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捲殘雲,旗幟漫卷。

草原之上,數不清的騎兵在草原之上顯露出了身影;風將馬蹄擊打大地的聲音傳了過來,清晰地送到契丹人的耳朵裡,四支如同洪流般的騎兵自西向東、朝著濫真水契丹大營傾瀉而去,滾滾翻騰、隆隆而鳴!

四條支流在山丘前的一大片平地上匯聚成一個蓄勢待發的長長的潮頭,速度也漸漸慢了下來。

這便是楊集率領的四萬突厥軍了。

又向東南走了十幾里路,他們走上一座平緩低緩的草坡,終於看到遠處十多里外的大片穹帳;密密麻麻分佈在濫真水西部,那便是契丹軍的行營,而在更南方,則是旌旗招展的大隋營州龍山城。

這支大軍的到來,早已引起契丹人的注意;事實上,突厥入境之時,就引契丹人的注意了,但是因為他們打著支援契丹、幫助契丹打隋軍的口號,所以契丹人並沒有絲毫戒備。

契丹大酋長悉萬丹·章柯聽了這個訊息,歡欣鼓舞,若非楊綸已經率軍進駐龍山城,而李子雄又已北上、猛攻遼水道的契丹守軍,他都要親自去迎接突厥大軍主帥、二王子阿史那俟利弗設了。

而“二王子阿史那俟利弗設”通情達理、非常體諒他們的難處,並沒有要求他們這些酋長去迎接,只是讓他們只需守住大營,不讓隋軍北上即可,這一舉動,令悉萬丹·章柯等人感動萬分,對突厥愈發感激了。

儘管他們走不開、去不了,但悉萬丹·章柯還是令突厥軍途經的羽陵部、日連部、何大何部、黎部從厚款待,要求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滿足突厥軍士兵的要求。

這也使得突厥軍一路上,如同大爺一般,被伺候得舒舒服服的。

本來,楊集打算以救援契丹的名義入境,然後趁著契丹軍和楊綸在龍山城對峙之際,拿下兵力空虛的羽陵部、日連部、何大何部、黎部,之後再到和楊綸來他個‘裡外應合’,硬撼契丹軍。

但意外的是,契丹人對“突厥軍”完全不設防。

如此明擺著的事兒,也讓楊集意識到契丹人南侵的幕後黑手是突厥,而不是關隴貴族、高句麗。

不過阿史那俟利弗設似乎完全不知道。

由此也可見,這是啟民可汗、亦或是阿史那咄吉的手筆,而阿史那俟利弗設,徹底淪為棄子了;若不然,也不會連這種大事都不知道。

得此結論,楊集索性改變戰術,沒有攻打形同虛設的羽陵部、日連部、黎部四部的大本營,而是將計就計,大搖大擺的來到了這裡,只要他們出其不意的把契丹軍消滅在此,那麼契丹八部的大本營,就能輕鬆拿下。

“大王,我已經把契丹巡哨打發走了.”

阿史那俟利弗設來到楊集身邊,滿臉興奮的向楊集說道:“想來用不了多時,悉萬丹·章柯等人便會親自來迎……嘿嘿,只要我們把悉萬丹·章柯等酋長滅了,接下來就好打了.”

“二王子所言不錯;等我們破了毫無戒備的敵營,一切都好辦了.”

楊集將目光從遠處的契丹大營收回,注視到阿史那俟利弗設臉上,見他興奮難抑,便悠然笑道:“滅了契丹軍,羽陵部、日連部、何大何部、黎部就是你的了,四部的人口、財富也是你的。

你怎麼拿、怎麼殺,我都不管.”

契丹的地盤呈現出一個大大的“ㅢ”字形,像是一隻面朝西方的大腳,“腳掌”部位自西向東,分別是羽陵部、日連部、黎部、何大何部;而“腳掌”東部和“小腿”部分、自下向上,依次是悉萬丹部、伏弗鬱部、匹絜部、吐六於部。

經過楊集這麼一分,契丹四成左右的人口就被他劃給了突厥,這也是楊集承諾的四成“戰利品”。

“多謝大王.”

阿史那俟利弗設和幾名萬夫長聞言,心中喜不自勝。

他們路過那四大部落的時候,幾乎沒有看到多少坐鎮本部的青壯,只要他們把眼前的契丹軍殲滅了,那四個部落輕易就能拿下。

衛王,講究。

真是好人吶!

“但我有一個要求.”

楊集說道。

阿史那俟利弗設連忙道:“請大王吩咐.”

