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天恩浩蕩武氏興

長安,

宣陽坊、翼國公府。

天使前來宣旨,

中門大開。

翼國夫人樊玄符率府中眾人迎接聖旨,擺案焚香。

來宣旨的是張阿難的義孫,還得喊樊玄符一聲義姐,這是道加封旨意,武懷玉實封一千二百戶、賞絹萬匹,另賜奴百口,並將羅藝抄沒之家產賞賜給武懷玉。

此外,武懷玉的父親武士恪,沾兒子光,晉封壽陽伯爵,虛封食邑七百戶。

武懷玉長子武承嗣,皇帝十九女蘭陵公主的準駙馬,則由三原縣男晉爵三原縣子爵,虛封食邑五百戶。

次子武承業,這位與長孫無忌庶女訂婚了的庶子,這次也以父殊功恩封池陽縣男。

雖這爵位都是虛封,可依然非常珍貴,那是武懷玉此次立下特大功勳,自己已經是國公爵位,僅加了四百戶真封,皇帝特旨以功別封其父、子,

這種也屬魏晉以來的慣例,如北齊時,甚至一人還能有幾個爵位,也可以給母親、兄弟、子侄等別封,

大唐貞觀以來,對於爵位還是越來越慎重授予,國家名器,輕易不給,尤其是實封爵,更是慎之又慎。

虛封爵現在也是不輕易授的。

“恭喜阿姐。”宦官張朝恩笑著道,

樊玄符倒是對這個義弟不太熟,張阿難是她幹祖,但張阿難在宮中地位高,義子很多,這些義子們又各收了許多幹兒子,她還真認不得幾個,

“辛苦你了。”樊玄符讓潤娘去取來一本金冊子給他,十兩黃金,出方很大方,“以後有空多來家裡坐坐。”

張朝恩很年輕,在宮中地位也不高,這次能來武家傳旨,還是他義父張國忠幫他爭取的,倒不是為武家的厚賞來的,而是武家現在也是朝中有名的顯貴新閥,能夠接觸接觸,那這小子也有了強力外援,將來路會更好走。

張朝恩謝過收下了金冊,這禮物必須得收,那是樊娘子的面子。

“聖人賞賜的羅藝財產在這冊子上,”他小聲給樊玄符解釋,說是羅藝家財,其實真發下來的不多,之前羅藝確實財產很多,但武懷玉在豳州斬殺羅藝後,朝廷已經給武懷玉賞賜過一次羅藝的部份財產,

然後羅藝的許多田宅錢帛奴隸等都充公了,這次發賞,其實也就是拿出了原羅藝的一處長安宅子,和兩處京郊別墅莊園,一在驪山,一在終南山,

還有就是拔了一百口原羅家奴隸,另外就是百頃地,其它的就沒有了。

“接聖人旨意,各司都是立馬執行,只不過羅藝的財產抄沒已久,”張朝恩解釋,許多財產如錢帛金銀,又或牲畜奴隸,以及田地等,其實朝廷早都或賜官員臣子,或發賣,或是用掉了。

現在這些,都還是特別請示皇帝撥付的。

“那一百頃地,都在河北幽易一帶,”

樊玄符對於皇帝給的這筆賞賜,倒是並無意見,不管多少,那都是天子恩賞,一座長安十畝的宅第不算小了,而京郊兩座莊園也值不少,更別說還有一百口奴隸,和幽易的萬畝地。

不管這些地好地壞,僅這數量就不少了。

何況,自己兒子嗣業還晉封三原縣子爵,他抱著一歲多的兒子謝恩。

這是個喜慶的日子,唯一有些遺憾的是家主武懷玉卻還遠在幽州,今年過年他不會回來了。

天使走後,武家熱鬧起來。

武士恪紅光滿面,很高興的聽著僕人們尊敬的稱他壽陽伯,

“賞!”

老頭讓駝子武成準備了許多賞錢,十文一小串。

僕人們一句壽陽伯就能換來十文錢還是非常滿意的,

連向來節儉慣了的武柳氏,今天也對老武這大撒幣的行為沒管,他們平時住在永興坊,今日特意過來宣陽坊。

老大懷義也帶著妻子程氏來了,他在韶州也做刺史一年了,回京朝集,得到嘉獎,

有武懷玉給他出謀劃策,他到任韶州後先修梅嶺道,打通江南西與嶺南東的通道,又招商引資,開礦冶煉,而膽銅場更是讓韶州成了大唐如今最大的銅場,大量的生鐵從珠江水系,甚至是江南由贛江、湘江入嶺南,匯聚韶州,加工成銅,

