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中是沒有膽結石的說法,不過卻有膽石症。

孫婉清給陳略解釋道:“膽為奇恆之腑,又是六腑之一,膽兼兩腑,因而主藏洩......”

遇到具體病症,孫婉清每次都是耐心的給陳略講解,從根源分析,讓陳略聽的明白。

“病因是心情抑鬱化火煎熬膽汁,又有工作勞累......”

“好治嗎?”

陳略問道。

“知犯何逆對症治之,藥對,自然藥到病除。”

“你就說如果你開方,幾劑藥能好?”

陳略直接問,小姨夫明顯是怕耽誤工作。

“要是妾身用藥,三劑可保好轉。”孫婉清道。

陳略瞪大眼睛看著孫婉清。

三劑?

這麼牛嗎?

“夫君為何如此眼神?”

孫婉清笑著道:“以後夫君要是行醫,就會明白,很多時候,如果對症,三劑必然有效,倘若三劑無效,多半是藥不對症,就需要反思。”

“陳略你好像有什麼想法?”

秦興朝笑呵呵的問陳略。

“秦主任您開玩笑了,小略才剛上醫科大學,懂什麼?”

小姨媽林慧笑著說道。

今天他們到醫院,可算是享受了便利了,秦興朝接了電話,直接就帶人安排他們辦手續,做檢查,安排住院。

國慶假期,醫院的患者不少,一些平常有點小毛病的,請不到假的,也都趁機過來做檢查。

醫院哪哪都是人,幹什麼都要排隊,要是沒有秦興朝的關係,這會兒他們可能還在排隊辦手續或者交費呢。

看得出,這位秦主任是真的喜歡小略,他小姨夫這情況都詢問一下小略,這小略哪兒知道啊。

林慧都覺得秦興朝有點太寵著陳略了。

“我小姨夫是因為生氣誘發的膽結石急症,病因是不是肝氣鬱結,肝膽犯胃引動衝氣上逆而導致脹痛?”

陳略以詢問的語氣問道。

從剛才的情況來看,小姨夫的這個病秦主任也是有法子的,只不過可能沒有孫婉清的方法那麼迅速。

既然小姨夫怕影響工作,陳略和孫婉清商議的結果,還是以提醒為主。

陳略也就站在學習的角度,以詢問的語氣,看看能不能幫助到秦興朝。

“不錯,不錯。”

秦興朝點著頭,笑道:“看看,我就說小略肯定有想法,你們可不要小瞧了小略。”

透過這幾次和陳略的接觸,秦興朝已經不敢把陳略當作剛剛開始接觸中醫的大一醫學生了。

在一些問題上,陳略確實是有一些想法。

無論是之前安遠明的詢問,還是他上一次詢問,兩個問題可都不是初學者能知道的,因為兩個問題已經不是單純的概念了,而是要有一定的理解才能回答的出來。

人家尖子生確實不能用常理對待,記性好,理解能力強,往往能舉一反三。

“小慧你可小看略略了。”

林老師聽著秦興朝誇獎兒子,也是非常高興,笑著道:“上次你姐夫淋了雨感冒,吃了感冒藥沒什麼效果,就是略略開的方子,說是《傷寒論》上面的桂枝湯,吃了兩次,你姐夫就好了。”

呂雲海剛剛走進病房,就聽到林老師在顯擺,整個人都有點呆了。

陳略已經到了動手開方治病的程度了嗎?

感冒雖然是小病,可一般能夠根據條文和中醫理論開方抓藥,至少也要是大三大四的醫學生才有可能,大一新生基本上不可能做到。

醫學院大一大二的課程基本上都是基礎理論,到了大三大四會開始逐漸接近臨床,沒有一定的理解,有幾個人有膽子隨便開方的?

《傷寒論》確實是很專業的中醫典籍,裡面對很多病症的描述非常詳細和精準,方劑也非常準確,可以說是中醫學的詞典條目。

可實際在臨床上,不少學生就會發現,一些條文和一些條文的差距很小,這個用桂枝湯,那個用麻黃湯。

病程長短和病期不同,用藥也有區別。

呂雲海都不知道該說陳略有底氣還是該說陳略膽子大。

“還有這事?”

