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796校閱

三月的京城,天氣漸漸回暖,花兒次第開放,京郊成了花的海洋。

今天是約定的去京營校閱的日子,一大早魏廣德和譚綸就在德勝門外匯合,一起出城前往京營。

因為是要去城外,魏廣德今天並沒有坐轎,也沒有重新拿出那輛閒置已久的馬車,而是直接挑了匹大黑馬,就這麼騎著出發。

譚綸也是一樣,畢竟多年在江南負責軍事,對於騎馬也是熟悉。

兩人打馬在前,身後十多名隨從也是一樣,馬隊就這麼浩浩蕩蕩直奔北郊京營而去。

雖然這年頭馬匹很貴,特別是這種可供騎乘的馬匹,而且一個是內閣閣臣,一個是兵部侍郎,不管是自己還是府裡準備的馬匹那都是軍馬,可以衝鋒陷陣那種,馬價那就更高了。

古代馬匹大體上分為戰馬和工馬兩種。

戰馬當然是指那些適合用來作戰的馬匹,通常都會選擇體型高大,力量強和速度快的,能夠適合長時間奔跑和作戰。

而工馬,則是資質較差,只能用作耕田、運輸和旅行用的。

歷代大一統王朝,幾乎都是由擁有騎兵的北方政權完成的。

即使是朱元璋也是由南向北而統一的,也是因為元朝統治者退耕還牧,而戰馬的主要來源是南方的養馬基地。

所以在冷兵器時代的戰場上,戰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三國的曹魏憑藉著一己之力,壓制住蜀吳兩家,那正是因為自己擁有騎兵的優勢。

魏廣德他們這一行人馬,胯下都是價格不菲的戰馬,在城裡城外自然也引得許多路人側目。

不過這裡到底是京城,天子腳下,達官顯貴何其多。

而且,這個年代的京城二代們,沒事兒也少不了這樣招搖過市,所以見多識廣的京城百姓也就只是看上幾眼,發覺這些騎馬的穿著怎麼如此差勁。

和那些二代相比,魏廣德和譚綸都比較低調,當然不會花裡胡哨的求個光鮮亮麗。

雖然都是穿的松江長棉布料的衣服,可這東西不近看,不用手摸,還真察覺不出和普通棉布的差別。

馬兒踏著花海,快速靠近前方豎起木柵欄的營地。

在馬隊靠近京營的時候,大門就已經敞開,京營提督、成國公朱希忠帶著五軍營、神樞營、神機營指揮使林岐、王化熙等在門口迎接。

京營的官兵可以不認識魏廣德是誰,可卻沒人不認識譚綸這位京營戎政,所以在他們靠近的時候就被人認出,通報進去。

實際上朱希忠平時都是在五軍都督府裡任事,根本就不怎麼來京營。

也就是因為大閱一事,他現在每個月才會來這裡走一趟,看看戚繼光訓練計程車卒是個什麼樣子。

畢竟大閱表現好了,他面上有光。

要是出了岔子,雖說隆慶皇帝安排的是魏廣德負責,可他這個提督總歸面子不好看。

那些人馬,可都是他的手下。

兩邊人在大門處見面,朱希忠是向魏廣德拱手,而其他將官都是行軍禮。

等朱希忠對他們進行介紹以後,魏廣德才說出此行目的。

其實魏廣德和譚綸今日來京營並沒有隱藏訊息,那日在內閣值房裡,當著禮部和兵部官員的面還說了此事。

朱希忠也是因此才在今日提前一步到營中,安排了一下。

要知道,現在精銳都被戚繼光選走進行訓練,前營都剩下老弱病殘,不處理下實在看不過眼。

戚繼光練的那些兵,他也去看過,是比已經威武了許多,所以對於隆慶皇帝的大閱還是比較放心的。

“善貸,這戚繼光練兵是真有一手,我這些日子也是掛念著大閱一事,有事沒事就過來看一眼,練的是著實不錯。”

去校閱場的路上,成國公朱希忠和魏廣德並馬而行,隨意閒聊。

“那三千浙兵是單獨編營還是和京營混編?”

