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軍的演練,魏廣德站在一旁看了半,也算是看明白他們的戰法。

怎麼呢,確實比明軍現在的戰陣先進,但是並不普世。

因為像大明這樣的國家面對的戰爭,像剿倭這樣的戰事,甚至連大戰都算不上。

若是大明前、中期的軍隊,剿倭或許會費力點,但依舊可以輕易取勝,因為中國很早以前軍陣就已經出現,是混合兵種的軍陣,講究相互協助。

而戚家軍這種打法,在他看來,其實更適合訓練股精銳部隊,比如偵察兵等,類似後世的特種部隊。

不過對於剿倭這樣的場面,戚家軍的戰法確實很有針對性。

這明什麼,這明這套戰法就是戚繼光根據戰場情況想出來的,很有針對性。

聰明的將領,打仗就是靠腦子,會針對不同的敵人採取不同的戰術配置。

戚繼光能夠在戰場上審時度勢,創新出一種新穎的戰法,倒是一個值得拉攏的將領。

不過想到拉攏,魏廣德心中就是一嘆。

他想起了後世對戚繼光的記載,這人後來投身到了張居正門下做起“走狗”。

倒不是他沒法拉攏戚繼光,實際上就現在,他和戚繼光的接觸就遠遠超過張居正和他的接觸。

而且,魏廣德還有戚繼光的老領導譚綸這個老鄉,還有殷士譫這個戚繼光的老鄉,然的比張居正更有優勢。

可是他也清楚,可以保持良好的關係,但卻不能再想對待馬芳、俞大猷那樣對戚繼光了,犯忌諱。

過去他職低位卑,和一些將領走得近倒也沒什麼,可現在他已經是大明朝內閣閣臣,繼續和這些領兵將領走得近,難免不會讓隆慶皇帝多想。

現在的皇帝,讓魏廣德已經有一些陌生了,有的時候根本就想不明白他到底是怎麼想的。

或許是因為距離的原因,當初在裕袛,他幾乎每都能和裕王見面。

而現在呢,未入閣前就不了,就算入閣後,他也只是三、四才能見到皇帝一面。

接觸少了,對皇帝的瞭解也就少了。

而且,魏廣德隱隱感覺對,似乎隆慶皇帝對他們這幫潛袛之臣有了一絲防備的心理。

李春芳在內閣裡顯得無慾無求,隆慶皇帝應該是最放心的閣臣。

而自己和陳以勤、殷士譫有形成圈子的苗頭,這在皇帝登基初期還是他促成的。

不過對比往昔,現在的情況和那時候有了明顯的變化,那就是高拱走了。

那時候裕袛舊人分成兩派,最強勢的自然是高拱,而他們三個聯合起來都沒法和他扳手腕。

魏廣德隱隱感覺,最近倆月對閣議的政務,隆慶皇帝似乎有偏袒張居正的意思,有意無意的對他們進行打壓。

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帝王心術”,講究平衡之道。

內閣現在他們強勢,隆慶皇帝就選擇站隊張居正,平衡各方實力。

念及此,魏廣德回頭對朱希忠問道:“戚繼光現在在哪裡?有打探出來嗎?”

“在神樞營那邊。”

朱希忠開口道。

在他們下點將臺的時候,就已經派出熟悉校場周圍的校尉外出尋找戚繼光的蹤跡。

他是這裡的負責人,魏廣德他們要看什麼,自然諮詢他才是最合適的。

等一群冉了神樞營的訓練場地,這裡是整個校場比較靠外的區域,地勢平坦寬闊,適合騎兵演練。

不過這會兒,神樞營幾營人馬就在一旁休息,而場邊一群人聚在一起。

他們過去後,果然看見戚繼光正在對神樞營的幾個副將話,靠的近了才聽出來,是在為戰馬伺候不周發火。

魏廣德看了眼四周神樞營的戰馬,感覺看上去很是神駿,不明白戚繼光戰馬不好是什麼原因。

他們的到來,自然驚動了人群裡的戚繼光等人。

看到是魏廣德過來,旁邊還有他的頂頭上司成國公朱希忠、兵部侍郎譚綸,不敢怠慢馬上就過來行禮。

“怎麼回事?神樞營有什麼問題?”

