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老奴夜起,聽著下頭有人說,夭姐兒昨日瞧過大爺了,該是無礙的。”錢嬤嬤還是回答了。

若是皇帝想要處置顧大伯,完全沒有必要拐這麼大的彎。

畢竟,顧大伯犯了錯那是真正的,就是說破天也沒人敢反對皇帝的處置。

且,若顧大伯想不開做了傻事,也不應該是素來與他不對付的顧夭夭去。

顧大伯到底是顧明辰與顧明慧的親生父親,縱然心裡再怨恨,真要出事他們不可能不管。

無論因為什麼原因,顧夭夭能去刑部,都是葉卓華幫忙看著的結果。

想來,也出不得什麼大事。

對於錢嬤嬤的推測,顧老太太卻不置一詞,“讓下頭的人都激靈點。”

顧父這一走,靖王那邊也不知道會鬧什麼亂子,讓人看著莫要尋出錯處來,老太太自要想法子,保護倆姑娘的周全。

只是,大兒子關進了大牢,二兒子上了戰場,雖說下頭的人尋了一堆理由,解釋顧父為何這次走的這般急,可老太太總是不信的。

那些理由,都太過於牽強。

只是,卻沒有說破,孩子們不願意讓她知道,那便是擔心她,她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省心。

多少次,午夜夢迴睡不著的時候,起身念上幾句佛號,就當是為孩子修福氣。

今日皇帝親自上城門,送眾將士離開。

顧夭夭站在人後,遠遠的望著坐在高頭大馬上的顧父。

總覺得與記憶中的不同,記憶中的父親脊背永遠是直挺的,穿上盔甲那高大的身軀,像是能撐起一整片的天。

可此刻,顧父的脊背好似彎了,眼裡也沒有記憶中的清明。

旁邊的顧明辰,換了輪車,他是書生自不用穿著盔甲,選擇了一套肅穆的黑色,低低沉沉的,好似能將所有的魑魅魍魎壓的住。

三碗踐行酒飲盡,皇帝的碗落地,顧父高喊一聲,“出發。”

眾將士便齊齊行動,頭也不曾回一下。

堅定的,沒有一絲猶豫。

顧夭夭將手臂高高的舉起,縱然知曉顧父不會回頭瞧一眼,可卻還是忍不住,揮動。

眼看著眾人越走越遠,顧夭夭將手臂緩緩的垂下,卻瞧著顧父突然回頭。

陽光照耀下,眼眶裡的淚珠閃著了一絲光亮。

可不過是瞬間,便將頭收了回去。

“爹,我一定會好好的,等你回來。”顧夭夭在心裡默唸。

遠處,只能看到,馬車帶動煙土的時候,皇帝終於動了,緩緩的轉身,身後的朝臣立馬低頭,退立在兩側。

皇帝走了兩步卻突然一頓,視線放在了顧夭夭的身上,抬手指了指,跟前的宦官便明白了。

拂塵一擺,彎腰走到顧夭夭跟前,“顧姑娘,聖上請您過去。”

顧夭夭低頭,按著規矩到皇帝跟前見了禮。

“抬起頭來。”皇帝輕聲說了句,讓人聽不出喜怒來。

待顧夭夭抬起頭,看著皇帝的時候,卻聽著皇帝唇間微微嘆了一口氣,“像你母親多些,朕還記得你出生後,你父親託人送來了你的一幀小像,眉眼間可是什麼都瞧不出來。”

許是因為想起了從前的往事,皇帝的語氣溫和,面上也帶著點點笑容。

顧夭夭只跪著卻不說話,帝王的心有一時的溫和便也罷了,若是當真,那便是萬劫不復。

上輩子,她原本可以不那麼急著嫁人,若不是眼前的皇帝,也許也不會有輪到顧皓辰娶自己的機會。

果不其然,皇帝的溫和也只在一瞬間,便沉下了臉,視線放在了離著顧夭夭站立並不遠的葉卓華身上。

“葉卿的身子這是好了?”這兩日,葉卓華雖然還辦著刑部的案子,可在朝堂上是告了假的,是這兩日都沒有上早朝。

被皇帝點名,葉卓華自然趕緊過來,與顧夭夭跪在一處,“啟稟身上,臣身子還未大好,只是刑部的案子不空,臣,總放不下心來。”

這話,到底是有些誇讚他自己的意思。

聽的皇帝冷笑一聲,“葉卿這般努力,倒讓朕欣慰,既如此那便說一說,馮卿的案子可有進展了?”