魏廣德這次過來,主要目的就是見識下戚家軍,回頭好和隆慶皇帝稟報軍容,所以他最擔心的就是人到了京營,最後和其他京營的兵混編,這樣可就看不到原汁原味的戚家軍了。

“本來打算編入神機營的,那隊人馬多熟悉火器,神機營最適合他們,何況戚繼光還是神機營副將。

只不過,戚繼光設想的軍陣演練中,除了九邊重鎮和遼東鎮的兵馬,還打算用這三千人馬單獨為一陣進行演練。”

朱希忠開口說著他知道的情況,其實就是戚繼光對大閱場面的一個構想。

後世閱兵,部隊都是組成一個個隊形,次第經過檢閱臺,古代大閱其實也是類似的,只不過部隊經過檢閱臺不是踢著正步直接過去了事,而是要在檢閱臺前展示戰陣。

這樣的校閱,說實話要比後世閱兵好看許多。

當然,時間上也更多。

就比如神樞營和九邊的騎兵部隊,就要在檢閱臺前演練衝鋒、騎射等戰術動作,而五軍營和其他步卒戰兵,則是演練結陣作戰,防禦、進攻都要一一展示出來。

當然,最熱鬧的還就是神機營,那是銃炮齊發,光電聲響效果配齊,很是好看。

這些,都是譚綸和魏廣德說過的,不過沒親眼看過,所以魏廣德也很感興趣。

聽朱希忠的話,魏廣德知道,戚繼光是打算展示戚家軍在江南剿倭的戰法。

用戰兵組成無數個鴛鴦陣壓住陣腳,再用火器進行攻殺,這其實就是戚繼光率軍作戰的模式。

不管是在浙江、福建還是廣東剿倭,此招無往不利。

至於被後世傳得神乎其神的鴛鴦陣,則多是在巷戰等特殊地形,火力不能擊敗倭寇被他們近身後才能發揮出來。

也不是說鴛鴦陣不厲害,畢竟明軍始終佔據人數上的優勢,又組成大大小小的軍陣相互配合,擊殺效果肯定是很高的。

但是近身作戰,難免傷亡,所以用鴛鴦陣對敵絕對不是戚繼光的首選。

只不過後來到了北方,發現面對成群的虜騎衝鋒,步卒組成的鴛鴦陣根本不起作用,達不到阻止敵軍衝入陣型的目的,所以因勢利導選擇了戰車組成車陣進行防禦,但主要還是依靠火器殺敵。

而複雜戰車間聯絡部位的步卒,依舊按照鴛鴦陣的模式進行訓練。

虜騎想要從車陣縫隙間穿行,馬速自然降下來,也就不是步卒的對手了。

魏廣德並沒有去京營大帳休息,而是直接到了校場,隔得老遠就聽到那邊喊殺聲震天。

幾萬人馬的合練,這樣的陣仗可不多見,即便是魏廣德也僅經歷過一次,那就是平安州之戰。

很快,他們就登上點將臺,在魏廣德的示意下,他們並沒有大張旗鼓來此,免得打攪了士卒訓練。

只有偷偷摸摸的看,才能知道士卒訓練的真實水平。

上了點將臺,魏廣德有些意外沒有在這裡看到戚繼光。

按理來說,他此時應該就在這裡觀看下方軍陣的訓練,發現不足馬上糾正才是。

問了點將臺邊站崗士卒才知道,戚繼光下臺去了,也不知道現在在哪個戰陣裡。

魏廣德、譚綸、朱希忠就直接站上點將臺往下觀看,魏廣德不是詢問下方各處正在操練的戰陣是屬於哪支部隊。

這次京營的兵馬,不管怎麼混編,反正是五軍營組成五個軍陣,打出前、後、左、右、中五杆大旗。

神樞營的騎兵部隊也是分成三個千騎隊演練衝鋒和騎射功夫。

神機營則分兩隊,分別是火銃手展示五段擊和炮手展示將軍炮、佛朗機炮的釋放。

此外,昌平、保定和山東的兵馬,還會各有兩個軍陣進行演練,如此一共湊出二十七隊人馬逐一展示。

那場面,想想都很壯觀。

“神機營的操練在外面,現在沒有發放火藥,只是動作操練,所以沒有聲響。”

