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別宅婦人

天陰沉沉好像要下雨。

大早上就颳起狂風,懷玉起來特意先去檢視院裡種著的玉米土豆辣椒等,他上次離京前種下的玉米,都兩個月了,此時已經長的有一人高了。

他驚訝的發現,這些綠油油的玉米,開始抽穗了。

終於看到點收穫的希望了。

而從隴右辛苦運回來的玉米等,則矮了一截,此時還顯得單薄弱小。

“潤娘,快來看,玉米抽穗要開花了。”

陳潤娘聞言趕緊過來,懷玉不在的時候,她天天照顧這些,只因二郎說這些是千金不換的寶貝。

“呀,真的。”

拔節、抽雄,玉米進入了第二個重要的轉折點,這個階段是玉米生長最旺盛的階段,也是最需要水肥的階段。

“趕緊弄點肥料。”

懷玉對這些可是寶貝著,早早準備了不少肥料,廄院裡養的馬騾,廄草、馬糞等特意堆肥發酵,漚爛以後曬乾,就成了上好的有機肥。

讓兩個突厥少年奴隸把發酵漚好曬乾的馬草糞肥取來,懷玉又讓從灶房取來許多積攢的草木灶灰,把灶灰和糞肥攪拌均勻,然後添入菜圃玉米地裡。

雖沒有化肥,但有這些有機肥,懷玉相信足夠供給玉米發育了。

順便也給辣椒、土豆、紅薯等也蓋上一層肥料,剛忙完這些,大雨落下。

“剛下了肥就落雨,會不會把肥料都沖走了啊。”

“放心吧,衝不走的,倒剛好讓肥滲透到地裡根上。”

“二郎,這些玉米、土豆、紅薯、辣椒,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都兩個月了,還只是看到綠油油的枝苗、藤蔓,潤娘也不由的有幾分懷疑。

“你看那辣椒不是開花結果了嗎?頂多不要一個月,就能採摘青椒吃了,等兩個月,就有紅辣椒吃。

還有土豆西紅杮,也都很快能吃了。

這玉米抽穗揚花後,也很快就能結果,等十月就能收了。明年,我們早點種,春天就種,夏天就能採收玉米了。”

小院裡本來種花種草的地方,現在全種著各種蔬菜玉米等,懷玉一有空就要在這裡侍弄研究半天,在終南山自給自足五年,對這些倒不陌生。

就是感覺生長的太緩慢了,總希望能夠快點看到成果。

在沒有真正的成熟結果收穫前,懷玉都無法貿然的跟李世民提起這些寶貝,要是他直接說我有玉米,能比粟麥高產幾倍,李世民肯定不信。

要是他說土豆畝產幾千斤,估計李世民會抽他嘴巴。

還是等有了結果,到時把李世民領過來一起收穫,用事實說話。

等明年,懷玉就能把自己的田地種上更多的這些作物。

“玉米好吃嗎?”

“好吃,新鮮的可以煮著吃蒸著吃,也可以燉肉,成熟了的還可以曬乾磨面,做餅子做糊做粥,十足好東西呢。”

“土豆也好吃啊,蒸煮燒烤炸樣樣皆可,還能做成澱粉做成粉條······”玉米土豆就算是在後面不缺糧食的時代,都仍是許多地方的主食,尤其是土豆,特別適合高寒地帶,如內蒙、雲貴川、青海甘肅這些地方種土豆個頭能更大。