既然送走了一個武將,也算是惦記著,便問了一句。

馮將軍醉酒傷人的事,看著是個小案子,可卻不好查。

一來,人證不好確認,畢竟看見的也頂多只是掃一眼,不與那些仔細秘謀一般可以確定,既都是模糊的,便說不清楚。

二來,是物證,時間過的久了,根本沒有取證的機會。

這,註定了只能是個無頭公案。

若非是葉卓華參了馮將軍一本,換做刑部任何人,都不會再提起,免得砸了自己的腳。

顧家與葉卓華的大定了,顧父在外頭賑災,按道理自不該對葉卓華下手,可皇帝也瞧不上他這般得意,所以,便想著給上葉卓華兩句。

最好,再尋個藉口,將人打上一頓,也敲打敲打那些又不老實的文臣。

“回聖上的話,臣已然調查清楚,人證物證皆以齊全,可證明此事乃是副將所為,馮將軍只是救人,並未動手。”偏生,葉卓華突然對上了,而後抬頭,“聖上,可隨時聽審。”

皇帝的眼猛的一眯,他昨日剛宣了刑部尚書問話,說沒有眉目,今日一早這就查清楚了?

皇帝沒有理會葉卓華,而是看向刑部尚書,心裡已然清明。

唇間勾起一絲冷意,“好的很。”

而後抬腳往前走,宦官瞧見了說了一句,“起駕。”

百官自然相送。

上了攆,皇帝讓人停下來,交代下去,“既有可能是冤枉,著令三司會審,必要查個水落石出。”

不過是個小案子,皇帝親自審問,自有種大題小怪的感覺,更顯得別有深意。

因為馮將軍的位置在那放著,三司會審自顯得慎重,這便足夠。

“皇上聖明。”這般公允,朝臣們自然拜下了下去,高呼萬歲。

皇帝笑了笑,“著令禮部擬選秀事宜。”

皇帝突然提了這麼一句,百官皆都愣住了,這些年馮妃得寵,皇帝對後宮並不熱絡,十幾年了都沒有大肆選秀,頂多到了日子,禮部擬了摺子,隨便挑幾個罷了。

既特意說出來,怕是要正兒八經的選了。

不過是片刻,下頭的人便反應過來,再次高呼聖明。

畢竟皇帝子嗣算是單薄,除了太子靖王,還有去了封地的恭王,再來便是兩位未成年的皇子。

比起先帝來,相差太多。

而且這些娘娘是因著不是正兒八經的選秀上來的,母家位置不高,自個也不得寵,生下的兒子自然難堪重任。

這次若是選上幾個厲害的,分一分馮妃的寵,再多生幾位皇子,選擇的多了,皇帝自然也不能將目光只放在靖王的身上了。

這,在眾人眼裡,自然是利國利民的大事了。

新上任的禮部尚書,片刻都不耽擱,生怕轉頭皇帝再後悔了。

瞧著皇帝走了,葉卓華起身將顧夭夭扶起來,“且放心,一切都安排妥當。”

知道顧父這一出去,顧夭夭心裡肯定是不痛快,葉卓華也知曉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只在旁邊安慰了句。

