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 托塔天王三太子

晨光微曦。

院裡的桂花樹已經開始綻放,在清晨散發著沁人的香味。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天光還早,武懷玉打完八部金剛功,開始教一眾武家小孩子讀書,大的三歲多,小的一兩歲,武懷玉的,武懷義的,還有武士恪的,一大群孩童在院裡,搖頭晃腦的跟著讀。

他們當成是個遊戲,讀的倒挺高興,雖然不懂什麼意思,但當成一個歌謠。

孩子們的母親,則坐在二樓的走廊美人靠上,半倚身子看著樓下中庭兒女們,臉上露著笑意。

武柳氏抱著武十一郎出來,探頭看了眼下面,問二兒媳婦,“新婦,二郎這教的是啥歌謠?”

“姑,二孃教的是三字經,”

大嫂程氏過來,“三字經?以前沒讀過呢。”

“這是二郎這些日子新編的,說是給孩子們啟蒙,融會經史子集編的一套三字歌訣,採用韻文,三字一句,四句一組,背誦起來如同唱兒歌,用來教育子女朗朗上口十分有趣,又能啟迪心智。”

嫂子程氏雖是程魔王女兒,但也是讀了不少書的,也是允文允武,聽了一會,也是越發覺得這三字經不簡單。

“二郎真是有才,這三字經比千字文簡單好記,”

南朝梁時編的千字文,是現在唐代兒童啟蒙識字的必讀課本,甚至許多民間販夫走卒可能都會念上幾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這些小傢伙們,天天瘋玩,現在這樣倒挺好,難得二郎有時間呢。”

“是啊,說來也怪,二郎以往經常在外,如今在家難得有空,可這些小傢伙卻一個個都粘二郎的很,二郎都成孩子王了。”

“二郎會講故事啊,幾乎一天一個小故事,他們可喜歡聽了。”大嫂程氏笑道,她們長房的這些孩子,天天也粘懷玉這個叔父,她自己的兩孩子現在也是天天追著二叔跑,

“最近二郎跟他們講那個什麼封神榜的故事,這些小傢伙更是入迷,昨個做夢都喊八臂哪吒呢。”

樊玄符問嫂子,“這八臂哪吒又是哪個故事?”

“好像叫什麼封神榜,這個你得問三娘,她應當最清楚了。”程氏笑道。

李清倒是一頭霧水,“我沒聽過封神榜這故事啊?”

程氏道,“這封神榜可就說的你家的故事呢。”

“啊?”

這下樊玄符好奇起來,還引得其它女人們也一臉好奇,盧三十五、楊慕雲、陳潤娘等都圍過來。

“毗沙門天王你們知道吧?”程氏笑道,

“知道,佛教護法大神,四天尊王之一,又稱多聞天王,北方之神。”

佛家大寺的天王殿裡,一般都有四大天王,多聞天王毗沙門一般身綠色、穿甲冑,右手持慧傘左手握持神鼠-吐寶鼠。

多聞其實就是毗沙門的梵文音譯,據說毗沙門天王據須彌山天北方世界,降伏魔眾,護持眾生。

生子那吒俱伐羅,一切諸天眾,皆悉大歡喜。其法身是身著虎皮的千臂巨神,手持日月及眾多法器,迦龍做為腰帶,常態下則是三頭九眼八臂、荷葉為衣的相貌威武的美少年。

“講的是多聞天王的哪吒太子啊,可跟三孃家又有什麼關係?”

唐人把多聞天王的兒子,有翻譯成那羅鳩婆的,也有翻譯成那拏天的,也有稱那吒俱伐羅的,當然也有稱做哪吒太子的。

“因為二郎講的故事裡,那八臂哪吒的父親叫李靖,本是殷商陳塘關總兵,後來周朝中軍元帥,再後來上封神榜,成為掌管十萬天兵天將的托塔天王!”

李清愣住,“只是恰好同名吧。”

“可不止,我家小子問二郎,二郎說三娘叔祖李僕射,正是這位托塔天王轉世,是上天派來輔佐大唐聖人終結亂世建立盛世的。”

······

早餐時,

黃面饃饃、玉米窩頭、擀麵皮、燒麥、蒸玉米、小籠包,十分豐盛。

武懷玉要了籠小籠包,一碗擀麵條,再要了碗水盆羊肉。

雖天氣轉涼,號為六月鮮的水盆羊肉依然還是不錯,早起跑馬射箭,又練八部金剛,還教孩童們三字經,這會他確實餓了。

一口一個小籠包,皮薄餡嫩。

擀麵條也很不錯,這是渭南那邊的特色,先擀再蒸,熟後切成條狀,再拌,其實就是冷陶,只是沒有了嫩槐葉汁,少了點風味。

風掃落葉般吃掉籠小籠包再把筋斗、涼香、酸辣可口的擀麵條吃完,端起水盆羊肉,吃口肉再喝口湯,那肉燉的入口軟爛,仔細嚼又還能嚼到羊肉的肌理,鹹香在舌尖上變幻出羊肉獨有的鮮,

李清把塊荷葉饃揪成細碎放到他湯碗裡,便成了泡饃,浸滿羊肉湯汁的饃,也就鮮甜的很。

“你自己吃,”懷玉笑道。

李清好奇的詢問,“那個我叔祖真是毗沙門天王轉世?那哪吒三太子呢?”

