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將死

歲末,

皇帝攜皇后從九成宮返回長安。

“去周國公府。”

皇帝回到長安當天,便叫上太子一同前往周國公府看望病中的宰相武士彠。

武士彠躺在病榻上,聽聞皇帝太子來探望,激動的掙扎要起來,一動卻是咳嗽不止,又咳出了血。

“周國公快躺著,”

李世民進來,看到他咳嗽吐血也很驚心,他今天還特意帶了御醫來。

尚藥局老奉御上前為武士彠把脈,

“病情又加重了,得好好休養。”

“周國公病症須何方藥可治?”李世民問。

“周國公之病,是在肺上,不過不是肺癆而是肺癰,”御醫宣告,肺癆是會傳染的,也就是後世的肺結核,患這種病可不敢讓皇帝太子來見。

“耽誤了最佳醫治時期,若是在初期,甚至成癰期都還有很大機會醫好,可現在已是潰膿晚期,肺葉血敗肉腐化膿咳血,”

可有時就是這麼造化弄人,

武士彠開始風熱外邪侵犯於肺,未能及時表現,鬱而化熱。而他身為宰相,公務繁重,平素還嗜酒太過,嗜食辛辣厚實,這讓本是小病,結果正氣虛弱,外邪乘虛侵襲,釀溼蒸痰化熱,燻灼於肺,瘀結日久,上幹於肺,形成肺癰,

年紀大了身體本又虛弱,還勞累過度,這病情來勢洶猛,等反應過來,已經病如山倒,咯血不止。

“我們已經先後請了藥王韋善俊和孫思邈來看過了,都說錯過了最佳時期,現在已經加天乏力,也把病情送到流求武公處,也都說晚了。”

而現在肺都爛了,還怎麼治。

“臣有個請求,待臣死後,爵位家業請許由楊氏所生三郎承襲。”

御醫無奈道,“癰膿排洩不暢,膿液量少難出,尤其是咯血嚴重,氣虛無力排膿,津傷明顯······”

李世民嘆了聲氣。

要說武士彠這樣的宰相重臣,本又是河東豪富出身,家裡既不缺錢財也不缺藥石,甚至如今長安最有名的大藥房千金堂和惠人所那都是武懷玉的,

“不惜一切代價醫治。”李世民道。

“把懷玉請回來,能治否?”

話到這,其實就是已經沒的治了。

倒是武士彠躺在那,表情淡定,他咳嗽了一會,終於好了些,緩緩道,“我也快六十了,前朝時販過木頭做過府兵隊正,能得太上皇和陛下賞識,有幸從龍起義,輔建大唐,位列元勳,官至宰相,此生無憾也。”

“此病感受外邪,內犯於肺,熱毒淤結於肺,以致肺葉生瘡,肉敗血腐,形成膿瘍,咳嗽胸痛,甚至咳吐血痰。”

熱壅血瘀,蘊釀成癰,血敗肉腐化膿,

武士彠的病症還是已經非常嚴重的,甚至一眾名醫都已經判定無藥可醫了。

這倒是有些出人意外。

“陛下,我家大郎二郎此前疏於管教,犯了不少錯事,如今族侄懷玉將他們倆帶到嶺南去管教,

肺癰雖不傳染,卻也很嚴重。

三個大點的女兒都已經定婚,老大是許給關隴將門賀蘭家,而老二是許給皇太子,老三許給河東郭氏。

身邊還有五女四子,其中三女一子,是續絃楊氏所出,餘皆妾侍所生,”

他讓婢女把妻女叫來。

楊氏雖也是妻,但畢竟是續絃,武士彠元配是相里氏,相里氏雖死了,可還留有兩個嫡子元慶元爽,楊氏所的三郎確實也是嫡子,可畢竟上面還有兩嫡兄。

真要說起來,其實武士彠續娶楊氏之前,除了元慶元爽兄弟倆,還有好幾個孩子,只是那時他跟著李淵起兵入關,無暇顧及家室,兵荒馬亂的,妻妾兒女死了好幾個,就餘下元慶兄弟倆。

李淵也因此感動不已,特意親自出面做媒,為武士彠去弘農楊氏娶了個名門女回來做續絃。

“元慶元爽兄弟實不成器,這輩子就讓他們在嶺南吧,先讓懷玉管教著,以後若能悔改懂事,就在嶺南做點力所能及的事,在那邊自立門戶開枝散葉了,我會給他們兄弟倆,每人五千貫錢,嶺南各五十頃地,以及五十戶奴婢,有這些也足夠了。”

“我的爵位,便由三郎繼承,他其它三個庶出弟弟,我也給他們留好了,每人三十頃地,三千貫錢,以及三十戶奴隸,”

······

李世民雖想說這不太合規矩,但想了想,武元慶武元爽兄弟確實不學無術,人也挺混賬的,之前在汴州做的那些混事,真要追究砍頭都有餘了。

武三郎也是嫡子,還年幼,但畢竟母親是弘農楊氏,跟武二孃又是同父同母。

“好,朕答應你,會給武大郎武二郎各賜二轉勳,外加個七品階,讓他們在廣州都督府先做個九品參軍事職吧,”

“周國公爵,將來就由武三郎承襲,朕特許不降等襲爵。”