“待三司會審結束,告訴我一聲,我去瞧瞧知微。”顧夭夭拍了拍身上的腿,與葉卓華一同下城門。

葉卓華點頭,皇帝既然都當著大家的面說了,肯定不會攔著馮將軍出來了。

京城裡,有個武將壓陣,大家心裡也才能有底。

“估摸有兩三日的功夫,便能妥當。”葉卓華已經將證據都準備好了,皇帝既然下令了,無論靖王與馮家鬧的什麼,馮將軍的官位畢竟在那,下頭的人自然不敢惹。

趕緊將案子結了,上頭的人愛怎麼鬥便怎麼鬥,總不能讓馮將軍誤會,他們誰要與馮將軍為敵。

再則說了,這案子本就是葉卓華杜撰出來了,想要證明清白,也都是他一句話的事。

如此,便也是好事。

只是,顧夭夭側頭看著葉卓華,“你這般的日子,並不好好過了。”

畢竟,卡的這個點太過刻意了,想不讓人懷疑都難。

葉卓華輕笑一聲,“上次與靖王起了爭執,怕是旁人都已經開始起疑了,只可惜現在,就算察覺也已經晚了。”

從葉卓華上任後,日日操勞,每日裡說的什麼刑部有逃犯,刑部那是什麼地方,要是能讓人輕易的逃出來,整個大佑都得混亂不堪。

不過都是葉卓華尋的由頭,好方便處理他的事。

自然,若沒有靖王這一出,葉卓華辦事更方便。

可是,葉卓華並不後悔,他突然下聘沒有讓顧夭夭有足夠的時間準備,已然覺得心裡有愧了,絕不可能讓旁人打擾。

顧夭夭沒有接話,凡事,他心裡有數便好。

下了城門,卻瞧著前頭的林子,好像有一隊人,顧夭夭便讓人過去瞧瞧。

而林子裡頭,胡氏靠著竹子站著。

她的身份自然沒有資格,站在城樓上送顧明辰,只遠遠的聽著,想象著他威風凜凜的樣子,便足夠了。

原本她是不該來的,可此去將會有多少艱難險阻,誰也不知道,她便,不管不顧的來了。

“我便知道你這賤人,對他舊情難忘。”只是想的忘神的時候,薛方良卻讓人抬著過來。

他的四肢廢了,想要出行只能全靠下頭的抬。

他側著臉,陰惻惻的衝著胡氏笑,好像是高興抓到了胡氏的把柄。

胡氏用帕子擦拭了一下眼角的淚,讓自己淡漠的像是什麼都沒有發生一般,“我不知道相公在說什麼。”

薛方良冷笑一聲,“你裝的什麼,在我爹面前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怎麼,我爹就喜歡你這種調調?”

薛方良本也不是什麼好人,如今傷了身子,心理已然扭曲。

這話,已經不是頭一次說了。

原本,胡氏在薛父的跟前裝作深情,薛父對她也不是多麼信任,偏偏有薛方良這個沒腦子的,成日裡說胡氏與薛父有關係,他越說薛父越是惱他,連帶著也討厭起了薛母。

這般襯托,自顯得薛父對胡氏更加的信任。

尤其是繼母出事後,胡父也常過來,薛父對胡氏便更加的客氣。

這,更是刺激薛方良的內心,說話也沒個把門的。

胡氏早已然聽慣了,面上沒有任何表情,只衝著抬薛方良的小廝慢悠悠的說了句,“少爺不懂得事,難道你們也不懂得?”

如今,在他們這個小院子,胡氏都做的了主,小廝一個個都低著頭,不敢看胡氏。

“賤人,如今都敢管到爺的頭上了,怎得那個瘸子比我老子厲害?”薛方良如今動不得,女人對他來說都是不能碰的東西,已然沒有美好,成了提醒他廢物的標誌。

更何況,他就不喜歡胡氏,這冷冰冰的性子。

胡氏不願與薛方良糾纏,抬手讓人將他抬回去便是。

只是,交代下去,讓他們自個衡量什麼話該說,什麼話不該說。

下頭的人連連點頭,胡氏在外頭表現的,對薛方良上心的很,可關上院門卻是冷淡嫌棄,如今出現在這林中,傻子也明白定然是惦念著,顧明辰。

這般秘辛,但凡有腦子的人也知道,不能傳出去,不定為了保密倒黴的會是誰。

薛方良看著這架子被抬著走,著急卻無能為力,氣惱之下只衝著胡氏吆喝,“胡氏你喜歡那瘸子又能如何,如果不是南邊受災,他的官位早就丟了,有個不光彩的爹,再迎娶你個下堂婦,除非這瘸子是瘋了!”

