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荀家中的親宦人

荀爽看向了那名說話之人,也是他的侄兒,剛剛從雒陽奔逃回鄉的荀彧,荀文若。

荀彧是八龍之中的二龍荀緄之子。

荀彧先前曾被舉為孝廉,任守宮令,在雒陽宦官皆死,何進亡故之後,他感覺雒陽城必然會出現巨大的變故……故為了留下有用之身,因此他丟棄了官職,回到了穎川。

如今在聽到了董卓招募荀爽,而荀爽又詢問一眾荀家子侄他應該往哪裡去的時候,荀彧就情不自禁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得不說,他這個想法還是非常的非主流的。

至少在荀氏家族中人來看,確實是非主流。

荀家雖然以禮義忠孝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君權神授”的擁護者,但這不代表荀家人的利益就與漢室宗親在同一條戰線上。

他們贊同“君權神授”,對大漢天子是天下之主這件事絕對擁護。

但他們也認為,治理天下的應該是士族,是類似他們荀家這樣計程車林家族,皇帝可以是天下共主,但沒有必要全掌權柄。

天下之主將權力下放給士族,這才是天下之主應該做的。

那些幫著大漢皇帝奪權的漢室宗親,在他們看來都是窮攪和的敗類。

荀氏家族是穎川士族之首,而潁川士族朋比為黨的情況在大漢朝各州郡幾乎可謂名列前茅,而與潁川士族利益交集最深的家族,毫無疑問是汝南袁氏。

或者可以這麼說,汝南袁氏與豫州境內所有計程車族,利益交錯都非常的深。

漢室宗親的名頭,拿出來唬一唬別人還可以,但在士族關係盤根錯節的潁川,漢室宗親就是狗屁。

天子是共主……但宗親算什麼?我們不認!

什麼鮮卑討伐者,什麼黃巾平叛,什麼天子的皇叔,在潁川士人看來,根本毫無意義……更別提是荀家了。

天子用來搶士族之權的宗親……怎麼文若也吃這一套?

一眾荀氏子侄的臉上都露出了疑惑,他們對荀彧的想法很是嗤之以鼻。

不過大家的涵養都擺在這兒,倒是沒有人直接出言反駁的。

荀爽微笑的看著荀彧,並沒有反駁他的言論。

隨後便見荀爽對眾人道:“今日權且議到此處,回頭你們再各自想一想,咱們荀家今後當如何走?”

“我給你們兩日的時間,都仔細的琢磨琢磨,世道和原先不一樣了,該是你們應變想辦法的時候啦,我還能活幾年呢?我一步走錯,影響不大,但影響最多的卻是伱們。”

“都好好琢磨琢磨吧。”

一眾荀家子侄紛紛起身行禮。

隨後,荀爽就安排他們各自都在自家住下。

………

當天晚上,荀爽叫荀彧招到了自己的書房。

書房之內,一盞油燈微亮,荀爽和荀彧叔侄相對而坐。

卻見荀爽捋著花白的鬍鬚問道:“文若,你今日提到劉德然之事,卻是為何?可願與我仔細說說?”

荀彧當即道:“叔父,您知道,我的情況和諸位兄弟侄兒們不太一樣,看到的和聽到的東西,也有不同。”

荀爽笑道:“那就把你看到不一樣的東西跟我說說。”

荀彧嘆道:“叔父,昔年朝堂局勢錯綜複雜,咱們荀家雖是穎川清流之門,但難免也會因顧及到天子,而與宦官有所聯絡,而這一代中,與宦官關係親近者,便是我了。”

荀氏家族身為穎川大族,雖然名義上是清流之門,但為了家族昌盛,每一代每一個人身上,除了養望之外,每個人都有著各自應為家族所盡的人際關係任務。

就比如說荀彧的祖父荀淑,在他活著的時候,就曾與袁逢傾心結交,鞏固荀家在汝穎的影響力。

而荀彧的父親荀緄,活著的時候則與中常侍唐衡做了兒女親家,而荀彧的妻子,也就是唐衡的過繼之女。

也就是說,荀彧和荀緄父子屬於“依附於權宦計程車大夫”。

一般情況下,這種士族是會被清流看不起的,但一般也要看其家族在士林中的影響力,影響力小的家族,很容易被輿論壓的在士林中抬不起頭來。

但類似於荀家這樣的家族,倒是不會被這種情況所擊倒,反倒是因為與宦官的交往,而獲得更多的政治資源。

特別是自漢順帝以來,宦官的爵位可以由養子繼承,乃至於出現“父為宦官,子為公卿”的情況,是他們與尋常士大夫無異,如此更加模糊了宦官士族和普通士族的關係。

實際上,在第一次黨錮之禍以後,汝潁門閥之中,就有很多大族暗中倒戈,與宦官合流,只不過面上還總是保持著一幅寧死不屈的樣子。

類似於陳群的祖父陳寔,也曾依附於宦官,但穎川士族誰敢說他是敗類?