戚繼光率領其他將領行禮過後,魏廣德開口問道。

“魏閣老,提督大人,戎政大人,這神樞營的戰馬,在馬料上不夠.....細緻。

這些戰馬大多徒有其表,看上去神駿非凡,可實際跑起來後就馬力不濟。

短時間倒是沒什麼,可這樣時間長了,戰馬就會退化,不再適合作為戰馬使用,實在是浪費的很。”

聽到戚繼光這麼他的神樞營,神樞營佐擊將軍署都指揮僉事王世英就不滿起來,當即從魏廣德身後走出,對著戚繼光道:“戚將軍,你話可得講真憑實據,我神樞營的戰馬都是精心飼養的,怎麼會不細緻。

你馬力不夠,那是你成驅使兒郎們訓練,練多了可不就累了,你可不能把責任推給我們神樞營。”

為了應對百年來首次皇帝校閱,戶部和兵部給京營下撥了大量的物資,其中就有大量的馬料,就是為了保證士卒和戰馬能夠吃飽,吃好。

只不過,雖然有譚綸的監督,可士卒的軍糧和戰馬的馬料,自然還是被剋扣了不少。

這些事兒,大家心照不宣就好了。

可戚繼光這個時候戰馬不好是因為馬料的問題,王世英當然就不幹了。

“現在的情況,能夠保證大閱不出問題嗎?”

魏廣德看了眼王世英,轉頭看著戚繼光問道。

“大閱演練勉強能行,但是難保不出岔子,最好還是給戰馬準備更好一些的馬料,積蓄馬力。”

戚繼光在王世英出來指責他胡言亂語後就低下頭,這會兒本來想含糊其辭把事情摻和過去,可想到萬一大閱中出岔子,他可擔不起這個責,所以最後還是提醒道。

魏廣德知道軍糧和馬料都是“足額”撥下來的,這事兒是他督辦的,包括工部那邊製作精良鎧甲和武器,這些命令都是他下的,為此還召集幾個衙門一起協商過。

現在戚繼光馬不好,他當然知道,肯定又是有人下手狠零,漂沒多了,影響到訓練。

不過這個事兒,他也不好過多插手,只好對旁邊的京營提督朱希忠聲道:“成國公,朝廷下撥的東西是我督辦的,應該是可以保證訓練所需。

我看,應該是輜營那邊出了些問題。

事兒,還請國公爺以國事為重,清理一下。

在大閱前,戰馬的馬料,還有軍卒的糧餉這塊,還請國公爺多費些心。

出了漏子,大家臉上都不好看。”

能夠治這些將痞的,也只有朱希忠這種頂級勳貴。

不過因為京營裡勢力分佈複雜,其實有些事兒朱希忠話都不好使。

別覺得不可能,京營裡將領除了外調來的,多是京城公候伯府子弟,成國公要面子,英國公、定國公難道就不要了?

還有下面那些侯府,伯府。

就現在的臨淮侯府上,雖然只是侯爵,比公爵低一等,不過不管是嘉靖皇帝時期還是現在隆慶朝,臨淮侯府地位一直都在抬高,儼然是一顆新貴誕生。

對這種簡在帝心的世襲勳貴,國公府也不願意輕易招惹。

朱希忠明白魏廣德的意思,家事,京營自己處理,不管怎麼樣先把大閱應付過去,當然選擇點頭認了下來。

“國公爺,上次在你府上喝的那個秋露白還有嗎?那滋味真是回味無窮,啥時候請上京城的勳貴一起再喝一盅。”

魏廣德又繼續道。

朱希忠看了眼魏廣德,臉上堆起笑容,一口答應下來。

“好,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如何?”

“嗯,今日是不錯,這邊看完京營,回城就叨擾了,還請成國公派人給各家下帖子。”

魏廣德也是笑呵呵道。

魏廣德的意思朱希忠當然明白,他不插手京營,但是大閱他要管,所以今日的酒席,其實就是幫他向其他府邸施壓,讓他們手稍微鬆一下。

魏廣德這樣不是找事兒,而是幫著解決事兒,人品得到朱希忠的認可。

這種人能處,有事知道相互照應。

這邊事兒完,魏廣德回頭就對戚繼光問道:“那現在神樞營是休息還是繼續訓練?”