韶州也新建了鑄錢局,大量銅錢在此鑄造出爐,

有礦、有產業,又有商路,還有來自朝廷權貴們的罩應支援,武懷義這刺史當的很順,甚至地方上的那些豪強也很聽話,因為跟著武刺史有肉吃,

非常亮眼的政績在手,入京朝集自然也就都是嘉獎。

雖然仍是大稜縣子爵沒變,可卻得到天子親自召見並嘉獎,賞賜了御馬還有一套書。

老三懷良在武家書院裡讀書也放寒假了,今天也帶著武三思、侯三省兩夥伴過來,小胖子現在變化倒也挺大,雖說兄長們光芒四射太耀眼,但他也訂了太原王學士之女,還跟著王學士三兄弟讀書,已經贏在了大多數人的起跑線上。

武家這麼大喜事,大姐玉娥和姐夫馬周自然也是來了,馬周如今身為治書侍御史,仍是十分得天子賞識,只是越發的忙碌。

另外兩位姐姐和姐夫也來了,他們現在也都調到京中十二衛的衙門,雖然只是做了八品的衛衙參軍事小官,但這也還是得武家的關係,否則普通的元從禁軍父子軍二代,再混個十幾年都未必能做到這位置。

這兩位姐夫倒也沒什麼遠大理想抱負,對現在這種京師小武官的生活挺滿意,長安二畝小宅,衛衙裡比較清閒的差事,天天能夠陪著老婆孩子,生活毫無壓力。

其實更多的還是二姐三姐束縛了他們,她們並不願意丈夫上邊疆戰場求取功名,害怕萬一。

畢竟大姐玉娥遇到馬周前,死了三個丈夫,都曾是戰死沙場的。

對此,其實武士恪倒是經常批評兩女兒,覺得她們沒見識,但武柳氏還有玉娥,甚至樊玄符、大嫂程氏她們,卻又都很支援玉嬋媛兩姐妹,就連小妹玉婉也覺得姐姐們沒錯。

懷義跟馬周則也並不干涉他們的想法,人各有志,各有追求,有人一心求取功名富貴,也有人安於平凡普通。

“二郎不在家,總覺得不夠熱鬧。”

“是啊,想想幾年前,咱們一群人在一起,特別是在懷遠坊那個小院的時候,多熱鬧啊。”

“現在都各奔東西,各自忙碌了。”

趙信現在仍在朔方,陳興則回到隴右,陳盛在京六扇門,趙義則去了洛陽經營武家的商業,

侯三在秦州,武胖子倒是隨懷玉去了幽州,

程處默還是銀州刺史,牛見武是鹽州司馬。

安元壽回涼州為母守孝丁憂。

許家兩兄弟,二愣子隨懷玉在河北,二桿子則在禁軍。

當初懷遠坊小院那一群人,現在混的其實都還不錯,比如懷義現在是韶州刺史,懷玉更是幽州大都督,

連當年只是李靖家奴的陳興,現在也是鹽井鎮司馬,當年在東西市奔跑中介的卑賤商人趙信,現在是夏州的一別將了。

大家生兒育女,各自成家,如今都有了一番事業,倒是難得一聚。

當年那個落魄的書生馬周,在小院還是懷玉的賬房,現在卻成了御史臺的副長官,紫袍玉帶。

而武德九年才接替父親進元從禁軍的武懷義,如今也同樣是韶州刺史,賜紫金。

“四叔年後要調洛州任都督了,一會過去拜訪下?”

“好啊。”馬周點頭。

武士彠從荊州大都督,遷洛州都督,這在大家看來很正常的調動,畢竟武懷玉升大都督了,五大都督,總不能武家就佔了兩。

武士彠從荊州大都督調為洛州都督,但皇帝也加封他為特進,還加真封百戶,仍不失聖眷。

“玉娥前幾日跟我說,四叔家大女兒順娘挺賢淑,想為馬載求娶,”

武順,武士彠跟楊氏生的大女兒,楊氏生的武家三姐妹都十分賢淑,尤其是這兩年武氏風頭極勁,加之其母楊氏,故還被人稱為武家三朵金花。

年紀雖還小,但想提親的不知道多少。

馬周與亡故原配生的長子馬載,如今也接到京中讀書,年紀倒是跟武順差不多。

雖說武順是馬載繼母的堂妹,但這在唐人看來倒沒什麼,親上加親嘛。

這事還是武玉娥主動提起的,覺得這門親事不錯,馬周倒也願意的,武家的家世,甚至武順他也見過,確實都不錯。

“那一會去四叔家拜訪,我來問問四叔和楊娘子。”

“要是能成,那真是親上加親了。”

