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柱香後,太醫王晨輝進殿,因為已經提前得到內宦王德的叮囑,所以微施一禮,不等李世民詢問,便直言道:

“啟稟聖上,臣無能,並不知曉太上皇究竟是如何痊癒的,但太上皇如今的脈象確實強健有力,毫無任何虛浮突兀之象,且綿延悠長,乃長壽之福。”

他這話,其實就相當於在隱晦的表示,太上皇不是迴光返照,賊拉健康。

不出意外,應該還能活很久。

李世民此時肯定不可能表現出不滿之類的情緒,只能微微頷首,欣慰道:

“父皇身體康健,朕亦欣慰,王卿倒也不必太過謙虛,若非你等仔細照看醫治,父皇恐怕難享如今之福,但朕思來,世間必無無緣無故之事,所以還需仔細查方驗脈,釐清父皇痊癒之真相。

如若真能得出有效秘方。

也是天下百姓之福,醫家之德!”

簡而言之就一個意思,李世民不相信他爹靠自己突然痊癒,肯定是私底下不知吃了什麼藥,或者做了些什麼其他事情,才得以恢復,所以必須仔細查。

因為現在的情況十分清晰,那就是他爹可能還有什麼事情瞞著他,或者說能在他的嚴密監視下,偷偷做些什麼。

就算如今暴露是為了救自己的命。

那也是隱患,必須得弄清楚。

“諾,臣盡力……”王太醫也不敢拒絕啊,只能先應下來唄,至於能不能成,再說吧,反正當今聖上為了自己的仁善之名,一般不殺人,大不了被貶。

隨後王太醫便行禮退下,王德則被招上來,李世民附其耳邊密授幾句,就將他打發走,打發去大安宮仔細調查。

其實李世民還挺記仇的,李淵現在住的大安宮,就是之前李淵要求他搬出太極宮承乾殿後所住的那個宮殿,整體環境較差,至少比太極宮差多了,並且有點陰暗潮溼,前幾年還有個大臣上奏摺,就差明指李世民鼻子說他不孝,讓太上皇住在那樣的宮殿當中養老之類。

然後李世民才開始修建大明宮。

只是到現在還沒修好。

原李淵至死也沒住上那新宮殿。

大唐開國之初,李淵對三個兒子都挺好,一個也沒搬出宮去,太子李建成住東宮,二兒子李世民住承乾殿,四兒子李元吉住武德殿,三個嫡子,全部都住在太極宮,也就是所謂的皇宮當中。

直到李淵後來更加傾向於支援太子李建成,打壓秦王李世民,這才讓他搬出太極宮的承乾殿,挪到武德五年新修建的弘義宮中居住,其實那一年李淵就已經基本明確了自己更支援嫡長子,也就是李建成繼位,只是也捨不得對李世民動手,更希望他們未來能和諧相處。

而李世民真不愧是李淵親兒子。

先是怨恨他爹,後來成為他爹。

他晚年對自己大兒子李承乾和二兒子李泰做的那些操作,跟他爹沒什麼區別,區別只在於他兩個兒子勢力和膽子都沒他大,沒有搞出玄武門之變罷了。

玄武門之變又三年後,也就是貞觀三年,李世民地位徹底穩固,李淵便被迫離開太極宮,搬到弘義宮安享晚年。

並且將宮名改為大安宮。

真是天道好輪迴,兩人調了個個。

與此同時,白聖正在大安宮修煉第二十八套基礎鍛體術,既是為了鍛鍊身體,治療疾病,延年益壽,也是為了強健體魄,提升實力,在暫時無法培養勢力的情況下,她只能提升自己實力了。

好在上個世界,已經更新換代到第二十八代的基礎鍛體術,基本能夠適應絕大多數普通世界的普通人類,在資源充足,並且有特殊秘藥使用的情況下。

突破先天不成問題。

到時候想要做點什麼事,無疑會更加方便,甚至於實在不行還能劫持李世民,不比單純年老體弱太上皇有底氣。

但為了避免太過引人注目,或者表現的太過神異,惹得李世民忌憚提防。

白聖並沒敢刻苦修煉。

只是每天吃飯前稍微練一練。

沒辦法,再好的基礎鍛體術也得遵循能量守恆定律,不可能不吃不喝,氣血內力就瘋狂漲。煉精化氣,或者說後天境界的修煉就是得靠吃,平日吃的越好,修煉的速度越快。但白聖這個太上皇現在的日常吃喝,都被管著,或者說都被盯著呢,每天要只烤全牛,再要幾斤人參靈芝和鹿茸,那妥妥不太現實。

