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荊南變

在交州登船往荊南而去的,除了交州士卒之外,還有一支益州兵卒。

從益州借來的這支兵馬,由一個名為張嶷的人率領。

此人寡言少語,但只要開口往往能切中要害。

而且身上還自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氣場,士徽此前只在甘先生的身上感受到過。

站在樓上計程車徽矜持的與張嶷點點頭,目送著對方登船北上。

腦海中想起來了此前這位先生的上中下三計。

其實說起來並不複雜,魯先生對她說,交州能做的無非也就是三途:

上策投劉,中策自守,下策投孫。

當時士徽就不太明白,都是投靠依附,為何投孫和投劉的區別如此之大?

魯先生只是淡定反問了一句:

公子以為,曹若滅劉,下一步將何為?

面對士徽的啞口無言,魯先生不厭其煩的將其中詳細區別給士徽掰開揉碎了說明白。

曹劉皆志在天下,可稱敵手。

孫氏著眼僅江東,不足稱慮。

即便一時逞強,劃江而治又如何?曹劉雙方無論是誰勝出,都不可能接受一個割據江東的孫氏。

投江東,如登破底之船也,如何不能稱下策?

也是基於此,士徽便逐漸品味出來這上中下當中的區別,並在少年心性的影響下,毫不影響選了上策。

但末了士徽還是少年心性作祟,不服氣的反問了一句:

“魯先生以為,交州竟無法自立稱雄耶?”

士徽這一句自認為理所應當的反問,引來了魯蒙的開懷大笑,和甘議不加掩飾的嘲笑。

而如今回想起來這句不知天高地厚的反問,士徽很想找個地縫鑽進去。

曾以為士家雄踞交州,有待天時而動的資格,但出使益州親眼見到了這支打穿南中的精兵之後,這般心態便再也沒有過。

士卒們的凜然之氣讓士徽心驚,吳懿張嶷二人的兇悍氣息更是讓士徽傾倒。

這番親眼所見讓士徽相當明確的知道了何謂差距。

尤其經過魯先生講解天下局勢後,士徽也判斷的出來。

這支打穿了南中的勁旅,不過是劉皇叔麾下的一支偏師罷了。

但士徽更能判斷的出來,這支打穿了南中的偏師,再打穿交州好像也不是太困難。

畢竟連南中都突破了,那交州的瘴癧也不過是等閒罷了。

於是士徽端正了自己的態度,小心翼翼的按照魯先生事先所講將荊州之變一一和盤托出,並小心翼翼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將軍若欲借交州入荊南討賊,某願為將軍提供糧草,並徵發士卒從徵。”

南中都督吳懿並沒有思考太久,最終分兵三千,由張嶷帶領經交州入荊南支援戰局。

吳懿本人面有惋惜之色,稱雲南還有賊獠作亂不服王化,很快就要與司馬主簿帶兵前往平叛,力求將整個益州完完整整的平定。

這個決定讓士徽隱隱鬆了口氣,他還真怕這位吳將軍大手一揮,全軍過交州而入荊南。

親眼見識了益州士卒的強悍之後,假途滅虢的疑慮就不可避免的從士徽心底浮現了出來。

萬人過境,不啻於將刀架在脖子上,士劉兩家的關係還沒好到這個地步。

三千人這個數目很好,既不會讓交州支援糧草感到吃力,也不會讓父親士燮感到忌憚。

此刻眼看著益州三千士卒皆已經發船,士徽的心情也逐漸昂揚。

雖然與此前空想的不太一樣,但他士徽,也終於要加入到天下的角逐當中去了!

只不過士徽剛剛舉起手,就看到旁邊的甘將軍跳了出來:

“交州兒郎,建功立業在此時,出征!”

氣勢雄渾,聲貫海澤,校場上一片怪叫聲響起,土人士卒們紛紛舉起武器回應這位威武的將軍。

士徽一滯,隨即無奈笑著搖搖頭。

這甘先生英武之姿不輸那吳懿將軍,也確實比他更適合領軍。

不過回想這短短半個月的遭遇,士徽也愈發感嘆,蒼天何厚於我哉!

唯一讓士徽有點撓頭的是,按理來說這兩位先生不應該對他納頭便拜才對?

這跟那些中原士人說的也不一樣啊。

甘議大笑著在前,用學會的有限的幾句土話大聲與交州士卒呼喊。

魯蒙隱沒在後面,安靜的站在士徽身後面色淡然的看著眼前一切。

士徽滿臉興奮的打算將此戰作為初試牛刀。

而在江陵的南邊,沙摩柯滿臉嗜血之色,沉重的鐵棒在他手中輕巧翻飛。

依靠著精製藤甲和身材優勢,沙摩柯與數十名親衛可以說所向披靡。

再次發出了一聲驚天動地的咆哮,眼看著未能建功,江東方面也響起了撤軍的鼓聲。

“呸”了一口唾沫,沙摩柯也不掩飾自己的疲累之相,接過親衛遞來的水便大口喝了起來。

連幹兩碗後才有力氣出聲:

“特孃的,老子定要捉了那潘姓一家扒皮抽骨!”

沙摩柯咬牙切齒。

公安在漢壽的正北,兩縣中間還有一個位於澧水之畔的作唐縣。

沙摩柯本來領兵至此想尋機襲公安建功,但這個計劃很快破產。

僅在作唐停留了一日之後,雲夢澤便有江東軍乘船沿澧水直奔此處。

同時公安的江東軍也一齊動身,朝著作唐縣直襲而來。

此次江東給了沙摩柯足夠的尊重,兩方合力足有近近乎三萬人威壓而來,顯然志在必得。

但好在沙摩柯向來以粗魯示人,藏巧於拙,嗅到不對的氣味後當即就往漢壽回撤,才沒能讓江東軍完成合圍。

一開始江東軍還有派使者過來勸降,但沙摩柯非常有蠻人作風的將使者腦袋送了回去讓雙方再無轉圜餘地。

雜蠻南撤,江東軍依靠人數優勢死咬不放,從作唐至漢壽不過百餘里的路程,雙方硬是大小激戰十餘場,走了七八日。

從開戰之初,沙摩柯就在心裡犯嘀咕,江東軍兩面齊動有的放矢,彷彿對他的行蹤異常清楚,就好似有人走漏了訊息一般。

而只需要心裡過一下他出軍的過程,沙摩柯心中就基本有了人選。

只不過對方遠比他想的要精明,還不待回到漢壽便遇到了來報信的雜蠻兵:

“潘氏反水,進攻縣衙,佔據了漢壽!”

(本章完)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日進斗金

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