這些日子,自也有人議論,顧明辰有今日,全靠的是運氣。

顧明辰瘸了一年多了,下頭的人原本都不談論了,此刻因為顧大伯的事,又拿出來說了起來。

說這人啊,福氣都是註定的,你想要一個東西必將拿另一個東西換。

若是,若是顧明辰立功回來,要迎娶自己,不說薛家放不放手,就算放了,對於外人的議論也許一兩日不在乎,可若是日子久了,終歸不是事。

胡氏垂著眼,有些人,也許就真的註定,一輩子淒涼。

“賤人,他永遠不會娶你,永遠不會!”薛方良還在氣惱的叫喚。

胡氏的臉冷了下來,“將他的嘴,給我堵上。”

就算心裡明白,可也總不想聽這般,難聽的話。

“你敢。”敢字還在嘴邊,薛方良的嘴便堵上了,發不出一點聲音。

下頭的人將聽來的稟報給顧夭夭,顧夭夭估摸著胡氏快出來了,免得碰見了覺得尷尬,便領著葉卓華從旁邊的道繞著走。

“你說,我兄長該堅持嗎?”顧夭夭突然問了句。

薛方良的話也不是沒有道理,顧家出這樣的事,外頭的人肯定少不得看笑話,若真娶了胡氏,怕是顧明辰少不得要碰著很多的個白眼。

過日子總離不開與人大交道,這日復一日下來,能不能撐得住,誰又能知曉。

“若是心意如此,便與天為敵,又如何?”葉卓華如此回答。

顧夭夭有些詫異的看著葉卓華,他以為男子皆冷靜,該是不支援顧明辰與胡氏的,卻沒想到他會如此回答。

顧夭夭腦子裡,卻閃著晚了兩字。

若當初葉卓華能堅持,顧夭夭輕輕搖頭,瞧她又想的多了。

“你說的沒錯,”拍了拍葉卓華的肩膀,丟下一句便朝前走去。

葉卓華說的沒錯,證據已經充足,辦起來便也方便,不過是三日,馮家便解了足。

解足的頭一日,顧夭夭還沒過去,馮知微便來到顧家。

“我娘說,雖說禁足可卻跟坐牢沒區別,叫我莫要過來,怕給你們添晦氣,我想著你們該不在意的。”馮知微坐在顧夭夭的院子裡,倒是一副理所當然的樣子。

自然,顧夭夭與顧明慧也不在乎,他們需要馮家的時候,馮家義無反顧的站出來,此刻拘泥一些個本就沒有道理的規矩,自顯得迂腐。

只是,本以為禁足這些日子馮知微會沉悶些,卻沒想到與從前無異,若硬要說些變化,該是瞧著多少有些瘦了。

不過夏日裡天熱,多是胃口不好的,瘦也該是正常。

顧夭夭拿著團扇拍了一下馮知微,“誰說不在乎,我在乎的很。”

馮知微的頭立馬轉到顧明慧那邊,“嫂嫂,夭夭姐姐欺負我。”

顧明慧與小馮將軍的婚事,莫說京城了,估摸著整個大佑都已經傳開了。

叫一聲嫂嫂,雖然有些早,但也是情有可原。

可卻將顧明慧鬧了個大紅臉,“你這丫頭,再胡說我不理你了。”

馮知微搖著團扇嘖嘖了兩聲,“你倆都快成親了,日後便沒人與我作伴了。”