大唐制度,爵位繼承是要降等的,但對於些有重大功勳的臣子,可以特許他們的兒子不降等承襲。

武士彠讓楊氏帶著三郎向皇帝跪謝洪恩,

然後向武二孃招手,“二孃得陛下看中,許給皇太子,只是還年幼,我死後,讓她守孝三年,三年後也十四歲了,可以入宮服侍太子殿下。”

說著,他又咳嗽起來,越咳越厲害,最後又咳出許多血。

李世民看他樣子,感覺他隨時能把肺給咳出來,甚至可能都撐不到過年了,

“周國公安心休養吧,”

拍了拍他手掌,李世民給了一番很高的評價,“公首參起義,佐命建唐,例封功臣,治理州縣,比潔冬冰,方思春日,奸吏豪右,畏威懷惠,善政所暨,祥祉屢臻,可謂忠孝之士。”

這番評價極廣,甚至算是徹底的不再計較武士彠是太上皇心腹這一身份了。

武士彠臉上露出笑容。

“朕聽說鬚髮為藥引,可增藥效,取剪刀來,”

李世民竟然直接絞下一縷鬍鬚,賜給武士彠做藥引,哪怕明知武士彠病好不了,皇帝還是把自己精心修飾的鬍鬚給剪了一縷下來。

皇帝也是個好美髯的,時人也對鬍鬚很愛護。

武士彠見狀,激動的掙扎起來,頓首泣謝,腦袋都磕出血來了,太激動,咳嗽劇烈起來,又咯出許多血來,

差點直接讓武士彠提前沒了。

“周國公是佐命元勳,更是國之幹才,朕這也是為江山社稷,”

武士彠看著皇帝缺了一截的龍鬚,感動萬分,他是太上皇的心腹,如今皇帝居然能為了他剪下龍鬚,這份莫大的恩賞,讓他感激涕零。

李世民解下了身上的裘袍,為武士彠披上。

“周國公安心在家休養,等過完年春暖花開,身體就能好了。”

“周國公參預政事銜朕還給你留著,等你好了,再回政事堂參預政事,”

楊氏帶著兒女一起向皇帝拜謝,

李世民看著亭亭玉立的武二孃,想了想,“朕看二孃也很懂事,朕倒有個提議,不如年前就讓二孃進東宮吧,也給周國公沖沖喜,說不定一衝就好了。”

沖喜,

大家都愣了下。

其實說沖喜就能好,這肯定是不太可能的,但武士彠馬上想到,或許皇帝可能是覺得二孃長的很高挑了,想著萬一武士彠這病拖到明後年病逝,到時按例又要守父孝三年,

這一來二去,可能要拖三五年的,

而現在過門,既有沖喜的這好說法,另外過門了也就不用擔心孝期這些。就算武士彠過世了,可過門後的女兒也只須為父守孝一年。

武士彠明白過來,反倒是高興,他也不希望耽誤女兒。

早點嫁進東宮做太子良娣早好,事關女兒終生,他也擔心自己死後,到時事情會不會還有變化。

“三日後就是個不錯的吉日,不如三日後過門。”武士彠道。

“好。”李世民點頭。

皇太子在一旁,倒沒料到這事三言兩語就說定了,之前還說三年後過門,現在卻又說三天後,

他偷望武二孃,才十一歲呢,長的雖是高挑甚至有點可愛,可畢竟太過年少。

“這事就這麼定了,朕回宮後便安排人來操辦,三天後定讓二孃出嫁時風風光光的。”

武士彠、楊氏等都對這事很支援,

武二孃自己倒也是怔在那,卻也沒反對,這婚事也沒有她自己做主的餘地。

她望向皇太子,正好皇太子也望著她,兩人目光相撞。

回宮路上,

李世民讓承乾跟他同乘一車,

“韓氏大約年後就生了吧?”

“大概在正月中下旬時生。”

“她最近身體可還好,可有定期檢查?”

“有,一切都好。”

“確定是兒子嗎?”

“都說是兒子。”

李世民拍了拍承乾的手臂,“這個孩子是你的長子,也是朕的長孫,唯一可惜的是庶出,”

承乾知道父親這話什麼意思,低下頭。

“蘇氏肚子還是沒半點動靜,你要給朕一個交待。”皇帝語氣不高興。

承乾低聲道,“兒臣一直遵父親囑咐,現在大半時間都住在蘇氏的麗正殿,兒臣努力了,可她懷不上,兒臣也沒辦法。”

李世民不滿,“你母后特意讓女醫去檢查過了,蘇氏很健康,懷不上跟她沒關係,是你不夠努力用心,”

“還有一事,朕讓武二孃現在進宮,但她畢竟年少,所以我會讓她先跟在你母后身邊,既學些宮中禮儀,也陪伴照顧伱母后,待三年後你們再圓房。”

“明年,朕不想聽你找理由,明年你必須跟蘇氏懷上孩子,朕希望早日看到你們的嫡長子出生。”

“兒臣明白。”

“別不當回事,嫡長子很重要,早點生下嫡長子,也早安穩。你是皇太子,越發需要早點生下嫡長子,

朕和大唐,也需要早點見到這個嫡長孫。”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梟雄劉備

青於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