是不是叛徒,也要看人下菜碟。

荀彧父親荀緄所擔任的濟南相,往往都是由東漢宦官親近人物擔任,歷史上的曹操也是就任此職。

而因為多少都與宦官集團有些親的原因,所以荀彧在歷史上投靠了袁紹不順心之後,轉而就投靠了曹操,都沒考慮別人。

因為荀彧和曹操有著他們的共通之處。

同時,這也是大將軍何進與宦官同歸於盡之後,荀彧就立刻辭去官職,返回潁川的一個間接原因……在雒陽的靠山沒了。

當下,便聽荀彧對荀爽道:“因吾岳丈之因,侄兒平日裡結交之人,與兄弟們多少有些不同,我結交的一些人,是他們不屑於結交之人……這當中,包括一個英傑。”

“誰?”

“譙郡曹操。”

荀爽緩緩地點了點頭,道:“此人我知曉,聽聞袁紹昔年為黨錮中人奔走之時,此人與南陽許攸,乃是袁紹的左膀右臂,此人的所作所為,倒是多為黨錮英傑稱讚。”

荀彧道:“正是如此,侄兒在雒陽,安分守己,不輕易與人相交,蓋因同為宦官親屬,故與曹操有些交集,曹操此人雖是宦黨之後,卻才思敏捷,胸有大志,看人極準,有豪雄之相。”

荀爽很瞭解他的這個侄兒,荀彧一般不輕易誇讚某個人,這個曹操身為實打實的宦官之後,卻還能夠得到荀彧如此高的評價,想來應該不是個簡單的人物。

“繼續說。”

荀彧拱手道:“侄兒對於曹操頗為欣賞,曹操也頗為欣賞侄兒,故我二人平日裡多有交流,特別是對京中年輕一輩人物,多有品評,其中也包括袁家諸傑。”

“哦?”

荀爽聽了似乎頗感興趣:“說說看,你與曹操日常裡交流,對於雒陽諸傑都有何品評?”

荀彧言道:“別人暫且不說,就說適才諸位兄弟所言的袁紹,袁術兩兄弟,單從他們兩兄弟平日裡的行為來看,那袁術號稱陸中旱鬼,雖出身望族,卻性情驕橫,好奢淫,非治亂之主。”

荀爽點頭:“繼續說。”

荀彧又道:“至於那袁紹,因與曹孟德乃是摯友,平日裡曹孟德對他品評不多,不過蓋因曹操常年與其廝混,故也有許多日常之事說於我聽,所以我對這個袁紹也多少有些瞭解……”

荀爽道:“依你看,紹,何等人也?”

“胸懷大志,腹有良謀,志氣不小。”

荀爽聞言笑了:“如此豈不甚好?”

荀彧搖了搖頭,道:“此人雖有志氣,但以我看來,此人坐作聲價,好養死士,心向奪利,乃生亂之人。”

“若是光生亂也罷,偏此人在關鍵時刻多謀寡斷,有謀無斷,有生亂之能,卻無平刀斧之力!”

“叔父,恕侄兒直言,亂天下者,未必是董卓……或許乃袁紹也。”

荀爽聞言若有所思。

“那依你之見,若董卓與袁紹乃亂天下之人,這有平復天下者之力者,又為何人?”

荀彧淡淡道:“侄兒不敢完全肯定,但或許,有此力者……就是我剛才所言的那位守鄴城者。”

“為何?也是那曹操所言?”

“是他所說的,但卻又未完全直說。”

(本章完)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進自己寫的文,被迫攻略男主

川啾啾啾

起個破名好難

天雲工作室

穿越:漠北女王的男人們

花小櫻

重生後我要手撕姐夫一家

擱淺淺

海島的罪惡槍聲

不會釣魚的漁夫

我愛上了我的女金主

小石頭傷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