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約定的時間,秋之雲帶了林晶晶,陳盈盈兩位師妹跟她一起去。

到了地方一看,還真是人數不少。

而且,馬車裡還坐著五個孩子,最小的那個看著面白氣弱,一看身體就不大好。

“都是家中子侄,還未經歷農事,藉機帶他們下去長長見識。”

秋之雲覺得張縣令是個不錯的長輩,無論是為官,還是做這些子侄們的長輩。

至少還知道讓孩子們熟悉農事,不是死讀書。

幾個孩子都很有禮貌,一一上前來跟秋之雲行禮問好。

秋之雲平素就是喜歡小孩子的,立刻就慷慨奉上小零食。

一行人沒多寒暄,便啟程了。

頭一站,去的就是有福鎮,那裡離姚河最近,周邊村落都算是境況還好的村子。

有福鎮下面的水塘村,地勢平坦,土地又多,無論是粗黃米還是雜豆類,都種得比別的村子好很多。

水塘村的地理環境非常優越,村子裡的房舍都修的不錯,田地也比較整齊。

這個時候,正是粗黃米收穫的季節,田地間都是在忙碌收穫的村民們。

“大師姐,人家這裡還有耕牛呢。”陳盈盈指著不遠處田地裡的幾頭牛,讓秋之雲看。

“像是頭水牛。”秋之雲一眼就認出來了。

“這牛比咱們山裡的野牛個頭還大些呢,牛角也很大。”

“這種牛其實特別適合在水田幹活,不知道這裡的稻米是怎麼回事,要是能找到水稻良種就好了。”秋之雲說。

陳盈盈他們不知道什麼是水稻,這也習慣了,大師姐經常會說出一些他們不知道的東西。

幾人騎馬趕車往農田的方向走過去。

他們來的人多,很快就引起了村裡人的注意。

水塘村的村長也在幹農活的人群之中,他家的地離大路最近。

今年天氣不好,收成更不是很好,水塘村的村長也很愁。

說是整個縣城裡面經濟情況比較好的村子,但那也得看是跟誰比。

他們水塘村的村民,不過是因為土地比其他的地方更肥沃一些,再加上旁邊有一條河,可以靠著碼頭給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也不過是勉強能餬口。

這些粗黃米雖然說不怎麼好吃,但每年的收成若是好,交上糧稅之後,自己家裡面還能剩下些。

至少村子裡面的人都能填飽肚子,家裡有糧食,才敢出去幹活謀生。

可今年看這個情形卻又夠嗆了。

他這個村長一定得想點別的辦法,帶著全村人再去找點錢。

這個時候村長抬頭一看,大路上來了一隊人馬。

打頭的一個他倒是挺眼熟的,再仔細一看好像是縣裡的捕頭。

這一次陪著張大人一起下鄉的,是縣裡的副捕頭張嶽。

他本身是張大人的堂弟,在張大人中舉之前,他一直是在家鄉縣城的武館裡面,跟著師父學武。

後來和幾位族中兄弟一起去投奔了張大人。

之前張縣令還在京府的外縣做縣丞時,張嶽就一直跟隨在身邊,到了這裡之後,恰好前任縣令調走之時,帶走了兩名副捕頭,張嶽就被提了上來。

這一次,張縣令出門也是由他隨身保護的。

作為一村之長不一定認識縣太爺,但是對於縣裡面做事的典吏和衙役們,卻必須得混個臉熟。

水塘村的村長趙松趕緊放下手裡的活,到大路上去迎接。

“張捕頭來了?可是我們村裡有什麼人在外頭做下了禍事不成?”趙松有點緊張。

這年頭村裡人很少能見到朝廷的官吏。

他們也怕見官。

遇到個什麼事情都是村中老人出來一起解決解決就算了。

這會兒看到張嶽帶著一大堆人過來,還真把趙松給嚇了一跳。

“老趙不必緊張,到了收穫時節,我們大人心裡不放心,想過來看看田裡的收成如何。”張嶽向趙鬆解釋的。

“什麼?你……你是說,縣令大人來了?”趙松更緊張了。

這一次張縣令他們都是騎著馬的,趙松也不敢抬頭看,直接就地跪下磕了個頭。

張縣令見此情形,立刻便從馬上下來,伸手虛扶了他一下。

“不必多禮,你是本村的村長?”

“是,草民趙松,是水塘村的村長。”

“如今正是收穫時節,本官近日閒暇特意下來看看。你們村中有多少人家?每戶人家都能有多少田地呀?”

“回大人,我們水塘村有有二百一十戶人家,然後老小小八百九十一口人。我們村子周邊上等良田多屬於我們村中人家的上等良田有二百六十畝,還有一百多畝開墾出來的山地和河灘地,不過那些地裡不出糧食的。”趙松趕忙回話。

“田地的收成如何呀?”

