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梨園孤兒

拒絕了大姨子要給他安排兩個新來的突厥美人服侍的提議,懷玉沒在聽雨樓久留。

雖然聽雨樓現在仍是長安平康坊最有名的酒樓。

“那兩突厥美人可是年方二八,本是部落俟斤之女,真正的突厥貴族,不僅長的好看,而且還挺烈,都是還未被馴服的烈馬,你們男人不都喜歡親自征服的感覺嗎?”

大姨子把他送到門外。

聽雨樓外,停了許多寶馬好車。

天色近晚,客人更多。

長安湧入萬家胡,突厥、粟特貴族授五品以上官職的就有五百多人,但也有許多曾經的貴族酋長們獲罪破家的,家人跟著受牽連,這些主要就是被武懷玉李靖他們北伐時,攻破部落後俘虜的那些了。

在武懷玉的建議下,最後朝廷沒采納溫彥博他們的仁愛,而是對這些曾經抵抗唐軍的戰敗者,不留情的清算。

俘虜了就是奴隸。

就算是部落酋長俟斤,也逃不過處罰。

五姓七家、關中六姓不說,其它勳戚新貴,想要結果的還是很多的。

以前有波斯胡姬,後來又有新羅婢,崑崙奴、再後來還有丘和、程咬金他們帶頭開發出的菩薩蠻新品,

玉娥看到弟弟來了,也是一臉高興。

武懷玉看著那些孩子們幫忙卸貨,那麼充滿活力,挺欣慰的。

“你姐夫也這樣說,還說要到時要學丘家,也來個寶窗選婿,甚至學程家他們榜下捉婿呢。”

“羅成,你臉上怎麼一塊烏青,又跟人打架了?”懷玉揪出一個高個男孩,“不是跟你們說過嗎,進了園裡,大家就都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姐妹,要互相友愛,不能逞強鬥狠,更不能欺負弱小,”

也只有如思摩、思力這些人才獲得較好待遇。

叫羅成的男孩低下頭,“阿耶,我錯了,我再不敢了,”

“嗯,吃完飯,你來找我,跟我好好說下怎麼回事。”

孩子們在這裡有吃有喝,還有老師教導讀書習字。

孩子們排隊過來打餐,每個接過餐的孤兒,都會對武懷玉鞠躬,然後說感謝阿耶。

管事如實的彙報著園中情況。

懷玉覺得以前那三位姐夫挺可惜的,遇到這麼好的妻子卻短命死在戰場上,尤其是前兩個姐夫,連個孩子都沒來的及生。

說到底,武家資助的這些孤兒院,教的都是謀生技能,而不是去考科舉當詩人的,

比如千金堂資助的孤兒院,讀書學的課本,那都是藥材、藥方這些為主,

學文,主要是識字書寫。算學,主要是為計算計賬。

這玩意一出,立馬淘汰算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看著這些孤兒們長的挺好,武懷玉很欣慰,“入冬前,記得聯絡千金堂,給孩子們來一次體檢,”

園裡的孩子們都比較小,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孤兒,且多是戰爭孤兒,武懷玉收養他們,這個梨園相當於是個孤兒院。

兩丫頭跟著母親早年也吃了不少苦,當初父親戰死時她們還小,爺爺奶奶叔伯們嫌棄,大姐只得帶著兩娃回了孃家,好在孃家父母兄弟都心疼,後來又遇上了馬周疼愛。

告別了這位風情萬種越來越有韻味的大姨子,騎馬先去了大姐家。路上他其實也對這大姨子有點好奇,在宮外幾年,這位曾經的秦王府刀人如今變化是真大,李世民還真就捨得讓她一直在宮外,

在家聊了許久,沒等到馬週迴來,倒是等到他派回來的隨從,說是今晚要在內省值班,就不回來了。

因為武懷玉的到來,今天梨園孤兒院還加餐,懷玉帶來兩扇豬肉,豬骨燉冬瓜,土豆燒五花肉,黃豆燜豬腳,再來個紅燒獅子頭,

跟過年一樣。

他在梨園建了個院子,裡面收養了許多孤兒。

不過武懷玉現在的境界,早超過了那個階段,

他對馴服兩匹突厥烈馬沒啥興趣,

連頡利這樣的大汗都是這待遇,那其它戰敗俘虜可想而知,

“把馬車上的物資卸下來,”懷玉叫來園裡的管事,“天涼了,給孩子們準備了秋衣嗎,新鞋新襪準備了嗎?”

