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崔寡婦

金秋時節,武家喜事不斷。

先是大姐玉娥與馬周完婚,雖沒有十里紅妝,卻也還是很熱鬧,大婚之時,皇帝還特派來宮中使者,敕封玉娥縣君誥命,還賞賜紅燭喜被銀瓶等。

緊接著阿兄懷義也跟程家大娘子完婚,程咬金嫁女排場搞的很大,十里紅妝,滿長安城繞了一圈,被褥衣服、金銀首飾等外,其餘紅奩大至床鋪、小至紡錘,都是繫上紅花,由挑夫們送來武家,伴娘為之鋪陳。

程家陪嫁隊伍綿延十里,還有千畝良田陪嫁,奴隸也有十幾口。

程家大娘子是正妻孫氏嫡出長女,懷玉在她過門拜姑舅的時候發現大嫂長的很苗條溫婉。

程咬金大掌重重的拍打著懷玉肩膀,咬著牙道,“聽說你小子之前說我程家女都是膀大腰圓二百多斤?”

“盧國公說笑了,我絕對沒說過那樣的話。”

武懷玉心虛,堅決不承認,老程看著女兒跟懷義,這紅男綠女倒也挺般配的,倒也是誤打誤撞的一對好姻緣,當初懷玉帶懷義上門,程家安排幾個適婚的女兒在簾後觀看。

最後程大娘一眼便相中了武懷義,覺得高大魁梧還穩重。

老程嫁女,也是下了血本置辦嫁妝的,光是良田就有千畝,不沒算上其它嫁妝,這番嫁女,老程花費了五百多萬。

這是他程咬金嫁的第一個女兒,自然得好好展示下新貴的實力。

皇帝也只是不讓嫁女多收錢財,不讓收陪門財這些,可沒說不讓貼錢嫁女兒。程家這十里紅妝,也確實狠狠的秀了一把實力,雖然當天魏徵就一邊聽著隔壁武家歡慶的樂聲,一邊在他的破書房裡寫彈劾奏章,彈劾程武兩家鋪張浪費,帶壞風俗等。

“你跟王學士家真的結親了?”

“是我三弟與王學士之女訂婚了。”

“王學士嫡女?”

“嫡長女。”

程咬金親自確認了這訊息後,很是羨慕,五姓女啊,哪怕不是五姓四十四家的,但那也還是太原王氏女啊。

“花了多少錢?”

“兩千來貫。”

“值。”

老程豎起大拇指,“二郎你下次遇到這樣的好事,記得給我家大郎也介紹一個。”

“程叔不是跟清河崔氏走的挺近了嗎?我可聽說程叔跟清河崔氏的一個寡婦·······”

“嘿嘿嘿!”老程也並沒有否認,嘿嘿幾聲算是認下了,這事他不但不覺得有啥不好意思,還覺得很自豪。

他程咬金也能弄到清河崔氏女了。

“真有此事?”

“嗯,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那位清河崔氏,是崔氏大宗嫡系的嫡長女,早年婚配的也是五姓嫡子,只是丈夫早死,崔氏帶著個女兒寡居,如今人在長安,也不知道怎麼的就跟程咬金勾搭到了一起。

這事現在幾乎滿長安都知曉了,程咬金妻子孫氏自然也知道,但那位盧國公夫人身體不好,既無精力管其實也不想管。

懷玉之前在程家做客,見過程咬金府上煮茶的婢女,據說就是從崔氏弄來的,一個花了十幾萬錢。

唐朝人對寡婦沒什麼偏見,相反那些貴族、豪強的寡婦還挺受歡迎,一是她們背後的家族關係,二來是許多寡婦很有錢,她們陪嫁很豐厚,丈夫死了陪嫁都是自己的,甚至丈夫的身家都有部份落她們手上。

李世民的宮裡,就有許多寡婦,比如韋氏姐妹,如今一個是貴妃一個是昭儀,她們就都是寡婦。

武士彠娶的續絃雖不是寡婦,但也是個四十多歲的大齡名門剩女,秦瓊娶的續絃李縣主,就也是個寡婦。

還有李淵的好幾個女兒,都是寡婦再嫁。

竇涎、段綸、楊師道三位駙馬娶的都是二婚的公主。

“程叔既然跟崔氏關係這麼好,何不為大郎尋個崔氏女郎?”

“哪有這麼容易。”老程無奈的道,他堂堂軍功新貴,新皇心腹,豁出這張老臉,也頂多就是跟崔寡婦勾搭一起,崔氏家族沒有干涉,也不過是因為如今崔氏不比從前,也想要借點新貴的勢,所以對這寡婦的事,也就沒幹涉。

可老程若是想要為兒子娶崔氏嫡女,這事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一般旁枝庶出的崔氏女,程咬金可能也不願意要,他想要大房嫡女,人家也不願意嫁。

懷玉還是挺佩服老程的厚臉皮的,正妻病的厲害,眼看著都沒兩年了,他卻還有心思在外勾搭寡婦,還搞的滿城風雨,這可不是納妾收婢。

這種就是純粹的婚外情,比置別宅婦還要過份一些,一般妻子是根本不能容許的。

他武懷玉從宮裡領兩宮人回去,在外接受別人送的一個胡姬,就對未過門的樊玄符很心虛,相比一下,他還真是太嫩了。

程咬金拍了拍他肩膀,語重心長的道:“其實我都是為了程家啊!”