“前兩年還是可以,但是今年年景不好,我們如今正在收成,米粒不夠飽滿,乾癟的多,原本這粗黃米就不出數,這一下子可能更少了。”

一說到今年的收成,趙松的臉色就變得難看。

今年可不是他自己家的田地收成不好,是全村人的收成都很差。

要是放在往年,每到收成的時候,各家各戶的田地裡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

尤其是收成好的年份,所有的人臉上的笑容根本都壓不住。

可是今年順著田地往前走走到每塊田裡都是唉聲嘆氣的。

“秋姑娘,我們到田裡去看看?”張縣令回身對秋之雲說。

他們出門在外,秋之雲並不想在凡人面前標榜自己修士的身份。

張縣令的意思也是,要是碰到認得他們的也沒辦法,但是走到一些荒僻的村子並不認識他們,他們就隱藏一下身份也好。

於是就換了個稱呼。

看到秋之雲她們三個下馬,就連後面車上的幾個孩子也跟著乖乖的從車廂裡爬了下來。

秋之雲和兩個師妹照顧小孩子照顧慣了。

看了看下個田地的情況,立刻過去幫幾個孩子把衣袖和褲腿都向上挽了起來。

這才牽著幾個孩子的手,走到村長家的那塊田邊。

村長趙松家也算是村子裡面生活條件還好的一家人。

最早在剛剛有水塘村的時候,趙松家的先人們就已經在這裡定居下來。

住在這裡時間長也有長的好處,趙松家的田地基本上都連在一起,自己一家人就有十畝的上等良田。

去年大兒子娶妻,趙松按照自己家裡的老規矩,給大兒子分了家,分出去了三畝上等良田。

不過,這十畝田地還是由他們一大家子人一起耕種,如今也是一起在收成。

趙松的大兒媳也在一旁幫忙,她如今已經懷有身孕,肚子微微鼓了起來,但人卻很瘦,眉間眼角都帶點鬱色。

她去年剛剛才嫁過來,孃家的條件也不錯,嫁過來之後,就連公婆也都看著她孃家的份上比較愛重,她在婆家過的事事順心,原本處處都是好事。

沒想到偏偏是今年的年景不行,家家戶戶都歉收,但村長家田地的出產尤其的差。

甚至村子裡面都有留言,說是娶了這個新兒媳婦八字不好,所以才妨害了他們村。

就連婆婆都對她有些不滿。

新兒媳婦懷有身孕原本就是多思多慮的時候,最近情緒一直都不是太高。

幸好,她男人還是會照顧妻子的,也不讓他幹很重的活。

婆婆雖然嘴上說兩句,這也沒有在兒媳婦懷孕的時候搓磨她,還是給她分派了最輕鬆的工作。

趙松帶著張縣令他們下到了田裡,跟他媳婦和兒子兒媳們說,這是縣裡的大人過來看看田地的收成。

趙家人立刻就緊張的不得了。

趙松媳婦趕忙叫自己兒媳,讓她回家去衝一壺糖水來。

趙松的兒媳也趕緊起身走了。

周邊有些田地的村民們,聽到這邊的動靜也都過來看,在知道來的就是縣太爺之後所有人都嚇得不敢吭聲,也不敢亂動。

張縣令還是很溫和的跟趙松聊著田地裡的情況。

秋之雲蹲下身子檢視粗黃米的稻苗,這個地方管這種粗黃米的苗就叫粗黃稻,這是一種旱稻。

秋之雲發現這稻苗下面的泥土都已經乾的有些裂縫了。

“幸虧我們這裡靠河,還能自己澆一些水,在其他地方更慘了,今年豆子倒還好一些,這粗黃米算是不成了。”趙松在旁邊唸叨。

他們都是農民,田地和收成就是他們所有的心血,真的是比兒子都親。

“你們平時都是如何灌溉呀?”秋之雲問道。

“我們這裡離合近,村裡的後生們擔水來灌溉就行了,要實在不成,村裡不是還有幾頭耕牛嗎?我們用牛車拉上水,家家戶戶給灌溉。”

“今年也不知道怎麼了,乾旱的這麼厲害,村子裡面有幾口水井,都不怎麼出水了。”

“要是多下兩場雨就好了。”

趙松和幾個站在旁邊的老農,給秋之雲介紹的情況。

“你們這裡為什麼不挖水渠,用水車抽水呢?”秋之雲又問。

“什麼車?”趙松沒聽明白。

秋之雲心中大驚。

等等!

他們不會連水車都不會用吧?

秋之雲覺得自己這一次決定要來下鄉,這個選擇真的是太正確了。

原來人間農業技術的水平竟然落後到這種程度了嗎?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在萬族崛起的世界成為女帝

躺路上的瀝青

香奩琳琅

尤四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