楊集說道:“契丹擄掠而來的大隋婦孺,必須還給我,你們不能欺辱她們.”

“理當如此!”

阿史那俟利弗設連聲承諾。

“那就好,都去準備作戰吧!”

楊集說道:“只要我滅了來迎賊首,你們立刻從左右兩側、殺向契丹大營.”

“是!”

阿史那俟利弗設、契骨鐵弦等人依令退下,緊急召集麾下千夫長,下達了準備作戰的指令。

準備就緒,大軍以雁陣形向契丹軍大營緩緩逼去。

契丹大酋長悉萬丹·章柯得到隋軍大舉北上的訊息以後,便令八部青壯傾巢出動,從而使營地足有六七萬人之眾,營地延綿十幾裡。

由於契丹軍的敵軍主要是在南方的龍山城,以及東方的遼水道,所以他們重點防範的物件,也是這兩個方向;而大營的西部、北部與普普通通的部落沒有什麼分別,就連營柵都沒有立。

當大軍奔出四五里,契丹軍大營軍營也越來越清晰了。

走要前方的,是代表阿史那俟利弗設身份、突厥軍中軍的白狼頭大纛,但此時中軍士兵,皆由隋軍所扮,左右兩側分別是阿史那俟利弗設率領的萬人隊、契骨鐵弦為首的萬名附離軍,另外兩支萬人隊又稍候落後一些。

楊集和隋軍前軍也在鎧甲之外裹了突厥人的衣服。

過了不久,一支三百餘人組成的騎兵隊伍打著旗號,從契丹軍營飛奔而來。

雙方漸近,楊集便看清了奔在前方的人群,這些人和普通的契丹人一樣,都是髡髮帶環。

髡髮是契丹人的習俗,男人都把頭頂的頭髮剃光,只留下兩鬢和前額的頭髮作裝飾,有的人任由鬢髮披散,有的人則是將左古兩綹頭髮梳成大小不一的辮子;而契丹女人,大致也是這種髮型,不過她們比男人更愛美、更懂美,並沒有剃光頭頂的頭髮,而是編成很多條自由落下的小辮子。

為首之人是個身材魁梧的大鬍子,他和其他人的區別是耳朵上的耳環,身後之人的耳環是銀耳環,而他是金耳環,在陽光下發出金光閃閃的光芒;從這一點,楊集便知此人就是契丹大酋長悉萬丹·章柯。

他見對方忽然停下,停滯不前,便知道己方的‘雁形陣’引起了對方的警惕。

當即加快速度,單人匹馬的策馬而出,抽出一支鐵箭,搭引上弦,猛然拉滿風雷弓,隨手朝著悉萬丹·章柯就是一箭。

悉萬丹·章柯見對方一騎奔來,而後面只有寥寥幾騎護衛著白狼頭大纛前行,正處於由警惕變成放鬆之際,哪料到對方忽然放箭?

破空而至的鐵箭已經射穿了他的胸膛,慘叫一聲落馬。

楊集使用的風雪弓是五石強弓,弓力強勁、射程遠,箭矢穿透了悉萬丹·章柯身體,還將後面一名將領射透,森寒的箭簇從他的背後露了出來,也慘叫著落下馬背。

突如其來的變故令這些前來迎接的契丹酋長、將領驚呆了,隨即一陣吶喊聲響起,緊跟在楊集之後的隋軍士兵策馬殺出,紛紛扣動角弓弩的扳機,一片黑壓壓弩箭便將傻了的契丹軍傾瀉而去。

這支契丹軍連調轉馬頭來不及,便紛紛被射死在地。

“嗚嗚嗚嗚……”中軍動手是發動的訊號,楊集身後的號令兵見“斬首行動”圓滿成功,便吹響了進攻的號角。

剎那之間,號角大作,突厥軍士兵殺聲震天,四萬多名隋突聯軍像一隻張開翅膀的大雁,快速衝向各自的目標,聲勢猶如排山倒海一般!

契丹軍後營雖然沒有多大的防範,可畢竟是戰爭時期,當兵營巡哨、守軍聽到天崩地裂也似的吶喊聲、馬蹄聲,又見突厥軍猛撲而來,匆匆忙忙的敲響了警鐘,但還不到一刻時間,就被狂衝而至計程車兵突入了大營。

一時間,整個契丹軍大營炸開了鍋!