武懷玉頓時佩服的五體服地。

“我沒叔寶那樣的本事,當初一投唐,太上皇就能說割肉的話,更是把宗室縣主嫁他,我老程處處差點,妻子出身也只是縣令之女,為了家族長遠,我也只能做些犧牲了。”

懷玉差點當場給程咬金跪了。

懷義大婚,皇帝也特派了使者前來,賞賜新人紅燭、喜被還有一對銀瓶。

武家的親家王績兄弟倆今天也特意前來恭賀。

懷玉到門口迎接時,魏徵正跟王家兄弟說話,他還以為王家兄弟是來他家做客的。

“魏公,與王三郎王四郎一同上我家喝喜酒啊。”

魏徵愣住。

“魏公莫不是還不知曉,我三弟已經與王學士之女訂婚了。”懷玉笑著道。

魏徵望向王績。

“不知是與王學士家哪位千金結下良緣啊?”

“是大娘。”王績略有點尷尬。

懷玉則無情補刀,“就是先前魏公拿房子向我抵押借了兩千貫,想上王家提親,最後沒成的王家嫡出大娘子啊,伱好事沒成,又想毀約賴賬那個。”

魏徵臉瞬間青紫。

“這?”

王凝在一邊不客氣的道,“魏公不會對此還有意見吧?雖然之前魏公想與我家結親,可這事沒成,已經過去了。”

“魏公,一起進去喝兩杯。”

魏徵氣的差點暈倒,強忍著轉身回院,關門。

王凝的聲音在外面響起,“二郎這鄰居可真是無禮啊,這般喜慶日子好心請他喝兩杯喜酒,居然這般無禮,幸好沒跟他家結親。”

懷玉哈哈大笑,請他們進府。

“吏部有訊息了,我將任監察御史。”王凝很興奮的感謝武懷玉帶他去拜見長孫無忌,雖然趙國公免職在家,但他一句話,王凝就得到了監察御史這個職務。

這雖僅是正八品下職,但比起州學博士,這可就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官職了,御史臺呆幾年,今後仕途都要通暢的多。

“我四弟將去國子監律學做博士。”

“恭喜啊!”懷玉笑著對兩人道,監察御史、四門博士,一個正八品,一個從八品,論職權前途,肯定是監察御史更有前途。

律學博士從八品上,實際也就是個教書的,還不是國子學、四門學,而只是國子六學裡的律學。

但之前王績待詔門下時,本官是秘書正字,其實那僅從九品下,這下相當於連升五級。

兩人都明白這是武懷玉帶他們拜見長孫無忌後,長孫安排的,也是武懷玉的人情關係,兩人對此心中明白,也十分感激。

王績更直言,他們兄弟倆以後有空的時候,會去城南武氏族學裡講課,王績甚至讓武懷良以後,每旬都去他家學習兩天,他親自教導。

懷義的婚禮酒宴之上,王績兄弟也是主動的向賓客朋友們公佈了王武兩家聯姻的喜訊。

這訊息著實驚訝了不少人。

之前魏徵跟王家結親剛黃,這麼快就跟武家結親,而且人家態度這麼主動,明顯看的出,跟之前魏徵死求王家結親這事差別很大。

“武家真是發達了啊。”

“可不,武士彠既是太上皇的十七太原元謀功臣之一,如今又是新皇的四十八實封功臣之一,現在還是涼州都督,聖眷不衰,他們兄弟四人,一國公二縣公。

如今這年輕一輩裡,武大郎也是縣男、六品,武二郎更是縣侯,這還跟太原王氏、東阿程氏和安陸樊氏聯姻結親,女婿馬周那也是不得了·····”

不少賓客坐在那裡,都無限感慨著。

“武家以後還會更富貴的。”

“肯定的啊。”

“你看他們聯姻弘農楊氏、太原王氏、安陸樊氏、東阿程氏,還跟秦瓊、李靖等家也關係極好。”

“你少說了最重要的一點,武家極得聖恩啊!”

永興坊,武家,喧鬧無比。

一牆之隔的魏徵卻煩躁的揹著手不停踱步。

“你不要在那裡轉來轉去了,晃的我頭都暈了。”裴氏不高興的道。

魏徵氣憤難平,“你說王家是什麼意思,他們拒絕我們魏家,轉頭卻跟武家結親?”

“瞧不起你魏徵而已,還什麼意思。”

“武家又非什麼天下名門閥閱。”

“人家武二郎會做人,人家武氏家族如今也遠比你魏家興盛。”裴氏雖不知道這樁聯姻背後細節,但心裡也一直憋著股氣,今天也直接數落起丈夫來。

隔壁歡聲笑語,高朋滿座。

而這邊魏家夫妻卻是愁容滿面,甚至抑鬱難平。

“武懷玉就是故意衝我來的。”魏徵恨聲。

“是你屢屢挑釁攻擊人家在先的,都說遠親不如近鄰,你就不能消停一點嗎?人家幫我們幾次,你卻這般恩將仇報?”

“我那是為公事,不是什麼私人恩怨。”

“是人就不可能沒有半點私情,做人不能太無情,你再這樣下去,到時一個朋友都沒有,將來更沒有人願意跟我們魏家結親,你幾個兒子到時連媳婦都討不到!”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協奏曲

馬公灘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