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寧衛民為了杜絕浪費和偷拿現象所做的嘗試,取得了全面的成功。

連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些辦法一經實施,效果居然是那麼的好。

不但立竿見影的真把成本降下來了,基層職工的勞動積極性得到了提高。

甚至還有讓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在淡季居提升了飯莊營業額。

是的,無論是後廚還是餐廳的妙招,市場都很買賬。

實際的銷售情況簡直好極了。

比方說後廚用每天剩下的餘料製作出的包子,被點心店正式定名為“百味鮮”。

就因為個頭兒大,餡料幾乎都是山珍海味,而且價格低廉,一個只買兩毛五分錢。

一經推出就成供不應求之勢,完全成了點心店的拳頭產品。

為了照顧到更多的客人,點心店甚至不得不執行一人限購四個包子的規矩。

還別看每天店裡多了也就能提供五六百個,少了也就能做二三百個的包子,頂天不過增加個百八十塊的利潤。

但這事兒是不能這麼簡單計算的。

要知道,吃過這“百味鮮”包子的人都覺得好、覺得值,實在太掙口碑,太賺名氣了。

這玩意起的作用,基本上可以跟網路時代購物網站推出低價秒殺的產品效果差不多。

那是天天引得附近的居民來排大隊啊。

什麼是最好的廣告?這就是最好的廣告啊。

那是越排人越多,人氣越旺,每天都有新顧客加入到隊伍當中,客流量賺大了去了。

真沒排上包子的人,總不可能空手回去吧?怎麼也得買點別的。

那上百年的老面饅頭,和獨有的滿族風味小吃,一樣不會讓人失望。

於是點心店就這樣順勢擴大了群眾基礎,鐵粉越來越多。

如今麵食的日銷售額超過“豐澤園”久矣。

豌豆黃、打面倉、艾窩窩、芸豆卷之類的日銷量,比起“南來順”也不落下風。

已經隱隱坐實“京城第一面點”的頭銜了。

不用說啊,老百姓見買賣這麼火,東西又確實好吃不貴。

以此類推,愛屋及烏,便很容易產生一種錯覺,認為點心店一切東西都是物美價廉的。

這樣一來,那下腳料的丸子自然也獲得了極高的信譽背書。

來買的人嚐了,都覺得葷的丸子肉多,素的丸子菜碼多。

只會認為是飯莊厚道,就是要給老百姓實惠,根本就沒人會想到這原材料本來是要扔的。

結果原本只是平平無奇,食材頗雜的丸子,反倒被顧客們當成了一種獨有特色。

遠比其他店家用好材料做的丸子還討人喜歡。

這樣的熱捧讓人怎麼說呢?真不能說是“壇宮”蠻幹有理,誤打誤撞創造了經典。

只能說是顧客盲目迷信,自己腦補出來的熱銷產品啦。

用三十年後的網路用語說,那是把點心店給“迪化”了。

但可笑歸可笑,相信任何一個商家都樂見於此。

尤其是寧衛民逐漸發現,點心店的火爆,對於“壇宮”的高階客戶,影響也不容小覷啊。

要知道,往往頭一次來吃席的顧客,一見到樓下點心店熱鬧成這樣。

便會先入為主的認為這飯莊絕對名符其實,肯定手藝獨到。

居然連做點麵食都引得這麼多人,那大菜更是值得品嚐,興致自然高漲。

等到真進入飯莊,客人更會被獨具特色的內裝修所震撼,被周到的服務伺候得無比舒坦。

說白了,光看著這裡的服務人員積極熱情的服務態度,就讓人覺得心情愉快。

別說“壇宮”的宮廷菜確有自己的特色和絕活了,烹飪水平相當高。

哪怕真是普普通通的手藝,在這樣的情形下品嚐起來,客人也會覺得滋味遠勝別處一籌。

所以實際上,往往顧客在“壇宮”吃飯,感受都不錯,很有點留戀不願離去的意思。

哪怕是礙於經濟能力所限,許多人都知道自己再難有光顧的機會。

但也一定會對“壇宮”留下了極為深刻的美好印象,對這次用餐經歷倍感高興。

為此對請客的主人感謝備至的。

反過來見到客人這麼高興,請客的人同樣會感到倍兒有面子,這錢花得值。

那可想而知,在這種賓主盡歡情況下,寧衛民根據餐廳的提議,委託羅師傅做的“京八件”禮盒,又擺在了營業區的醒目位置,那還能不好賣嗎?哪怕定價八元一盒,一塊點心折合一塊錢一個,比副食店的一斤八九毛的定價要高出數倍。

