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安皇宮勤政殿之內“長史,請坐.”

趙忠信對韓世襲說道。

此時左相陳康伯已經致仕,朝廷之中只剩下右相韓世襲一人主持政事,相當於杜相。

雖韓世襲目前是大宋宰執,但趙忠信在私下裡還是習慣以長史稱呼韓世襲。

如此稱呼,也使韓世襲感到一陣親切。

“官家”韓世襲捧著宮女遞過來的一杯熱茶,吹了吹熱氣笑道:“此時我們又像是回到當年,我黑旗軍剛剛取下廣州之時的情景啊.”

“哈哈”趙忠信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看起來有些相像,其實差別大了,一隅之地豈能與一國相提並論?此次我打算革故鼎新,與當時在廣州之時確定新法是完全不一樣,當時我黑旗軍一切都是新建,相對來說,阻力就小得多,因此能迅速制定新法,並在廣南之地迅速推行,而我黑旗軍將士也相對簡單、單純得多,政令通達,執行起來也要容易的多,可目前就不一樣了,朝廷的情況你也是瞭解的,錯綜複雜,一發而動全身,今日就給你說實話吧,朕其實心裡根本就沒底,到底今後是什麼樣的結果,難以預料.”

趙忠信在炭火之上烤了烤手說道:“長史對此有何想法,不妨說來聽聽.”

臨安真冷啊,到了冬季還經常下雪,比廣南冷多了,不過趙忠信的子女們倒是興奮異常,此時正在外面玩雪呢。

韓世襲考慮片刻後說道:“這段日子以來,臣也是日夜考慮這些事情,此事的利弊得失,此事該由哪裡入手等等,不過,官家,您在廣南之時經常說的一句話,那就是事在人為,什麼事情必須先去嘗試,才知道結果,臣思慮良久之後,臣以為此事當循序漸進,逐步深入,萬不可行元豐年間王文公之舉,貪功冒進,欲速則不達,臣以為要想改制,先從官制做起,其後再逐步修改宋刑統、修改朝廷財政、軍政、減輕百姓賦稅等等,而官制之首要無非就是三省各部院,因此臣仍然以為合三省為一省,是目前首先當行之事.”

趙忠信點點頭,沉吟片刻後說道:“長史說的是,不過朕有個想法,想問問你的意思,既然三省各部院疊床架屋,若廢除三省,由吾直接面對各部院如何?”

啥?廢三省?韓世襲聞言頓時嚇了一跳,若廢除三省,那麼六部九寺就直接面對皇帝了,相當於廢除了施行了數百年的宰相之制了,如此公事肯定簡單多了,也少了許多繁瑣的手續,皇權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全力就更加集中了,集中在了皇帝的手中,但此事有好也有壞,好處就是權利集中,辦事效率高,壞處就是若皇帝勤政、聖明那還好說,若皇帝惰政、昏聵,那麼此時又有何人可以節制皇權?可以封駁皇帝亂七八糟的聖旨?“官家,萬萬不可如此.”

韓世襲隨後說道:“自春秋以來,歷朝歷代,無不是天子坐朝,宰相治國,在此制之下,盛世疊出啊,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諸位賢君,概莫能外啊,此表明了此制上合天理人倫,下合國情,此制能保江山永固,社稷太平,若沒有相權輔政,皇權豈能獨行啊?官家,萬不可輕易在此行翻天覆地的變動啊,要改只能是小改,三省合為一省是為最佳.”

趙忠信聞言心中有些生氣了,話都沒聽完整,也不問問自己到底是什麼想法,就行勸諫,並說出了相權、皇權。

說到底韓世襲還是捨不得宰執之位,趙忠信心中暗道。

其實趙忠信的想法是行內閣制,由內閣輔助處理朝廷政事,如此既能保證皇權,又能提高辦事效率,當然內閣制也有許多弊端,如可能容易激化黨爭等等,但任何制度總是有益處也有弊端的。

於是趙忠信有些生氣的哼道:“蔡京、秦儈之流弄權誤國,如此豈能永保江山永固,社稷太平?廢除宰相,由吾親自統領六部、樞密院,難道朕沒這個本事嗎?”

“歷朝歷代,雖有權相誤國,可賢相也不少啊,秦之商鞅、漢之蕭何、唐之魏徵等等均是盡心竭力輔佐皇帝啊,且官家乃是千古明君,當然可以穩定朝政,在陛下治理之下,我聖朝當然四海清平,可陛下。

陛下如何能夠保證我大宋後世之君均如陛下一樣的聖明?若陛下的後嗣昏聵不堪,此時又該如何?又怎樣才能節制後世之君行荒謬之事?”

趙忠信聞言頓時大怒,指著韓世襲喝道:“你欲節制天子嗎?”

韓世襲離座跪在地上,重重的磕頭道:“陛下,臣萬萬不敢如此,臣請陛下三思.”

“又是三思,朕早已思了十七八遍了。

哼。

.”

