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隆隆。”

熟悉的紅夷大炮的聲音,在遼東的土地上,原來獨屬於金江軍。

二十里外的朱秀,帶著親衛巡視各營,仍然能隱約聽到前方,海州的方向,傳來的大炮的聲。

因為地勢平坦,他又帶著親衛們,尋到遠處的高地,跳腳望去,能看到天邊處,海州城的輪廓。

兩萬金江軍,建立了三個營寨,左右兩營各六千人,中軍營寨則高達一萬四千人。

互為犄角,拱衛大軍的糧道。

在他的後方,還有劉承敏的四萬金江軍和朝鮮聯軍,駐守塔山鋪一帶。

如此的佈置,即是防備忠順王,又是防備海州。

“狗日的,早點拿出這股勢頭,蠻族大軍哪裡有機會熘走。”

雖然無法親見,只透過動靜,朱秀就猜到前面戰事的激烈程度,心中升起了不滿。

金江軍牽制了蠻族的主力,扛下了最大的風險和損失。

而高達十餘萬的國內援軍,遼西軍,蒙古軍,只需要負責斷絕蠻族的後路。

在朱秀看來,這已經是很輕易的事情了,這般情況下,都讓蠻族大軍順利熘走。

前番眾人以為是國內軍戰鬥力不強,連簡單的戰略都完不成,嘲笑歸嘲笑,卻也無可指責。

直到現在搶奪海州。

國內軍的戰鬥力直線上升,戰爭之激烈,不下於金江軍,說明了眾人猜錯了。

原以為傻瓜是被人,最後才看清楚,真正的傻瓜是自己。

忠順王的心思,已經不言而喻。

“忠順王太壞了。”

朱秀身後的親衛們,紛紛破口大罵。

……

忠順王想要搶下奪下海州,以隔絕金江軍的擴張之路,隱忍以及試探,終於抓住了眼前的機會。

搶在金江軍前面,開始攻打海州。

他不怕金江軍翻臉,正好能徹底認清楚金江軍的嘴臉,嘴上喊著忠義,行動是否忠義。

為了這次的大決戰,朝廷提供了不可計數的物資,支撐了金江軍,國內軍,以及籠絡蒙古。

如果金江軍真的是養不熟的白眼狼,趁早認清楚,以免把這海量的物資,浪費在金江軍身上。

轉而用來編練遼西軍,至少又能擴充十萬之軍,提供三年的軍餉糧餉。

雖然金江軍的將領,沒有接受自己的軍令,來拜見自己,忠順王內心其實理解。

對於金江軍接下來的避讓,忠順王還是滿意的。

一直到金江軍繞過了海州,一部佈防此地,一部去攻打鞍山,才讓忠順王不滿了。

金江軍敢如此大膽,竟然繞過海州,直接去攻打鞍山。

“我們能搶在金江軍攻破鞍山之前,先攻下海州們?”忠順王皺眉詢問。

聽到忠順王的話,圖門和程之信等人,都為難起來。

這句話太過暴露內心的想法,忠順王沒有問史鼐,劉英等人,而是問向自己的心腹。

“海州兵多,鞍山兵少,以金江軍之利,我們很難比他們先打下海州城。”

圖門對於國內形勢瞭解,但是對遼東不是很熟悉,所以回答忠順王的,是遼西守將程之信。

他在遼西多年,又和金江軍打過交道,因此能提供較為準確的意見。

目前在遼東,忠順王比起老手下圖門,更看重程之信的提議,也比較信服。

連程之信都這麼認為,忠順王臉色難看起來。

前面面對自己的強硬,金江軍選擇退讓,不願意撕破臉,但是金江軍的應對,同樣也是這個心理。

誰也不想第一個撕破臉。

以忠順王對人心的掌控,很快就明白了金江軍的底氣來自何處。

程之信已經完全投靠了忠順王,拜在了忠順王的才能和權勢下,成為遼東之地,最得忠順王信任的將領。

對於遼西各將的人心叵測,忠順王如何看不出。

不過他最開始並沒有暴露任何心思,只當做不知,長久的手段,以及拉攏下來。

遼西軍才真正的被他掌控。

“金江鎮太強大了。”

忠順王嘆了一聲。

這句話,不提程之信,從國內跟隨忠順王來遼西的圖門,也深有感觸。

哪怕是開國四王中,目前僅有的一支還保留封地,鎮守雲南的南安郡王一系,圖門也認為比不上金江軍的強勢。

“只有抓緊攻破海州城才是緊要之事。”