可在“壇宮”名氣、口碑,以及沉浸在美好用餐感受的加成下,這玩意也依然好賣的很。

說白了,“壇宮”如今可是個京城知名的大品牌啦。

那麼許多客人臨走的時候,自然都想再帶一盒給家人嚐嚐。

如果公款消費,當然是不要白不要。

即便自己掏錢的港客和外國人,那也是買得起馬就配得起鞍哪。

實際上,“京八件”受歡迎的程度大大超乎了“壇宮”所有人的預計。

要知道,羅師傅帶著幾個徒弟跑到飯莊幹活,產量有限,每天也就能出個百八十盒,一百來斤的。

這點東西根本輪不到大單位批次採購,每天光來餐廳光顧的散客就能消耗掉了。

而且無論誰拿回去一吃,立刻就能覺出好來。

因為這些爐食,可都是手工烤制的新鮮貨啊。

論鬆軟,論酥脆。

本身就比副食店那些工業流水線的產品,恨不得跑糖漏油的陳貨強太多了。

再加上羅師傅按寧衛民的要求,材料都用頂好的。

不用糖,只用蜜,該用核桃用核桃,該用榛仁兒用榛仁兒,該用蘇子的用蘇子。

絕不拿普通的花生、瓜子、芝麻對付。

果料也不用那全白糖渣滓的的平民“果脯”。

而是用“壇宮”的自制糊條、烘乾的純果脯、幹桂圓,和真正的蜜漬蜜餞、蜜桂花。

就連薩其瑪的選料和製作也是一絲不苟按照過去正宗滿族餑餑做法。

材料用黃米麵,而且是加了奶酥油的,還要用蜜拌勻。

絕非如今京城僅存的那種南貨鋪的做法,用素油、素面、染紅了白糖製作的廉價品。

可想而知,這樣真材實料的餑餑,味兒有多麼的醇厚,吃起來意猶未盡啊。

那滿嘴餘香的口感,絲毫也不弱於西式糕點,能不受到歡迎嗎?別說沒有客人認為貴了,反倒不少客人還認為物有所值,專門跑回來再買的,沒了還要預定。

甚至不少人因為要買羅師傅的餑餑,還回來順便再吃一頓飯的呢。

最後弄得就連寧衛民想送人,搞交際的份額。

都得仔細統計好數量,交給羅師傅,才能專門給他留出來呢。

總之,壇宮的業績就是這麼一日賽過一日,靠著各部門的努力,相輔相成的提高的。

不知不覺中,到了十二月底的時候,上座率居然恢復到七成了。

最神奇的是,淨利居然趕上了滿座的時候。

淡季居然能夠不淡,利潤率還猛漲,這可是把寧衛民樂壞了。

錢不錢的無所謂,這種做到旁人做不到的成就感難得啊。

他不禁由衷的感慨啊,國學真是太管用了。

僅僅從“和”字的字形來看,一個“禾”,一個“口”,就能把商業道理表述的明明白白。

人有飯吃,就能和平共處。

也是說,只要能做到好處均沾,人人受益,那大家就能勁兒往一處使,做成更大的事兒。

這個“和”字,不但能解決餐飲業難以克服的偷拿現象,還能創造新的商機,真是妙用無窮啊。

所以說嘛,老外傻就傻在相信“零和遊戲”上了。

總認為別人好了,自己就得倒黴,永遠追求贏家通吃。

可你就是再牛x,那也不能不讓別人活啊。

結果這危機,那危機,永遠都沒有踏實日子可過。

其實狗屁的危機,他們問題就賴他們自己野蠻貪婪。

只要把這個“和”字兒悟透,也就沒危機了。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終極之終極星宇狂少

你老大

開局修仙系統結果告訴我是末世

江家大少爺

國民老公登堂入室

十殿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