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極品紈絝

皇城,左右府。

懷玉在這裡看到了李靖的長子李德譽,好久不見。

“武二郎怎麼來我們左右府了?”李德譽正跟人喝茶呢,見到他還有些意外,倒也挺熱情的打招呼。

“武二郎剛被聖人召見,授千牛備身兼領千騎營,以後大家就是同事了。”安元壽笑著道。

安元壽跟懷玉介紹眾人,千牛備身執御刀宿衛侍從,左右府各僅十二人,也是分班當值,另每府有執御弓的左右備身十二人,備身一百人,主仗一百五十人。

懷玉感覺這就類似於一等侍衛二等侍衛三等侍衛了。

千牛備身和備身左右,都是正六品下職,跟懷玉原先的上鎮將同級,但這些御前帶刀侍衛,那肯定地位更高,更有前途,而且他看這幾個千牛,身份確實極貴。

永康縣公李靖嫡長子李德譽,涼國公安興貴嫡長子安元壽,還有芮國公殿中監盧寬的嫡長子盧仁業,曹國公幷州道總管李績的二弟李弼,任國公劉弘基的嫡長子劉仁實,還有故鄖節公殷開山繼嗣子鄖國公殷洪,

以及一個武懷玉有點意外的人,霍國公柴紹嫡長子柴哲威,這傢伙不知什麼時候回了京城。

其它沒在當值的十幾人,也俱是勳戚國公子弟。

屋中幾人,父兄不是國公就是大將軍大總管,武懷玉出身相比起來就不免差些,但族叔也是武德元勳應國公。

盧仁業跟盧懷讓長的挺像,二十多歲,更加威武一些,對懷玉打了個招呼,“聽二郎信中說起過你。”

而在隴右還曾共事的柴哲威見面,居然還嘲諷起他來,“武二郎不是檢校軍器少監、通事舍人內供奉嗎,怎麼這五品官職才做了三天就被免了?”

懷玉呵呵一笑,這傢伙總是能讓人那麼討厭。

“做錯了事,該罰。”

“嗯,態度還不錯,好好記著,下次別再犯了。”

懷玉呵呵一笑,這傢伙,真是得瑟。

李弼是李績的二弟,對懷玉也挺冷淡的,懷玉想起歷史上老李家跟老武家後來可是死對頭,不免多瞧了他幾眼。

李弼兄長李績原名徐世績,當年李密兵敗入關中投唐後,徐世績統領著李密餘部舊地,統統造冊登記,然後送到長安李密那,讓李密獻給李淵,理由是他是李密部下。

李淵大為讚歎,封他為王,徐世績不肯,李淵下詔加封他父親徐蓋為濟陰王,封徐世績萊國公。

徐蓋是個大地主,自己並沒功績,力辭不授,最後李淵改封徐蓋上柱國、舒國公,徐世績上柱國、萊國公,不久又改封其為曹國公,並賜姓李氏,附皇家宗正屬籍,完全是跟杜伏威、羅藝他們一樣的待遇的。

在武德年間,李績一直是統領河南軍隊,跟王世充竇建德徐圓朗等梟雄做戰,只不過表現平平,經常打敗仗,甚至還曾被竇建德俘虜,被迫在竇建德麾下效力一段時間。

可表現平平的李績,反而深得李淵信任。

這位隋朝濟陰首富之子,自稱十四歲當賊殺人,是瓦崗寨的創始人之一,現如今也不過剛三十出頭,隋末那些割據稱雄的反王一個個已經雨打風吹去,李績倒是還很穩健。

武懷玉更知道,這李績有幾分李靖的那味道,越老越厲害,貞觀朝跟李靖那是軍界並立的兩大佬啊,掃突厥滅吐谷渾幹薛延陀甚至徵遼東,戰無不勝。

打內戰李績好像沒怎麼贏過,但太宗高宗兩朝的對外戰爭,這老頭狠的一批,也就是後來蘇定方能與之一比了。

特別是在李治朝,那是真正的輔政元老。

要不是後來孫子李敬業反武則天,牽連了他墳都被扒了,李績在唐朝的地位,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在李世民爭太子的鬥爭中,據說李績和李靖一樣,是保持中立的,但也有說他們其實是暗裡支援李世民的,因為李靖是太子,本就是君,如果他們真要是盡臣子之職,那就應當支援太子建成。

不過李績在貞觀朝其實一直被李世民按死在幷州,十幾年沒怎麼挪窩,遠不如李靖在貞觀初拜相的高光時刻,也說明李世民對李績可能很忌憚,甚至李績有可能兩頭下注過。

不過想到李家後人,後來反武家,現在李弼對他這麼冷淡,難道李家向來瞧不起武家?