倒不是李世民供應不起。

如果白聖徹底不要臉,撒潑打滾的索要這些,李世民他還真不太好不給。

但給了之後,李世民再發現白聖能把這些東西全部都吃了,是人就知道不對勁,到時想來個突然襲擊都辦不到。

為了低調點,不太突兀,白聖除了剛醒的時候因為太餓,要了只烤全羊還沒要到,後來就恢復了正常飲食,或者說在恢復正常飲食的情況下逐漸增加食量,沒事多吃點點心,多要點滋補的湯藥,少食多餐,努力往胃裡面塞東西。

以加快自己的修煉速度。

有時候,真是想想都心酸。

理論來講,現在這具身體的身份應該是她經歷的所有世界當中,身份地位最高的,但也是過得最慘的,即便是當年做農村老太的時候,她手裡好歹還有上千萬的資產,想吃什麼就能吃什麼。

怪不得歷朝歷代的皇帝,至死也要把持著權力,親兒子都這樣,要不是親兒子奪權,豈不早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當然了,心酸歸心酸,日子還得正常過,同時白聖很快就想到了另類獲取更多修煉資源的方法,那就是直接派人通知李世民,跟他說自己要修仙煉丹。

讓他送點丹爐藥材過來。

同時為了將他要修仙煉丹的設想合理化,以及順帶著補上先前身體突然恢復健康的大漏洞,白聖還特地透露了一下,他是吃了幾十年前一個老道送給他的金丹妙藥,身體才突然恢復健康的。

這下前後邏輯不就通順了嗎?

幾十年前一個老道送給他的金丹妙藥,李世民不知道,合情合理,同時從太極宮搬出來的時候,李世民不可能什麼東西都仔細檢查,翻一遍,這麼一來把金丹妙藥帶出太極宮,也相當正常。

緊接著感覺自己快死了,太醫一個個全都是廢物,光知道說臣無能,那可不得死馬當活馬醫,各種方法都試試。

結果沒想到,誒,金丹妙藥有用。

隨著身體恢復健康,重新變得活蹦亂跳,想嘗試修仙煉丹,更合乎邏輯!

……

太極宮,兩儀殿內。

聽完內侍王德的回稟,並且看完太上皇剛剛送來的修仙煉丹所需名錄,李世民不由陷入沉思,他現在也有些摸不準他父皇所說,以及所作所為幾分真幾分假了,要說假,至少目前的現實情況以及他父皇的所作所為確實符合邏輯。

可要說真,也的確很離譜啊,這世上真有能治療晚期風疾的金丹妙藥嗎?

從未聽他父皇說過這事啊。

“罷了,你按這份名錄上的要求將東西準備好,明日就送去太上皇那。”

也就最近兩年,他與他父皇之間的關係才勉強緩和了些,實在沒必要為了這點小事再鬧僵,年紀大了,不就得哄著嗎,修仙煉丹好歹還算安生,只要不想復辟登基,那就永遠是他的好父皇。

所以雖然糾結,但李世民最終還是吩咐王德,按單子給他父皇準備物資。

“諾!”

應了聲,王德便退下去準備。

無論是丹爐還是藥材,皇宮裡其實都有現成的,畢竟他們可是奉太上道祖為先祖,怎麼都不可能不準備些道家的用具,而且還是怎麼精緻怎麼來,所以第二天一大早,王德便將白聖要的東西全部準備齊,送到大安宮並且安置好。

除此外還送了不少道士過去。

都是說自己會煉丹的道士,畢竟太上皇以前也沒接觸過煉丹修仙,送幾個有經驗的過去,好歹能交流下體會嘛。

最重要的是,不能讓太上皇自己胡亂煉丹修仙,別回頭把自己給毒死了。

可見李世民還挺貼心的。

病死沒關係,被毒死就不好說了。

收到東西,以及收到那些個道士之後,白聖因為想著不能讓這些道士在他這吃乾飯,坑蒙拐騙,所以特地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考核,懂醫術,認識藥材且會處理藥材的留下來,其他的都退了。

因為這些道士至少能在他煉丹製藥的時候稍微幫點忙,並不算毫無用處。

剩下那些只會唸經和小戲法的。

留著不是浪費糧食嗎?

最後透過考核的只有三個,白聖也只留下了這三個,緊接著當然就是把王德給打發走,並且帶著那三個道士開始整理藥材,指導他們接下來要做什麼!

