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使團一行人,由金江鎮官員朱文等相送,從旅順碼頭上船,坐金江鎮旗幟的船去往登來。

看著船隻離去,朱文嘆了口氣。

如今的金江鎮就是個異類。

古往今來,但凡遠離中原之邊地,太平時節都容易尾大不掉,更何況金江鎮這等。

這等飛地,而且還相隔大海,更加容易割據。

又有節度使從無到有建立金江軍,收攏遼民,可以說威望無兩,論民心所向。

節度使遠超過朝廷。

朝廷當年無視遼民,放任金州。

首先沒有想到平遼侯,短短几年就能從威勢正盛的蠻族手中,奪去這大片的土地。

上下都只把金州當做拖延蠻族進攻北鎮的手段,大多數心裡都想著金州應對不了蠻族。

哪怕金州被蠻族反攻奪回,但是隻要能拖延蠻族,不論時日長短,對朝廷都是划算的。

因此哪怕金州收攏大量的遼民,不過是曇花一現。

更沒有想到,平遼侯不是尋常的武夫,民政的手段同樣不弱於軍事才能。

而特別是這兩年。

實力竟然強上加強,一下子又翻了數倍的地盤和人口。

金江鎮到了這等地步,朝廷再來想要收服,可謂千難萬難。

朱文搖了搖頭。

這些事不是他來考慮的,希望朝鮮使者這趟出使,能真的緩和朝廷與金江鎮的關係吧。

說到底。

他也是遼民,被將軍所救。

心底裡還是希望金江鎮,至少就這樣保持下去倒也不錯。

既不希望朝廷敵視金江鎮,也不希望金江鎮衰敗下去。

金江鎮發展到如今,他雖然資歷不如馮勝之等人,可六年的時間裡,他也用了不少心思和努力在裡頭。

對金江鎮的感情,他不比旁人少。

和他一般心思的人不可計數。

連遠在金陵應天府的賈雨村。

他也在感嘆。

他聽到風聲,自己要調動了。

王子騰可能要升官,他也要升官。

賈府如今鮮花著錦,滿門富貴,本就有開國一門兩國公的門楣,如今又有賈府長女為貴妃。

二房賈政一名恩科,竟然外放一地學政。

而賈府一系,就連遠在江南的自己,不也是跟著沾光嗎,在賈府勢力的老家。

勳貴有甄家,重臣有鹽政御史,爪牙又有薛家這等。

要權有權,要關係有關係,要錢有錢。

賈雨村在應天府這幾年,做官做的十分愜意,自己只需要維護好各家的關係。

功績就源源不斷,三年大考都是上。

想到十年前自己灰熘熘的被革職,真是天翻地覆的變化。

唐展望受賈雨村相召,不敢怠慢,一早就上門來拜訪,被管家引了進來。

他如今也不是白身,而是親賜的參謀生員,指揮僉事品服。

雖然只是虛銜,品級卻不低。

“世伯召我何事?”

以前唐展望還是白身,打理薛家二房生意,就來拜見過賈雨村,賈雨村讓他稱自己為世伯,以示親近。

賈雨村沒有回答正題,而是感嘆起來。

“當年我見你大哥,才虛歲十八歲,一起坐船到京城,當年一別已六年矣。”

聽到賈雨村的話,唐展望恭敬的回道。

“我大哥與我的書信中,也常掛念世伯,因為公務纏身,遺憾這些年沒有機會再聆聽世伯的教導。”

“哈哈。”

賈雨村笑了笑。

他是萬萬沒有想到,當年那名後生,能做出如今這般大的事業,更是一舉封侯。

當初兩人下船後分別,唯一一次重逢,就是在王府門口。

自己還想著,他靠著賈府一系的關係,十年二十年不定能成為一名中高階武官。

從白身來看,也是光宗耀祖了。

令他欣慰的是,此人謹慎克已,雖然貴為侯爵,卻也沒有忘本,對他還是一如既往的以晚輩自居。

越是賈府這等門楣,手裡人才越多。

竟然還能養出這種人物。

有了金江鎮,只要朝廷不逼的金江鎮造反,賈府的地位將越發穩固。

上下貴妃,本身底氣十足,下面人才濟濟。

賈雨村對現在自己乘坐的這條船,十分的滿意,且他也想要更進一步。

至少在船上的地位,更加靠前一些。

“展望二十歲了吧。”

唐展望沒有想到賈雨村會問這個問題,神情愣了愣,沒有來得及答覆。

賈雨村自顧自說起來。

“薛家二房東家病重,一直不好,我聽說早就請來了金州鼎鼎大名的名醫,有此名手可否好轉?”

