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賜廊下食。

一碗湯餅,一碗黍臛,還有水果佐餐,一個橘子一個柿子。

簡簡單單的一餐,

這也是自倒春寒雪災後,在宰相們的請求下調整的,以前宰相們的堂食是很豐盛的,魏徵經常吃完後一抹嘴就向皇帝提意見,說吃的太好了,宰相廊餐一人餐可供十人食,太浪費。

可魏徵說歸說,皇帝仍然還是高標準供給宰相們,就是參加朝會的常參官們,他們議事後也都能得賜廊下食,一天至少有三隻羊,還會有些時令水果,主食更不用說。

要是吃不完,可以給中書門下、御史臺的官吃。

武懷玉倒覺得這餐不錯,

手擀麵條很筋道,裡面加了點豬油煮,很香。

而那碗黍臛,倒也不陌生,這是秦朝時百姓節日的食物,其實就是黍谷,也就是黃米子去皮,混合肉煮成的羹,

十月朔日,秦謂歲首,飲黍酒,食黍臛。

到了如今大唐,女子嫁人,稱作新婦,新婦過門第二天早上,就得親手為家人做頓黍臛。

今天廊餐裡的黍臛,裡面的肉竟然是牛肉。

牛肉切成碎粒,每碗裡都不少,還加了切成丁的豆腐,還加了雞蛋清,

有薑絲、芫荽,還有香菇丁,又放了胡椒粉,澱粉勾芡。

這一碗黃米牛肉羹,味道很豐富,既有點胡辣湯的感覺,還有點西湖牛肉羹的味道,

似曾相似,

在這寒冷的早春,

商議了半天國事,這時吃上一碗黍臛,確實是潤喉開胃。

帶點酸,有點辣,鮮酸爽口。

魏徵喝了一口,吃出牛肉粒了,立馬放下碗就要勸諫,

李世民也在喝黍臛,目光掃到魏徵,直接道,“天寒大雪,凍死人畜許多,這牛也是凍死的,”

魏徵愣了下,然後又要張嘴,

皇帝又搶先一步,“這牛是朝廷官牛,已經把大部份凍死官牛拿去賑濟災民了,”

魏徵被堵住了。

武懷玉在旁笑道,“魏公,食不言。”

魏徵只好繼續喝他的黍臛,

其實這黍臛做的不錯,畢竟宰相廊餐是光祿寺負責的,

其實在大唐,還沒有御膳房這個正式的機構,大唐是光祿寺掌百官膳食,尚食局掌皇帝膳食。

尚食局是隸屬於殿中省,尚食局主要工作就是搭配和試菜,他們既要把御膳搭配的營養均衡,還得色香味俱全,然後還要負責試菜,既要保證味道,還要保證安全。

廊餐做為宰相的工作餐,就比較特殊,食材都是光祿寺提供的,但烹飪卻是尚食局做的,也就是俗稱的御廚們做的。

他們是專門給皇帝烹飪的一群人,那手藝自然沒的說。

簡單的一道黍臛,可以說大唐基本上人人都可能吃過,甚至婦人嫁人後在夫家下的第一次廚就是要做這個。

人人吃過,人人會做,

但不是人人能做出這樣的美味,也不是人人有機會吃到。

簡單的菜餚,厲害的御廚卻能做出不一樣的美味。

一碗豬油麵,一碗牛肉黃米羹,

簡單,卻不普通,味道很不錯,吃的飽飽的,還人胃裡暖洋洋的。

飯後還有個橘子和一個柿子呢。

橘子是江西進貢,蜜橘,皮薄,果肉汁多且甜,這玩意還是比較稀罕的,北方無法種植橘子,所以全靠南方那邊運來,

而冬天水果又不好儲存,

價格自然也就死貴,反正普通百姓是吃不起的。

想當初大唐開國之初時,天下還不太平,交通不便,物資也不豐富。宮廷宴會上,有一些特貢的橘子,參加的大臣一人有一個。

陳叔達身為宰相,結果得了這麼一個橘子也捨不得吃,要揣進懷裡,皇帝李淵看到好奇,怎麼一個橘子還要兜著。

陳叔達說臣母患口乾,喜歡吃橘子,而長安又難吃到橘子,如今便想拿回家給老母吃,李淵聽了,當即特別又賞賜了他兩個。

皇帝跟宰相,想吃橘子居然也是一個,兩個的。

可知這橘子的珍貴。

後來到貞觀朝,橘子終於沒那麼稀少了,陳叔達在宮宴上也沒再揣橘子。

橘子吃完,橘子皮收了起來,這東西曬幹也是不錯的調味料,或者直接涼拌做成酸辣味也挺開胃。

“朕年十八,猶在民間,民間百姓疾苦情偽,都非常瞭解,即位之後,更是兢兢業業,宵衣旰食,卻依然還有失誤。

如今天降災異,百姓開始有怨言,

朕並不怪罪他們,對百姓而言,朕是天子,天真要塌了,也該朕頂起來,”