懷玉主動跟李弼打招呼,這傢伙也仍是那冰冷態度。

劉仁實和殷洪倒挺客氣。

劉仁實父親劉弘基也是武德十六功臣之一,他覺得懷玉是武士彠從子,那也是自己人了。

殷洪是眾人中爵位最高的,他伯父殷開山是李世民心腹,但在征討王世充時就病死了,沒有子嗣,於是選了弟弟的兒子殷洪繼嗣。殷洪雖說掛著國公爵位,但畢竟殷開山死了好幾年了,光有爵也沒勢力,對誰都非常客氣。

“我帶你去拜見下咱們左右府的上官。”

左右府就是後來的千牛衛,眼下屬於十二衛四府中的二府。

“咱們左右府跟左右監門府一樣,與十二衛不同,我們不統軍府,主要職責就是宿衛隨從、守衛宮禁。”

懷玉隸屬左右府中的左府,大將軍是李世民妻子長孫氏的叔父薛國公長孫順德,此前他是左驍衛大將軍兼奇官將軍,事變後李世民讓他轉為左府大將軍,並宿中書省,接替原來建成的人。

現左府將軍則是張士貴,他還檢校北門兵馬。

長孫順德和張士貴對於武懷玉點了左千牛備身,都很客氣,特別是張士貴,上次還一起護衛李世民夜襲突厥。

“左右千牛備身,皆以高蔭子弟年少姿容美麗者補之,花鈿繡服,衣綠執象,為貴胄起家之良選。

二郎元從功勳子弟,也年少英俊,還在隴右立了軍功,能進左右府為千牛備身執御刀,這可是極大的榮耀。”

千牛御刀、花鈿繡衣,花翎帽子

張士貴讓給懷玉取來他的行頭。

百騎侍衛們的衣服上是繡野馬,而千牛的衣服上繡的是瑞牛。

帽子上還插著兩支長長的不知道什麼鳥的羽毛。

“你已經賜緋銀了,但當值的時候記得穿上這綠繡衣。”

懷玉瞧瞧安元壽,他就穿著這綠色繡牛的錦袍,倒是也挺英武俊秀,也是,千牛備身明顯就相當於明朝的錦衣衛大漢將軍嘛。

那把千牛刀,老長了。

也叫儀刀、御刀。

柄長刃更長,因為太長所以平時當值的時候,都是直接拄在面前,刀鞘朝下,環首柄在上,往面前一杵,幾乎一人高,懷玉領到的這把千牛刀,就是比他稍短點,長五尺五,他估計起碼一米六長左右。

這刀材質非常好,估計也是百鍊精鍛,畢竟左右府才各十二名千牛備身,都是皇帝儀仗,也是皇家臉面。

他們也是皇帝面前唯一可以執刀的,其它侍衛帶的儀刀是木頭的,那叫班劍。

這刀比苗刀還更威武霸氣,苗刀更修長,而千牛刀更加霸氣,更長、更寬、更重,兼有槍、刀、劍特點,可不僅是好看,是真正的戰場利器,可衝鋒陷陣,還可斬馬斷首。

樊玄符經常帶的斬馬大劍,都沒這千牛刀長。

張士貴拔刀出鞘,當面展示了一番千牛刀的刀法,真是既當刀使,又兼槍法,還能單、雙手交換,刀法大開大闔,卻又有許多變化,兼具槍的要點。

千牛刀在他手中,輾轉連擊,疾速凌歷,身摧刀往,刀隨人轉,勢如破竹,充滿著殺傷威力。

“一般盔甲都防不住這千牛刀!”

張士貴把刀交給他,“好好保管,這刀每一把都是名師大匠打造的,能佩此刀宿衛御前,那可是極大的榮耀。”

懷玉雖然對當帶刀侍衛沒啥太大高興,但對這把千牛刀是越看越喜歡,拿在手裡也不由的揮動起來。

之前樊玄符教過他斬馬劍的劍法,習斬馬劍之前,要先練通臂二十四勢,然後再練斬馬劍法,有事半功倍之效,特別是再兼用槍法,斬馬劍就更有威力。

樊玄符的斬馬劍有五尺長,這刀則五尺五,更長,他以斬馬劍法揮動,也是虎虎生威。

張士貴看的直點頭,“挺有章法,二郎好功夫。”

·······

領了千牛刀和綠繡衣,懷玉便離開了左府,千牛備身也是當一休二,兩府二十四名千牛備身,分成三班當值,他這個左千牛就跟之前看到的安元壽等七人是一班當值,左右府各四個。

李德譽、安元壽、盧仁業,跟他同是左府一班的,右府的李弼、殷洪、柴哲威、劉仁實四個,也和他們一班。

“今天伱就不用當值了,三天後再正式當值。”

當值時的任務就是帶刀侍衛,朝會時帶刀站在御前,退朝後隨從侍衛。

“明日安大郎不當值,有空同去應國公府不?”懷玉問。

“好啊。”安元壽早就等著了,當下一口應允,“延壽坊伊琳娜那裡,二郎去過沒?”

“還沒呢,明天同去拜訪過應國公後,再同去延壽坊?”

“好啊。”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開局打翻武則天登基祭壇

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