趙忠信說完就拂袖而去,離開了勤政殿。

一旁服侍的內侍、宮女均是嚇得大氣都不敢出一口,剛才兩人還是好好的,怎麼片刻之間就爭吵起來了?皇帝還被氣得拂袖而去。

韓世襲直直的跪在勤政殿之中一動不動,一行清淚從眼中流了出來。

“大郎,出什麼事了?”

張倩見趙忠信氣鼓鼓的來到慈元殿,於是問道。

趙忠信靠在軟墊之上,搖了搖頭,默默的想著心事。

在廣南之時,申世襲很少與自己意見相左,兩人之間的配合也是極為默契,可自從自己繼位之後,兩人似乎是隔著什麼。

難道權利真的這麼重要嗎?重要的使親人如同仇敵?使骨肉相殘?蔡京、秦儈如此,現在韓世襲也如此,為了權傾朝野,想盡一切辦法。

當初韓世襲提出尚書省尚書令一事,就已經使趙忠信產生了疑心,現在看來果然如此。

張倩見到趙忠信的模樣,暗歎了一口氣,拿著一張裘皮毯子輕輕的搭在了趙忠信的身上。

“大郎,天涼,小心受涼了.”

張倩輕輕的說道。

趙忠信看了一眼張倩,忽然開口道:“我若殺了韓世襲怎樣?”

呯的一聲,張倩手中的茶碗落在了地上,摔成了碎片,張倩大驚失色,連忙問道:“大郎?你。

你為何要取他的性命啊?”

趙忠信嘆了口氣,將最近發生的事情簡單的跟張倩說了一遍。

“你啊。

你真是糊塗啊.”

張倩聽完後對趙忠信說道:“你從前是多麼精明的一個人啊,現在做了皇帝之後,怎麼犯糊塗了啊?”

“我怎麼糊塗了?”

趙忠信坐起身來,詫異的問道。

張倩搖了搖頭,倚在趙忠信身邊輕輕的說道:“申長史是什麼人?早在紹興十一年,在河北筆架山之時,你們就在一起了,臣妾曾經還聽你說過,你當初還受了他不少恩惠呢,其後長史一直跟隨你,從滇東到廣南,再到臨安,對你從來是不離不棄的,盡心竭力輔佐於你,從來沒有半句怨言,當年你率軍出征在外,長史他也是竭盡所能的替你經營廣南之地,這樣的人,豈能欺君罔上?豈能為了宰相之位而與你爭執,豈能是蔡京、秦儈之流?”

“對啊,我也是覺得奇怪,可長史他為何非得要得到尚書省的尚書令之職?”

趙忠信終於有所醒悟了,於是問道。

“你啊,你再想想.”

張倩嗔道:“革故鼎新是什麼?革故鼎新將會影響許多人的利益,皇親國戚、皇室宗親、庸碌的官吏、士大夫等等,他們將會恨之入骨,而他們肯定不敢恨皇帝,只能將仇恨轉嫁在其他人身上的,長史此舉是想為你擋箭啊,臣妾以為事情真的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他還想做替罪羊啊,官家,你想想,秦之商鞅變法,商鞅到了最後可不成了一支替罪羊嗎?秦得了好處,統一了六國,可卻將商鞅處死,以平息國人之怒.”

“啊?什麼?”

趙忠信驚得從床上跳了起來。

“快,快,給朕更衣.”

趙忠信隨後連連說道。

真是當事者迷,旁觀者清啊!趙忠信居然將申世襲的一片忠心理解成為欲行弄權之舉。

難道真的做了皇帝之後,性情就變了嗎?變得剛愎自用的。

“官家,這麼晚了,你要到哪裡去?”

張倩問道。

趙忠信不答,披著一件衣服就走出了慈元殿。

“陛下啊。

.”

韓世襲老淚縱橫,捧著一幅錦帛泣道。

錦帛上書“你不負朕,朕此生此世決不負你.”

三日後,趙忠信頒下聖旨,撤除中書門下省,三省合一,併為尚書省,並撤除重複設定的部院、衙門,擢韓世襲為尚書左丞相,權吏部尚書,擢李椿年為尚書右丞相,權戶部尚書,正二品,其下是參知政事六名,分別是雲書海、洪适、富直柔、王剛、沈衝、張浚,沈衝已被擢為工部侍郎,虞允文仍在關隴之地,擢為吏部員外郎,尚書省掌丞天子,平章萬機,主管一切行政事務,直管各部院之事。

擢富直柔為判大理寺事,擢薛舟為戶部郎中,領戶部之下的金部,擢張浚樞密副使,擢胡銓為御史中丞,並新建一個部院,名為都察院,專門監督尚書省及百官,擢王鐵為首任都察御史大夫。

趙忠信還是未將尚書令授於任何人。

建武二年,大宋之變革緩緩的拉開了序幕。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武:黛玉

月枝頭有八隻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