“回閣老,已經休息的差不多了,應該可以繼續訓練了。”

戚繼光抱拳答道。

先前魏廣德和朱希忠的對話,戚繼光似懂非懂,但是猜測應該是解決現在這個事兒,至少不會再壞就是了。

很快,在魏廣德等饒眼中,令旗開始揮舞,神樞營三隊騎兵開始演練衝鋒和騎射戰術。

騎兵戰術訓練就要比五軍營結陣好看多了,眾人在這裡駐留了不短的時間,眼看著就要到中午。

朱希忠派人牽來牛羊,就在校場一處宰殺,按照軍中的規矩搭起行軍灶開整。

雖然是按照軍隊行軍打仗的軍灶做的,可複製烤制牛羊的校尉明顯是此中好手,把製作的牛羊肉送上來,魏廣德、譚綸等人吃的是不亦樂乎。

這個時候,各人面前除了切好的牛羊肉,還各放著一壺酒。

雖然軍營有不飲酒的習慣,可人送上來了,魏廣德和譚綸都沒什麼,畢竟沒有戰事,沒必要掃了大家的雅興。

倒是魏廣德吃著烤好的羊腿肉不住讚歎,“這廚子水平高,清香滑嫩,怕不是京營的人吧。”

“善貸,你還真錯了,人就是京營的人。”

朱希忠和魏廣德、譚綸在一起,三人一桌,聽到魏廣德這話當即笑道:“人家祖祖輩輩就是火頭軍,祖傳的手藝,我時不時都要把人叫到府上烤制羊腿。”

“嗯,我記住了,下次嘴饞我派人聯絡公府管事,幫我找人。”

魏廣德笑道。

“好好,他人吶,平時都在我府上,想要吃這上好羊腿你派人過來就是了。”

朱希忠樂呵呵答道。

得了,魏廣德知道,這又是一個在京營吃空餉的火夫,是不是軍戶不知道,可人家憑手藝征服了成國公的胃,所以平日估計都是在國公府伺候的。

不過這種事兒太多,管不過來,魏廣德也懶得去管。

等飯後戚繼光帶著他們看神機營訓練,還特地運來一批火藥分發下去,演練了實戰射擊。

銃手和炮手射擊百步外標靶,“呯呯嗙嗙”一通響和過年放鞭炮似的,場面煞是熱鬧。

至於標靶,在這麼強大的火力打擊下,早已破爛的不成樣子。

“填充彈藥還是稍慢了,除了佛郎機外,將軍炮和鳥銃還要再練。”

魏廣德不關注威力,而是更注重士卒裝填彈藥的速度,感覺這幫鳥銃手裝填速度似乎還沒自己快。

當然,他也許多年沒摸過鳥銃了,也不知道手生了沒櫻

不過當初在崩山堡的時候,他鳥銃可沒少打,裝填速度還是很快的。

“實彈演練的機會少,所以才會這樣。”

戚繼光有些不好意思道。

“嗯,我明白,先前看了你帶的浙兵,那邊裝填鳥銃的速度就很快,五段擊幾乎可以做到首尾相連,確實練的不錯,不愧戚家軍的名號。”

魏廣德開口道,聲音不,因為此時遠處軍陣中銃炮還在轟鳴,聲音了根本就聽不到。

京營巡視結束,魏廣德、譚綸就和成國公朱希忠一起回城,直接就去了成國公府上,今晚還有一場酒宴,要招待在京城安家的各家勳貴。

不過第二日下午,魏廣德就在內閣寫了一篇奏疏,的就是京營校閱一事。

不過不是他昨日見聞,而是對朝廷對京營的一項制度提出修改意見。

以往的大明皇帝其實也不是對京營不管不鼓,按制每三年就要派遣一名司禮監太監去京營閱視,然後回宮稟報京營見聞。

不過今年因為隆慶皇帝打算親臨大閱,故而魏廣德希望以此能成為一個制度,皇帝每三年大閱京營。

京營的問題多,可情況又太複雜,魏廣德希望透過讓皇帝定期大閱的方式,可以保住現在京營整頓後的成績,只少保住那幾萬人馬。

要是繼續由皇帝派太監去轉一圈,回來口頭報告一通,知道自己和譚綸、戚繼光搞出來的東西什麼時候就功虧一簣。

魏廣德知道,奏疏遞上去,隆慶皇帝應該就會召見自己,順便就把這次京營見聞一併稟報,也算了個事兒。

雖然現在還有些問題,可透過昨日巡視,魏廣德已經覺得此番大閱應該不會出差錯了。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喪屍都市:喪屍爆發

來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