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一家人吃早飯時,平寧郡主發現有些不對勁,兒媳婦有些太安靜了,而且老垂著個腦袋,示意讓如蘭抬起頭,她驚訝道,“如蘭你嘴怎麼腫了?”

如蘭只覺臉上燒的不行,偷偷瞪了眼王立冬,都是這壞人害的,鼓著腮幫子支吾道,“昨晚上肚子餓了,就吃了點小魚乾,不小心被魚翅刮到了....”

齊父關心道,“要不請郭郎中看一下?”

如蘭忙使勁擺手,連說不用,悄悄踢了踢正老神在在吃麵的王立冬,示意快幫忙,決不能請郎中來,萬一看出什麼端倪....

王立冬嚥下嘴裡的面,抬頭道,“父親,不用了,剛才我已經看過了,沒什麼大礙。

過兩天就好了.”

齊父見兒子都這麼說了,也就沒堅持。

見自己娘子碗裡的八寶粥已經見底,忙詢問,“要不要再來一碗?”

平寧郡主點點頭,示意再來小半碗。

齊父吩咐完小廝.....忽然想到一件事,轉頭對著如蘭道,“你母親如今身子不太方便,禮儀課從今天開始就不用上了.”

如蘭瞅了眼坐在對面的婆婆,強忍住喜意,點頭表示當下母親的身體最重要,起身夾著一包糯米雞遞給了齊母,“母親,吃個糯米雞,可香可糯了.”

“嗯,放著吧.”

平寧郡主道,“聽衡兒說,你從小就跟在王姐姐身邊,學習管家看賬了?”

如蘭點點頭,“十歲開始,母親就開始教我管家做賬,這幾年我時常幫我母親一起查賬。

‘杏花村’糕點鋪子的賬,也都是我自己管的.”

對於這兩樣技能,她自覺還算拿得出手,所以大大方方承認了。

平寧郡主見此,就吩咐如蘭吃好早飯後,跟著她一起去書房,幫她打下手。

(⊙﹏⊙)

剛出狼窩又栽虎穴裡。

如蘭暗暗叫苦,後悔的不要不要的。

王立冬有些忍俊不禁。

讓你嘚瑟,現在傻了吧!

如蘭瞅見自己官人不僅不幫忙,還一臉的幸災樂禍,差點氣炸了……

平寧郡主淡淡道,“怎麼,不願意?”

如蘭慌忙擺手,擠出一絲笑容道,“沒有,沒有,我就怕做的不好,惹母親生氣.”

平寧郡主道,“只要用心做事,做錯了也無妨。

改了就是了!難道在你眼裡,我就是個不分是非的人?”

如蘭嚇得忙擺手,“母親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怕....”

平寧郡主出聲打斷道,“行了,我知道你什麼意思了。

吃好了?”

好凶!

如蘭此時只覺才六分飽,但腦袋還是不受控制的點了點。

見媳婦要起身,齊父忙放下手中的筷子,在一旁小心攙扶著,嘴裡還小聲叮囑,“慢些,小心點....”

如蘭立即起身上前,狗腿的攙著婆婆,慢慢往書房走.....

進了書房,如蘭見到書房裡多出了一張微小一號的金絲楠木桌子,就擺放在原先書桌的右手邊。

平寧郡主坐下後,告訴如蘭旁邊的楠木桌就是她以後辦公的地方。

如蘭乖巧道,“是,母親.”

平寧郡主指著如蘭書桌上的幾摞賬冊道,“這些是府裡所有田莊的賬冊,你把今年的賬目全部查一遍,順便也熟悉一下府裡的產業.”

看著每摞都有一尺多高,粗粗數了下,起碼有二十多本賬冊,如蘭瞪圓雙眼道,“母親,我們家有多少莊子?”

平寧郡主淡淡道,“156個莊子.”

如蘭咋舌不已,竟然有這麼多,就算全是五六百畝的小莊子,也得有十來萬畝田地。

因為棉布的出現,如今京師附近一畝好點的良田都能賣到十二貫....

見如蘭傻呆呆的站著,平寧郡主微蹙眉道,“想什麼呢?”

如蘭忙言沒想到家裡有那麼多莊子,說著話就坐到了書桌前的椅子上,拿起一本賬簿,封面印著‘壹號---王家莊’,翻開封面,扉頁面上登記一排資訊,田莊地址,田莊大小,水田、水澆天、旱田、山林的數目、莊子總人數,佃農人數,莊頭名字等等。

再翻過一面,整齊排列著十幾組數字,是每年田莊糧食總產量,平均畝產。

看了一下去年的平均畝產,615斤,竟然超過6石,如蘭驚訝無比。

她記得自己名下的兩個莊子,風調雨順的時候也就2石多點,可最近兩年不是大旱就是大澇,年入也就一石多,今年遇到了黃河決堤,2個莊子顆粒無收,過陣子入冬後她還要買些糧食送去莊子裡,救濟一些比較困難的佃戶,免得鬧出餓死的事情來。

她心想著不會是記錯了,翻了翻往年的,發現六年前畝產也是2石多,也就這幾年每年的產量都有增長。

看了眼婆婆,正和陸媽媽說著話,如蘭繼續翻看起了賬本....