在魏廣德問出神機營操練的時候,神機營右將軍,指揮林岐出來介紹道。

戚繼光從福建總兵官調京城神機營副將,其實主要就是練兵用,職位並不高,這也是他一直謀求外放的原因。

在神機營,他都不算老大。

只不過因為有譚綸的關係,神機營指揮使林岐對他大刀闊斧的改造軍隊,並沒有多說什麼。

他背後是京城裡某侯府,而侯府背後還有某國公,但依舊還是不願意和兵部大員起紛爭的,所以選擇完全配合。

好在戚繼光會做人,不僅給他送上豐厚的禮物,還是不是透露自己正在謀求外放的意思,表達自己並沒有和他爭權奪利的心思。

對於戚繼光,京營的將領們也都很喜歡,不是喜歡他人,而是他口袋裡的銀子。

當初江南剿倭,朝廷和地方官府不僅開出高額賞金,倭人本身渾身也是寶。

倭人習慣使用的倭刀,多是精心打造,在大明可以賣出不菲的價錢,而他們隨身帶動一些倭國物品,也因為在大明不多見,充滿異域風情,也是能夠賣錢的。

所以倭寇在戚繼光眼裡是移動的銀山,而京營的將領們則把戚繼光看成一座銀山,沒事兒就愛找他喝酒玩耍,戚繼光也是來者不拒,所以關係處的還都不錯。

在魏廣德眼前的,主要是五軍營的五個軍陣,還有昌平、保定兩地各一個軍陣,這些人是戚繼光之前挑選回來的。

魏廣德看了一陣,就覺得沒什麼意思,雖然軍陣氣勢很足,和別忘記他也是軍戶出身,京營操練的這些,即便是九江衛,每年也會演練幾次,都是稀鬆平常的東西。

只不過可能京營軍餉高點,士卒氣勢要比原來的九江衛強盛一些。

“我們還是下去,近距離觀看神機營、神樞營和浙兵的演練吧。”

好位置,肯定是被五軍營的人馬佔了,而且步卒為主的五軍營確實也更好選地方操練。

“好。”

成國公朱希忠今天也沒什麼大事兒,也想看看京營現在的變化,所以很乾脆就答應。

一群人下了點將臺,早有人牽過馬匹,在熟悉環境的將官帶領下,一群人快馬向遠處奔去。

浙兵其實也在這附近,畢竟都是步卒,最先映入魏廣德眼簾的就是浙兵,一看之下和先前五軍營等軍陣高下立判。

在高臺上觀看五軍營的操練,動作只能說還比較整齊,算得上令行禁止,不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在看過浙兵的操練後,就連朱希忠、王化熙等人心裡也不得不讚嘆一句。

此時戚家軍軍陣如同譚綸所說,軍陣後方是由兩千名火銃手組成的方陣,千餘杆鳥銃還有數十門小炮對著一個方向,在隊官的呼喊聲中進退有據的輪換位置。

前方則是近百個十來人組成的小陣,在隊長的帶領下進行攻防轉換,小陣中的弓手和火銃手還時不時舉弓抬槍做出射擊的姿勢。

小陣的操練是各行其是,當然算不得整齊,不過後面火器手的表現才是讓他們眼前一亮的原因。

“怪不得浙兵打倭寇,每次都能取得大勝,戰兵防禦,銃手攻殺,只要壓住陣腳,管他來多少倭寇都是送人頭。”

魏廣德確認了戚家軍的戰法果然和他想的類似,戚家軍獨出心裁的弄出鴛鴦陣這樣的小軍陣而不是慣常大軍會戰的大軍陣,對付散兵遊勇似的倭寇,確實更加適合。

明軍此時的戰法還是當初打北元時期的軍陣,那就刀盾和長矛組成第一道防線,穩住陣腳,後方弓手和火器手遠端殺敵。

混戰,並不是明軍要的,那是防線被突破後才會出現的場面。

後世影視劇裡,幾千人混戰一塊的所謂戰爭場面,那其實就是糊弄人的把戲。

一旦破陣,短期內不能驅趕突入的敵人,重新建立起防線,一般軍隊就會潰敗。

因為後面大多是不善近戰的弓手,他們面對衝殺而來的敵人多會選擇拔腿就跑。

由此引發羊群效應,崩潰只在旦夕。

所謂強軍,其實就是能抗多久這樣的衝擊。

強軍,在防線被破後,很快就能組織力量封堵缺口,快速穩住戰線,這也是訓練有素的一個標誌。

戚家軍的軍陣,因為是無數小軍陣組成,所以一個被擊破,很容易就能調動附近軍陣補上缺口。

又因為是合擊術,所以殘餘士卒也能很快融入臨時軍陣中。

結果就是戚家軍即便被敵軍強勢衝散,散開的軍卒很快又會在隊長、副隊長的帶領下組成新陣。

“戚家軍名不虛傳,這鴛鴦陣果然精妙。”

這種組成新陣的方式,可不是魏廣德看出來的,而是軍陣在演練中就不時相互交換戰友,幾次三番魏廣德當然就看明白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開局就被女帝抓走

一隻孤獨的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