皇帝對八位宰相也是吐露心聲,

之前確實有些飄了,甚至因此許多文武官員上表,請他封禪泰山,他也覺得自己功高德厚,足夠封禪。

這幾年,也陸續修了一些行宮,吃穿用度也漸奢華,

甚至有所懈怠,常年把政事交給太子監國,自己則經常在九成宮。

這次災異,

無異於當頭一棒,把那個飄飄然的皇帝有些打醒了。

前幾年確實拳打突厥腳踢吐谷渾,還跳起來狠狠扇了吐蕃大耳光,突厥幾十萬眾歸附,党項又三十餘萬歸附,西山、八國諸羌歸附,

更別說嶺南、南中、黔中等南蠻偏遠之地,這幾年也被大唐收拾的服服貼貼,嶺南那蠻荒,如今甚至成了大唐的稅賦重地。

海東四國這幾年也格外的老實溫馴。

奚、契丹、室韋、白霫等就更不用說了,連西域諸國都很恭順,

處在西域極西的河中之地的康國,國王甚至都主動請求內附。

這種情況下,換誰誰不飄。

“近來百官上封言事,指出了不少過失,而今日諸卿當面直諫,說的更是深刻,

尤其是魏相,說的朕甚至有點汗顏無地。”

魏徵今天確實犯顏直諫,把昨天在政事堂上說的那番話,果然當著皇帝面,毫不留情的又說了一遍。

這個相貌平平的魏老西,這方面確實大膽。

武懷玉都得佩服他,他是真敢說。

但李世民這次就算被噴的很厲害,卻也一直很認真的聽著,還能反思自己,還是個好皇帝。

皇帝決定振作起來,

朝廷軍事庶政還是自己來處理,太子再多學習。

“太子生長深宮,百姓艱難困苦,聽不見也看不見,還需要更多教導。”

“懷玉,你是太子老師,如今在京,便再兼起東宮太子詹事之職來,好好教導太子。”

皇帝很清楚武懷玉對太子的影響力。

房玄齡兼太子少師,魏徵兼太子少傅,而高士廉為太子少保。

馬周、于志寧兼左庶子,劉洎、杜正倫兼右庶子,

許敬宗為太子少詹事,張玄素為太子洗馬,褚遂良、李義府為東宮崇賢殿學士。

皇帝大赦天下,

免除雍州等許多受災嚴重州縣本年稅賦,

停止突厥北遷復國,

停止為藩王營建王城宮殿。

遣散三千宮女。

取消洛陽宮、大明宮等的營建,

罷天下大役。

“朕廣開直言忠諫之路,是為了有利國家,然而近來上封言事者,多攻訐人家瑣細之事,甚至有構陷誣告者,以後還有人敢這麼做,朕當以讒人罪之。”

隨後,

皇帝下詔停止功臣世襲別駕。

武懷玉走出宮,姐夫馬周道,“我搭你馬車回去,”

“好啊,我馬車大,裡面暖和舒適,還能煮茶呢,順便烤個腸。”

兩人家都在宣陽坊中,倒也確實是順路。

武懷玉的馬車確實足夠的大,而且挺豪華的,世人皆知武懷玉富可敵國,所以也沒必要藏著掖著,裝窮也裝不像,倒不如大大方方。

這駕馬車其實已經還是儘量低調了,

車廂夠大,裡面還有爐子,

兩人落座,車上侍女便燒水煮茶。

馬周看著這奢華的馬車很感嘆,武懷玉以前說要送他輛,但馬周沒答應,他出身寒微,如今雖貴為宰相,但在錢財方面看的沒那麼重,也不想那麼張揚。

“陛下詔停功臣世封,這事你可怪我?”馬周問。

武懷玉捧著暖暖的茶杯,飲了兩口熱茶,笑著道,“這事怪不著你,何況我也主動向陛下諫請停世封的。”

“於國家來說,當初這世封之制本來就不成熟,從世襲刺史到世襲別駕,問題一直沒解決,現在停了也好。”

“功臣得實封也不少了,這世襲別駕若僅世襲官職還好,這畢竟是個閒散虛職,可一州三分之一的稅賦確實太多了。”

是啊,確實很多,江州三萬多戶呢,武懷玉現在實封食邑跟長孫無忌一樣最高等,也不過一千八百戶,

而大唐如今得實封的功臣也就二十幾個,基本上就是這批世襲別駕的功臣,世襲得到的州稅賦,比原來實封所得,基本上都翻了好幾倍,甚至有的十倍。

用馬周的話說,賞賜太過。

而且這個口子一開,以後就不得了了。現在是二十幾個世襲功臣,那以後還會增加啊,

而等下一個皇帝,一朝天子一朝臣,肯定又會封一批世襲功臣,這樣下去,幾代以後,那還得了?

大唐天下不過三百餘州,其中富裕的又佔多少?

要是一百個世襲功臣,豈不就封出去一百州,哪怕分三分之一州稅賦,加起來,也等於分掉了天下十一之一的稅賦。

兩個侍女坐在一邊很認真的拿出幾根腸來烤,

武懷玉覺得馬周說的挺有道理的,反正自己有了呂宋了,所以詔停功臣世襲,他並不太在意,這政策當初制訂的就不夠完善,漏洞隱患一堆。

婢女把烤好的肉腸送到二人面前,另一個婢女則還烤了點蒜,幹蘸料也都調配好,

坐在馬車裡,喝著茶吃著烤腸,挺不錯的。

而兩位婢女烤完腸,安靜的跪坐一旁。

若不是怕影響不好,其實叫這兩姑娘一個彈一個唱,更享受。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開局打翻武則天登基祭壇

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