不過孤兒院裡教的學問,倒是跟一般的學校是不同的,這裡不教什麼經史子集,不會要求學生將來能夠通經,而是隻在經史子集裡選一些篇章教導,最主要的其實還是學習算術、畫圖、書寫這些更實際有用的技能。

這裡屬於是武家的酒坊資助,孩子們在這撫養,識文學算,待到十一二歲時,他們中如果讀書成績好的,可以到更好的學校讀書,而如果成績一般的,則會送到酒坊裡做學徒,

萬一他們長大了做了三年學徒就走,那血本無歸。

梨園管事親自掌勺打菜,“大家要感謝武相公,武相公是大家的再生父母,”

讓酒坊每年掏一筆錢出來,做幾個慈善專案,比如這個梨園孤兒院,再比如還有一個悲田坊等,他覺得很有意義。

眼下梨園的梨子又熟了,

懷玉卻不是去摘梨或是看酒,他是去看梨園看孩子。

“這兩丫頭只顧貪玩,琴棋書畫一樣不精,廚藝女紅也不行,我都愁死了,誰家能看的上啊。”

既弘揚正能量,其實也是經營好形像,好名聲好形像,其實也是廣告,甚至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個梨園孤兒院,也相當於是一所定向的酒坊技工培訓班,

武懷玉沒收他們任何人為義子,但所有園中孤兒,都喊武懷玉爸爸,就如管事所說,武懷玉就是他們的再生父母,給了他們第二條生命。

學畫,主要是為學測量繪圖。

這種模式是武懷玉設計的,武家現在的諸多產業,基本上都有自己資助的孤兒院,一邊撫養一邊提前培養,將來也能成為源源不斷的補充力量。

那些酋長俟斤的妻女,沒入教坊,或是送入青樓,一時間倒也因曾經的身份,在平康坊倍受追捧。

再比如什麼党項、契丹、吐谷渾、庫莫奚,甚至是步落稽、貲虜、高句麗、林邑等等蠻夷,似乎都有許多長安人願意嚐鮮。

他沒再去拜訪李靖、魏徵他們,如今身份,與同是宰相的他們私下往來,已經不太合適。

“韓家有女初長成,天生麗質難自棄,”懷玉笑問大姐,“如今家中門檻都快要被媒要踏破了吧?”

秋高氣爽,

在做滿三到五年的學徒後,他們可以選擇是留在酒坊裡做夥計,還是選擇出去闖蕩,

“舅舅給我們帶什麼禮物了?”

天下孤兒還有很多,可武家能撫養的也不多,

“洗手了沒,雄闊海,吃飯前記得要洗手,”懷玉拍了拍一個八九歲孩子的臂膀,“去吃吧,不夠再來添。”

第三位好點,起碼留下了兩個女兒。

馬周短短數年,就能從落魄書生到如今的中書侍郎,他對李世民的知遇之恩是無比感激,恨不得肝腦塗地相報,所以他幾乎是全身心的投入工作中,差點就以衙門為家了。

“阿舅啥時回長安的?”

可武懷玉還是力排眾異,堅持這個計劃。

武家並不強迫他們以後只能成為武家的夥計員工,甚至他們現在的身份,雖是孤兒,但也還是保留了良籍,並非武家的部曲或是奴婢。

“阿郎,去哪?”石守信問。

“謝謝阿耶,”

武家的這些孤兒院,從小就開始教珠算,個個從小開始打算盤,

就連各個農莊,也都有收養一些。

能識字會寫字,還會打算盤記賬,武懷玉敢說,等這些孩子到了十二歲離開去做學徒,那都已經算是半個人才了,將來不管是留在武家,還是去外面謀生,都是隨身帶著個鐵飯碗。

馬周公務繁忙,並沒有午後就散衙回家,他經常要忙到天黑才回,甚至還經常要值夜當班。

雖說這個園裡百多個孩子,一年開銷不少,但武懷玉覺得還是值得的,武家的冰玉堂酒坊,如今規模也挺大,也很賺錢。

“大管事提前已經撥了錢款下來,我們早就已經採買好了,”

在長安的異族女子似乎很受歡迎,

“這個好,她們自己看中的更好。”

晚上就住在大姐家,

唐人對突厥人以前是恨中帶著恐懼,

這種事情,其實許多貴族門閥也常做,但武家跟他們最大不同,可能就是這些孩子被武家收養,不是做為部曲、奴婢,仍是良人,他們長大後頂多需要為武家做三到五年的學徒,

“相公真是好人,給了他們第二條生命。要沒有相公,這些無父無母,無依無靠的窮苦孤兒,只怕早就沒了,哪還能如今這般活蹦亂跳,甚至長的這麼好,還能讀書識字呢。”

這群孩子們是知道感恩的,來到園裡之前,基本上都有過一段難忘的艱難日子,平時園裡管事和老師也會經常給大家上憶苦思甜的課,教大家要感恩,他們心裡是真的感恩武懷玉,

畢竟園裡也經常會帶他們到外面去做做活動,比如掃掃街道,幫一些孤寡老人打掃衛生,也會看到一些可憐的乞丐,

年滿後去留隨意,聽任自願。

懷玉看著這些孩子,心裡有點堵,

馬周就是那種操勞型的,

今天武相公來,他們終於能夠放開了吃大餐。

只不過是要從很小開始培養,雖說要培養十年以上,到十一二歲才能進酒坊做學徒,但這些自己培養的孩子,一來忠誠度更高,二來他們從小接觸學習文化和相關釀酒類的知識等,加入酒坊後也能更快適應和成長,

