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姜塵自然是會的。

出身姜家的他,身份尊貴,自小便受到了嚴格的教育。

那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他不說全都到了宗師的地步,那也是樣樣精通。

將琴放於身前,姜塵就這麼盤坐在虛空之中,十指揮動,開始彈奏起來。

“錚——”素指輕彈,琴韻流轉。

這本是混亂不堪,魔氣沖天的魔域,卻因為這琴聲而變得平靜,變得安寧。

姜塵身下,一眾剛才陷入瘋狂中著的魔獸,此刻在琴音的洗禮下,像是失去了體內血液之中流淌的魔性,變得馴服起來。

肉眼可見的,絲絲縷縷的魔氣,從這些魔獸的體內逸出。

至於天魔們,他們的表現更是不堪,被那琴音一掃,直接破碎,化成了絲絲縷縷的精氣,迴歸天地去了。

那琴音縹緲悅耳,就連天上的仙人都聽到了。

有人沉醉其中,不由出聲問道:“這是什麼琴音?”

沒人回答他,因為就是仙人,也被這琴音影響,陷入恍惚的狀態。

倒是玉帝似有所覺,臉上露出回憶的神色來,顯然是知道這琴音的來歷的。

魔氣縱橫,在海域之中瀰漫,似不甘被驅除,要重新魔染那些水族生靈,讓它們永世沉淪。

可惜,任魔氣如何洶湧,也是無法靠近那些水族生靈了。

姜塵手上,琴絃漸起高亢之音,魔獸眼前,一眾仙人眼前,那偌大的海域消失在了迷霧之中。

周圍變得昏暗,彷彿處於混沌之中,一切模糊得分不清。

琴音依舊在繼續,曲調婉轉悠揚,彷彿橫越亙古,洞穿心扉。

咔嚓一聲。

黑暗破裂,混沌不再,琴聲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白色的霧氣與一縷陽光。

海上雲氣漸生,雲臺天闕次第而出,層層疊疊,綿綿遠去,巍峨廣漠,無邊無際。

那宮殿之中,初時無人,後有仙真往來,絲竹樂起。

在琴音的影響下,海域之上,竟是出現了一片浩瀚仙境,將此地的魔氣悉數淹沒。

不知過去了多久,就聽“崩”的一聲,琴音終止,宮殿樓臺隨之消失,雲氣也一併退去,海面在此恢復了平靜。

只是,隨那仙境一同消失的,還有瀰漫整個海域的魔氣。

現如今,在琴音的洗禮下,此地魔氛,已完全被淨化。

那些被魔染的水族生靈,也都恢復了正常,非但如此,它們受琴音洗禮,更是得了偌大的好處,紛紛開啟了靈智,有了化龍的可能。

……“道祖遺音,玉京瓊音!”

天庭之上,待姜塵一曲完畢,玉帝忍不住感慨道。

玉京瓊音,正是姜塵所彈仙曲的名字,為道祖所作。

玉京,指的是崑崙玉京峰,此地雖名聲不顯,但卻是道祖未曾成道時的道場,為玄門聖地。

太古之前,三族還未大興之際,道祖與友人在玉京山上論道,高興之餘,作玉京瓊音一曲,為玄門仙曲,有洗滌身心,蕩除外魔之能。

玉帝身為道祖的童子,陪伴道祖無數年,比之三清在道祖身邊的年頭還要長,知曉許多道祖往事,自然認得此曲。

是故,一口道出了此曲的來歷。

“嘶~~”“道祖遺音,玉京瓊音!”

“原來,此曲叫做玉京瓊音,竟是道祖所傳,怪不得威力這麼強大.”

“無上仙音啊,真乃無上仙音…”“今日能聽聞道祖遺音,當真是死而無憾了.”

底下群仙聞聽此言,紛紛議論起來,心情無比的激動。

那可是道祖,玄門的創始人,這些仙人也就只知道道祖的名頭,其餘的,別說是見過道祖了,他們就連道祖的事蹟都沒聽說過。

如此聽聞姜塵所奏之仙曲,乃是道祖所傳,與道祖有關,心中自然激動。

只是,在激動的同時,這些仙人又不免有些羨慕與嫉妒。

道祖神通再妙,又與他們又會關係?非是聖人門徒,玄門正統,如何有資格學習道祖神通?所以,道祖神通再強,再妙,他們也只有羨慕的份。

御座上,玉帝眼神一掃,見眾仙此時的表情,就知他們在想些什麼,不由懶洋洋的說道:“道祖慈悲,為眾生開道途,先是傳下玄門仙道,後又以身合道,補全天地。

如此人物,又豈會吝嗇區區神通?”

“道祖不是沒有傳下神通,只是你們沒有發現罷了.”

“那《黃庭經》,《太玄經》,《道經》等等典籍之中,皆藏有道祖留下的神通,算是給後人準備的機緣.”

“你等一入門,便被告知,要常頌《黃庭》,多念《道經》,究其原因,還不因為這裡面藏有道祖留下的神通.”

“可你們呢,有做到這一點嗎?在得到師門傳下的修煉功法後,你們又有誰回過頭來,專心研究《黃庭經》了?”

“神通就在眼前,你們自己沒有發現,反倒開始怨天尤人,覺得自己學不到神通,是傳承不行.”

“這不可笑嗎?”

“黃庭經很難得嗎?修士手裡,不說人人一本,那也差不多了.”

“今日,寡人就告訴你們,別說是玉京瓊音了,就是合道玄音,天地同化,乾坤印等玄門無上神通,也都被道祖留在了種種道經之中。

只要你們有心,就能發現.”

“道祖傳承只在聖人手裡,此言大謬也。

道祖是為眾生開道途,不是為聖人開道途。

道祖傳承,就在這天地之中,在道經之中,三界眾生皆可觀之.”

“所謂聖人,就是集道祖傳承之大成者,並推陳創新,將其發揚光大.”

玉帝這一連串的話說完,眾仙立即羞愧的低下了腦袋。

要說黃庭經等道經,他們非但熟悉,更是能倒背如流。

畢竟,玄門的入門要求,就是要熟讀道經。

連道經都不會,還學什麼道。

但黃庭經這類的道經,只有道理,而無修煉功法,自然不被他們重視。

正如玉帝所言,往往在得到師門傳下的修煉功法之後,他們就將黃庭經放到一遍。

神通秘術都學不過來,哪裡還有世間看這些大道理。

可如今經玉帝點醒,他們方知,自己錯過了大機緣。

“道尊慈悲!”

先是讚了道祖一聲,眾仙又朝玉帝拜道:“臣等謝過陛下點撥。

若無陛下點醒,臣等丟了西瓜撿了芝麻卻不自知,也枉費了師門的多年教導,真是羞煞人也.”

對此,玉帝只是擺了擺手,就讓眾仙起來。

在場的仙人,除了少數幾個之外,又有誰是對玉帝忠心耿耿的?所以,玉帝也無意點撥他們。

若非真的看不過眼,今日這番話,他也是不會說的。

道祖對玉帝有成道之恩,故而,他可以容忍別人對自己不敬,卻不能容忍別人對道祖不滿。

ps:後天要上推薦了。

我不能墮落了。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江湖之驚溟

劍下孤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