一個多時辰後,她放下賬本,總算看完了,揉了揉有些發酸的眼角,瞟見左手邊摞著的上百本賬冊,只覺未來暗無天日,一臉的生無可戀。

平寧郡主出聲問道,“看完了?”

如蘭忙點點腦袋,“看完了.”

平寧郡主道,“有錯的嗎?”

如蘭拿著賬簿,來到婆婆身邊,把自己找到的幾處錯誤,一一指了出來,“母親,這裡加錯了,應該是65石....雞鴨的數量不對,雞少了16只,鴨子少了26只.....”

平寧郡主道,“就這些?”

如蘭猶豫了片刻,指著一項減免專案道,“母親,今年黃河決堤了2次,我名下的2個莊子也受了災。

不過那兩個莊子離黃河就五里路,但這王家莊離黃河有30裡。

我聽莊子的管事說過,這次受災的莊子挺多,但都在黃河附近.....”

如蘭的表現,讓平寧郡主眼前一亮。

半月相處下來,她這個兒媳真是幹啥啥不行,吃飯第一名,沒料到管賬方面倒是一把好手。

“如兒的意思,這莊頭賬目上做了手腳?”

如蘭輕輕點了點頭。

平寧郡主道,“這事既然是你查出來的,那就由你全權處置.”

如蘭驚訝的指著自己道,“母親,你是說讓我來?”

平寧郡主輕嗯了一聲。

如蘭心中有些躍躍欲試,不過她從來沒掌過家,心裡沒什麼把握,小聲道,“這...母親...我就試試,要是做的不好,你可別生氣...”

.......

王立冬回到家時,就見到如蘭和大喜鵲小喜鵲,小杜鵑,小畫眉幾人湊在茶桌前,開著圓桌會議,幾人專心致志的樣子,連他進了屋都沒察覺,走近聽了一耳朵,原來是商量著如何揪出一處田莊的碩鼠。

小喜鵲忽然覺得身邊多了一人,扭頭一看,忙起身到了個萬福,“姑爺.”

王立冬笑著點點頭。

如蘭見到王立冬回來了,忙招呼大喜鵲上茶,然後拉著他把王家莊的事情說了說,接著又把幾人商量出來的計劃也交代了一遍,“官人,你覺得怎麼樣?”

王立冬點頭道,“可以,挺好的.”

如蘭的計劃是先派人到莊子上打探一下訊息,要是屬實就把莊頭抓起來。

中規中矩,只要派出的人不拉垮,早晚能查清楚。

如蘭得到了認可,立即鬥志滿滿,趕緊吩咐大喜鵲,安排人手去王家莊收集情報。

“官人,你家莊子的收成為什麼這麼高?”

王立冬對著一旁的春蘭道,“把農書拿給娘子.”

春蘭領命,沒一會兒就拿著本籍遞給瞭如蘭,“娘子,農書.”

如蘭接過,封面四個大字‘四海農書’,幾個字下面印一排小字,作者,四海私塾農科班。

翻開粗粗翻了翻,全是教人如何種田的內容。

雖然每個字都認識,但如蘭這輩子都沒種過地幹過農活,所以不清楚裡邊說的對不對,但總覺得一副很厲害的樣子,“官人,要是我家也按著這本書裡的方法種地,收成也能有五六石?”

王立冬道,“應該差不離”。

如蘭驚訝道,“要是交給朝廷,讓朝廷推廣,那全天下百姓都不會餓肚子了.”

王立冬笑笑,“明年初朝廷會開始推廣。

不過想要天下的農戶都按著書裡的方法種植,應該要過些年才行.”

如蘭驚訝道,“這麼好辦法,農戶為什麼不學?”

王立冬道,“識字的大多都是不種地的,種地的大多都不識字。

而且換新的耕田法,許多農戶都都心裡沒底,萬一糧食絕收,那可要餓死人的。

只有眼見為實,大家才會放心.”

如蘭決定了,明年自己的兩處莊子就按著來種,“對了,剛才家裡來人了,六妹妹和齊大哥的事定下來了.”

王立冬道,“小六答應了?”

如蘭道,“答應了.”

王立冬道,“那大哥算是得償所願了.”

如蘭八卦道,“官人,聽大哥的意思,他不怎麼喜歡大伯孃給他定的大娘子,你說大哥以後會不會和我爹一樣?”

王立冬想了想後道,“應該不會。

就是大哥他想這麼幹,大伯孃也不會袖手旁觀。

那位未過門大嫂可是大伯孃侄女,小六要敢作妖,我那大伯孃絕對不會手軟.....”

..............................

11月底,大宋皇家銀行的十大股東,一大早就來到皇宮文德殿內,成國公大嗓門道,“元若,這還沒到月初呢,今天叫大家來有什麼事?”

王立冬笑道,“有幾件事,和大家商量一下。

第一件事,京畿路的禁軍和廂軍整編已經完成了.”

