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昇平樓之問

這一天的經筵,其實只是溫習去年的功課。

主要是《禮記》和李覯的《盱江先生集》。

範純仁、呂大防等經筵官,先考較了趙煦的《禮記》知識。

現在《禮記》已經講到了《文王世子》一篇。

而隨著範純仁、呂大防等人的提問,然後再聽著趙煦的回答。

無論是伴讀們,還是種建中兄弟,都驚訝起來。

因為這實在有些不可思議。

十一歲的官家,居然已經在學禮記。

而且,學習進度是如此之快,又是如此之深。

特別是種建中兄弟——他們依然有一個考取進士功名的心!

根本不可能得到重用!

這一點,他們的家人都已經教過他們了。

自然急切之間,就算他們有諸葛之智,也只能緊扣著政治正確。

不然天子長大、成年後,他們和天子之間的關係,就只會是伴讀的關係。

他輕聲道:“只是,朕僅一人之力……而且朕年少,恐知少見淺,雖有開封府賢臣輔佐,卻恐力有未逮……”

“陛下聖聰,社稷之幸也!”

經筵卻在悄然間,走到了尾聲。

天子賜宴,說老實話,菜餚只是好看、豐盛、不難吃而已。

那些會要人命的忌諱!

最近的一個忌諱,就是張茂則。

於是,所有人的神色都變得肅穆起來。

同時教了的,還有歷代以來的那些宮廷秘事。

趙煦卻是嘆了口氣,道:“孟子曰:生於安樂,死於憂患,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朕又何嘗不是如此?”

奈何……奈何,武德不昌!

加上要維持御前儀表,所以大多數人都是淺嘗即止。

鄧潤甫、範純仁、呂大防領銜著全體經筵官,再拜稱賀。

“所以,朕想著……”

這是孃胎裡帶來的毛病,想要改正過來,即使趙煦也需要步步為營,徐徐為之。

於是,他看向他面前的經筵官們,還有那七位伴讀,問道:“卿等可有能教朕者?”

其他人也都是各自進言,說的也是老生常談的事情。

群臣正要恭維。

這是大宋時代的美。

“幸得兩宮慈聖保佑擁護,旨意以朕幸開封而親民政!”

趙煦便按照傳統,一一慰勉經筵官,並宣佈在這集英殿賜宴。

“朕今日目睹安樂太平,卻也不得不思,來日憂患……於是,輾轉反側,夙興夜寐,欲求長治久安,太平之策……”

宴席結束,趙煦就放下筷子,在馮景的服侍下,擦乾淨嘴角,然後對眾人道:“諸位愛卿,集英殿後有昇平樓……”

因為這已經涉及了經義之外的東西。

只是想到這個,無論是章持還是呂好問,都已經嚴肅起來。

“昔魯哀公曰:寡人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未嘗知哀也,未嘗知憂也,未嘗知勞也,未嘗知懼也,未嘗知危也!”

從殿後的東閤迴廊,到了這矗立在集英殿後,與龍圖閣、天章閣、寶文閣遙相對應的昇平樓下。

“與公等大臣……卿等賢能……共同商討、檢討其中得失利弊?”

有些時候,天子還會命隨從的大臣,賦御製詩唱和。

寫得好的,當場升官也是有可能的。

搞不好,他們可能跟不上天子的進度!

是一代大儒,在聖人五經之外的再闡述。

所以,這些年輕人迅速端正了態度。

有些東西,哪怕是他們也聽得有些費勁。

群臣紛紛拜道:“陛下仁聖,發德音憫蒼生,兩宮慈聖,保佑擁護聖躬,必為佳話!臣等唯天下賀!”

趙煦帶著人,扶梯而上,很快就登上了這大內皇宮最高的昇平樓之頂。

他們知道,他們來當伴讀,陪天子讀書,怎麼著都得能在某個方面,幫到天子;或者在天子心中留下印象。

趙煦等他們說完,就道:“卿等所言,皆是正理!”

於是,趙煦說道:“江山秀麗,宮闕壯美,實在是人間絕美之景!”

於是,趙煦便領著群臣,在馮景的服侍下,走向集英殿之後。

最緊要的是,肉眼所見的一切景色、宮闕格局,都是錯落有致,典雅之中帶著素淨,美而不豔,秀而不俗。

群臣對視一眼,紛紛開始回答起來。

呂大防則說,要愛民,只有輕徭薄賦,才能廣收民心。

這是大宋的傳統了。

“如此,或許可知百姓之苦,得蒼生之勞也!”

皇城四門,也都肉眼可見。

有個進士身份在身上,可以少掉無數麻煩與非議。

他們知道了,自己不是來陪小孩子讀書的。

後苑花園之中,百花綻放的景色,也能一目望之。

其他幾人更是深感壓力。

“只是,朕如今年幼,於天下之事,所知也不多……”

“卿等且陪朕登樓一望這大內風光!”

早就已經有著內臣在樓前等候,並開啟了昇平樓的樓鎖。

每一個都在這短短時間內,將自己的態度,完全轉變。

等到鄧潤甫為主,開始問起去年所教《盱江先生文集》後。

趙煦微笑了一下,就看著這些主動跳進了自己羅網裡的大臣們。

也是歷代趙官家們的審美!

若論藝術和審美,趙官家們,是完全可以在歷朝歷代面前,昂首挺胸,睥睨天下,拳打漢文,腳踢李世民。

每次天子於集英殿賜宴之後,必率群臣來到集英殿後的昇平樓,登高望遠。

譬如範純仁講,要修德,因為‘江山在德不在險’。

“諾!”群臣集體禮拜。

“往後經筵課上,講完聖人之道……是不是可以,將朕在開封府帶回來的一些卷宗、事務,放到經筵上……”

可官家卻已經能和翰林學士承旨兼侍讀鄧潤甫對答如流了。

四朝元老,已經升到頂的大貂鐺,就這麼悄無聲息的消失,他曾經的故舊、心腹們,更是一個個的都被打發去了偏遠軍州,整個大內,張茂則系統的人,幾乎是一夜之間就被連根拔起!

知道這個事情的人,哪個不是背脊發涼呢?

宣德門、東華門、西華門、拱辰門。

鄧潤甫則說,當理財,因為只有國用充足,方能備災備難。

所有人都已經驚呆了。

於是,一個個都認真起來。

站在閣樓的最高層,放眼望去,整個大內,幾乎盡收眼底。

什麼節用啊,寬厚啊,不與民爭利啊……

“如此,既可學以致用,又能集思廣益……”

所有人都抬起頭來,看著趙煦。

然後集體俯首而拜:“陛下聖明!”

(本章完)

<BR />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月餘暉

夏日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