鬧的,顧夭夭與顧明慧同時白了馮知微一眼。

說起正事來,馮知微突然來了精神,“那個葉卓華,我只聽我爹孃經常提起,卻也沒有與他正面打過交道,哪日倒可以會會。”

不過,馮將軍與馮夫人如何提的葉卓華,她卻沒有說。

雖說他們同在京城,可是因為葉卓華從小與顧夭夭有婚約,與其他女子總是刻意的保持距離,所以他們至今為止,也其實只能停在認識罷了。

至於品性,並不瞭解。

“你這丫頭還小,怎什麼心思都有?”顧明慧忍不住唸了一句。

一個未出閣的姑娘,怎還能幫旁人相看上了。

馮知微撇了撇嘴,“不讓人家喚嫂嫂,卻是端上了嫂嫂的架子了。”

鬧的,顧明慧又一個大紅臉。

三個人正鬧騰的時候,下頭的人說,宮裡頭送了懿旨。

趕緊去接,說是過幾日便是大暑了,皇后娘娘要在宮裡賜艾,邀得兩位姑娘都去。

這大暑來到,便是最熱的時候來了,一般府裡都會燻艾,護中陽,斂虛火,祛溼氣,得長生。

一般這個時候,各府的人都不愛走動,宮裡有心便會挑的有功之臣賜艾,也都是著宮人送來便是。

從未有過,請姑娘進宮的。

尤其是現在,皇帝大選在即,禮部已經在擬適合婚嫁的女子。

外頭來的,地位低,自入不得皇后的眼,目前最關注的應該是,京城的各家姑娘。

只是,顧夭夭與顧明慧都是有主的,就算是相看也輪不到她們。

馮知微心思一動,便讓人回府瞧瞧,等著過一會兒,下頭的人回來,說是皇后的懿旨也給馮家送去了,說是隻請了馮知微一個前去。

這下,總的有點說頭了。

馮知微聽的下頭的人回話,面色冷的厲害,“我倒要好奇的,他們要逼我們到如何地步?”

自己的兄長在外頭給皇家賣命,自己的父親征戰這麼多年,戰功無數。

因為他們奪嫡,已經將馮將軍禁足了這麼些日子,難不成這還不夠,還要再繼續算計?

顧夭夭拍了拍馮知微的肩膀,“你且放心便是,那日咱們三個,一同去,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看看能鬧出什麼么蛾子。”

原本,馮知微自由是好事,偏生被宮裡的人攪了局,只讓人覺得晦氣。

進宮這日,老太太也起的很早,穿上了誥命服,只等著,若是宮裡情形不對,她便親自敲那喊冤鼓,瞧瞧這天家陛下,是不是昏聵到一點道理都不講。

馮知微來的早,便在顧家門口等著,此次進宮赴宴,那是要講規矩的,雖說三人通行,可兩府的馬車都是各自準備。

到了宮門外,她們沒有品級的不能讓馬車進去,只能在門口便下去,走到皇后宮裡。

就這麼一會兒的功夫,馬車的裡的冰塊已經融的差不多,一腳踩在地上,都覺得地上的有一股熱氣,穿過繡鞋,直接入了心肺。

“這天氣。”馮知微忍不住抱怨了句。

今日她特意挑了一套白色的衣服,上頭繡了一點點梅花裝飾,饒是如此可也還是,照的難受。

下意識的,便拿著團扇擋著。

顧夭夭與顧明慧在後頭下來。

她們姊妹倆也選了淺色的衣裙,顧明慧穿著一套,藕色繡著翠綠的竹葉的衣裙,整個人顯得端莊得體,自配得上未來馮家少夫人的名頭。

而顧夭夭已然大訂,便沒梳素日裡愛的靈蛇鬢,換上了驚鵠鬢,額間有一點翠色的流蘇點綴,靈動卻不失大氣。

聽的馮知微抱怨,倆人同時笑了一聲。

“請各位貴人讓路。”原想著過去與馮知微走到一處,卻聽得後頭有聲音傳來。

言情小說相關閱讀More+

碎海

MJ江逾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