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京瓊音,不愧是仙道至音,威力果然強大.”

收起九霄環佩琴,姜塵看著眼前煥然一新的海面,心下有著說不出的震撼。

此神通,他也是第一次施展,有此威力,著實超乎他的預料。

他本以為,一曲過後,能將此地魔氣驅除就不錯了。

倒沒想到,此音威力這麼強,直接就淨化了此地,省了他很大麻煩。

“音律之道,比我想象之中的還要強大與玄妙。

看來,以後有時間,需好好琢磨琢磨此道.”

見識到玉京瓊音的威力後,姜塵心中不由對音律之道起了興趣。

要說音律神通,羲皇傳承之中就有不少。

甚至於,還有專門修煉音律之道的先天道經。

羲皇可是洪荒音律之祖,集此道之大成者,有著一琴開天的大威能。

那開天闢地以來,誕生的第一張琴,就叫做伏羲琴,為羲皇的伴生靈寶。

姜塵身為羲皇的傳人,雖未修煉過音律之道,但多少也有些理解。

也是因此,他若修煉音律之道,要比旁人多許多便利。

將修煉音律之道一事記在心裡,姜塵旋即將目光看向身下的海域。

那魔殿,以及殿內的寶物,可還都在海底深淵之中呢。

不過,此刻卻不是收取這些寶物的時候。

既然已經淨化了此處海域,姜塵首先要做的,應是迴天庭覆命。

只是,在迴天庭之前,姜塵還有幾件事要做。

就見他心念一動,調集周圍的天地之力,凝聚成一道道神秘的符籙,組成一套強大而又玄妙的陣法,融入虛空之中,將此地封鎖。

此舉,一是為了防止魔殿裡面的魔氣擴散,二是為了防備有人闖入魔殿,奪走裡面的造化。

姜塵好不容易才把魔殿弄到手,豈能給別人做嫁衣。

天庭之上,有出身截教的星君看到這一幕,忍不住讚歎道:“無需動用令旗、法寶,心念一動,就可虛空成陣,師弟這般手段,已盡得師尊真傳.”

“在陣道之上,截教眾多弟子當中,能勝過師弟者,寥寥無幾.”

勝過截教眾多弟子,姜塵在陣道上的成就可想而知。

只是可惜,就是如此,他依舊沒有達到出師的標準。

因為姜塵並未創出屬於自己的陣法。

沒能做到這一步,就是他的佈陣手法再精妙,對陣道領悟的再深刻,也是不能出師。

仙道,從來都不是固步自封的,而是要推陳創新、與時俱進。

唯有如此,仙道才能愈發興盛。

……佈置好陣法,姜塵施展法力,大袖一揮,將此地的水族生靈全數收起後,這才離開了此地。

這些水族生靈,受道音點撥,開啟了靈智,有了化龍的可能,也算是與姜塵有緣。

故而,姜塵將他們收走,打算養在蒼山之下。

待到日後,再擇其優者送入化仙池內修煉,送他們一場化龍的機緣。

仙道大派,自然要養些神獸,才能體現出應有的風采,也能展現出深厚的底蘊。

養幾頭真龍在山內,日後別人一聽說上清宮,就會感嘆,連真龍都能豢養,真不愧是仙道聖地。

這就是名氣!這就是威風!返回天庭的途中,姜塵特意路過蒼山,將這些水族生靈扔進了那靈泉仙湖之中,這才化成一縷神光,回到了天庭。

走進南天門,穿過幾座天宮大殿,姜塵重新回到了凌霄寶殿,朝玉帝覆命道:“九宸幸不辱命,以將那魔氣祛除!”

玉帝大笑一聲,道:“哈哈,九宸之能,寡人與眾卿家已經在天庭看到了,確實是三界少有的神聖。

那玉京瓊音,更是名不虛傳,不愧是我玄門無上神通.”

先是將姜塵好好的誇獎了一番,直到將他誇的不好意思的時候,玉帝方才轉過話題,繼續說道:“方才寡人觀九宸你伏魔之時,所用之琴,乃是一件凡物,可是手裡沒有趁手的好琴?”

玉帝這個問題,倒是讓姜塵一愣,過了半響,他才反應過來,回答道:“也不是手裡沒有好琴,姜家寶庫裡就有不少人族前輩留下的寶琴,只是時間匆忙,我沒來得及去取.”

玉帝把手一揮,大包大攬的說道:“何需這麼麻煩,既然九宸你手裡沒有趁手的好琴,那寡人就送一張.”

說罷,玉帝扭頭朝身邊的天壽公主說道:“天壽,你去你母后那裡一趟,將那張鳳棲琴拿來.”

