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出宣府,便來到了草原之上。

秦王正妃觀音奴,再次看到蒼茫草原,心中百感交集。

她沒有想到,尋死不成,寧王和太子竟然派人送她從新回到草原。

“王妃,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蠱雕微微一笑,“這裡有些盤纏,方便王妃生活。

無論是進入關內隱居,還是重歸草原,都隨王妃心意.”

一旁的青鸞,面若寒霜,眼中看向王妃,卻帶著一絲憐憫。

“多謝二位相送.”

觀音奴行了個萬福,“妾身還是打算重歸草原。

哪怕死在草原上,也算是落葉歸根。

請二位替我謝過寧王殿下和太子爺!”

蠱雕與青鸞沒有多言,隨即躬身行禮,拜別王妃。

一路之上,連一向話癆的蠱雕,也變得沉默寡言。

“為什麼,寧王殿下要執意送走王妃.”

青鸞開啟了話匣子。

“秦王此番罪行,難逃一死!倘若王妃留下,以當今聖上的性格,定會令其殉葬!”

蠱雕深吸一口氣,“太子爺仁德不假,可並非是迂腐之輩!秦王夜宿龍床之事,傳到皇上耳中,也是死路一條!”

青鸞想要回頭,看向走向草原的觀音奴,最後還是忍住。

“所以,殿下是為了保全秦王妃的性命?”

“是也。

本來心情壓抑,青鸞妹子與我多說了兩句話,如今多雲轉晴,甚好甚好.”

蠱雕眉頭一挑,本想講幾個笑話,逗樂青鸞,卻發現後者閉口不言。

“青鸞妹子,你可是有何心事?”

“本來得知殿下深意,王妃不必殉葬,心情甚好。

可總有話癆家雀在旁嘰嘰喳喳,心情瞬間晴轉多雲!”

生活不易,蠱雕嘆氣。

哪怕不能說話,陪伴在某人身邊,那也是極好。

想到此處,蠱雕臉上泛起一絲笑容,心情再次多雲轉晴。

——北平,燕王府。

道衍和尚面露不悅之色,燕王朱棣在外出徵,一切大小事務交予他負責。

計劃照常進行,韃靼出兵侵擾,瓦剌劍指太子。

可誰知最後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三保,此事當真?”

“回大師,寧王血戰西安,晉王違反軍令,擅自帶領手下增援……瓦剌已戰敗北遁而去.”

道衍和尚一雙病虎眼,顯得令人望而生畏。

“為何又是寧王壞貧僧大計?”

朱標離開應天府,是殺死大明太子爺的絕佳機會。

姚廣孝借刀殺人,令瓦剌韃靼背鍋,還不怕皇帝追究。

反正出事地點在西安府,秦王朱樉才是第一替罪羊。

你的封地,你的防區,為何如此羸弱不堪?屆時太子身死,儲君之位空缺。

朱樉戴罪之身,不堪大用,說起來道衍和尚還一度感謝寧王相助。

朱棡持寵而嬌,在封地亦有不法之舉,皇上定不會考慮。

唯有燕王朱棣,順理成章會成為太子人選。

道衍和尚的如意算盤打得響亮,只是到了最關鍵的一步,借刀殺人之際,卻被寧王無情破壞。

“太子不死!一切便是鏡花水月!”

道衍和尚將錦囊交給三保,安排道:“給那人帶話,如若不照做,唯有死路一條!”

三保領命而去。

與父皇朱元璋厭惡宦官不同,朱棣則選擇重用宦官。

三保便是個宦官,其作戰驍勇,槍劍雙絕,朱棣對其信任有加,有領兵之權。

道衍和尚一腳踹開門,怒視袁珙,“你是不是看出,太子命不該絕?”

袁珙聞言,面露喜色,倘若太子不死,大明便不會有內部動盪!儲君之位不動搖,其他人便無可趁之機!“呵呵!貧僧倒是忘了袁珙你的能耐.”

道衍和尚冷笑道:“你不會以為寧王朱權,便能阻止貧僧之計吧?”

說罷,道衍和尚關門離去,“無情最是帝王家!”

——出京巡視關陝,朱標面露喜色。

回京之際,朱標卻滿面愁容。

只因抵達應天府後,他就要面臨抉擇,是選擇公義,還天下百姓一個公道。

亦或是選擇私情,放秦王朱樉一馬,讓其回到封地,令朝廷威嚴盡失。

朱權並未過多勸說,他與朱樉自然沒有什麼兄弟之情,可那畢竟是大哥的一奶同胞。

“唉!懷念西安的羊肉泡,葫蘆頭啊!”

張三丰嘆氣一聲:“這一路風餐露宿,貧道好久沒有解饞了.”

有了瓦剌騎兵來襲,錦衣衛風聲鶴唳,不敢有誤,一路加急趕路,絲毫不敢逗留。

朱權同樣擔心有不軌之徒,朱標的伙食更是由其親自負責。

“大哥還沒有完全逃離死劫,一路上不可大意.”

朱權依舊令青龍和明犬在前方探路,確保路線安全。

“公子,你若是懷疑某人,為何不直接讓天門四將去斬了他?”

張三丰拿著雞腿,吃的正香,饞得蔣瓛等人滿臉羨慕。

“老道,凡事講究證據,何況那人身居要職.”

朱權調侃道:“哪像老道你逍遙自在,可以不理會凡塵俗世.”

張三丰嘆氣道:“就是因為太累,貧道才放任武當不管。

有那閒心,跟著公子吃香喝辣,豈不美哉?看開了,一切都看開咯!”

朱權拿著燒雞和饅頭,送到了大哥面前。

“又是張真人抓的野雞?多虧了他老人家,孤才能吃上葷腥.”

一路上,眾人趕路,寧可風餐露宿,也不願意再次暴露行蹤。

朱標只覺得身體有些疲憊,笑道:“十七弟,回到封地後,莫要與你三哥有間隙.”

“三弟的脾氣秉性,孤最是瞭解。

一旦認可了你,便會視你為兄弟.”

朱權並不在意,笑道:“大哥放心,臣弟保證兄弟和睦.”

若非朱樉貪財,起了賊心,殺死了大寧商人。

朱權又豈會興師問罪?自作孽,不可活。

——皇宮,宗人府。

朱樉看到了錦囊,整個人噤若寒蟬,跪在地上更是瑟瑟發抖。

“他沒死……他沒死……”一名老太監輕聲道:“秦王殿下,您的事兒啊,都已經被他知道了.”

“若是他回到應天府,將事情盡數告知陛下,您的下場會如何,不用老奴多說了吧?”

朱樉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溼,“不可能!他一向疼我,會替我求情……”老太監奸笑一聲,拿回了錦囊,“別忘了,他現在更信任朱權!”

朱樉搶過錦囊,“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太子的我高低給所有女孩一個家

唯有抑鬱不可醫

水滸之祝彪【三國猛將來幫忙】

方遵

反派:我是被逼的,你信嗎?

翩翩美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