程之信說道。

只有搶在金江軍前面,先攻下海州城,才有餘力去搶鞍山,不然一切都是空談。

唯獨實力才是大勢。

這又陷入了剛才所談的迴圈。

忠順王搖了搖頭。

金江鎮的實力太強大,面對他的招數,有太多化解的方法,讓自己強攻海州的目的落空。

但越是如此,才越要抓緊攻下海州。

不能讓金江軍小覷朝廷的軍隊,生出狂妄的心思。

正如平遼侯顧忌忠順王,其實忠順王同樣更加顧忌平遼侯,顧忌他所建立的金江鎮。

忠順王大把的撒錢,提高士兵計程車氣,大把的承諾,提高將領們的決心。

對於蒙古部落,大肆封賞互市的賞銀,以讓蒙古騎士們賣力。

加上他做事公正,不計出身的提拔人才,重用人才,配合他的權勢,整個大軍都上下敬服。

海州徹底成為了孤城,雖然城中糧草多,但是士氣仍然止不住的下滑。

對面的周軍,一日的攻勢強過一日,絲毫沒有因為傷亡導致士氣低落。

無數的周軍,輪番連日的強攻,蠻軍疲於應對。

特別是周軍手中的紅夷大炮,轟開了第一堵城牆的時候,雙方的廝殺進入了白熱化。

隨著越來越多的城牆倒塌,蠻軍已經無法順利的修葺工事。

在殘垣的地方,士兵們攀爬上碎石碓,擁擠的在狹隘的地帶,灑下了無數的鮮血。

……

唐清安的旗幟。

抵達了鞍山城外,引發了潮水一般的呼喊聲。

鞍山的守軍,士氣低落。

本來就不多的,也不精銳的守軍,看到城外剋星的出現,越發的膽寒起來。

三日。

只三日就攻破了鞍山,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就連唐清安自己也沒有預料到。

太過輕易了。

這是金江軍建軍以來,除了戰略需求,蠻族主動放棄的城池外,第一個攻城如此順利的。

“打海州時,大戰這麼久,寸土必爭,我們傷亡不小,卻至今沒有拿下海州。

反而是靠近遼陽的鞍山,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唐清安笑道。

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費工夫,但是比起海戰之戰的激烈程度,如此說法也不算錯。

鞍山城中還有不少未來得及撤退的蠻族百姓,以及守衛城池的蠻丁,以及少部分的蠻兵。

對於這些俘虜,唐清安並沒有屠戮,而是關押了起來,嚴令不得擅動。

金江軍士兵和蠻族有血仇。

唐清安不敢疏忽,也不願意因為這些,導致發生不好的事情,不管最後責不責罰,都不是他想要看到的。

對於如何處理手染無辜百姓鮮血的兇手,金江鎮自有法度,而蠻族中無辜的百姓,金江鎮也自有法度。

唯獨金江軍,不能成為劊子手。

唐清安正在憂慮中,安排哪一部計程車兵看守俘虜,都無法令人放心,畢竟仇恨能令人失去理智。

得知金江軍竟然突破到了鞍山,紮營湯河對岸的朝鮮軍,立刻開始過河,與金江軍匯合。

朝鮮軍的到來,讓唐清安眼前一亮。

權申旭見到平遼侯,態度極其的恭敬,完全以下屬自居,不是以盟友的態度。

作為朝鮮的世襲權貴,他的才能不提,眼界是不錯的。

這一回的大戰,遼東的土地上,蠻族和金江鎮的實力發生了變化,金江鎮佔了上風。

遼東王,已經越來越名副其實。

不算海州,大半的遼東,已經落入金江鎮之手。

蠻族在遼東,目前只剩下遼陽,沉陽,本溪,撫順,鐵嶺,開原,昌圖七城。

而金江鎮有蓋州,復州,金州,鎮江,得利贏城,永寧監城,新金,旅順,營口,岫巖,鳳城,鞍山,寛旬十三城。

並且海州城,最後花落誰手還未知。

不提這一點,平遼侯和朝鮮國王的姻親,以及平遼侯對朝鮮國內軍方的滲透。

兩回負責朝鮮大軍為金江鎮作戰的權申旭府使,看的清清楚楚。

無論是五千駐守鎮江多年的朝鮮軍,還是數千三部義軍,已經徹底投靠了金江鎮。

用朝鮮的物資銀錢,養著心向金江鎮的朝鮮軍隊。

權申旭遍觀史書。

不得不佩服平遼侯的手段,哪怕眼前的人的年齡,跟他的兒子差不多大。

“權府使,你是第一個突襲到蠻族腹地,立下了首功,我會向朝廷,以及朝鮮國主,奏請你的功勞。”

唐清安笑道。

權申旭連忙推諉,如果真是讓他做首功,平遼侯向朝鮮國主的奏功倒是可以,但是上朝還是算了。

會引起上朝將領的不滿,他可承擔不起。

見到對方的態度,唐清安最後才認真說道。

“你在湯河接應了數十萬的遼民,才真正說明你把我當做了朋友,因此才能做出這個決定,我會永遠記住你的情誼的。”

平遼侯的這句話,令可以當做唐清安長輩的權申旭,感動的熱淚盈眶。

“平遼侯之言,在下惶恐。”

唐清安拉著權申旭的手,笑著看向遼陽城。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綜視:我在紅樓當太監

拜見二公子

水滸:呂布坐梁山

遊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