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安東都護鎮三蕃

臨近年關,

越來越多的好訊息,源源不斷的透過京北驛路送抵長安,帶著風雪的驛騎們,是這段時間貞觀天子最歡迎的人。

而幽州大捷也隨著一道道奏捷,得到長安朝廷的認可,坊間也開始流傳。

辭相去幽州做都督的武懷玉,一時間再次成為長安熱議人物。

“聽說聖人要召翼國公回朝復相,”

“我聽說是要回朝拜右僕射,”

“齊國公這是要辭相嗎?”

“翼國公回朝拜右僕射,那他義父齊國公肯定退了,畢竟現在也很少去政事堂了。”

平康坊。

如今這裡越發的繁華熱鬧,甚至金吾不禁,臨近年底,大量的地方朝集官員上計吏員,以及進京趕考計程車子,甚至是許多商賈等雲集,讓這片娛樂區越發的興盛。

裝飾輕奢的酒樓裡,大家熱議著,

“我聽說聖人還要給翼國公賜國姓列入宗正屬籍呢,跟曹國公一樣,以後就是皇族宗室了。”

“不止呢,我聽說還要賜丹書鐵券,據說可恕二死,”

“我也聽說了,好像還是太子親自向聖人請求的。”

“太子與翼國公這師生情誼還真不錯啊。”

朝廷已經明發詔令,加封特進、上柱國、右領軍大將軍、翼國公武懷玉為幽州大都督、食實封一千二百戶,賜絹萬匹,奴僕百口。

另將羅藝被抄沒的宅第家口賜與武懷玉。

這些都是讓人豔羨的。

“不好意思,諸位,來晚了。”

“怎麼來這麼晚,罰酒三杯啊。”

“好,認罰,我先自罰三杯。”

一人上樓推門而入,向眾人道歉,先自罰三杯,“剛才來時正遇到有天使出城去幽州,去給翼國公傳旨。”

“又傳旨?”

“突厥突利小可汗請求內附,翼國公派兵正護送他來長安朝天子,而奚、契丹兩族也先一步向翼國公請求內附,

翼國公已經將奚地置饒樂都督府,設十州,以契丹地置松漠都督府,也置十州,另外將突利可汗地置北安都督府,設四州,”

剛來的那位,把自己剛聽到的新訊息告訴大家,挺興奮,“真想不到,突利可汗都直接來長安朝天子了,”

“可是因此天子要再加賞翼國公,又賞賜什麼?”

“朝廷因翼國公在塞北新置了饒樂、松漠、北安三都督府二十四州,於是決定新設安東都護府,欽命翼國公武懷玉為第一任安東都護,掌統諸蕃,撫慰征討,敘功罰過,

安東都護府駐地營州柳城,朝廷劃設兩萬兵馬歸安東都護統領,”

都護府,這對唐人來說是個有些陌生的詞,但在座的都是讀過許多書計程車子,甚至好幾個還是挺有名氣的詩人,

他們自然知曉都護府,源自漢宣帝設在烏壘的西域都護府,統領大宛及其以東城郭諸國,兼督察烏孫、康居等遊牧行國。

後來魏、晉則設有西域長史府。

朝廷現在新設的這個安東都護府,就是因武懷玉安撫諸蕃,新置三都督府二十四羈縻州而起,朝廷為了便於突利、奚、契丹等歸附的統一管理,新置此都護府。

都護,帶兵監護。

幽州大都督武懷玉兼安東都護,安東都護是一個新衙門,治所在遼西營州柳城,都護府有一套全新的官吏班子,置都護、副都護、長史、司馬等職,又置錄事參軍事、錄事、諸曹參軍事等,

並統轄兩萬兵馬。

幽州都督府主管幽府十州軍政,而安東都護主要管的還是羈縻諸府州,側重邊防。

是針對突厥的蕃胡的。

都護的職責是“撫慰諸藩,輯寧外寇”,凡對周邊民族之“撫慰、征討、敘功、罰過事宜”,皆其所統。

北安、松漠、饒樂三都督府,屬於內附羈縻州,其都督、刺史等,都是由其本部落酋長們擔任,仍屬於自治,這是比較特殊的地區,隸於幽州都督府下是不合適的,

安東都護府的正式設立,其中核心之處,就是雖三府二十四州,仍由突厥、奚、契丹三族部落自治,但朝廷卻是要加強統領的,他們不入版籍、不納稅賦,但朝廷卻是會在三部境內,修建驛站,甚至是駐兵屯田,

帶兵監護,這才是最關鍵的。

這意味著,他們不完全自主了,真正要納入朝廷的管轄,雖然大多數事仍是其自治,可涉及軍事這塊,就得請示朝廷,由安東都護府管理。

安東都護府不僅要在三都督府二十四州設驛站、築兵屯田,開邊互市,甚至還要對各府州派一些上佐官吏等。

這其實類似於突厥人以前在奚契等派駐的吐屯,汗國派突厥貴族到奚、契丹等擔任吐屯,帶兵監護,並且徵稅。

現在大唐當然也得趁熱打鐵,加強控制。

沿邊以及在三部駐兵兩萬,這個兵力,足夠威懾控制他們,讓他們以後服從大唐。

各部落劃境自守,不得侵擾,定期會盟,若有糾紛,都搞府牽頭調解,如果諸部有叛亂,都護府有權力和義務,出兵並調其它部共同平亂,

以後三部,上到汗王都督,下到首領刺史,甚至是所有的大小首領官將,都要由朝廷任命、授印。

這些羈縻官員可以是他們自己推選舉薦,但必須有最後一道朝廷任免的手續才是正規合法的。

安東都護府也負有安撫靺鞨、室韋、霫等的職責。

“這新設的安東都護府,比中都督府,都護是正三品。”

