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是肝氣不暢,膽氣不利,胃逆衝氣上衝,脾升胃降,那麼是不是可以疏肝利氣、利膽和胃、降氣鎮逆、潤腸通便?”

陳略問秦興朝。

秦興朝看向陳略的目光已經像是看怪物了。

之前陳略的一番認識就很驚人了,對陰陽五行已經吃透了,能把病情辨別清楚,即便是現在省中醫藥大學的也沒幾個人,別說本科生,就是碩士研究生裡面也算是佼佼者了。

現在陳略還能給出治療方法。

而且陳略說的法子比秦興朝自己之前想的還要更為對症。

整個病症被完全剖析,自然也就更加明朗。

“小略,你當真了不起。”

秦興朝都覺得自己被打擊到了,笑著問:“那你說說該怎麼用藥?”

“這我就不知道了。”

陳略笑著道:“我也就是根據自己的理解,紙上談兵,怎麼開藥,秦叔叔您太瞧得起我了。”

孫婉清自然知道怎麼用藥,可陳略不能再說了。

提醒一下可以,紙上談兵,出彩一些還能接受,這要是都知道怎麼用藥,那就有點離譜了。

張仲景說過,知犯何逆,對症治之,意思是隻要辨證清楚,知道是什麼病症,就能對症用藥。

可事實上哪有那麼簡單。

如果說學中醫有幾個門檻的話,第一個就是入門,就像是做題,首先你要從給出的命題中找到種種已知條件,這算是第一步。

要望氣色、明病因、診脈、判斷,要做到這一點,就要有紮實的基礎。

第二步就是推理,從已知命題推理出正確答案,解題,也就是辯證,辨明病因。

第三步,對症用藥。

開方抓藥,就牽扯到藥理,不僅僅要明白每一味草藥每一個方劑針對的病症,還要懂得選藥配伍,明白君臣佐使,知道加減變化,如何確定劑量等等。

如果比作是行軍打仗,前兩步就等於是瞭解敵情,制定作戰計劃,這一群參謀圍在一塊都可以各抒己見。

可第三步,就等於是調兵遣將了,這時候參謀就沒資格了。

聽著陳略說自己不懂開方,秦興朝反而鬆了一口氣,這樣子人好歹還有點安慰。

陳略之前的種種判斷分析雖然在理,讓人驚訝,也就像是當初給諸葛亮出主意的馬謖,畢竟沒有實戰,偶爾有點好想法,只能說明很不錯。

這要是還能開方抓藥,就這個病症,秦興朝覺得自己都被比下去了,這麼多年真的白活了。

邊上,陳雲韜和林嵐兩口子,林慧和張晉陽兩口子,都有點呆滯了。

小略太優秀了。

陳略上學的時候成績就好,一直是第一,這學醫也是如此優秀。

真是學什麼都快,學什麼都厲害。

驚訝過後,林老師高興的都差點憋不住。

自從陳略上了省中醫藥大學,這次開學,林老師在學校都覺得低人一等。

學校也有個別老師的孩子和陳略同級,有的考到了燕京,有的考到了滬上,雖然不能和清大燕大相比,也是排名靠前的985。

之前,陳略的成績那可是他們學校老師孩子裡面最好的,別人只有羨慕的份兒,這一次高考陳略雖然是省理科狀元,卻也讓林老師覺得低人一頭。

前幾天還有人問林老師:“怎麼就讓陳略上了省中醫藥大學了呢,都沒勸一勸,怎麼能讓孩子任性?”

這不明擺著,說陳略以後不如他們家孩子嗎?

這一刻,林老師的驕傲又回來了。

兒子學醫怎麼了,學醫依舊是最優秀的,將來要是能像安老一樣,清大、燕大又如何?

有了陳略的提醒,秦興朝已經有了方案,笑著道:“多虧了小略,我先開個方子,吃上兩天,看看效果,不出意外,吃上兩三劑應該能好轉,上班沒問題。”

“謝謝秦主任。”

林慧急忙道謝,張晉陽也一個勁的感謝。

要是不耽誤上班,那就太好了。

說著秦興朝開了方,陳略站著沒動,孫婉清卻到了秦興朝身後看了一下秦興朝開的方劑。

“秦主任的水平還是可以的。”

孫婉清對陳略說道,也就是方子沒什麼問題。

“行,你們先聊,有什麼情況,隨時找我。”

秦興朝給管床的住院醫交代了一番,打了聲招呼,離開了病房,出門的時候和呂雲海點了點頭。

呂雲海走了進來,看著陳略,神情複雜。

古人有一飯之恩,一字之師,真要說的話,陳略剛才的一番話對他的提點可不小,比起一字之師恩情還要大。

“陳叔叔,阿姨!”