隨即讓富貴把這次整編禁軍的報表,給每人發了一份。

眾人接過報表,仔細看了起來。

整個京畿路,禁軍加上廂軍賬面人數,禁軍29萬,廂軍33萬。

整編結束後,合格士卒一共21萬,剩下41萬其中35萬轉為了建設兵,剩下的6萬選擇了領退伍金,共花費489萬貫,平均每個退伍士卒的退伍金為81貫。

令國公有些心疼道,“這退伍金是不是給的太多了點?”

成國公瞪了眼這廝道,“要不給多些,你覺得這些人會那麼老實,早就鬧翻天了.”

令國公道,“敢鬧事,那就直接抓了,送礦山去!”

成國公拍桌子大罵道,“你個老貨!真要這麼幹,你信不信以後你出門被人打黑槍.”

福康公主見兩人越吵越大聲,忙出聲阻止,對著王立冬道,“元若,接下來準備整編哪幾路?”

王立冬起身走到大宋地圖前,拿過一根細木棍,一點西夏周邊的三路,“秦西,利州,蓉城三路.”

成國公道,“元若,你是不是準備打西夏?”

王立冬點頭道,“不錯。

整編完西路的禁軍,我準備滅了西夏!”

成國公大喜,一拍大腿道,“這次整編,就讓我去吧?”

輔國公出聲道,“你小子都沒去過西邊帶過兵,根本不熟悉那邊的情況。

過去了也是兩眼一抹黑,就你這臭脾氣,到時候肯定會鬧起來。

要不還是我去吧。

我在那邊待過八年,和西軍打過交道....”

成國公冷笑道,“要以前,那我肯定不敢過去,可如今咱們手裡有火槍軍,他們要是耍手段....”

見兩人又要爭吵,王立冬拍板道,“這次就辛苦輔國公和成國公,你們倆一正一副,過去時帶上三個團的護衛軍.”

西北禁軍因駐紮民風彪悍陝西,又長期對夏戰爭,因而長期保持強悍戰鬥力,但是西軍軍紀較差。

而且西軍將領一般世代相承,已經形成了幾支比較有實力的地方軍閥,如經常在現代電視中出現的府州折家軍,麟州楊家將,青澗城種家軍等....這次過去可是要敲了這些既得利益者的金飯碗,要是讓兩人光桿著過去,保準要不了多久,就得給兩人辦喪事。

輔國公聽聞有兩萬火槍軍壓陣,心中大定,拍匈脯保證,不出三月,整個西軍全部整編完成。

福康公主道,“那這次整編西軍和出兵西夏,一共需要花費多少?”

王立冬道,“三路的禁軍加廂軍,名冊上共有43萬。

那邊常年和西夏交戰,所以吃空餉的人數估計在七成左右,能透過考核的,肯定比京師這邊的要高,預估會有15萬人左右。

一名火槍兵的裝備共有17樣,包括鋼盔,戰袍,戰靴....5顆手雷,1把98k步槍,合計560貫。

15萬人所需的裝備,總共需要花費8400萬貫!”

“咳咳咳!”

福康公主正喝著茶,聽到這麼驚人的數字,就嗆到了,駙馬忙伸手幫媳婦順氣!

令國公咂舌道,“這還只是士卒的裝備,要是加上改建軍營,士卒和馬匹的口糧等,這花費應該不會少於15萬萬貫.”

王立冬點點頭。

福康公主苦著臉道,“朝廷可沒那麼多錢,難道又要向皇家錢莊借錢不成?”

老皇帝的喪事辦的非常風光,新皇孝順的名聲傳遍天下,百姓們交口稱讚。

現在要是搞個民意調查,汴梁城內百姓對於福康公主的支援率起碼有九成。

能有這麼好的效果,可不是小報吹幾天就能達到的,全是幾千萬銅錢砸出來的。

單單犒賞老臣和軍士和百萬汴梁百姓的獎賞,就花了4000萬貫,國庫這邊,為了給老皇帝建皇陵,早就被掏的一乾二淨,福康公主的私房錢,也全部貼補了進去,還缺了3000萬貫,最後只能從皇家錢莊借了一大筆,這都沒還上,如今要是再借,那何年才能還清....

廉國公皺眉道,“西夏那地方大多都是黃沙之地,也就幾口鹽場值點錢。

這仗花費有些太多了,要不再緩一緩,等朝廷有錢了再打?”

令國公道,“這還沒算士兵的俸祿和嚼用,起碼要四五百萬貫.”

眾人算了算,殿內的氣氛一下就沉悶了不少。

王立冬拿起茶杯喝了兩口茶,然後大聲道,“前陣子我派兵攻佔安南的事,大家都知道吧?”

眾人點頭。

王立冬道,“你們覺得這場仗,我是賺了還是虧了?”

眾人想想安南那地方,窮鄉僻壤還都是瘴氣,都搞不懂王立冬去佔那地方做什麼。

成國公好奇道,“那鳥不拉屎的地方,元若你難道還賺了不成?”

“不錯,賺的不多.”

王立冬伸手一隻手掌,豎起三根手指道,“這次發兵安南,我們只佔下了京畿地區升龍府,就賺了這個數!”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反轉哦哈哈哈

ZQ雅

這是一場不停息旅途

鹹魚不愛吃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