沒等姜塵開口,天壽公主就領命去了。

見此,姜塵也不好開口了。

過了片刻,就見天壽公主抱著一張木琴走了進來。

示意姜塵收下那張木琴,玉帝道出了此物的來歷:“此琴名為九龍鳳棲琴,取自鳳棲梧桐之意。

它雖不是先天之物,但也頗為不凡.”

“遠古時代,寡人遭劫,不得不轉世重修。

天皇伏羲應眾神之邀,上天代朕執掌天庭.”

“恰逢當時,有九頭魔龍作亂,有大神通者出手,將這九龍鎮壓。

之後,更是將這九龍煉成九根琴絃,輔以先天梧桐木,製成一張絕世寶琴,當做禮物贈予青帝.”

“九龍魔根深重,故而,此琴初成之際,魔氣沖霄,實乃一件曠世魔兵。

然,青帝神通廣大,此琴陪伴他百萬歲月,受其氣息感染,逐漸化消了魔氣,成為一件皇道至寶.”

說到這裡,玉帝的語氣突然變得嚴肅起來:“此琴為青帝之物、天皇重寶,九宸你是青帝之後,此琴贈予你,卻是正合適不過了.”

“望你收下此琴之後,當一心維護三界秩序,莫要墜了青帝的名頭.”

九龍鳳棲琴,青帝寶物,伏羲聖琴,這樣的寶物,不是先天靈寶,卻勝似先天靈寶。

姜塵怎能拒絕?收下九龍鳳棲琴,姜塵連忙謝道:“九宸必不負陛下所託.”

“嗯!”

點了點頭,玉帝道:“散了吧,寡人今日有些累了,退朝!”

說罷,玉帝那龐大的身影,就消失在了眾仙的面前。

眾仙也是各自退去,離開了凌霄寶殿。

今日知道的事太多了,他們得回去好好消化消化。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要回去翻閱道經,看看能否有所領悟,一窺道祖神通的玄妙。

姜塵也離開了,他今日連得數件寶物,還沒來得及檢視,正好可以回去好好研究研究。

不過,在離去之前,姜塵給了孫悟空一個眼色,讓他明日下界來蒼山一趟。

今天這事,若非姜塵突然出現,帶來了魔尊出世的訊息,擾亂了眾仙的謀劃,怕不是他們就要算計孫悟空了。

為何算計孫悟空?算算時間,孫悟空在天庭也有些時日了,該給他找點麻煩,好將他趕下去,開啟西遊的序曲。

西遊之事,不止是四尊聖人在背後交易那麼簡單,還關乎著天數的演變,西方聖人的大宏願等等。

所以,就是姜塵,也阻止不了西遊的進行。

這是大勢,任何人都阻止不了。

若是強行阻止,只有被煌煌大勢碾壓成齏粉一個下場。

因此,姜塵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阻止西遊計劃的進行,而是儘量的去拖延時間,好讓自己在此事之中佔據主動。

佛教東傳,已是必然之事,聖人都阻止不了。

若有人敢破壞,西方二聖也不介意殺人。

但他只說佛教東傳,卻沒說那一部佛教教義東傳,也沒說是哪一部佛門教義佔據主導地位。

如來佛祖是佛,大日如來是佛,過去佛是佛,未來佛是佛,藥師王如來也是佛,還有歡喜佛、定光佛……自然,大威大德王佛,也是佛。

他傳下的佛法,也是至高佛法,也是大乘佛法,也是佛門無上教義。

佛門東傳,可以。

大乘佛法大興於世,也可以。

但那其中佔據主導的,一定得是大德大威王佛,也就是姜塵的佛法。

以姜塵之能,自然遠遠做不到這一點。

那佛門之中,如來佛祖、大日如來、藥師王如來,過去佛、未來佛等等,都是高手之中的高手。

真要打起來,一巴掌就能拍死姜塵。

姜塵憑什麼與他們爭?是啊,憑什麼?憑的自然是人族!姜塵又不是孤身一人,他的身後,站著整個人族。

同樣是佛法,一個是外人的佛法,一個是自家的佛法。

人族會支援誰?當然是自家人。

有人族在背後支援,姜塵就有了與佛門諸佛爭鬥的本錢。

佛門的內部爭鬥,西方二聖是不會出手干預的。

畢竟,聖人在乎的,只是佛門能不能大興。

只要佛門能夠大興,那無論是哪一派的佛法成為主流,他們都不在乎。

更別說,佛門是要在人族傳教,誰有了人族高層的支援,誰就先天立於不敗之地,這就是姜塵的底氣。

當然,在此之前,姜塵還要努力提升自己的實力。

任何底氣,都是建立在足夠的實力之上的。

若無強大的實力作為支撐,那麼一切都不過是鏡中月、水中花,一觸即碎。

人族給力,姜塵也要給力才行。

………………心念一動,姜塵就回到了蒼山,那屬於自己的大殿,蒼天殿中。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遊:從小鯉魚吞噬進化成聖

六月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