呂雲海向林嵐和陳雲韜幾個人打著招呼。

“呂雲海,高中的時候和我一個年級,現在和我一個班。”

陳略給陳雲韜還有林老師介紹了一下呂雲海。

“高中的時候和我們家小略就是同學?”

林嵐意外的道:“現在還一個班,那可是緣分了。”

“剛才聽說陳叔叔還有阿姨來了,過來看看。”

呂雲海也客氣的打了聲招呼:“那我先去忙了。”

“你們學校的大一新生現在都能進醫院了?”

等到呂雲海離開,林嵐才奇怪的問陳略。

陳略是秦興朝的因素,剛才那個呂雲海又是怎麼回事?

“呂雲海他爸也是中醫內科的副主任。”陳略解釋。

“哦。”

林老師就知道了,原來是醫二代,有著關係的。

不過自家兒子也優秀,靠著自己,一樣能在醫院學習。

“高中的時候的同學,怎麼沒聽你提起過?”陳雲韜問陳略。

陳略沉吟了一下:“可能是上學的時候成績太差吧,我沒怎麼關注過,又不是一個班的。”

同年級,不是一個班的話,陳略最多也就知道第二第三緊挨著自己的個別人,再遠一點就沒什麼印象了。

陳雲韜:“......”

邊上小姨媽林慧和小姨夫張晉陽也都無語了。

人家能考上省中醫藥大學,怎麼都不算差等生吧?

在陳略口中就是成績太差?

呂雲海離開病房,回到值班室,呂副主任正在值班室,今天呂副主任不坐門診,正在檢查下面醫生交上來的病歷。

醫院的病歷是層層稽核制度。

主治醫生下處方,登記患者的病情資訊,管床醫生負責每天的查房和日常情況登記,病歷要有管床醫生、主治醫生、小組負責人的簽字,然後才能存檔。

不過在具體的執行中,主治醫生大都是下了處方就完事,整理病歷的任務大都是住院醫完成,主治醫生負責稽核簽字,到了副主任那邊也就看一些關鍵的點,沒問題簽字就行。

一般來說,病歷最後歸檔都是患者出院之後才辦,這個時候患者的情況已經瞭然了,有沒有康復,有沒有意外都很清楚。

當然,也存在患者出院之後出事的,這個時候病歷就是很關鍵的東西了。

同時還有轉院的,報銷的,等等。

呂建民一邊檢視,一邊問呂雲海:“聽說陳略來了?”

“嗯,陳略的小姨夫住院了,膽結石。”

呂雲海點了點頭。

“怎麼又是心事重重的?”

呂建民笑著道:“怎麼,又被打擊了?”

“不僅僅被打擊了,更是被教做人了。”

呂雲海苦澀的道:“我今天算是被陳略上了一課,還要承陳略的情。”

“怎麼回事?”

呂建民來了興趣。

呂雲海把剛才的情況說了一遍,特別是陳略的一番認識。

呂建民聽罷久久無語。

好半天,呂建民才道:“真是個天才,天生學中醫的料啊。”

說著,呂建民看著兒子:“你今天賺大了,陳略的這一番認識可不是那麼簡單的,準確的說更像是學習中醫的綱要。”

很多初學中醫的,特別是沒有人指點的,基礎東西學完之後就茫然了,沒有目標,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跟著這位醫生學一點這個,跟著另一位醫生學一點那個。

特別是現在的醫院,中醫地位低,哪怕是中醫醫院,中西醫結合,西醫方面的科室並不少,學著學著,不少人就學亂了。

這也是現在很多中醫醫學生最容易走進的一個誤區,很容易被帶偏。

如此一來,下了臨床,不懂真正的中醫辨證,借鑑西醫的治療思路,學一個四不像。

陳略剛才的一番話,對於初學者來說,就等於是一個學醫的路線,該怎麼學,怎麼辨證,等於給系統的總結下來了。

望、聞、問、切四診,來掌握更多的已知條件,紮實的中醫基礎還有更多的積累推理辨證,醫藥知識結合,開方論治。

等於完全是一套成熟的中醫學習模式。

這樣的模式,像安遠明等很多大醫都知道,甚至秦興朝呂建民也明白,可沒有人像陳略這麼去對比,去思考。

即便是呂建民教呂雲海的時候,也沒有這麼直白的教過,因為呂建民也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的。

正是因為明白,呂建民才懂陳略剛才一番話的意義,對兒子來說,現階段,陳略剛才的一番話影響是深遠的。

“以後跟著陳略多學習。”

呂建民溫和的道:“鳥隨鸞鳳飛騰遠,人伴賢良品自高,有陳略這麼一位同學朋友,是你這一生最大的財富,要知道珍惜。”

玄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老大,聽說你是將軍的親兒子

南瓜小米粥

邪道劍仙

不長

furry:心物邊界

叫我墮就好

九重之下

絳星霖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