武懷玉嫡長子尚蘭陵公主,其母正是楊婕妤,弘農楊氏女,是楊恭道之女。楊恭道是武士彠妻楊氏的堂兄,

懷玉長子嗣業,從武家這邊,要喊武士彠妻楊氏為叔祖母,而如果從未婚妻蘭陵公主那邊論,就是妻姑祖母。

這要是武順嫁給馬載,那關係就更復雜了。

郎舅兩人在那聊了會,武士恪紅光滿面的進來,卻是說起新年祭祖的事,武家這支的家廟,是武懷玉建的,這祭祀權在武懷玉,身為嫡長子的武懷義甚至也只能是從祭。

今年懷玉不在長安,那城南武氏家廟祭祀,主祭就該輪到懷玉嫡長子武承嗣,可他才一歲多。

“到時懷義你抱著你侄兒主祭,”老武安排。

其實按照正經的禮法,本來設立家廟,不僅要三品以上官,而且還得要三年喪守制禮畢之後,奏請禮部准許後設立,

但開國之初,儀制比較混亂,當初天子賜武懷玉立家廟,父母可都還健在,而且他嫡長兄也在,但唐尚官尚爵,立家廟最重要的是得官爵達到條件,

就算是庶子,可只要官三品以上,及京官清要四五品者,都有資格立家廟,而嫡長子如果品級達不到,也沒立廟資格,家廟祭祀時,也得是庶子主祭,嫡長陪祭,這種情況其實不太合宗法禮制。

但這也是朝廷制度,若有違背那是要被官員彈劾的。

武懷玉立的這家廟,就只能是他這一支主祭,將來武懷義若是官爵夠高,也可以另請立家廟,卻是不能奪懷玉這支的主祭權。

武懷義現在是正四品的下州刺史,距離三品還差了一步。

不過他對於家廟陪祭一事倒是比較看的開的,朝廷制度如此,他一口應承下來。

幷州武氏,立有家廟的,現在就兩個,一是武士彠,一是武懷玉。

武士稜武士逸其實也都官三品、爵縣公,是達到立廟資格的,但他們並沒有另立家廟,一直還是陪祭武士彠所立家廟,這也是家族團結的表現,親兄弟有人先立了,後面的人可立可不立。

立了,就代表著分出支系,另立門戶了。

以前武士恪就也是陪祭武士彠的家廟,但現在武懷玉另立家廟,他們這支就算是跟武士彠他們那支正式分開了,

不過兩家關係依然親近。

馬周也還沒達到立家廟的資格,他現在治書侍御史也僅是正五品官,算是通貴,離三品親貴還有挺長一段路,雖得賜金紫,但畢竟沒入三品。

對於寒門馬周來說,他是很迫切的想要達到門內列戟、請立家廟資格的,家廟立起,那麼清河馬周,就能開創一個貴族。

“我聽說你丈人想去幽州?”馬周問。

懷義笑笑,“我那老丈人,簡直就是個磨人精,他在瀘州做都督,這兩年也沒閒過,鎮獠蠻、開南中、通商貿,可他卻嫌跟南蠻子們玩沒意思,

這不回長安朝集,恰好趕上二郎野狐嶺大捷,聽了戰報,那是抓耳撓腮的不自在啊,一直喊著要去幽州,

前幾天非天天纏著衛孝節,說要拿瀘州都督跟他換幽州長史,你說這不開玩笑嗎,國家官職哪能私下交換?

然後朝廷新設安東都護府,他聽後又上書陛下,說二郎這幽州都督府剛提升為大都督府,要都督十州諸軍事,再兼安東都護肯定忙不過來,他表示願意為朝廷分憂,為二郎分些擔子,他去做安東都護。”

武懷義對這老丈人確實挺服氣的,各種胡攪蠻纏,

“告訴你個訊息,盧國公還真要去幽州了。”

“啊?”

“這也不算洩秘,事情已經定了,盧國公年後去幽州做安東副都護兼營州刺史,嗯,還要兼個恆安道行軍副總管,轉左領軍大將軍。”馬周告訴他。

懷義聽了挺意外,“朝廷還真如他所願?也不知道我丈人這折騰啥,瀘州都督不當,結果去做營州刺史了。”

營州原也是都督府,但如今已經降為州,劃歸幽州都督府管轄,不過程咬金也不僅是刺史,他還是安東副都搞、恆安道行軍副總管。

“盧國公還是很精明的,知道在瀘州沒有仗打了,也沒有軍功可立了,現在是看準了北邊有立功機會,也看中二郎的本事,所以非要往幽營湊,就算是副都護副總管,可只要能搭上這趟滅突厥的戰車,到時還能少的了一份軍功?”馬周覺得程咬金很賊。

懷義一聽覺得倒也是,“我其實也很想去幽州二郎那,但我知道沒機會。”

馬周點點頭,“我何嘗不想也去幽州呢。”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賊駙馬

我愛冰兒寶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