“啊,我給孩子們講的故事,你也知道了?”

“給我也講講嘛,”

武懷玉最近天天呆在三原鄉下,一群孩子天天纏著他講故事,都快成一千零一夜了,講了一段時間後,武懷玉也沒那麼多小故事可講,於是某天講起了封神榜,神話故事挺受這時代人喜歡的,主要是這故事長啊,不用天天想著講什麼。

沒想到小孩子們對這故事確實喜歡,尤其是哪吒,都成他們最喜歡的人物了。

“李僕射就兩個兒子,這三太子莫不是說的二郎自己?”媵妾段婉笑問。按懷玉講的那故事,李靖本是殷商陳塘關總兵,後來封神成了托塔天王,他原來有三個兒子,金吒木吒和哪吒,這哪吒後來封神成了威武護法軍神,又稱五營中壇元帥。

現在李靖是托塔天王轉世,那武懷玉是不是哪吒轉世,畢竟武懷玉打仗也這麼了得,還這麼英武帥氣。

“那就是個哄孩子們的神話故事,借用了下我老師的名頭,畢竟我老師兵法無雙,用兵如神······”

武懷玉也沒想到武家這群女人們,這麼的能聯想,他發誓他講這故事時,可真沒想到自己能被他們聯想成哪吒三太子轉世。

他是李靖學生,又不是李靖兒子。

可女人們吃著早餐,卻已經認定武懷玉就是哪吒轉世,還覺得很興奮,似乎武懷玉真就是哪吒轉世,原本是五營中軍元帥,是護法軍神。

軍神那是李靖啊。

不過跟女人們沒道理可講,她們認定的事情九頭牛也拉不回。

水盆羊肉喝完,渾身暖洋洋,甚至都出了點細密的汗,

“你們慢吃,我去辦公了。”

出了中堡,懷玉去找劉仁軌他們。

三原縣現在還在忙碌著造籍的事務,雖然李員外一死,如今沒有哪個膽大包天的敢再陽奉陰違,但一縣上萬戶人家,五十多萬畝田地,全都要登記造冊,還是很繁瑣的一項工作,

尤其是田畝魚鱗冊,

“年前我們應當能夠完成魚鱗冊的編制,”劉仁軌道,這位像是將軍的壯漢,最近天天下鄉,經常一身短裝,甚至捲起褲腳打著赤腳,跟個老農一樣,人都忙瘦了一些。

“經過這段時間的摸底,又清理出許多隱匿的耕地,初步計算,三原縣隱匿田畝達到十餘萬畝,原本是五十三萬餘畝,現在計算則有約六十六萬餘畝,”

這個數字挺驚人的,還沒算上原本許多上中田改成中下田的情況,

“你們辦的不錯,等中秋節,我會給大家再發筆賞賜,”

一下子又清出十餘萬畝隱匿田,這個戰果確實豐厚。

魚鱗圖冊搞的很細,分為總圖和分圖,分圖以農村基層為組織,裡甲為單位,每裡制一圖,把一里同一地段內位置相連線但所有者不同的各塊圭地,經過丈量呈報後,按千字文的排字順序編號,繪成分圖,每份分圖詳細記載地塊名稱、類別、面積等,以及管業人籍貫、姓名、土地形狀,用線條勾勒出來,這些圖有如魚鱗。

再以若干裡的分圖,形成鄉的總圖。

合各鄉之圖,成一縣之圖。

一縣之田土、山鄉、水鄉、陸鄉、與沿河水利常稔之田,其間道路所佔幾何,皆按圖可見。

這份魚鱗圖冊完成後,不僅是縣內的田土,就是山林澤塘道路,也全都清清楚楚。

“嗯,等清量完成後,再核對公示,接下來說確切換契,所有田土,不論公私田都要換上新的紅契,以後沒有官方紅契的白契不做數,沒有產權,對那些‘無主’之田,朝廷收為公有,可以分授給無地百姓,一戶先授二十畝,”

“另外記得宣告縣中百姓,確權換契以後,百姓出售永業田的,必須也要辦紅契,且由買家上繳買地錢的百之五做為契稅,

出售了永業田的,以後便失去再授田資格。買田者,亦不得超過其身份佔田額度。”

雖然魏徵的那限田令還剛提交,但均田制下,本身確實是有明確的限田額的。

“徵收土地契稅,買家承擔百分之五?”劉仁軌問。

“就是以前的估稅,”

晉朝時就對牛、馬、田、宅等買賣,要求立官契,每萬錢抽四百,買方出三百,賣方出一百,值百抽四。

契稅比原來的值百抽四還提高了一點,且都由買方承擔,這樣做是既放開了一點土地流轉,但同時打算透過徵收流轉的契稅,來增加點財政收入,當然,也能側面限制點土地兼併,提高兼併的成本。

“那牛馬、奴隸、宅鋪交易,是否也要徵契稅?”

“牛馬奴隸交易,也要求立官契,但可暫不徵契稅,至於宅子、商鋪,交易須立契並納契稅。”

區別對待的原因,是牛馬奴隸屬於比較重要的生產工具,現階段可以先不徵。

聊了會,劉仁軌提起一件傳聞。

“相公,最近我聽到個故事,說李僕射是毗沙門多聞天王轉世下凡,武相公是哪吒三太子轉世下凡?”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匡扶大明我全靠女人

二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