一舉數得,既做了慈善,也定向培養了所需的工人,甚至這些讀過書的孩子,將來還能快速的走上管事的位置,且他們的忠誠度會更高。

“去城南梨園。”

不少突厥貴族來長安,確實過的還不錯,能夠買大宅,買奴隸,生活無憂,還能到處買買買,那是因為他們身份不同,不是戰敗俘虜,在草原上甚至還有自己的部眾,來長安定居,是受到優待的。

雖說兩丫頭跟著到馬周家,並沒讓她們改姓,可卻也是視如已出,如今的條件比以前是強上太多,

不過兩丫頭好像也確實不習慣讀書,

“阿姐想給她們挑個什麼樣的?”

這時另一個差不多大孩子走了過來,“阿耶,是我跟羅成打架了,我知道錯了,是我先動手的,你責罰我吧。”

當武懷玉來到豐收的梨園時,眾多孩子正在幫忙採摘梨子,看到他來,都歡喜的上來行禮。

城南梨園還是秦瓊很早送他的,那塊梨園挺大,秋天的時候梨子很香甜,送人、售賣都不錯,還能做成秋梨膏,甚至春天還能養蜂梨花蜜。

“哎,他這中書侍郎,比你這個宰相都忙。”玉娥無奈。

大姐玉娥在做桂花醬和桂花糕,雖然大著肚子,並不妨礙他總是這麼賢妻良母。

後來武懷玉在梨園搞了個酒坊,釀秋梨燒,和梨子果酒,都還是不錯的。

兩丫頭如今也已經長成大姑娘了,成了母親的好幫手,看到懷玉進來,便歡喜的跑過來迎接。

各個孤兒院裡還有門必修課,那就是珠算,比起唐人使用的算籌計算,武懷玉早就拿出了算盤和珠算口訣,在武氏各個店鋪產業中推廣使用,

比起擺弄籌棒計算,珠算效率可是高太多。

差不多也是到要挑人家的年紀了,玉娥這兩年也給她們開始置辦嫁妝,

其實以如今武懷玉和馬周的地位,想要聯姻結親的還是很多的,不管兩丫頭姓韓還是姓馬,她們親舅舅是宰相武懷玉,繼父是中書侍郎馬周,這就足夠了。

他與顏思古兩位中書侍郎,實際上主持中書省的事務,中書令溫彥博身為宰相,更多時間是在政事堂。

當初有多恨和恐懼,現在他們就有多喜歡突厥奴。

尤其是對於葷腥,無比的渴望。

“你有機會就勸勸伱姐夫,不能光顧著朝廷政務,也得顧及自己身體,現在忙的經常飯都顧不上吃,再這樣下去,哪裡吃的消。”

早上,馬周仍沒回來,武懷玉也沒繼續等,吃過早飯後便離去。

高惠通給懷玉安排的還是對姐妹呢,父親本是個黑突厥部落的藍突厥俟斤,身份還挺尊貴的阿史那氏,可惜成王敗寇。

兩丫頭大的十一歲,小的也九歲多,都長的是亭亭玉立。

“謝謝耶耶,”

一百多個孩子,大的八九歲,小的才二三歲,一個個拿著自己的飯碗排隊,平時孤兒院的伙食可沒這麼好,能夠一天三頓管飽,頓頓有菜已經很不錯了,每天只有一餐會有點葷,三天能有一個半葷的菜,

對於這些長身體特別能吃的孩子們來說,總是感覺填不飽似的。

說實話,這條當初武家不少管事反對,認為就算不說是做為奴婢,也應當是給部曲身份,讓他們依附於武家,而不是說可以長大翅膀硬就飛,那樣多年撫養培訓豈不太不划算。

也有人覺得其實孤兒院,能夠給口飯吃給件衣穿,能讓他們溫飽就很不錯了,根本用不著教他們讀書識字,畢竟紙墨筆硯都不便宜,請先生也很貴。

頡利在被李世民封王之前,他們一家都只能寄住在館舍裡,條件簡陋,頡利有些妾侍來的晚,甚至都沒有供應,他兒子疊羅支只能把自己的那份讓給母親,

“不急,慢慢挑。”

懷玉看著他,“尤俊達,你小子怎麼總喜歡打架,這麼久了還沒改掉這壞脾氣嗎,你要是再這樣,就要把你送走。”

“阿耶,我知道錯了,不要把我拋棄趕走。”

“先去吃飯,吃完了你和羅成一起來找我,”

(本章完)

<BR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閒扯一集

勒塔瑪

同事:下班幹嘛?我:玩部落衝突

大唐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