總體來講,目前發展白聖很滿意。

至少他的想法順利實現了。

接下來只要這些藥材能夠一直源源不斷的送過來,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就能靠著這些藥材的進補,迅速突破先天境界,如果藥材的數量足夠多,質量也足夠好,大宗師境界也是能奢望下的。

至於天人,暫時沒什麼好辦法。

即便在上一個世界,當天地靈氣衰竭到一定程度之後,想要正常突破天人境界,也需要很多科技裝置的輔助。那些科技裝置可是攀爬了將近四百年對應武道科技樹,才勉強制造出來的,白聖即便知道具體如何製造,乃至原理,沒有基礎工業的支援,也很難製造出來。

甚至於說句不太好聽的,舉國之力配合,都得花兩百年才有可能造出來。

再加上這個世界的很多原料,包括藥材,品質其實都不如武俠世界,所以天人境界,白聖暫時是不敢奢望了,他的小目標是突破先天,擁有自保之力。

然後就慢慢熬,看誰熬的過誰。

只要不死,總能抓住機會出頭。

反正李世民的壽命又不長。

白聖的計劃是順利進行著,李世民那邊卻不是特別太平,因為第二天一大早的大朝會上,魏徵就開始勸諫他了。

先舉了秦始皇的例子,然後又舉了漢武帝的例子,以及其他因為求仙吃丹藥,晚年昏庸,把自己吃死,或者遺害頗深的例子。李世民剛開始其實有點生氣,但後來一想,修仙煉丹的事又不是他乾的,是他爹乾的,他就是給他爹準備了點原材料,屬孝順,何罪之有啊?

這次正好反懟一下魏徵。

出一出前些年的鬱悶之氣。

所以難得一點都不急,甚至臉色還很溫和的坐在那兒,慢慢聽魏徵諫言。

等魏徵說的口乾舌燥,同時也有點奇怪於今天皇上怎麼既不認錯,也沒反駁之際,李世民這才輕笑著慢慢說道:

“魏卿怕是誤會了

朕一向以為神仙事本虛妄,空有其名,生必有終,皆不能免。所以又怎麼可能求神問仙,你說的應該是昨日朕派人去收集各種煉丹藥材,甚至還從長安好幾座道觀中請了不少道士的事情吧。

那些可不是朕要的。

是太上皇所要。

太上皇前些日子病重,想來你們也應該都清楚,就連太醫都認為太上皇可能時日無多,要早做準備,但太上皇自己藏了枚幾十年前,一個不知名雲遊道士送給他的金丹,並且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吃了那枚金丹,然後就恢復了健康。

所以太上皇便覺得這天下應該是有仙人,也有煉製仙丹之術,甚至覺得救了他性命的那枚金丹,實際便是仙丹。

因此昨日特地派人通知於朕。

讓朕替他準備那些東西。

先不提父命難為,父皇確實是靠金丹才能活命,如今自己想嘗試練練,朕也不好拒絕不是,畢竟唯一的一枚金丹已經吃了,若是拒絕的話,父皇下次再出什麼問題,敢問哪位太醫能夠救治?

到時一切可就都是朕的罪過了。

但朕也知道,父皇可能並不是特別懂行,所以這才特地去各大道觀,請了些會煉丹的道士過去,也免得出錯。”

這番話可謂是有理有據。

直接把魏徵給堵住了。

不管太上皇能不能靠自己煉製出救命金丹,但你要阻止太上皇煉,回頭太上皇生病了沒人治,也沒有金丹可吃的話,就妥妥是你的罪過,可要是沒阻止並鼎力支援,太上皇自己沒煉製出來。

則屬於天命難為。

魏徵本來還想用阿意曲從,陷親不義,是為不孝,也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並不是孝順,反倒是不孝繼續勸誡。

但現在涉及到太上皇的性命,涉及到太上皇再生病,無藥可醫該怪誰了。

他那番不孝論就不太合適了。

最後,他也只能比較槓的堅持表示即便如此,陛下也應該替太上皇尋醫問藥,甚至於尋找那個不知名的道士,而不是任憑太上皇自己修仙煉丹,影響史書名聲,被人誤以為昏庸而勉強結束。

李世民則懶得與他爭辯,畢竟跟槓精爭辯,實在是爭不過,敷衍了結了這件事後,便繼續進行正常的朝會流程。

等朝會結束,回到後宮,還沾沾自喜的跟長孫皇后說了下朝會發生的事:

“今日總算讓魏徵那老匹夫吃了點癟,你不知道,當魏徵說,讓朕替太上皇尋醫問藥的時候,太醫院那幾個恨不得把他給活扒了,畢竟他這番話,就差是直接明著指太醫院的醫術不行了!”

“哈哈哈哈,也就朕脾氣好,要是父皇尚且在位,這老匹夫早被砍了。”

“二郎,你就這麼放任父皇修仙煉丹真的沒事嗎,即便父皇得到的那枚金丹能治好他的病,甚至於真的是金丹。

可也不意味著父皇他自己能煉製出金丹啊,若只是煉製一些無毒無害的東西,能當食物吃的東西也就罷了,可如果煉製出些有毒的丹藥……我倒覺得魏徵建議是對的,還是試試能不能將孫思邈找來,又或者試試能不能尋找到父皇所說的那位無名道士,更加靠譜些!”