從二品的幽州大都督、正三品的安東都護,還兼著從三品的幽州刺史,正二品的特進散官本品,還有從二品的太子少保、正三品的右領軍大將軍銜。

內掌幽府十州軍政,外掌安東三蕃二十四州胡。

堪稱東北王。

“你們聽說沒,聖人賜突利可汗國姓李,列入宗正屬籍了。”

突利可汗阿史那什缽苾之前就被賜封為北平郡王,但這種屬於以前的安撫,沒幾個真當回事,就好比武德七年頡利進犯至涇州,後來李世民跟突利結為異姓兄弟,突利獨自撤兵,讓頡利不得不跟唐朝議和,

阿史那思摩到長安拜見李淵,負責和議,李淵就特賜封阿史那思摩為和順郡王。

但這一次明顯不一樣了。

突利舉族內附,武懷玉以其地置北安都督府,他又親來長安朝天子,天子賜他姓李,列入皇族,他這北平郡王就跟此前不同了。

跟突利一起被賜國姓、列屬籍的還不止他一個。

先前賜國姓的靺鞨首領突地稽,這次也特列入宗正屬籍,改封為燕國公。

而奚王可度者,賜國姓,列屬籍,拜其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饒樂都督,賜封為樓煩縣公,

契丹汗大賀摩會,賜國姓,列屬籍,拜其為使持節十州諸軍事、松漠都督,賜封為歸順縣公。

另外早年就內附的原遼州總管、契丹別帥孫敖曹,也得賜國姓,列屬籍,並賜封永樂縣公。

又賜可度者之子匹帝為無棣縣男,摩會之子窟哥為無極縣男。

賜突地稽之子李克用為五原縣男。

雖然坊間傳聞說要賜武懷玉國姓、列屬籍,但其實這事太子確實提議過,但李世民並沒同意,主要是武德朝賜國姓列屬籍的都沒啥好下場,李世民不好意思,但對新內附蕃胡賜姓列屬籍,可就沒啥不好意思了。

“據說啊,朝廷本來是要設東夷校尉府的,派一位將軍去當東夷校尉,但後來覺得校尉級別太低,便又有提議改叫東夷都護府,

不過最後聖人覺得東夷二字不太好聽,於是才改叫安東都護府,翼國公為首任安東都護,也是聖人欽定的。”

“還是安東都護府好聽,東夷校尉府啥的,太沒檔次了。”

“就得翼國公來擔任這安東都護,換其它人,估計三蕃也不服啊。”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翼國公這首詩寫的多好,這龍城飛將,不就是翼國公嗎?”

“就是。”

“我可聽說突利可汗可是主動把隋朝和親給他的淮南公主楊氏,都給親自送到翼國公帳中,如今楊氏更是被翼國公帶到幽州養在別宅,”

“嘿,這事我也聽說過,事情發生在此次大戰前翼國公北巡金蓮川時,突利半夜把人主動送武相公帳中的,聽說如今楊氏在幽州都挺著大肚子了。”

“是武相公的?”

“那還能有誰的?楊氏和親突利十二年,一直未曾生育,如今進了武相公帳,立馬就大肚子了,你說呢?”

“武相公威武。”

“我可聽說頡利還讓自己長子賀邏鶻拜武相公為義父呢,還有可度者、突地稽、大賀摩會、孫敖曹這四大酋長,也都讓自己兒子拜了武相公為義父。”

“這可真是打出來的威風啊,諸蕃胡們都紛紛爭著認武相公做耶,爭喊大人呢。”

“要我說,武相公真乃我輩讀書人之楷模啊,他有句詩怎麼說的?請君暫上雲臺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我覺得咱們也應當棄筆投戎,得去邊疆,那樣才能真正寫出好詩來。”

另一人也嘆道,“是啊,年年來長安科舉考試,可惜干謁無門,年年落榜,去年進士僅錄取了十七人,秀才科未取一人,明經科錄取的雖多些,可進士、明經榜上哪一個,不都是名門出身,或是早早得到勳戚大臣們的賞識舉薦的,我們這些人啊,只怕這輩子也沒希望了,

不如且去幽州,投身幽州都督府或是安東都護府,先做個幕僚,邊關立功,走另一條路吧。”

“高兄說的對,我也有此意,同去!”

“同去同去,我們都去幽州拜謁翼國公,一起投翼國公幕府,一起邊塞效力。”

“嗯,早聽說翼國公禮賢下士,敬重賓客,凡是麾下和幕府有才者,都能得到其重用和舉薦,只要有才華,就不用擔心沒機會。”

一群士子詩人,幾杯酒後,慷慨激昂,都決定去幽州,去投武相公,也效仿武相公棄筆從戎,建功立業。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萬古一帝:開局弒君篡位

扮豬睡大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