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鄉間太保,嶺上神射(二)

老漢有一個正經的名字,叫做陳同惡。

他目光冷厲的瞪著二狗,而二狗卻也毫不畏懼的與之對視,不過這廝臉上掛著令人火大的笑意,唯目光清淨而堅韌,雲淡而風輕,著實讓陳同惡在驚訝之餘頗有些佩服。

須知陳同惡乃是戰場上廝殺老了的悍將,眼神之兇厲堪比虎豹,就算一般暴虐的壯年漢子也不敢與他對視,偏偏陳二狗卻能與陳同惡對視良久,由此可知這孩子當真非是凡俗之輩。

當然,到底是不是凡俗之輩陳二狗自己心裡最清楚,此時他面上雖然不顯,可心裡卻是虛的很,這老頭子的眼神跟吃人的老虎似的,尤其是二狗的眼睛比較特異,他甚至透過某種霧氣,看到這老傢伙的氣質顯化。

那是一尊比山還要高大的巨人戰士像,身披魚鱗重甲,手持斬馬大刀,腰胯畫鵲寶弓和鵰翎羽箭,端的是鎮壓一切不服。

陳二狗正是因為看到了這顯化巨像,方才面對七伯的無聲恫嚇而面不改色,但他心裡確實真虛,很怕這老傢伙一個不高興就惱羞成怒,那他可真要慘了。

好在陳同惡並非是不明事理之人,他很快就收斂了眼神中的兇惡之氣,稍微咳嗽了幾嗓子,然後貌似顧左右而言他的問道:“二狗,且與老漢說說,你這幾日都是讀的什麼書?”

能夠不被老漢瞪眼看,二狗著實鬆了一口氣,他整了整自己的衣衫,然後叉手交疊,正身答道:“小子自村長家借了幾卷【禮記】,讀了《少儀》篇、《鄉飲酒義》篇、《射義》篇,更得宗福兄長贈送一卷【太平廣記驍勇篇】手抄本,讀來甚合心意,尚不知該如何報答他的恩德呢。”

陳同惡對【禮記】倒還沒怎麼在意,可聽到【太平廣記驍勇篇】,卻是不由的皺起了眉頭,他不由細問道:“那【太平廣記驍勇篇】都載了哪幾個人物?”

二狗答道:“止有馬璘、白孝德、李嗣業、趙雲、呂蒙、秦叔寶等共六位驍勇之將的傳記。”

陳同惡道:“且拿來我看一眼!”

那手抄本正在二狗手中握著,他自得了此卷,簡直愛不釋手,每天都要至少讀十遍方才罷休,且每讀一次,皆有一種身臨其境似的暢快淋漓之感。

此番陳同惡討看手抄本,二狗自是不敢推拒,只雙手奉上,口中卻道:“七伯,且仔細些輕手輕腳翻看,莫要損毀了書頁,小侄能有這麼一本帶字的書可不容易。”

陳同惡瞪了二狗一眼,劈手奪了書卷便直接翻開,卻絲毫不在意二狗心疼的臉都抽抽了。

或許會有人疑惑這陳二狗身為穿越者,為何如此在意著緊這麼一卷手抄本,無他,物以稀為貴罷了。

這鄉間缺少娛樂消遣,且二狗身子骨尚有些虛,整日裡聊賴無趣,便是一張帶字的紙都能看得津津有味,【禮記】那般古文典章也能讀得進去,更別說似【太平廣記驍勇篇】這種豪傑猛將的有趣小傳了。

這陳同惡先是草草的翻看了一遍抄本,過後似是不曾滿足,又從頭到尾細細讀了一遍,然後閉眼沉思的一陣,只等得二狗心焦難耐。

陳同惡猛然睜開雙眼,眼神中蘊含冷厲之色,他深吸了一口氣,鄭重的對二狗說道:“小子,這書你以後少看。與你沒什麼好處!陳宗福那賊廝不當人子,卻不知是否有意要害伱。”

二狗心中詫異,忙問道:“七伯,村長好意贈我書卷,卻如何能害我,這話可從何說起呀?”

陳同惡嘆了一口氣道:“這抄本乃是族中最有本事的好漢陳賢舉於京城大內御械營中抄錄的太平秘典,身強力壯者讀之,可強神固魄,增長膽氣,進而得豪傑之益。可若是力弱體虛者讀了,不僅不能有所進益,反而會敗壞氣血,虛旺神意,最終難逃神虧氣敗的橫死之局。

你本就生來體弱,前番一場折騰更是傷了元氣,如今再多讀這玩意兒,壽命必然難以長久。”

二狗聞言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指著手抄本驚問道:“七伯是說這東西會害我?”

陳同惡道:“非是這秘本害你,而是你體質不足,受不起它的錘鍊,若是有一日你能補足先天之缺,自能借這書卷成就一番本事。”

二狗這才明白,這手抄本確是好寶貝,只是自家底蘊不足,有些承受不住。他見陳同惡同樣對這書卷有些愛不釋手,便趁機說道:“小子既然無福享受這寶物,留在手上也是無用。七伯若是喜歡翻看,儘可拿去便是。”

陳同惡嘆了口氣,卻將手抄本重新塞給二狗,一臉惋惜的說道:“老漢若是年輕三十歲,縱是強取豪奪也要把它弄到手。只是如今老漢已然年老精枯,讀之亦無益有害。

這玩意兒於我而言比刮骨鋼刀還要可怕,你還是自己留著消受吧!”

