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閣士,辛苦您了……”剛一見到李息,劉破奴便擺出了十足的尊重。

不談資歷,就是談年齡,劉破奴也應當表現的尊敬一些。

“殿下折煞老夫了,老夫本意將餘生奉獻給邊關塞外,未曾想臨老還能得到陛下與殿下的信任,趁著老夫現在還能幹的動,自然應當鼎力報效陛下,報效殿下!”李息十分真誠的回覆著。

他是真沒想到自己竟然還能重回長安,而在他的意識中,自己要麼是死在塞外羌地,要麼就是等到實在幹不動了,上書皇帝告老還鄉。

人生中的經歷給了他太多太多的磨練,而現在的李息,也早就沒了當年的傲氣與衝勁兒。

他就想踏踏實實的走完這一生,安安穩穩的讓羌地不再發生動亂。

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再加上身份地位的限制,李息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住羌地,不讓羌地拖累了大漢,這也算是變相的為大漢爭取了休養生息的機會了。

然而劉破奴的出現卻打破了很多人原有的命運,而這些人中,當然也包含了李息本人。

史書中自打李息去了羌地持節符領兵駐守之後,便再無任何關於李息的記載了,也就是說,自此之後,李息便被朝廷徹底的遺忘了,以至於司馬遷都沒想起來為李息的人生寫上一個結尾。

“該休息的時候還是要休息的,您現在年紀大了,絕對不能再像年輕的時候那般拼了,若是把您給累垮了,損失最大的還是朝廷啊!”

“我平日裡基本上不會處理軍機閣的日常,次輔就更不可能來處理了,整個軍機閣和兵部的事情都壓在了您一個人的身上,這可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我還指望著他們能跟著您多學習一些治軍的經驗呢,所以平日裡若是有什麼繁瑣累人的事情,就儘管交給他們去辦,雖然大家都是閣士,但您來當這個閣士,那是因為現在只有閣士這個空缺了。”劉破奴一臉笑意的說著。

“臣謝殿下關照,臣一定不負厚望,也會多與大家一起交流的……”年邁的李息整個後背都被打溼了,不是激動的,而是被嚇的。

沒錯,就是被嚇的!

劉破奴雖然通篇都是安撫,敬重的語氣。

但李息還是讀懂了劉破奴這番話背後的深意。

總結一下就是李息得保重好自己的身體,劉破奴是新軍的創造者,在新軍中的威望還是很高的,而在其他部隊當中也有一定的威望。

而新軍的制度直接影響到了原本的軍事徵召制度,所以在民間,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政策,劉破奴的威望同樣是不低的。

但是劉破奴沒空一直守在軍機閣,所以軍機閣需要一個老資歷來鎮一鎮場子,這個人顯然就是李息。

然而劉破奴可不是單純的讓李息來鎮一鎮場子就完事兒的了,而是真的要他去幹事情的。

如此一來,決策和施行的權力都掌握在了李息手中,李息的權力雖不及之前的太尉,但也沒差多少,前後的落差是最容易讓人出現問題的。

所以劉破奴又是在敲打他,別手中忽然有了權力就開始得意妄為,真若是搞出什麼問題,就算是老資歷也照樣收拾你。

最後則是另一個層次的警告了,地位給了,權力給了。

傳授經驗?

李息的確有不少的戰爭經驗,但是時代卻不一樣了。

現在是新軍的天下,新軍的戰鬥力已經很透明瞭,隨便拉出來一支新軍,都能閉著眼睛碾壓老軍隊。

所以這又是在警告李息,別仗著自己資歷老就倚老賣老,也別覺得自己經驗多就看不起人,你的那些經驗放在現在基本上用處不大,所以你不僅不能仗著資歷瞧不起人,你還得放下身段多跟下面的人交流交流,保證自己能夠與時俱進。

從任何一個角度來考慮,李息都很適合這個位置。

但劉破奴唯一擔心的就是李息在思想方面無法扭轉過來,畢竟新軍對於李息來說,那是一個絕對的新玩意兒,習慣了老思想的他,能不能轉變過來這個思想還是很重要的。

一旦不能,那就意味著上位者做出的決定往往會與實際情況偏差千里,久而久之的,也就跟自廢武功沒什麼區別了。

劉破奴的一番警告,有人懂了,有人沒懂。

軍機閣跟內務閣不同,這裡的人員組成也沒有內務閣那般氣派,一個個的都是三公九卿級別的。

除了劉破奴和桑弘羊這兩個湊數的以外,餘下的五人當中,也就李息算是真正有點身份的人了。

如果說其他三人年紀不大,資歷也不是太豐厚,但因其出身是軍中謀士的話還能夠讓人接受,而最後一個就讓人覺得有些太胡鬧了。

最後一人名為陳啟,不到五十歲,軍中經歷只有早年間接受徵召出兵草原,後被舉小孝廉,就是鄉里面舉了孝廉,縣裡面也同意了,但在往上沒有透過,所以只能在池陽縣當個吏,負責主管農具安排。

改變陳啟命運的則是被他被劉徹派去輔左劉破奴,而劉破奴又令其一起建設工坊。

早期跟著的人一個個的都飛騰黃達了,後來在工坊分家的時候,陳啟被分配去負責軍事裝備方面的生產管理。

所以說,陳啟之所以進入軍機閣,完全是因為他在工坊的身份才進來的。

雖然很多人都覺得這事兒有些太胡鬧了,但是話又說回來了,最高層中有一個總裝的人好像是很正常的事情吧?

當然,羅兵再加上陳啟,這兩個人的崛起也向世人展現了劉破奴未來的執政思路。

這個世界上從來都不缺少聰明人,已經有人看到了工坊的崛起是勢不可擋的,於是也開始悄悄的佈局。

內務閣因為都是一群老手,所以不需要劉徹和劉破奴怎麼去費心,只需要將要求告訴他們,只需要一段時間去熟悉就能理清楚了。

但是軍機閣不同,軍權的問題始終都是最敏感的問題。

所以不管是第一任兵部尚書李息,還是第一任軍機閣第一閣士的李息,都是一臉懵逼的狀態,以至於兵部雖然成立了將近一年的時間,其日常工作還是由皇帝一直在安排的。

職責雖然很清晰,但是大家卻都摸不到那個界限,所以現在軍事方面雖然制度是到了,可實際上執行的還是老一套,也讓人看起來混亂不已。

而劉破奴在接下來還會不停的召開軍機閣會議,其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理清楚一系列的關係職責,讓大家都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讓他們能夠各司其職。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帶隋唐英雄打小日子

疾風小肥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