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話讓姜夫人在恍惚間產生一絲自我懷疑,俗話說,三歲看大。三歲多的她動不動就炸毛嚷著賞人一丈紅,費了自己好大一番工夫才把她糾正過來。

跟了她親爹幾年,性子就被完全改過來了?

“……”

縱有疑惑,姜氏沒有表露出來,不動聲色地親自幫孩子梳頭。

“阿孃,我要束髮。”

“不行,你是姑娘家,要有姑娘家的樣兒。”姜氏不想縱容她,“昭兒,你要記住,府裡還有其他兄姊侄兒侄女,你行事要顧及他們的顏面,不可任性妄為。”

心疼孩子歸心疼,斷不能事事縱容,養成她唯我獨尊的脾性。

“你既然起了,喝完藥隨阿孃到正堂見一見大家。”

在孩子的頭頂梳兩個朝天髻,從髻中垂下一小綹髮絲。這叫丱發,是孩童或少女應該梳的髮式。

透過銅鏡,元昭看著阿孃那雙靈活的巧手,深感欽佩。

甭看阿孃平日養尊處優的,民間女子會的,她都會;民間女子不會的,她也會。梳好髮式,再用一根系著零碎彩玉的發繩纏繞髻上,看著格外頑皮可愛。

元昭驚奇地左照右照,相當滿意地抬起小臉:

“好看!以前那些奴婢若像阿孃這般手巧,我肯定不束髮。”

哧,姜氏嗔笑,輕輕一戳她的額頭。孫內監說得沒錯,這孩子果然嘴甜。在外邊幾年,硬是把一個性情乖張的頑童磨成乖順的孩子,想必吃了不少苦頭。

給孩子換上婢女捧來的豆青深衣,裹了一層又一層,確定她厚實暖和才肯罷休。

而後,元昭在婢女的攙扶之下慢吞吞地走著,隨母親離開內室,到外廳一起用點心。

府裡的規矩,比南州的將軍府嚴謹多了。

姜氏獨坐主位,食不言寢不語,不時抬眸瞅瞅堂下獨坐一案的女兒的吃相。只見小小的人兒舉止得體,不吵不鬧不用哄,有什麼吃什麼,吃得可歡快了。

孩子不挑食,做母親的自然高興。

“味道怎樣?合你口味嗎?”姜氏忍不住打破食不言的規矩,關心問道。

“嗯。”

元昭聞言抬眸,吃得腮幫子鼓鼓的,騰不出空檔回話,只能點點頭。她的模樣是最好的回應,姜氏笑了笑,終於安心吃自己的。

用完小食,有婢女來報,侯爺身邊的季五來了。

“讓他進來吧。”姜氏吩咐。

季五在外邊是管事,在府裡是侯爺的親隨,府裡的雜務不歸他管。目前在演練場和侍衛們一起訓練,偶爾到城外的親兵營巡視,與那裡的衛長切磋一番。

不過,最近幾天他要留在府裡,直到餘醫官離開。

“我看侯爺在信裡說,郡主在外邊一向由你侍候,”姜氏瞥一眼湊巧端藥進來的餘醫官,道,“她打小離府,不懂府裡的規矩,又不肯學,只好麻煩你多勸導她……”

話音未落,那邊的餘醫官已經把藥擺在元昭的跟前。一股濃郁的藥味使某人渾身直哆嗦,五官皺成一小團,滿臉的嫌棄:

“什麼怪味?我以前喝的藥是苦的,這怎麼還有一股酸味?!太難聞了!”

“郡主,良藥苦口……”餘醫官不得不生硬地勸。

她只負責看病、開藥、甚至煎藥,哄貴人們喝藥不在她的專業範圍內。

哈,哈,道理誰都懂,可是……

某郡主已經被燻得七葷八素,伸著舌頭直哈氣,無力反駁。這表情太精彩,讓只見過踹碗撒潑小主子的餘醫官一臉窘迫,有這麼難聞嗎?本能地欲嘗一口。

“不勞煩醫官,還是我來吧。”季五近前接過藥,舀一湯匙出來嚐嚐味兒,道,“是有點酸,郡主,長痛不如短痛,您一口氣把它喝了,屬下讓廚子給您做烤肉,如何?”