此時二狗方才深信這七伯無有歹意,他卻是收了抄本,自穿了麻鞋短衣與陳同惡說道:“七伯,小侄聽老孃說您有一身的好本事,方圓三百里無人能敵,更不知射藝如何?”

陳同惡卻忍不住顯擺道:“老漢的刀槍之術倒還平常,唯有這弓馬之能卻要說道說道。你卻不知,當年我如你這般年紀時,正逢京營禁軍虎翼軍中卒正王倫叛亂。

小子你可知這虎翼軍的來歷,老漢且說與你知曉···”

二狗確實不知虎翼軍的威勢,聽得陳同惡一說,方才知曉。

虎翼軍卻是整個北宋朝廷最精銳的一支人馬。

虎翼軍初建於於宋太祖時,當時稱為雄武弩手,個個騎馬善射。

太宗時為北伐契丹,光復燕雲十六州,在軍中選壯勇者為“上鐵林”,其次是“下鐵林”,爾後又幾經擴編。比如又從軍中選拔出擅長水戰者,組建為上虎翼;後又收納江、準水兵加入虎翼軍中,為水軍虎翼。

後來虎翼軍改名神衛軍,獨留一支騎軍仍保留“虎翼軍”旗號,而陳同惡所說的虎翼軍正是這支虎翼騎軍。

這支虎翼騎軍乃是北宋朝廷仿照西北少數民族騎兵建立的作戰部隊,對標的乃是遼國最精銳的騎兵部隊——鐵林軍,而與之等同編制和地位的另一支部隊在西夏被稱作鐵鷂子。

所以虎翼軍才有上鐵林與下鐵林之分。

上鐵林者,可與遼國真正鐵林軍正面搦戰而不落下風,下鐵林者則稍次之。

實際上這裡有一個被所有人都忽略的盲點。

虎翼騎軍、鐵林軍、鐵鷂子,三支騎軍的定位基本相同,都屬於重灌騎兵,人與馬都披重甲,讓刀槍難入,使弓箭不透。

由於北宋失去了前朝在北方的養馬地,導致虎翼軍的戰馬素質全面落後於遼國鐵林軍以及後來的西夏鐵鷂子。

而虎翼上鐵林能夠與鐵林軍並駕齊驅,靠的就是用軍士們更強悍的勇武來彌補坐騎方面的劣勢。而虎翼下鐵林就將士們的戰力而言其實也不弱於鐵林軍的遼人,怎奈戰馬不濟事,終究在綜合戰力上稍遜一籌。

若是在不需要考慮戰馬優劣的戰場上,虎翼騎兵甚至能把鐵林軍和鐵鷂子的屎都給打出來。但若是需要騎兵機動作戰的時候,虎翼騎軍在兩個對手面前就變成了瘸腿部隊。

而騎兵作戰靠的就是機動優勢,即便是重灌騎兵也是如此。

話說回陳同惡這邊。

北宋仁宗年間,沂州發生大地震,原虎翼軍中的兵卒王倫,在沂州趁機起兵作亂。

這王倫自號黃衣天王,率領數百軍士轉戰數千裡,一路殺人放火,肆意橫行,所向披靡。更穿州入縣,如入無人之境。

時兼任青、淄、濰等州安撫使(合稱京東安撫使)的陳執中於鄉間招募壯勇,派遣巡檢傅永吉統兵追繳王倫,不過月餘便於和州採石磯擊敗並圍殺王倫部隊,以張炬、陳賢舉為首的十三名鄉勇合力斬殺單槍匹馬殺出重圍的【黃衣天王】王倫。

“···那黃衣天王之勇力堪稱天下之最,唯老漢平生僅見,俺那族叔陳賢舉也是不世出的豪雄之士,單打獨鬥竟擋不住那廝三十合,歷陽張矩更強一些,與王倫相鬥五十合便也不敵。

那時俺可謂初生之牛犢不畏虎,匹馬張弓便一箭射中他坐騎的馬眼,如此我等方才有了殺他的機會。”

這陳同惡本想誇耀一下自己的弓馬之能,誰曾想一說起那圍殺【黃衣天王】王倫之戰便滿懷唏噓。

只因當初絞殺王倫本人的其實並不是只有十三個人。

僅僅陳家村就出了十幾個很能打的族人參戰,歷陽張矩也有一批同鄉參與了圍殺,還有其他幾個頭領也各有一批親隨,最後卻只有十三個幸運兒活了下來,其他大小几十口都喪命在了王倫的無敵鐵槍之下。

陳同惡嘆然道:“老漢生平第一場惡戰便是此戰,之後再與遼人、西夏蠻子交鋒,便只感覺那些所謂的兇悍異族不過如此。

黃衣天王啊!可惜了!”

陳同惡到底是閱歷頗多,很快就收拾了情懷,轉而說了一些征戰交趾、西夏的戰績和趣事,雖然老漢的口才比較一般,但二狗仍然聽得津津有味。

(本章完)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不懂別亂說,雜役也能修仙

廬陵黴豆腐

武者打不過詭異,但我是修仙者!

國家級吃餅大師

叮叮噹,心之鋼

雲月可盼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