一個個突厥兵如狼似虎的衝進營寨,與已經反應過來的契丹軍士兵短兵相接,相互殺做一團。

論起單兵作戰能力,契丹兵絲毫不遜突厥兵。

但包括悉萬丹·章柯在內的酋長、高階將領都被楊集“斬首”了,而後營又是安全所在,所以契丹兵營出謀警惕性並不高。

他們雖然悍不畏死,可失去了大將的指揮,完全陷入了各自為戰的亂象。

四萬名突厥騎兵揮舞戰刀,在契丹大營裡裡馳騁殺戮,契丹軍士兵紛紛被劈死、踩死,僅僅片刻功夫,後營就被殺得屍橫累累、血流成河,成為一片人間地獄。

契丹軍士兵節節敗退,紛紛向營地深處逃竄。

伏弗鬱部酋長、伏弗鬱·熙榮比較幸運,他今天負責防禦龍山城隋軍,是前營主將,所以並沒有隨著大酋長悉萬丹·章柯等人前去迎接“援軍”。

這幾天,他們也多次和出城的隋軍士兵於陣前對決,只不過每次都被楊綸打敗了,不過由於他們人數眾多,楊綸每天都是見好就收,並沒有硬撼契丹大營。

契丹軍原本高昂計程車氣,在經歷大何咄羅被全殲的沉重打擊後,遭到沉重的打擊;當突厥四萬援軍來援的訊息傳遍全軍,士氣稍微恢復了一些。

然而這幾天以來,他們每天都敗給了隋軍,先後死了數千名精銳士兵,致使他們計程車氣又一次遭到重創。

在悉萬丹·章柯前去迎接“援軍”之時,伏弗鬱·熙榮正在前營中軍大帳和前軍主將商量防禦之事,告訴將領們援軍已至的訊息,並且讓他們將這個好訊息傳達下去,以此鼓舞士氣。

眾人正在談笑風生之際,後營卻忽然爆發出天崩地裂的喊殺聲、馬蹄聲、哭喊聲,眾人頓時面面相覷片刻,不約而出的出帳觀看。

當他們奔出大帳,便看到一隊騎兵狼狽的策馬奔了過來。

“後營出了何事?”

伏弗鬱·熙榮大聲問道。

“伏弗鬱酋長,大事不好了!”

為首的百夫長面對慘白,大聲哭喊道:“突厥、該死的突厥軍殺入我們的大營裡了,後營已經亂作一團.”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他們沒有想到突厥軍士兵會這麼做,後營毫無防範,突厥軍有心算無心、出其不意的攻打他們,有很多傷兵的後營必然被殺得屍橫遍野了。

聽著轟傳四野、地動山搖的聲音,眾人冷汗都冒了出來,伏弗鬱·熙榮急聲問道:“大酋長呢?”

百夫長哭喪著臉道:“大酋長只帶三百多人去迎接突厥主帥,只怕此刻已經被突厥踩著肉泥了.”

“他孃的,中計了!”

伏弗鬱·熙榮一張臉漲成了豬肝色,汗水從額頭上滾滾而下。

忽然,一隊隊潰兵哭爹喊孃的從後營方向遠遠逃來,伏弗鬱·熙榮臉色大變,朝著聞訊而出幾支精騎大喊道:“不能讓潰兵衝入前營,逼他們往西南方逃.”

然後奮力跑入中軍大營後方。

“收縮防線!結陣禦敵!膽敢衝陣者,殺!”

幾支契丹軍主將鼓足勇氣,將陣列集結在一起。

將士們摘下弓箭,齊整劃一的陣列前行,挽弓開如滿月,潰兵們只聽一聲嗡響,一團黑雲從前方上空升起,長箭如同密集的暴雨一般撲殺下來。

他們毫無防範,紛紛被射死在地,後面敵後見前路被堵,而北方的同伴也已張弓待發,只好向西南方逃去。

而伏弗鬱·熙榮邊跑邊向身邊的將領們說道:“該死的突厥人,肯定是跟隋朝狼狽為奸了,他們分明是來偷襲大營的,只怕城內的隋軍士兵已經做好了出城的打算,我們絕不能讓他們得逞.”

“酋長,我們現在如何是好?”

將領們被這變故弄得肝膽欲裂、兩股戰戰。

伏弗鬱·熙榮見到親兵們已經嚴陣以待,稍微鬆了口氣,他從一名士兵手中接過韁繩,翻身上馬道:“前營、後營都守不住了,當務之急是讓前軍將士跳出突厥軍、隋軍的包圍圈.”

“傳令下去,讓將士們向東北方集結.”

伏弗鬱·熙榮冷靜的下令道。

“嗚嗚嗚嗚……”號令傳下,前營士兵放棄大營,紛紛向東北方奔去。

————————

求月票、推薦票。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從秦時來

木魚花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