“不可!郡主傷重,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餘醫官一聽,下意識地表示反對,“喝完藥,吃顆蜜餞去去味道即可。”

“郡主嫌棄蜜餞甜膩,唯烤肉最討喜。”季五習以為常道,“醫官放心,每次只嘗一小塊,不多,無妨。郡主,喝吧,喝完了才有烤肉吃。”

“可是……”

餘醫官本欲抗議,抬頭看看定遠侯夫人,正好對方一臉無奈和焦慮的看過來,衝她微微搖頭。

只見小郡主一臉嫌棄地接過藥淺喝兩口,確認不燙了,閉緊雙目一口飲盡。餘醫官無奈地接過空盞,默然退出廳堂,沒走幾步路便聞到一股濃郁的烤肉味兒。

回頭一看,果然是烤肉來了,她不禁心中氣悶。

回到自己的內室,不假思索地取出筆墨紙硯,在竹簡上寫著:X月初X,不聽醫囑忌食,以油膩肉食去除藥味。

不必指名道姓,自己知道寫的是誰。

倘若郡主遲遲好不了,等陛下怪罪時,她便拿出這份筆錄作為開脫罪名的依據。病人不合作,縱使神醫下凡也枉然,何況她區區一介凡人了。

書案前,餘醫官一邊寫一邊充滿怨氣的碎碎念。

和她相反,外廳的氛圍一派輕鬆和諧。季五是被召來驗毒的,防人之心不可無嘛。至於烤肉,小郡主的確愛吃,卻並非不可代替,今日被他用來氣餘醫官。

對方是宮裡的御醫,專門侍候帝妃的。被侯府輕慢,難免心中不爽,指不定哪天她自己找機會離開侯府,回宮中侍候。

如此便好,大家日常過得也輕鬆自在。

待郡主喝了藥,姜氏叮囑季五每天飯點來驗藥後,讓他回了演練場。而元昭要散步消食,冬月寒冷,母親幫她披上銀貂鼠裘,坐著木輪椅,娘倆一同去了正堂。

巳初,以往空蕩蕩的正堂坐滿了人。

主位空著,位子的兩側分別坐著姜氏和鳳氏,神色欣慰之餘,略憂。即便身上有傷,在這種場合,元昭拒絕被人攙扶,自己撐著向母親、二孃行叩拜大禮。

那倔強的小模樣,使姜氏彷彿看到她將來的艱難,瞬間悲從中來,淚灑衣襟。

眾人連忙勸慰安撫,好不容易才使主母勉強重展笑顏。

接著,元昭以平輩之禮見過二哥仲和,二嫂管氏。管氏出身商賈之家,言行舉止頗有章法,不卑不亢,是個知書達理的。

按理,二哥仲和身為定遠侯府的世子,娶商賈之女等於自貶身份,貽笑大方。因此,當年管氏的父母遣媒人上門時,姜氏不好做決定,倒是鳳氏略有微詞。

他得知後,對親孃如是說:“像咱們家還有什麼身份可言?有女子敢嫁就不錯了。”

定遠侯對兒子的決定分外贊同,爺倆都沒意見,姜氏樂見其成。鳳氏孤掌難鳴,沒轍,只好點了頭。

管氏是獨女,得知侯府應允親事,管氏父母喜上眉梢。

生怕耽誤女兒世子婦的名聲,老兩口不做生意了,把家財一分兩半。一半給女兒做嫁妝,一半捐給朝廷賑災。

皇家對於侯府的自作主張本來很不高興的,但見管氏父母為愛女的幸福不惜傾盡家財,豐元帝深為感動,便默許了,還賞了一把玉如意給二老當傳家寶。

如今,老兩口摟著玉如意躲在女兒的莊子裡逍遙自在,小日子過得美滋滋的。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人有悲歡離合:牛馬點綴生活

孫思宇

謝子云的白月光

掛宅喵體

平平無奇的末世軍團長

沒回火的方士

爭強好勝

嗑糖的燈泡

離上華

土豆是隻貓貓

全能修煉高手

一個俗人吖