一個口稱愛卿,一個謝主隆恩,無疑是莫大的嘲諷。

不過這跟嶽麟都沒什麼關係,他現在的任務是趁早幫朱棣成才。

畢竟還有不到兩年的時間,朱棣就要離開金陵,前往北平就藩。

到時候這位馬上皇帝,將會諸部參加北伐,成為大明的一代名將。

朱棣的天賦令王保保瞠目結舌,往往只需要講解一遍兵法,就能夠融會貫通。

而嶽麟所說的練兵之法,尤其是《紀效新書》,更令王保保刮目相看。

“妹夫,即便北元能夠擁有此書,恐怕也難以再興。”

“一個政權的腐敗,從來不是從下層開始,而是始於上層。”

“大明很好,我這些時日觀察,國泰民安,百姓富庶。”

王保保看向朱棣一板一眼舞槍弄棒,笑道:“真是嘲諷,我培養的人,是皇上的兒子,以後還會是北元的強敵。”

嶽麟拍了拍王保保的肩膀,笑道:“大舅哥這是手癢,想要上戰場了不成?”

“短時間內,若沒有大事,恐怕不會讓你出征。”

“你與魏國公一樣,是我大明的頂級戰力,不可能輕易亮劍。”

王保保苦笑道:“我又何嘗不知?即便皇上信任,也要面臨其他群臣的阻撓。”

“現在這般,每日能與敏敏相見,能教授四郎兵法,已經十分滿足。”

二人閒聊之際,徐達也坐了下來,看著徐允恭和朱棣對練。

徐達嘴上不服王保保,可卻依舊讓自家長子在一邊旁聽。

徐允恭對兵法的理解,同樣令王保保驚訝。

更是發出了感慨:“大明有兩位猛將,北元焉能與之抗衡?”

徐達滿臉驕傲道:“咱的兒子,不是孬種吧?別看你王保保現在年輕,咱可比你多個兒子呢!”

王保保笑罵一句:“若非我遊戲人間,兒子早就遍地跑!”

“徐達,你也莫要激我!戰場上互有勝負,單挑你未必是我對手。”

眼看二人又要爭吵,嶽麟趕緊上前勸阻。

“行了行了,你們兩都少說兩句!”

“胡惟庸之子,竟然進入了禮部?”

“魏國公,不是我說你!那種貨色你也不阻攔?”

“我們兩不在朝廷,你是吃乾飯的不成!”

被嶽麟職責,徐達老臉一紅,氣急敗壞。

“放屁!咱怎麼沒阻撓?”

“你不知道那胡惟庸,如今是什麼嘴臉!”

“皇上竟然答應了這廝請求,你那陶凱師父也被氣了個半死!”

徐達冷哼道:“如今有無數小國前來我大明朝貢,禮部忙的不可開交。”

“突然塞進來一個二世祖,豈不是打亂了部署?”

“哼!若是捅出什麼簍子,陶凱如何兜得住?”

捅出簍子?

嶽麟此時已經驚出了一身冷汗。

“妹夫?你這是怎麼了?”

王保保注意到了嶽麟的異樣,後者起身告辭道:“我先行一步!諸位咱們回來再說!”

張定邊與老王不敢怠慢,趕緊準備車架,嶽麟上車皺眉道:“直接去劉師府上,想必李師和陶師也在。”

——

誠意伯府。

陶凱大吐苦水,禮部向來出彩,如今卻被胡惟庸塞進了個累贅。

皇上不幫忙說話,反而任由其亂來。

“伯溫,老李!你們二人在朝堂上,為何連個屁都不放?”

“連魏國公都替老夫說話!”

“此事真的讓老夫惱火!”

陶凱來回踱步,劉伯溫卻一言不發,整個人愁眉緊鎖。

李敏不知所以,只能寬慰道:“那胡惟庸不過是讓兒子抄個近道走仕途罷了。”

“你就將他扔去閒職,他又能做出什麼事?”

“不過皇上今日說的有些過分,什麼老陶你年事已高,有些事情需要年輕人來分擔。”

陶凱氣得牙癢癢,禮部如今就是他的孩子,他不希望孩子身上有一隻毒蟲。

“老爺,駙馬爺嶽麟求見。”

“快快讓他進來!”

劉伯溫聽聞嶽麟前來,臉上露出一抹笑容。

嶽麟快步而來,躬身行禮道:“學生拜見三位恩師!”

“聽聞今日朝堂之事,特意前來探望!”

三個老傢伙扶起嶽麟,說來也巧,他們對嶽麟十分喜愛,自從與嶽麟結識,浙東改變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嶽麟啊,你給評評理!伯溫這老傢伙,在朝堂上一句話都沒有替我說!”

陶凱吹鬍子瞪眼,還不忘看劉伯溫一眼。

“陶師,學生今日前來,是想讓你暫且辭官歸隱!”

辭官歸隱?

聽聞此言,陶凱雙眸瞪大,有些不可置信。

劉伯溫則輕舒一口氣,至少嶽麟與他的看法相同。

——

武英殿。

朱元璋提筆批閱奏摺,朱標在旁輕聲詢問:“父皇,今日為何要答應胡惟庸?”

“那等不合理的請求,分明是欺君犯上!”

“那胡凃兒臣可見過,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

朱元璋輕笑道:“咱就是要這種人來破局。”

“胡惟庸手裡還有些權力,咱正愁沒辦法收回來,他就給了機會。”

“今日咱在朝堂上,已經提醒了陶凱,至於如何抉擇,就看那老傢伙自己了。”

朱標還想過問,朱元璋卻擺了擺手。

“標兒,此事若是傳到嶽麟耳中,肯定已經猜測的差不多。”

“你若是真的好奇,不妨就去問問他吧。”

“莫要因為朝政,就跟嶽麟疏遠,此乃為父給你留下的肱骨之臣!”

朱標聽聞點了點頭,俯身再拜,“兒臣知道了!”

——

隔日。

陶凱直接遞上辭呈,乞骸骨,準備告老還鄉。

這可樂壞了淮西一脈,胡惟庸更是喜不自勝。

經過這些年在安南的歷練,他的弟子陳瑛已經有了升遷的機會。

如今這個禮部尚書便是淮西一脈的囊中之物。

可惜陳瑛的資歷依舊不高,只能用之前的吏部侍郎方堂明來接手。

“皇上英明!如今我淮西已經佔據吏部,戶部,禮部,兵部!”

“劉伯溫,你拿什麼跟我鬥!”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神劍道尊

凌紫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