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三王一相

貞觀六年,

七月。

中元鬼節前,酆王李元亨突然病逝,年僅十四,無子國除。三日後江王李囂薨。

三天死了兩親王。

李元亨是李淵第八子,生母尹德妃。李囂是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燕德妃。

在中元節當天,代王李簡又薨,宰相戴胄同天病逝。

連薨三王一相。

一時間長安城裡也開始有小道訊息謠傳,各種猜測。

甚至有傳聞長孫皇后鳳體病危,

接著又傳出太子病重的訊息。

七月十五這天,日月合朔,有日食。

靜州山羌反叛,有傳言入京,羌獠叛軍劫持裴寂擁立為主······

“懷玉,你怎麼看?”

武德殿中,皇帝面容憔悴,神情疲憊。

殿中宰相大臣們與聖人坐而論政,

裴寂是武德元老,太上皇的老夥計,貞觀初皇帝也是費了很大精神才把他趕出中樞,最後一貶再貶,終究是弄了個流放靜州的下場。

靜州隸屬利州都督府,劃歸山南東道,嘉陵江支流東遊水河畔,領有四縣,地處四川盆地北緣,米倉山南麓,非常偏遠落後,

在先秦時期,這裡東屬巴,西屬蜀。

到如今,也仍是羌氐獠蠻諸部林立。

唐人一般也懶得細分你羌、氐、俚、蠻、獠什麼的,對南方的部族,要麼稱蠻,要麼稱獠。

靜州山羌作亂造反,當然不會讓李世民擔憂憔悴。

只不過恰好牽扯到了裴寂而已。

當然,如今的裴寂就算造反了也不會讓皇帝擔憂,之前兩任利州都督李孝常、羅壽他們造反,還是在李世民剛奪位不久,皇帝都不憂,何況現在。

“陛下,臣以為,裴寂必不敢參與謀反叛亂,他此前犯有數條死罪,可聖人洪恩饒其性命,

況且,區區靜州山羌,不過烏合之眾,裴寂聰明人又豈會跟他們勾結。”

“不過靜州山羌做亂,想劫持裴寂借其名號倒有可能,倒臣還是認為靜州獠暫時還沒這本事攻下靜州。

現在只是些傳言而已,定是獠蠻故意散播的謠言。

朝廷只需調兵遣將,剿滅叛亂即可。”

李世民點了點頭,他也認定裴寂沒這膽子敢在靜州造反,況且裴寂是流放靜州,又不是靜州刺史,他有何能力造反。

“那派誰前去剿滅叛軍?”

中書令溫彥博出列,“臣舉薦侯君集,侯君集勇悍無雙,區區靜州獠,定能馬到功成。”

聽到侯君集的名字,武懷玉有些意外,

幾個月前,侯君集在嶺南邕府都督任上,被武懷玉直接奪職,然後還押返長安,並彈劾了他一堆重罪。

皇帝讓有司會審調查,最後侯君集被革職奪爵,現在是無官無爵的庶民,在家反省中。

本來武懷玉彈劾的罪名,隨便幾條也夠侯君集處死了。

但這傢伙畢竟是皇帝心腹元從,還是兒時夥伴,雖李世民沒給功臣發免死金牌的習慣,但對元勳功臣卻是很念舊情的。

何況侯君集還做過宰相,

因此最後八議,議親議貴······罪刑一減再減,革職奪爵再罰沒了一些錢財而已。

雖說一擼到底,可誰不知道他是皇帝心腹。

只是武懷玉沒料到溫彥博會來舉薦他復出。

不等懷玉站出來反對,

尚書右僕射李靖倒是先站了出來,“臣反對用侯君集,侯君集在嶺南就犯下許多大錯,尤其是在邕府,更是胡作非為,致使左右溪三十羈縻州皆反,晉國公一直在為他擦屁股,到現在叛亂還沒完全平定,

讓侯君集去靜州,只怕不是去滅火,而是去煽風點火,只怕火要越滅越大,搞不好整個巴蜀都有可能要亂起來,

臣堅決反對用侯君集。”

李靖在軍方的地位不用說,那就是如今軍界的祖師爺般的存在,何況人家現在是尚書右僕射,就算平時不怎麼在政事堂上開聲,可這地位擺在這。

他還是侯君集的老師呢。

皇帝沒出聲。

“玄齡?”

左僕射房喬出列,“臣舉薦右武衛將軍李子和帶兵平亂。”

李子和本姓郭,隋末梟雄,本是隋朝的左翊衛,因罪流放榆林,大業末,帶著十八個人捉住郡丞,殺官開倉造反,自稱永樂王,南面聯合梁師都,北面侍奉突厥,

不過他倒挺識時務,武德元年,便歸順唐朝,武德四年,被迫放棄榆林地盤,率部南遷延州一帶,後來入朝為官,從徵劉黑闥有功,賜國姓李。

這位如今是郕國公、右武衛將軍,做為大業末的割據群雄之一,能混到現在不倒,其實也挺了得的。

懷玉記下李子和的名字,看來他已經是房玄齡的人。

區區靜州獠蠻,在朝廷眼裡不值一提,隨便從朝中拎一個將軍過去,也是手到擒來的事,這甚至是個撿功勞的機會。

又不是突厥、吐谷渾、高句麗這些硬茬子,

武懷玉在嶺南,兩年乾死了多少獠蠻,雖然沒幾個覺得有啥可吹噓的,但畢竟也是實打實的人頭功勞,也是能夠在履歷上留下濃墨重彩一筆的。

中書令溫彥博舉薦侯君集,左僕射房玄齡舉薦高子和,

魏徵舉薦了張士貴,

輪到武懷玉的時候,他也不迴避的舉薦了牛進達。

其餘幾位宰相也是各有人選,反正這都是個撿功勞的好機會,安排自己人過去很划算。

如此一來。

侯君集復出這事,倒也因此被阻擊了。

皇帝似乎也只是想試試風頭,見並沒幾個人支援侯君集復出,也不再提。

“調右武衛將軍李子和拜利州都督,負責剿平靜州羌亂。”

皇帝一錘定音。

李子和不僅得了個征討之職,還順帶做了利州都督。

皇帝又釋出了幾道詔令。

對雍、岐、豳三州死罪以下犯人減刑,

賜給關中八十歲以上老人糧食、布帛,

如令全國實行地方長官為被舉薦貢士以酒食送行的鄉飲酒制度。

皇帝將帶皇后前往岐州九成宮避署,

“朕不在京期間,由太子承乾暫時監國!”

皇帝的話一出,讓宰相大臣們很驚訝,太子已經許久不曾公開露過面了,加上皇帝曾說過的設無太子這樣的話,早就引的猜測連連。

想不到現在皇帝卻說要讓太子監國。

許多道目光投向武懷玉,

昨天武懷玉剛回長安,然後就進了宮,聽說還在宮中與聖人一家吃了頓家宴,更多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而現在他們不免猜測,

或許武懷玉昨日在宮中,已經力挽狂瀾,讓皇帝和太子這對父子盡棄前嫌化解矛盾?

有些不可思議。

緊接著,皇帝又宣佈一道旨意,魏王李泰要修括地誌,這是利國利民的好事,為了讓魏王專心修書,皇帝免去魏王原本遙領的揚州大都督、越州都督、北寧等五都督之職,

僅保留鄜州大都督兼右武侯大將軍之職。

魏王專心留在長安修括地誌,這次不需陪駕九成宮。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可惡的壞女人,別想要我做國師

鴿子秋風

人在大唐,我有歷朝二代聊天群

樂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