當年林老爺病重,就是此人治好,名聲大噪。

金陵多方貴人相留,此人還是選擇回去了金州,連這等人都更看好金州。

賈雨村打定了主意。

賈雨村東問一下,西問一下,唐展望摸不透對方的心意,因此老老實實有問有答。

“二老爺不大好,已經開始準備後事了。”

他們幾兄弟,一直對薛家老一代尊稱不變。

“連如此名醫都治不好,可見天數。”

名醫是沒人願意得罪的,雖然此人不在,賈雨村還是委婉的為對方開脫一番。

薛家二老爺不治,不是因為名醫的手段不行,而是他的命數以至。

唐展望神情沉重。

薛家對於他們唐家兄弟是有大恩的。

薛家大老爺對唐家三兄弟,從小的養育關照之恩,以及培育之恩,乃至大哥想要自謀前程。

薛家二老爺長者之風,不但放了大哥自由身,還送了盤纏。

於情於理,唐家三兄弟都不能背恩。

更不提他們父親,乃至祖父都在薛家櫃上做事,獲取生計。

這等恩情。

唐家兄弟如何敢不還。

賈雨村把唐展望的神色看在眼裡,內心暗自點頭。

唐家兄弟素來重情重義。

老大是如此,老二也是如此,老三的話,賈雨村沒有怎麼接觸過,聽說一心求學,這回在賈政手中入了門。

到底是否真才實學,賈雨村不知道,不過以他對賈政的瞭解,此人是不敢胡來的。

如此這般來看,唐家三兄弟都是人才。

賈雨村有一女。

唐家大兄有了正妻和滕妻,自己的女兒不可能去做妾,這是違背規矩的。

就算他不在意如此做,會有御史彈劾他,影響他的前程。

而眼前的唐展望正合適。

打理薛家的生意,明眼人都曉得,其中肯定是有金江鎮的份子的,而且他還有官身品級。

年紀輕輕的,錢和權都有。

唐展望萬沒有想到會是此節,不敢拒。

其實也願意娶對方家裡的小姐,眼前人可是進士出身,如今一地知府。

放在大哥未發家前,他連見此人的資格都沒有。

以如今自己的虛銜,大哥的實力,再添上嶽翁的名氣,那麼自己哪怕面對甄家,都能腰桿子硬起來。

唐展望明白,自己的婚事不以自己的意志為主。

大哥大機率也會支援。

見對方的神情,賈雨村暗自得意。

有了此番舉動,賈雨村說起話來也隨意了些,告戒了對方一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唐展望不敢怠慢。

先是告知了冷子興冷叔。

冷子興倒是沒想到賈雨村有這般的想法,在他看來倒是下嫁,當然雙手同意。

現在顧慮的就是唐清安的想法。

婚姻大事當長輩做主。

烏進孝遠在遼東,一來一回太費時日,因此冷子興做主,當唐展望的長輩。

他和賈雨村交情匪淺,倒也能攀的上。

賈雨村的原配夫人已經去世,留下了一子。

他的二房則是嬌杏,生下了一女。

嬌杏不是旁人。

正是香菱原來家中的丫鬟。

香菱未被拐賣前,家中也是鄉紳之家,是金陵甄家的旁支一系,可以說日子極其富裕。

賈雨村未登科之前,靠的就是香菱父親甄士隱的援助,贈送的盤纏才有了銀子入京趕考。

在甄士隱家,賈雨村見到了丫鬟嬌杏,一眼就看中了。

後來登科做了知府,想要召見甄士隱報恩,卻沒想甄士隱一家因為流賊四起,官兵殘暴。

因此家敗導致人散,獨女又早被拐賣,只剩下其夫人和兩個丫鬟。

甄士隱岳父乃小人,也是導致甄士隱瘋癲,離家走失的主要原因,他見官老爺有意,連夜用轎子送了嬌杏去。

賈雨村送了其人百金,同時外謝了甄家娘子許多物事,令其好生養贍,也算是小還了恩情。

不然以甄家娘子其父親的品性,不定早就把她賣給其他下一等人家,如何會浪費家資養在家裡。

嬌杏聽到老爺竟然要扶她做正,大為詫異。

她這等年齡,倒是已經沒有想過其他的,只想這般平靜的過日子下去。

賈雨村解釋了一番。

嬌杏又驚又喜。

自己的女兒不但有了好夫家,而原來自己的主母天可憐見,竟然還有這番好結局。

不但找回了女兒,而且還是平遼侯的妾室,平遼侯還專派了人來接去金州贍養。

“也是甄先生好人有好報吧。”

賈雨村感嘆了一句。

這些年早已物是人非,正是因為如此,賈雨村才越發的生出感慨。

“那封肅真不是好人,原來老爺送來那些銀兩給他,他不但不滿足,還把老爺送給夫人的事物都花了去。”

嬌杏恨恨道。

也就是太太去世了,她也有了女兒傍身,因此才隨性了些,派人去請來原來的主母來敘舊。

兩人見面後又哭又笑一番。

“苦盡甘來。”

到底過了這些年,多大的恩情也澹薄了,賈雨村沒有繼續多言。

原本是沒有想要扶正嬌杏的心思,畢竟老夫老妻,又有長子在側。

不過不是要嫁女了麼。

到底還是要扶正才是。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明:盤點歷史遺憾,系統賦長生

正天

狗剩重生!杏兒!等我!

青杏WH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國家還要大了

楚非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