低海拔溫度高的地方,其實土豆會越種越小,需要不斷更新種子,涼山、張家口等地方,後世都是比較有名的育土豆種的地方。

長安這地方說不是多適合種土豆,但這裡比較缺少,尤其是關中平原以外的黃土高坡,種別的糧也難,種土豆、玉米還是較好的。

火藥這東西是殺器,土豆玉米那帶來的可是生機啊。

看著辣椒苗上,最早結出的辣椒,已經有小手指那麼粗了,懷玉都有擼一把下來做個辣椒炒肉的衝動。

饞辣椒這個味道很久了。

唐朝人的辣味也有,什麼茱萸、扶留藤,但總覺得不夠正宗,至於其它什麼韭菜大蒜這些,唐朝人說蔥辣口,蒜辣心,韭菜辣斷脖子筋,但這種辣味跟辣椒的辣,完全是兩種東西。

他還是喜歡辣椒的辣,那是一種痛覺而不是一種味覺,更直接更火辣。

坐在廊下,看著院裡的玉米、辣椒、土豆、紅薯等這些寶貝,被大雨滋潤,懷玉覺得很解壓。

風停雨歇。

懷玉便去赴約。

李世民登基已經有好幾天了,但長安城仍在戒嚴之中,街頭坊門前的街鋪裡,武侯數量倍增,街上巡街的驍衛巡騎也是往來不斷。

各坊門口都增加了許多坊丁把守盤查。

糧價依然很貴,武士彠離任前,剛又殺了一批囤積居奇的奸商黑心商,但突厥大軍一天沒離開關中平原,這糧食也不可能真正的回落到夏天前,甚至是回落到前幾年更低的時候。

一斗粟都得快兩匹絹了,這是如今長安百姓最大的生活成本,戰爭是這時代最大的殺手,尤其是對普通百姓而言。

一座長安城,一樣的天,一樣面臨突厥人的威脅,但懷玉卻明顯的感受到,底層百姓和上層貴族士族是完全不一樣的處境的。

上層的貴族官員們,影響並不算大,畢竟官員們的俸祿就是以祿米為主,哪怕是七八品低階官員,一年祿米都六七十石,高階官同更不用說。

而且他們還有職田地租,有官人永業田,許多人本身也還是地主,手頭掌握著大量土地和糧食,如今這種高糧價,他們反而是得利者。

不僅糧食賣高價,甚至還能趁機借糧放貸收高息,又賺一筆。貧困底層百姓無奈借糧借貸,最後還不上,只能把手頭難點田地再拿來抵債,因為改朝換代,好不容易分下來的一點生產資料,很快又被官僚地主們兼併了。

懷玉現在也屬於那上層的人了,他現在有許多夥計員工,還有部曲奴僕,他們在眼下時局,拼命努力幹活,可最終卻還得向懷玉借糧借錢,秋借春還,借一還二,還得跟懷玉磕頭謝恩,這可是難得的恩惠,別家還沒這麼好心。

但能撐下去,明年還能還的上的,會很少。

世道就是如此,比起後世更加直接和赤果,割起來更無情,週期更短。

與安元壽碰了面,一起來到武士彠府,安元壽送禮,直接送兩車,各種各樣的禮物,什麼紙墨筆硯,什麼凌羅綾段,要不是怕第一次登門過於招搖,他就算送上汗血寶馬、波斯胡姬、突厥奴隸那也是毫無壓力的。

這就是豪門的底蘊,平時給佃戶們借點糧都要小鬥出大斗進,斤斤計較,但對於有利益相助的關係,送起禮來千金都不帶眨下眼的。

懷玉陪著安元壽拜見武士彠,全程相陪,但安元壽送了兩大車禮物,卻只跟武士彠聊了點家常,根本沒提半點什麼利益輸送之類的事情,甚至都沒留下來吃個飯,老武也沒留的意思,坐了大約小半個時辰,安元壽就笑著告辭離開了。

懷玉覺得學到了很多,人家一切盡在不言中。

你知我知,心知肚明。

“走,去延康坊。”安元壽對今天的會面非常滿意,老武雖然什麼也沒說,但收了他的禮物,對他也很客氣,就說明雙方達成了默契。

老武此去河西涼州鎮守一方,跟安家會是合作關係,而不會奔著安氏去,而安氏主動來送禮,也早表明心意,會全力支援武士彠主政河西。

你好我好大家好。

楊恭仁鎮守河西多年,跟安氏家族就相處的很默契,也做出了不少的政績,楊恭仁憑此功入朝拜相。而安氏家族則也借朝廷官方力量,把河西粟特集團內部的對手睦伽陀等副返並幹掉了,更加穩固了他們在粟特商團中的地位。

現在楊恭仁的堂妹夫武士彠前往涼州,安家當然希望繼續維持以前的那種關係。

懷玉甚至有理由相信,李幼良這麼快被換掉,也有安家在裡面出力謀劃的原因,畢竟都說李幼良在涼州網羅大批流氓為左右,四處侵擾鄉里,漁肉百姓,甚至威脅絲路商道,這說的怎麼都像是李幼良憑藉他宗室郡王身份和涼州都督權勢,對地頭蛇安氏等下手了。

安氏就四處散佈李幼良害民的訊息,甚至暗裡檢舉他勾結突厥人等,不能合作,那就為敵。

把敵人趕走,換個能合作的來。

“聽說令叔申國公剛調任天紀將軍?”

“嗯,樊大將軍改任招搖將軍鎮守了豳州,我叔父則出任天節將軍,出鎮宜州。”

關中十二道,十二軍。

自李世民宮變以來,對十二軍也是調動頻繁,如今更是徹底把張瑾拿下,換上樊興。

而安修仁這位左武侯大將軍,也出鎮宜州任天節將軍。

延壽坊。

西鄰西市,南鄰京兆坊所有的光德坊,因鄰近西市,靠近西出長安的金光門,這坊裡有許多胡人聚居,甚至還有胡人的祅寺。

坊中永安渠水旁,一座二畝小宅,充滿著拂菻國的羅馬建築風格,有著獨特的圓形穹頂、白色的牆面。

充滿著異域風情,甚至有點地中海味道。

“這宅子前主人,原本就是個在西市開香料店的拂菻商人所建,二郎可喜歡?”安元壽站在宅子前笑問。

懷玉覺得這宅子挺特別,特別是那個圓房頂很突出,讓人一眼難忘,比人感覺這像是個小教堂而不是個住宅。

他們一進院子,伊琳娜就迎了上來,對懷玉滿臉歡笑。

安元壽送了懷玉一個胡姬,又送了他個小院,甚至還給他買了幾個奴婢僕役在院裡,一切都安排妥當。

在唐朝,武懷玉這種金屋藏嬌的情況,叫做養外宅婦,後世俗稱的包二乃,在大唐,別宅婦是不被法律承認的一種關係,連妾都不如,大婦要是知道了,隨時可能會打上門來。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兄弟,你能不能離你嫂子遠一點

杯忘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