長孫皇后倒也不愧賢后之名,此時並未一味逢迎李世民,而是仔細思考一番後,給出了比較中肯且有理的建議。

“朕又豈會想不到父皇可能煉製不出金丹,還會煉製些毒丹出來,所以不特地找了些道士過去嗎,有他們盯著應該不至於出問題,至於孫思邈和那個無名道士,哪那麼好找,若真大張旗鼓的尋找,反倒更為不妥,還是隨緣吧。”

無論是大張旗鼓的找一個大夫,還是大張旗鼓的找一個道士,在李世民看來都不是明君所為,他在經歷了玄武門之變,並穩定好自己的皇位後,一直在努力剋制自己的本性,往明君方向靠。

就是希望未來能留個好的身後名。

不至於提到他只知道殺兄戮弟。

所以一些不符合傳統意義上明君風範的舉措,他自然是不願意去做的,給他父皇提供煉丹藥材,別人罵的也是他父皇,最多說他兩句愚孝,無傷大雅。

再說點較陰暗的小心思,他父皇表現得越不英明,他先前的所作所為就越能洗白,讓人覺得他上位反倒是好事。

若是太上皇沒有退位的話,指不定得昏庸成啥樣,天下又被禍害成啥樣!

“那我明日去看看父皇吧,帶著承乾他們一起去看看,說起來,自父皇痊癒後,我們還沒去看過呢,正好也順帶著試試,能不能勸父皇他別煉丹了。”

在李世民與李淵關係最為緊張的那段時間,全靠長孫皇后帶著孩子在中間調和,畢竟隔代親嘛,心裡再怎麼恨李世民,對孫子孫女總歸要溫柔些,李世民的孝,大多數都是她媳婦替他盡的。

甚至有些話也是她代為傳遞。

所以長孫皇后這時候說想要去看看太上皇,並不算什麼特別突兀的事情。

這不,李世民是一點意見都沒有:

“也別太勸,如果父皇不願意聽的話,就彆強求了,免得惹得他不快,還有叮囑承乾他們,可別吃那些丹藥,就說他們最近在吃藥呢,不知道藥性相不相剋,父皇給他們吃,也別讓他們吃。

收可以收著,也可以帶回來。

千萬別吃,朕實在是不放心。”

不得不說,現在整個李唐可能就沒人相信,作為太上皇的白聖能煉製出所謂的救命金丹,但凡能煉出毒不死人的丹藥,他們就阿彌陀佛,善哉善哉了!

李世民也是這想法,更怕他這父皇自己有信心,煉出來還給孫子孫女吃。

所以當然很有必要提前叮囑一下。

寧願得罪他,也不能瞎吃。

“明白,我又不傻,可是跟父皇住在一起的那些弟弟妹妹又該如何,要不要設法讓他們全都搬出大安宮居住啊?

不然我擔心父皇會給他們吃。”

李淵是真沒少生孩子,前前後後加起來總共生了二十二個兒子,十九個女兒,年紀大的,像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之類的,全都已經死了,或者已經去了封地,做了皇帝,乃至於嫁了人。

但年紀小的也不少,比如說年紀最小的李元嬰,就是滕王閣序裡面那個滕王閣的滕王,今年才七歲,他上面還有兩個九歲的哥哥,兩個十歲的哥哥,一個十一歲的哥哥,一個十二歲的哥哥。

十三四歲的哥哥也有兩三個。

十五六歲的哥哥同樣不少。

總而言之,去掉夭折的,現在活著且未成年,未滿十八歲的兒子就有十五個,閨女也有十三四個,除了少部分已經封王或者嫁人的,剩下都在大安宮。

最重要的是,長孫皇后知道太上皇有分享好東西的習慣,但凡他覺得好的東西,都很樂意分享出去,葡萄荔枝以及一些比較罕見的奇珍異寶也就罷了。

但他煉的金丹,確實是不好說。

真被毒死了,也沒法讓他償命啊!

“呃……倒也不必太急,父皇不是才剛開始煉嗎,哪那麼容易煉出來,且父皇怎麼也不至於讓兒女給他試丹藥。

回頭多派幾個太醫去盯著就是。”

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也沒感情,所以李世民在沒那麼擔心的同時,本身也冷靜了點。

擔心則亂嘛,現在冷靜了點。

倒覺得他可能是真有些多慮了。

科幻小說相關閱讀More+

時空穿梭之硬核女神

嫣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