秦興朝也是第一次知道。

“當時我們家老陳可是被嚇到一頭冷汗,我都說可能是嚇好的,不是吃藥吃好的。”

林老師半開玩笑的道。

“小略在醫學上確實很有天分,往往能舉一反三。”

秦興朝道:“能夠照著《傷寒論》開方,我倒是信的。”

按照以前的說法,中醫分三品,庸醫、術醫、道醫。

庸醫這個層次其實還可以分為兩類,一種是平庸,毫無建樹,水平有限,一種是醫術低劣,混日子,大病看不了,小病看不好,靠運氣。

相對來說,前者還能算是醫生,後者就是草菅人命了。

中品,術醫,術指的就是技術,有一定的水平,卻缺乏創造性思維,缺乏舉一反三的能力,利用積累的經驗,能夠有效的治病,一些大病或許看不了,大多數常見病還是可以應付的。

上品,道醫。

道並非指的是單純的道家的道,而是大道,也就是醫道,中醫是華夏民族土生土長的醫學,所以很多基礎、術語、概念都和華夏傳統文化息息相關。

道醫,指的就是對醫道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已經能看清本質,以大道為根本,以濟世救人為手段,易、道、醫、儒、法、兵均博通融匯,不拘一格。

這也是為什麼說學中醫要博覽群書,厲害的大醫,不僅精通醫道,同時對道家思想、儒家文化,法家學說甚至兵家思維都是有所瞭解的。

醫家用藥猶如兵家用兵,不拘泥於形式,水無常勢,兵無常形。

在秦興朝看來,陳略就是具備道醫基礎的。

學醫也講究天賦的,有的人即便是一輩子,也只是庸醫,有的人哪怕三五年,卻能迅速成長。

尋常庸醫都能照著條文治病,陳略雖然入門時間短,照著《傷寒論》開方,治療小感冒,也在情理之中。

小姨媽林慧很意外,秦主任對小略評價這麼高?

“你說的不錯。”

秦興朝道:“患者確實是因為心情不暢,肝氣鬱結,導致肝膽犯胃......。”

“說著,秦興朝笑著鼓勵:“還有什麼看法?”

“醫書上說,肝氣逆者膽氣不利,木氣勝克犯脾土,脾土虛則氣逆亂,衝氣上逆,氣機升降失常就會導致金氣虛不能制木,又不能生水,肝木失養,肝膽受傷......”

陳略把剛才孫婉晴給他解釋的理解了一下,用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這其中一些道理陳略之前是沒想到,但是孫婉清解釋之後陳略就懂了。

對於學霸來說,老師不講,自學很多都能學的懂,更何況還有老師講解。

這一段時間看醫書,學習中醫基礎,再加上孫婉清教導,陳略漸漸的也摸索出來一些東西。

中醫辨證其實和上高中的時候做證明題辨證題推理題很像。

患者表現出來的種種症狀、脈象等等,就像是給出的已知條件,而中醫的基礎理論就像是公式定理。

根據已知條件,結合公式定理,一步一步推理驗證,最後得出結論,這道題也就等於解出來了。

因為患者的症狀還有一些情況是需要醫生去觀察去檢查的,這就像是證明題裡面的一些條件其實是隱藏的,需要去讀題,從讀題中獲取更多的已知資訊。

多發現一種症狀,多瞭解患者一些情況,推理驗證的時候也就越容易。

“陳略你這個想法了不起!”

聽著陳略把自己的思路說了一遍,秦興朝是嘴巴微張,滿臉震驚。

不愧是學霸,看問題果然有獨到之處。

陳略作為剛剛接觸中醫的新人,卻能把中醫認識的如此透徹,簡直不可思議。

秦興朝行醫多年,水平並不算差,可他從來沒有像陳略這麼琢磨過,現在聽陳略說了之後,秦興朝細細想來,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中醫辨證真的和陳略說的是一模一樣的。

而陳略的這個認知,幾乎是完全貼閤中醫思維和中醫辨證思路的。

這一刻,秦興朝也禁不住驚歎,怪不得陳略總能在一些問題上有想法,而且往往能回答的很到位,原來陳略從一開始,認知就入門了。

如果說學習中醫基礎理論,臨床經驗等等算是武學招式的話,那麼思想認知就算是境界,陳略的實力雖然沒有達到,可境界卻到了。

境界先一步,那麼學習起來就會很容易,這樣的人是沒有瓶頸的。

而最為震撼的則是站在門口的呂雲海。

陳略的一番話就像是一道驚雷,劈在了呂雲海的腦海中,讓呂雲海的腦海炸響。

這一刻,呂雲海都覺得自己有一種昇華。

就好像之前不太明白的,之前似是而非的一些東西,突然變得明朗起來了。

之前感覺前面沒有路了,從小學醫,到了這個程度,在思想上呂雲海甚至到了一個瓶頸,他覺得他現在需要的就是更多的臨床實踐。

而陳略的一番話,則像是給他指了一條路,原本的瓶頸都開始鬆動。

看著陳略,呂雲海這一次是打心眼裡佩服,他也瞬間明白他爸昨天為什麼鼓勵他和陳略當朋友,而不是和宋元凱。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風曾擁你千萬次

白ba

我會找到你,直到

AC大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